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记忆,民间文保的典范 ——官媒点赞辽宁记忆给文保志愿者的启示

关注辽宁记忆,了解历史

文化是民族的传承,是文明的延续,文化离不开物质作为载体,因此,记录历史的文化符号理应得到关注和保护。对于社会层面,文保的本是一项公共事业,一般被认为应由官方主导;但是,从文化的效果来说,对文物、文化的保护行为,更多的是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出于对本民族,本国家文化的认同感,油然而生的一种自觉活动。

辽宁记忆文保志愿者团队的成员,对文保心存炙热,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在兴趣与使命的促使下,走到一起,堪称民间文保志愿者的典范。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来,辽宁记忆文保志愿者团队先进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官方媒体相继报道,作为一支民间文保队伍,通过对历史文保事业的热忱和置身于实践的行动得到了官方媒体的赞许,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肯定,赢得了广大热爱辽沈大地人民群众的认可。

笔者认为,能够得到官方媒体的点赞,一方面是辽宁记忆所有成员的荣誉,另一方面,则是全社会对文保关注力度加大的体现。从官媒报道的事迹中,我们不难从中获得几点启示。

一、兴趣是动力 责任是情怀

在报道中,笔者感切至深的是,兴趣爱好是支撑志愿者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民间文保,道路艰辛,实属不易,文保志愿者多为非专业人士,无论是时间、精力、财力、物力都比较有限,在文物巡查,古迹探访与资料采集方面,我们的文保志愿者付出了极大辛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袁博是一名骑行爱好者。自制地图,标记古迹,骑行访古,履行巡查义务,袁博说,有时一天要骑行130公里,早上5点多走,晚上6、7点才到家,早饭和午饭就是带着干粮坐地上吃一口。对于这种强度的骑行,既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又要有坚定的毅力,而这还只是最基础的要求,由于很多古迹并不显眼,位置难觅,不易发现,这就要求志愿者必须对路线轻车熟路,事先做好充足准备,不仅如此,野外环境下往往需要攀爬高处、跳跃沟壑、穿越植被,这些活动往往还存在着一定危险因素。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袁博从2017年成为辽宁记忆文保志愿者以来,三来来从未退缩,每个月都要进行两次以上的骑行巡查,无论是烈日酷暑,还是寒风刺骨,不论是遍地荆棘还是悬崖峭壁,支撑袁博的是兴趣,是爱好,是对辽沈大地文化历史的热爱。

志愿者袁博在骑行巡查中,发现了一处文保碑跌落至路边草丛中,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将问题反映给了队长陈赫进行了汇报,陈赫队长联系当地文保部门后,有关部门立即组织了力量对问题进行了纠正。

葛宝全,在沈阳文保圈是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三十年来,葛老师用双脚丈量了沈阳的土地,用相机记录了沈城的历史,用热情歌颂了乡土情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葛老师为了这份追求所付出的艰辛。早在三十年前,为了留存沈阳历史建筑的影像资料,葛老师当时咬着牙花了1200元,购买了一台照相机。葛老师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一个胶卷25块钱,洗一套又得25块钱,舍不得,常常是围着一个建筑转好几圈,才按一次快门。”三十年来的坚持,葛老师走遍了沈阳市所有偏街僻巷,拍了数万张历史建筑的照片。通过他的拍摄,有十几个文物得以被发现和保护。有人认为葛老师这份执着的动力是来自对家乡的热爱,不过,笔者认为,真正驱使葛老师前进的内涵,是一个文保人的责任感——为后人留下影像资料,图片素材,传承记忆,铭记辽宁。这种责任感、使命感,是青年文保志愿者真正应该读懂的情怀,真正应该学习的精神实质。

葛宝全老师与他拍摄的部分沈阳历史建筑及三十年来使用过的胶卷

 二、注重内涵,丰富形式

文化的内涵在于传承历史,文化的形式则千变万化,在文保工作上,要注意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这点上,《人民日报》对辽宁记忆有着翔实的报道,文章指出辽宁记忆志愿者们平均每月都要举办两次访古行走,一次专题讲座,文保志愿者刘国壮带着他的老物件,老加快等藏品进学校、敬老院,自2017年起,做了不下120场展出。

有走访,有调查,有展示,有讲解,文保参与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辽宁记忆的文保志愿者们各自发挥长处,积极探索道路,丰富文保实践的参与途径,让大家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切身的参与,也让更多人对历史产生的敬畏之心。

