在宜州寻找军事要塞古城峒
位于宜州城龙江北岸的古城峒是一处军事要塞,建于南宋理宗宝佑三年(1255年),主要是用于抵御蒙元的侵扰,当时名为铁城,后来逐渐荒废,人们遂称之为古城峒,这是一处值得探究的古迹。
为了能顺利找到古城峒,我来宜州之前就查了有关资料,搜狗百度上宜州区提供的古城峒是“位于宜州市城北郊3千米的木棉村后”,但搜狗地图和百度地图上的木棉村不在城北却在宜州城东北方的龙江边,而地图上城东北的木棉村也没有标注古城峒的位置,这使我难以确定此木棉村是否就是有古城峒的木棉村。后来我在《宜州市志》上的第五章文物古迹和第六章旅游篇里发现原来古城峒是“在城区东北三里许”,看来官方发布的资料有时也不是很准确。
公路边这栋三层楼房旁的小路通往山坳口的古城峒
清明后的4月5日我和夫人从柳州来到了宜州,翌日沿着龙江北岸的公园东路从求是桥北往东驱车到了木棉村,但村里没有任何关于古城峒的标志,于是停下车向正在公路边闲聊的村民打探古城峒的情况,其中一位袒胸赤脚坐在轮椅上的老伯往村后那排大山一指说:就在那个山坳口,有水泥路上山,下到山脚就不是水泥路了,那里就是古城峒。
有了村民的肯定答复我们找到了上山的路,这条路有些陡窄,要费些力才能登上山坳口。在山坳口西侧公路边立有古城峒遗址保护碑和简介碑,简介碑上说古城峒南面依山筑有长约127米、宽约18米的城墙,古城内东西两端的山壁上还分别刻有《宜州铁城记》和《宜州铁城颂》,在东南侧城外崖壁上还有守将云拱所书的篆刻“铁城”二字。站在石碑旁往南望,只见宜州城的高楼大厦一目了然,仿佛就在眼前。再俯瞰山坳下的古城峒,这是一个四周被高山团团围住的一大块平地,怪不得被称作“峒”。
路边的古城峒遗址简介碑和保护碑
站在木棉村后通往古城峒的山垭口可以看见宜州城区的高楼
据有关资料介绍古城峒地处险要,周遭一千八百余丈,面积约有两、三平方公里。为抗击从云贵方向进攻广西的“鞑虏”,宜州守将云拱承旨以钱币百万将古城峒建成了一座内可容万灶、驻军万人的铁城。不过自宜州铁城创筑之后,从未发生过抵御蒙军进攻的战事,军事要塞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发挥,宋以后逐渐荒废,史料中有关宜州铁城的记载也很少,明、清广西地方旧志关于铁城的记载都是简略介绍云拱筑铁城及其地理位置而已。清代铁城遗址被当地人称为“铁城山”。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某部曾在遗址内驻屯,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撤离,可见铁城的军事区位因素是得到认可的。
从山坳口看到的古城峒
我所在的山坳口位置是古城峒南面,但经过一番仔细观察、甚至从车上取来望远镜搜索也未发现山崖上有古城峒遗址简介碑上说的石刻,也不知道古城墙建在何处。正当我毫无头绪时夫人下到了山脚,她向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打听古城墙的位置,村民说古城墙就在前面的山口处。
按照村民的指示我驾车沿着下山的路往前走,行驶到一处岔路口时往西拐的是一条泥石路,直行的则是一条仅能通行汽车的泥路。我选择直行,走了不过两、三百米就有一道像是人工筑成的土坝横亘在两山之间,土坝中间被挖开了一个豁口用于汽车通行,出了豁口一看远处是一排连绵的大山,直觉不像是古城峒的范围了,于是果断的找了一个宽敞地方调转车头退回来往西面的泥石路走。从泥石路拐个弯后看见高高的山壁下有一座像是岗楼一样的建筑,还有用石头砌成的围墙,心想这可能是古城墙了吧,但走近一看这是一处民用爆破材料仓库,围墙也是现代的建筑。这时从岗楼的围墙里走出来一位被守门狗狂吠惊动了的年轻人,我趁机隔着铁门向他问起了这古城峒的城墙和石刻在哪里。年轻人说沿这条路出去走那条泥路不远就到了,那城墙是用泥巴堆砌的,石刻就在两边的山壁上,可能被灌木藤蔓遮挡住了,要仔细看才能发现;“铁城”的石刻沿木棉村的公路往前走不远就可以看见。年轻人这下才算是把情况说清楚了。
