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证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脊髓灰质炎
2.辨证治疗
(1)阴虚津伤
腰部无力,两腿软弱,运动不灵活,时有跌仆,日久肌肉逐渐萎缩,麻木不仁,腿筋渐短,重则四肢弛缓不能运动,但无疼痛,并有口干、烦躁,舌无苔,脉微无力。此系五脏阴虚,热伤津液;治宜养血益筋。
针灸
取穴:肾俞、关元俞、八髎、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
手法:宜用补法,留针1小时。
药物
处方:熟地黄9g,白芍9g,当归9g,黄柏3g,知母3g,牛膝12g,杜仲9g,川芎6g,薏苡仁12g,党参9g。
(2)湿热络阻
两腿重胀,酸软无力,甚则不能行走,肌肉日渐萎缩,饮食减少,口渴不欲饮,有时腹胀,小便涩赤,舌苔白,脉缓涩。此系湿热成痿,治宜化湿通络。
针灸
取穴:中脘、气海、阴陵泉、脾俞、胃俞、八髎、环跳、足三里、解溪。
手法:宜用补法,留针1小时。
药物
处方:苍术60g,黄柏30g(盐炒),当归尾15g,牛膝15g,萆薢15g,防己15g,炙龟板9g。
上药共为细末,酒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日服两次,每次服9g,姜汤送下。
痿证与痹证和中风后半身不遂,三者在症状上有些相似,但有一定的区别:痿证发病多缓慢,且多从两下肢开始,主要表现是肌肉、关节无力;痹证多患于关节,并有疼痛;中风后半身不遂发病较急,多患于半身。因而治法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在初期,痹证应根据其风、寒、湿三气偏胜情况用祛风、散寒之品,中风后半身不遂常用祛风之法,痿证则以补法为主。但痹证与中风后半身不遂的末期有肌肉萎缩时,其治法可与痿证参照。
本证的治疗有“独取阳明”之说,故用针用药皆应注意调理脾胃。其中热伤津液成痿者,补肾俞、关元俞、八髎可以通经络养阴扶正,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能益筋调胃舒络。药物用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党参调补气血,知母、黄柏、萆薢、防己清热化湿,当归尾可以活血通络,牛膝、龟板能益肾壮骨。本证应以针灸治疗为主,其中五脏俞穴用补法可以治本,每次皆应选配1~2穴,一般每天针灸一次,身体过度虚弱者亦可隔日一次。
【转归预后】
本病的各证候间常相互转化,如外感湿热,热盛伤津,可转化为肺胃阴虚;若湿热浸淫,迁延日久,下注肝肾,则致肝肾亏损;如肝肾阴虚,日久不复,阴损及阳则出现阳虚证候,或为阴阳两虚之证;痿证日久,影响气血运行,则常夹瘀滞。
本病的预后决定于发病原因、起病经过、病情轻重及治疗当否等。一般外感所致,起病虽急,若治疗及时,诊治无误,部分病例可获痊愈,预后亦佳;若外感致痿,失治误治,以及内伤成痿,缓慢起病,但渐至于大肉脱削,百节缓纵不收,脏气损伤已可概见,虽经多年治疗,效果多欠佳,预后也差。若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为肺脾脏气极虚的表现,预后较差。
【预防与调摄】
针对病因预防,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防潮湿,适寒温,避免感受外邪;饮食有节,起居有时,不妄作劳及根据体质服用一些药物,如易感冒者服用玉屏风散,脾胃虚弱者服用六君子丸,老年人常服六味地黄丸等,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突然发病或发热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对高热病人应注意病室通风和降温处理。对神志昏迷、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者,应特别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做出应急处理。对痿废的肢体要进行按摩、理疗、锻炼,以免肌肉进一步萎缩;长期卧床者,要按时帮助翻身,避免褥疮发生,同时做好防寒保暖,避免冻伤和烫伤、饮食上宜清淡而富于营养,少食辛辣肥甘、醇酒,以免助热生痰。
十)痿证
痿证系指外感或内伤使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养,以致肢体弛缓、软弱无力,甚至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证。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痿弱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证范畴。因多发生在下肢,故又有“痿躄”之称。
《黄帝内经》有许多篇章对痿证进行了讨论,《素问·痿论》还作了专门论述。病因病机方面,主张“肺热叶焦”,筋脉失润;“湿热不攘”,筋脉弛缓。病证分类方面,根据五脏与五体的关系,提出了“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分类方法。治疗方面,提出了“治痿者独取阳明”和“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的针灸治痿原则。
西医学的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脊髓灰质炎等病,符合痿证证候特征者,可参考下述内容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痿证的病因很广泛,外感、内伤均可导致痿证,正如《证治准绳·痿》所说:“五劳、五志、六淫尽得成五脏之热以为痿也。”痿证的发生有如下病机:
