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菜列强——打不过非洲,吓不住大清
大清王朝一直以天朝大国自居,却在鸦片战争中被打出原形。
特别是中日甲午战争中被蕞尔小国日本打败,签订《马关条约》之后,举国上下一片悲观。
这不仅仅是中日战争之后给支付巨额战争赔款的巨大经济压力;更多的是因为千年以来我们极端鄙视,称之为倭寇的日本人,居然彻底打败泱泱大国。
如果说败给英国,法国,美国等蓝眼睛、白皮肤的洋人还有情可原的话;败给跟我们一样黄皮肤、黑眼睛的日本人叫人情何以堪?
甲午战争的爆发,也让列强看透了大清纸老虎本质,他们争先恐后向中国进军,掀起瓜分狂潮。
而在诸多的列强中,欧洲的“最弱列强”意大利也不甘落后,加入瓜分队伍。
1898年,佩卢内阁提出了租用中国三门湾的要求。
1899年2月,意大利公使马迪讷奉罗马当局之命,向清政府正式提出租借三门湾,租期为50年。
公使大人厚颜无耻的说,至于具体协议条款,不妨参照中德签署的《胶州湾协定》。
三门湾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东北部沿海,毗邻宁海、象山、三门三县,位于象山港和台州港之间,是进出浙东沿海的重要门户。
三门湾恰巧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中心段,地理位置优越,是个三面环陆的天然良港,战略地位极其险要。
意大利租界的理由非常充足,英国人能租九龙,葡萄牙能租澳门,德国人能租胶州湾,我也可以租。
这正像阿Q说怒怼吴妈那样:和尚摸得,我为什么不能摸?
但是让意大利始料未及的是,他们的要求被大清坚决拒绝。
意大利公使马迪讷恼羞成怒,向大清递交了外交照会。
可是大清官员连连看也没看,原封不动给退回了。
1899年3月5日,总理衙门在致英国公使窦纳乐的信中透露:“本衙门决不能接受意大利的要求,而且考虑到与意大利公使就此事进一步理论,无非是浪费笔墨,所以将原件退回马迪讷先生。
3月8日,意大利政府通知公使马迪讷,打算向清政府递交最后通牒,指出“如果中国顽固拒绝意大利的要求,意大利将在四天内军事占领三门湾”。
意大利外交部在3月10日的12时30分电告马迪讷让他递交最后通牒。
可是这封电报发出4个小时后,马迪讷又受到政府一封电报,责令其搁置最后通牒。
两封内容截然不同的电报,把马迪讷搞蒙了,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向大清下达最后通牒的决定见诸报端之后,在意大利国内掀起轩然大波。
因为打仗不是小孩过家家,需要经过全国总动员,需要征兵扩军,需要准备战略物资。
意大利距离中国万里之遥,当时只有三艘军舰在中国沿海,四天之内如何能开战?显然是乱弹琴。
因此意大利外交部后来再次发电,让公使向不要下达最后通牒。
可是公使马迪讷这时候,已经将最后通牒下达了。
意大利政府得知消息后给驻华公使马迪讷发了一封加急电报,命令其收回最后通牒。
这种出尔反尔的行为,等于自己打自己的脸。意大利对三门峡的领土要求,自然也就随着这场外交喜剧而告终。大清取得了重大外交胜利,人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弱国无外交,一向柔弱的大清,为什么会取胜?
意大利内外交困、大清洞若观火
如果说过英国、俄罗斯、日本对中国发动侵略是他们国力如日中天的话;意大利挑衅中国的时候,自己则是日薄西山。
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相继遭遇了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意大利的经济举步维艰,国内财政捉襟见肘。
意大利在1896年入侵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遭遇惨败,内阁因此倒台,这就说明了意大利的经济和军事实力都非常不堪。
鸦片战争已经过去几十年,大清对欧洲各国情况了如指掌,知道意大利国力衰弱,没有能力开战,所以就采取了强硬政策。
清政府心里明白,大清再弱,总比埃塞俄比亚强多了吧?意大利能吓得住谁?
列强极力反对,意大利孤家寡人
列强中英国实力最强,跟意大利关系最不好。
埃塞俄比亚原来是英国势力范围,意大利在1890年,将英国人排挤出去,英国人怀恨在心,自然不支持意大利对中国动粗。
英国对意大利明确表态,想租可以,但是要商量办事。
先决条件是“不能对中国施以武力,不能将三门湾的租借权转予他国。”
那么,其他列强态度如何?
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有着领土争端,奥匈帝国不支持意大利。
德国跟奥匈帝国关系密切,所以德国不支持意大利。
意大利对法属北非地区有野心,法国不支持意大利。
俄国在1892年跟法国缔结军事协定,成为盟友,也不支持意大利。
当时中国报刊《申报》就报道说:“在京其他外国公使对意大利的行径不以为然”。
“英国政府获知(最后通牒)后,奉劝意大利放弃这一态度。”
“俄国公使曾在公开场合批评意大利政府的侵略行径,并私下怂恿清政府抵制意大利的贪婪企图。”
综上所述,意大利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他们都不占据。
不过,这场争端中,大清之所以胜利,实属偶然。
跟国力无关,跟备战无关,跟民意也无关。更不是慈禧她老人家伟大,决策“英明”。
如果说积极备战就能免遭国耻,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爆发前吗,大清不是也积极备战了吗?
如果说态度强硬就能维护领土完整,近代史上大清哪一场战争在没有爆发前,不是超级强硬?
如果说民意管用,割让台湾的时候,民意好像也不答应。
一个国家维护领土完整,靠的还是实力,吓唬人不管用。
可是大清统治者不明白这些,被一场闹剧式的外交胜利冲昏头脑。
大清为此冲昏头脑,告诫各省督抚:“日后遇万不得已之事,可以不惜一战,倘若开战,万无行议和之理。”
因此清政府才会在庚子之乱中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匈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并颁布《对万国宣战诏书》。
可是庚子事变中的强硬,最终引来了八国联军进北京的国耻。大清的统治者始终没明白,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撑,外交态度上的强硬与软弱,都是没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