筑在两山之间的土城墙
根据年轻人的介绍我又回到了之前驾车经过的像土坝一样的城墙前,平时我总是习惯的以为城墙都是大青石砌的,想不到这古城峒的城墙竟是一堵泥墙,这城墙正好建在两山之间的最窄处,外侧几乎垂直,内侧则是缓坡,眼前的缓坡成了耕地,以豁口为界,西侧种的是玉米,东侧是梨树。也许为了防止路人偷果,豁口东侧沿泥路边种了一排长有尖刺的荆棘,人畜都难以进入。古城墙建有城门,就在靠近掘口处的东侧,很窄小,现在已被乱石和杂物堵塞了。
原来的城门已被杂物堵塞
城墙两边山壁上的石刻是夫人发现的,根据古城峒在龙江北岸的地理位置,可以肯定的是西面崖壁上刻的是《宜州铁城记》,就在城墙连接山崖的上方,摩崖高350厘米,宽195厘米,刻于筑城的当年(1255年),正文楷书,计20行,满行38字,有700余字,主要是记载建筑铁城的经过;东面崖壁上刻的是《宜州铁城颂》,距离城墙约有一百多米,离地有十把米高,摩崖高359厘米,宽230厘米,刻于铁城竣工后的次年(1256年)三月,系地方人士为歌颂守城将领云拱筑城的功绩而作,这两处石刻都在城墙内。当然城墙也不是在古城峒的南面,而是在北面。这样一来古城峒遗址简介碑上所指的古城墙和两处石刻方位都是错的,我想当初是不是有关人员在古城峒里迷失了方向,错把北方当成了南方?这个方位问题到底是石碑上的对还是错真把我弄糊涂了!
刻在西面崖壁上的《宜州铁城记》
刻在东面崖壁上的《宜州铁城颂》
看完古城墙和石刻后我们原路返回去找东南侧城外崖壁上的“铁城”。当汽车从峒底上到山坳口时,只见一个小伙子正站在立有古城峒遗址保护碑和简介碑的路边向两边山崖东张西望,我夫人猜想他也是来寻找古城墙和石刻的,于是就停下车主动向他介绍了具体方位,这个从罗城骑自行车来的小伙听了夫人的指点后感慨的说,如果按照碑文上的介绍恐怕到晚上也找不到古城墙和石刻的位置。
从山上下来到木棉村后沿公路往东行驶,但一直没发现左边山崖上有篆写的“铁城”石刻,据那位在民用爆破材料仓库工作的年轻人说“铁城”石刻很大,用红油漆涂写得很显眼。资料上的介绍也说“铁城”石刻长有3米、宽1.6米,按道理说这么显眼的石刻在公路上是应该看得见的。
在公路边很难看清已经退色的“铁城”石刻
不一会车就过了古城峒的大山,再往前是平展展的农田了,只好停车询问正在小商店门前聊天的村民,他们都说石刻就在我们刚经过的不远处那个村屯边的山壁上,并问我们是不是来考古的,一位右眼球长了萝卜花的村民还用带有宜州音的桂柳话开玩笑似的说:沃们(meň)折开纠西铁碜区(我们这里就是铁城区)。根据村民所说我倒车退回刚才经过的村屯,用望远镜仔细搜索,最后还是夫人发现“铁城”刻在山崖的底部。原来这“铁城”石刻的红油漆因天长日久暴露在野外已经退色了,况且离公路较远,以至于用望远镜也只能看见一个模糊的影子。“铁城”石刻的下方是长满了杂树蔓藤荆棘的陡坡,如果要想靠近欣赏不用刀来披荆斩棘开路怕是上不去的,看来是难以看清全貌了。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找到了它的位置。
据资料介绍在古城峒内的西面山腰上有一洞,洞门上刻有“紫霞洞府”四个大字,还有金银岩、凉风洞和“飞泉石井”等古迹,但因具体方位记载不甚明晰,也因为满山都有树木荫蔽和蔓藤荆棘丛生很难寻找,我们决定不再劳神了,于是就驾车原路返回了宜州城,结束了寻找古城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