无论形式如何,深入挖掘历史的内涵一直是辽宁记忆文保志愿者团队真正关注和传播的实质。《沈阳日报》介绍到:在一次文物普查当中,位于沈阳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的一处欧式青砖建筑引起了志愿者们的注意,该建筑附近,散落着刻有“PMR”英文字母缩写的青砖,由于文保工作的经验,志愿者敏感地注意到这处建筑的特殊性,经过向有关部门的汇报,专家认定,这处建筑为1900年修建京奉铁路的英国工程师旧居,后被列为沈阳市历史建筑,再后,经过合理开发利用,成为了现皇姑屯事件历史博物馆。正是由于文保志愿者的专业知识与严谨的工作态度,这处重要的历史遗迹才得以保存。这些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和沉淀,离不开对历史的深入学习,离不了“走万里路”与“破万卷书”的统一,而这才是文保志愿者真正应该习得的内涵。

皇姑屯事件历史博物馆现状

 三、吸引人才,扩大队伍

辽宁记忆虽然为民间组织,但是成员的文化素质和研究水平却堪称了得,就像《沈阳日报》指出的那样辽宁记忆,藏龙卧虎,人才辈出。队长陈赫常年专研盛京老城,飞机设计师出身的郎智明在大东区历史和辽塔方面的研究造诣颇深,沈阳大学赵旭老师经常将在辽宁记忆文保活动的经历与课上所讲紧密建立起联系。。。。。

你我本不相识,是兴趣与责任使然,令大家走到一起,民间文保这条路如何走下去,如何走的好,如何做出成绩,发挥作用,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多年的文保实践经验,令每一名文保志愿者切身感受到,民间文保,光有一身热血是不足已的,除了对历史文化的热爱,还有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懂得一定的知识文化,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在这个问题上,郎智明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郎智明老师本是工科出身,从事机械科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但是,与人们印象当中的“理工男”不同的是,郎老师对历史人文也十分感兴趣,郎老师热爱辽宁地方文化,自2000年来,曾数十次深入辽宁及周边省市,探访辽金古塔遗存,多次以现场介绍和室内讲座的方式进行辽代古塔的文化宣讲。兴趣是入门,能力是支撑,郎老师充分将科研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应用到了对辽塔文化的研究当中,实地探访,现场勘探,对比史料,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总结分析,先后发布学术成果近十篇,网络文章百余篇,引起了专业人士的重视,为辽塔文化的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

郎智明老师在利用飞机设计软件研究辽塔结构

文保队伍的扩大,是未来道路的希望,在积极吸纳优秀人才的同时,做好“文保从娃娃抓起”成为了培养文保人才的基础工作,这方面,陈赫队长是我们的学习的榜样。

“让孩子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是陈赫的使命”,《沈阳日报》这样报道。2017年开始,队长陈赫开始为大东区杏坛小学的小朋友进行沈阳文物,沈阳历史的讲解。陈赫队长的讲解受到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从一开始的只为一个班讲,逐渐发展到同时为三个班讲,如今,陈赫队长每周都要带领很多小志愿者参与文保活动。虽然辛苦,但是陈赫表示:作为沈阳的孩子,如果都不了解家乡,何谈热爱家乡?志愿者们走在一起,不单是为了爱好,更想为沈阳文物保护做点事,希望能将家乡的历史、家乡的故事、对家乡的热爱传承下去!

陈赫队长在带领小学生文保志愿者参与活动

四、共同参与,长远发展

民间文保,离不了官方的支持和帮助。笔者注意到,近年来,国内其他地区关于民间文保优秀典型的报道中,都呈现了“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特点。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充分利用辽沈地区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充分发挥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同时积极结合好民间文保力量分散,容易下沉到点的优势。探索出一条自上而下,官民一致的文保道路,共同参与,文保道路方能越行越远。

首先,官方文化主管部门及科研单位不妨开放部分资源,允许民间志愿者的利用和研究。在这点上,沈阳市档案馆原馆长荆绍福老师赢得了高度赞许,荆老师作为历史研究的专业人士,经常给民间志愿者提供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资源,也会为民间志愿者答疑解惑,从专业的角度帮助大家感受到真知灼见。一位专家的参与,往往可以给队伍带来了很多收货。

其次,民间队伍受制于经济能力的限制,不能高效地开展活动。对此,我们也呼吁有关部门能够适当地给予优秀的民间文保队伍一些政策优惠,例如场馆的使用,景点的进入,资源的利用上,对于有一定贡献,有一定成绩的优秀文保个人,可以考虑费用减免,对于优秀团队,则可以考虑吸纳进组织,共同参与文保工作。

最后,东北地区吹响了新一轮的振兴号角,如何借文化之力,带动经济之发展,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都很热衷的发展途径。作为民间文保力量,他们十分有着积极献言献策的热情,一方面,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拓宽渠道,使民间志愿者能够更容易地向主管部门建言献策;另一方面,官方部门不妨不定期指派专家,深入民间队伍,听听他们的声音,看看他们的建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