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傍晚,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发布公告宣布,将解除与彰泰集团的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意味着双方原本拟开展的战略合作宣告终止。公告提到,“经过尽职调查及进一步商业磋商,订约方决定不就合营企业安排签订最终协议”。框架协议解除后,双方解除各自的股权抵押并退还所支付的定金。关于合作终止的原因,旭辉方面表示:“尽职调查完成后,因进一步合作所需的条件不能在短时间内达成,双方谨慎考虑和协商后,决定解除合作框架协议。”
今年1月7日,旭辉集团官方发布公告宣布,彰泰集团与旭辉集团在广西南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旭辉集团与彰泰集团将按照65%:35%的股权比例共同合作成立平台公司。
新成立公司总部设在广西南宁,由彰泰集团董事长黄海涛出任平台公司董事长,旭辉集团现江苏区域集团副总裁胡翔出任平台公司总裁。按照约定,新成立的平台公司将整合彰泰及旭辉在广西原有项目和团队,聚焦南宁、桂林、柳州等广西重点城市的深耕。同时,旭辉将整合彰泰在广西以外全国其他区域的项目和团队,实现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双方的此次合作将保留双方在广西当地和省外区域的团队。对于在广西只有个位数项目,广西销售金额也是个位数的旭辉来说:如果完美厘清本轮收并购案,将多出800亿货值。旭辉与彰泰达成战略合作,一度被业界解读为“大鱼吃小鱼”。但这场800亿的买卖,被旭辉一纸公告宣布终结,无疾而终。对于此次旭辉与彰泰终止合作的原因,旭辉在公告中解释为“进一步合作所需的条件不能在短时间内达成”。但艳姐也结合消息做了几点猜测:首先,最根本的原因很可能是旭辉在进行全面尽调后未达预期。彰泰从桂林起家、在广西深耕多年,土储量位居广西房企榜首,名副其实的“广西一哥”。但这些仅仅是纸面数据,冰山之下,彰泰原来的结构、经营、资产质量、相关法律风险等问题都需要合作方旭辉详尽了解、评估。举例来说,例如企业某些呆账坏账,甚至一些质押或者信托一些不良记录,会触发旭辉的风控。也可能部分位于广西二三线城市的地块项目,并不具有保值增值前景。最近财报季,艳姐观察到不少房企的业绩数据引发了外界质疑。此前也听闻业内一则收购案例,项目利润仅0.03个点,虚报给收购方5个点,结果利润消耗殆尽,开发贷也一直没下来,最终原形毕露。因此,不妨大胆猜测,此次旭辉彰泰合作失败,大概率是旭辉在一些指标上账算不过来。其次,在收并购交易中,“钱和权”的诉求是双方博弈的重点。这场交易失败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要的太多”和“满足不了”。
彰泰集团董事局主席黄海涛,当年接手经营不善的企业,将公司从危机边缘逐渐拉回正轨,秉持深耕当地的策略,伴随2016年南宁楼市上涨,彰泰集团通过收购盘活多个烂尾楼盘,迅速发展壮大。
有熟悉彰泰的人士透露,黄老板在彰泰不能对于下属进行充分的授权,比如之前张巧龙提出了全国化布局,但最终老板没有实际授权。公司很多事情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存在一言堂现象。
因此,对于黄老板来说,在这场博弈中肯定不会大方割肉,豪爽慷慨。双方合作的矛盾点,大概率在控制权和资金方面。
最后,很可能是双方企业的文化和气质不合。
此前旭辉给合作平台新调过来的总裁胡翔明确讲了一句话:
换句话说,新平台之后将尽可能的用相对职业化、更精英的一些人。
但有消息称,彰泰集团董事局主席黄海涛,军人出身,彰泰内部军事化管理风气颇浓。这两种文化彼此冲突无法兼容,也可能是造成此次合作失败的原因。
寻求旭辉入主的计划宣布破产,但彰泰身上的经营压力仍旧存在,最新消息显示,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不久前曾前往广西与彰泰集团老板黄海涛见面,洽谈合作事宜。
其实,房企的并购游戏有门槛,不是谁都能上桌玩儿两把的。吞的下、难消化、狼狈吐出来的例子我们以前不是没有看过。尤其在经过福晟和彰泰事件后,寒蝉效应会更加明显,买家会更审慎。
从这一系列的事件中我们也能得出几点启示:
①收并购并不容易,某种意义上就像拆盲盒,需要勇气和运气。房企财务造假隐藏的债务黑洞,坑了买方的例子并不少见。
②没有谈不成的生意,只有谈不成的价格,故事或许还没到终篇。
③当前仍然在不良资产的培育期,卖家会越来越多,卖方则只有那几个。
并购项目操盘难度极大,对一家房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且周转速度普遍偏慢。对于并购的买方来说,有几点尤其要注意:
一是要进行全面尽调,尤其要格外注意表外负债;
二是债务担保要注意敞口风险,量力而行;
三是要留有退出条款。
对于这场故事的主角之一彰泰来说,未来的故事是否仍有反转,我们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