1.肺热津伤,津液不布 感受温热毒邪,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皆令“肺热叶焦”,不能布送津液以润泽五脏,遂成四肢肌肉筋脉失养,痿弱不用。此即《素问·痿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之谓也。
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外感湿热之邪,或久居湿地,冒受雨露,感受寒湿之邪郁遏化热,或饮食不节,生冷肥甘太过,损伤脾胃,脾不能运化水湿而内生湿热,若湿热未及清除,濡滞肌肉,浸淫经脉,气血不运,肌肉筋脉失养而发为痿证。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湿热不攘,大筋软弱,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之义。
3.脾胃受损,精血不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赖以温煦滋养。若素体虚弱,久病成虚,或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脾胃既不能运化水谷以化生气血而精血不足,也不能转输精微,五脏失其润养,筋脉失其滋煦,故发为痿证。正如《医宗必读·痿》所云:“阳明者,胃也,主纳水谷,化精微以滋养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 导致肝肾亏损的因素包括:素体肝肾亏虚;房色太过,乘醉入房,精损难复;劳役太过而致肝肾亏损;五志失调,火起于内,耗灼精血。肝血不足,肾精亏虚,肝不主筋,肾不主骨,髓枯筋痿,肌肉也随之不用,发为痿证。另外,也有因实致虚者,如湿热留滞不化,下注于肝肾,久则亦能损伤,导致筋骨失养。《脾胃论·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所说“夫痿者,湿热乘肾肝也,当急去之,不然则下焦元气竭尽而成软瘫”,即指这种情况。
由上可知,痿证的病因有外感、内伤。病位虽在肌肉筋脉,但关乎五脏,尤以肝、肾、肺、胃最为密切,因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津生于胃,肺通调布散津液,故《临证指南医案·痿》强调本病为“肝、肾、肺、胃四经之病”。其病机则为热伤肺津,津液不布;湿热浸淫经络,气血不运;脾胃受损,气血精微生化不足;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而且这些病机常可互相传变,如肺热叶焦,津失敷布,则五脏失濡,内热互起;肾水不足,水不制火,则火灼肺金,导致肺热津伤;脾虚与湿热更是互为因果,湿热亦能下注于肝肾,伤及肝肾之阴。归根结底,痿证是由五脏内伤,精血受损,肌肉筋脉失于滋养所致。故其病理性质有虚有实,一般是热证、虚证居多,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热证以虚热为多,湿热为患则属实;虚证为精血亏虚,亦有气虚者;因虚不运,痰湿、瘀血、湿热、湿邪、积滞等,都可兼夹发生。
【临床表现】
本病以筋脉弛缓,肢体肌肉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甚至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证候特征。但因证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有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者;有缓慢发病者;也有时轻时重,周期性发作者;有疲劳后发病者,有睡卧后发作者。有以女性多见,有以男性为主者。一般以下肢发病多见,也有见于上肢、肩背者,有影响窍隧,难于张口、睁目者,甚至瘫痪于床者。有以肢体近端肌肉弱于远端者,或以肢体远端肌肉弱于近端者。初则仅为肌肉软弱无力,久则肌肉萎缩不用。
【诊断】
1.以下肢或上肢、一侧或双侧肢体筋脉弛缓,痿软无力,甚至肌肉萎缩、瘫痪为主症。
2.缓慢起病,或急性发作者。
3.具有感受外邪与内伤积损的病因,或有反复发作史者。
4.西医学神经系统检查肌力降低,肌萎缩,或肌电图、肌活检与酶学检查,符合神经、肌肉系统相关疾病诊断者。
【鉴别诊断】
1.痹病 久病痹证,也有肌肉消瘦者,与本病相似,但均有关节、肢体疼痛,与本病力弱不痛有根本的区别。
2.风痱 风痱以步履不正、手足笨拙、动作不准、废而不用为主症,常伴有舌体病变、言语不利;而痿证则以力弱、肌肉萎缩为主症,两者有所区别。两者均可隐袭起病,病久也可痿痱并病。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凡起病急,发展较快,肢体力弱,或拘急麻木,肌肉萎缩尚不明显,属实证;而起病缓慢,渐进加重,病程长,肢体弛缓,肌肉萎缩明显者,多属虚证。
(2)辨脏腑 发生于热病过程中,或热病之后,伴咽干咳嗽者,病变在肺;若面色萎黄不华,食少便溏者,病变在脾胃;起病缓慢,腰脊酸软,遗精耳鸣,月经不调,病变在肝肾。
高老认为:痿证与小儿瘫痪是表现为四肢痿软无力,肌肉逐渐萎缩,有运动障碍的一种病证。与肺、胃、肝、肾四经有关,但其原因多为五脏阴虚之热灼伤津液,或为湿热郁结于阳明,更因小儿筋骨柔弱,又兼气血未充,若感受时邪,风寒、暑湿留于经络,郁积于筋肉,致使皮毛、肌肉、血脉、筋骨无以营养,遂发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