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创业做抖音 3个视频4500万播放、未来深耕虚拟偶像(运营干货分享)
引:魔性洗脑的BGM,荒谬难忘的人物设定,胡言乱语却又字字珠心的台词脚本,1分钟之内刺激爽快却又不失精妙的屏幕演出。在9012年的今天,抖音已经成为年轻一代人消磨时光、缓解压力、获得信息的新型互联网娱乐方式,上线三年以来,也通过自身精准的产品定位和优质的内容投放在众多诸如“快手”、“火山”、“微视”等短视频创意社交软件中脱颖而出。吸收了大量互联网用户的闲时流量,同时也促成了新型互联网运营宣发模式的诞生。
面对抖音如此强大的流量占有能力和基数如此庞大的用户量,其他互联网行业甚至传统实体行业都对这样一块新型流量市场抱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出于对这片蓝海的运营模式不够了解,流量引导过程不够熟悉,用户习惯和用户品味拿捏不够准确,在他们贸然进入抖音运营后,很多抖音号最终都销声匿迹。这一次,我们游戏客栈也采访到了一位从游戏从业者成功转型的短视频创业者,由她来为我们分享她在抖音上的成功经验以及作为一名游戏人的创业心路。
告别游戏 拥抱抖音 转型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在游戏行业的人大部分人都明白,选择这个行业的最初目的中,一定会有“喜爱游戏”这样的一个初心元素,而游戏行业不论是对于从业者和创业者来说都太过残酷激烈。而既定事实也是在这样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喜爱游戏的人都能做出好游戏,也并不是每一个做出好游戏的制作组会得到商业的成功和玩家的认可,所以对于每一个商业社会的个体来说,自我认知和个人选择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抱着这样的想法问宋薇:请问您最初是因为什么让您选择放弃之前的事业来全力以赴的做抖音?
宋薇:之前一直都是在游戏行业,突然跨行其实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觉得我这么跑去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很不理智。我当时想得挺清楚的,在游戏行业,我很难有新的突破,我以前带过游戏研发,因为不懂技术做出个美术很不错但是服务器有很大问题的产品,最后项目是失败了。所以,在游戏行业,在游戏制作人这个我最喜欢的这个职位上我很难有自己的竞争力,因为技术是我的一大门槛。既然短期内不会有什么质的变化何不抽出半年时间去试一试其他的能把自己创意和逻辑实现的方式。另外这两个行业其实都是文化产业,游戏也是一个个的作品,也需要创意,也需要包装。只是我不擅长去开发而已。另外我也不太觉得我已经脱离游戏圈了,游戏行业的人对流量也是相当敏感的,现在不少公司都在研究怎么用抖音给游戏导量,我相信之后与游戏公司还能有不少的合作,现在也已经有几家游戏公司在跟我沟通抖音号代运营的合作。
在了解过其转型的目的和目前公司的良好的发展现状后,我们对公司在创业之初的源动力和商业选择产生了兴趣,我们这样问到宋薇:能否介绍下初创之时的资本情况,以及现在的情况?
宋薇:最开始拿的投资也不多,不到一百万,信得过我的朋友投的。很多事情算有了起步,很多东西都是从有到无嘛,资金充沛的情况能做的事情当然更多,也能快速铺品牌;资金不理想的情况下,更要考虑四两拨千斤,怎么花最少的钱达到自己想要的传播效果,也会提前考虑自己的变现途径。之后的话比较期待对文化产业方向比较看好的投资人,这其实还是个挺需要耐心的方向。
众所周知,短视频的风口也是在两年之内快速兴起的,在风口打开之初,很多商业模式没有监管和很多市场规范没有及时建立,机遇和挑战都比较大,我们问道宋薇:你是游戏圈里面做抖音比较早的,在你刚做的时候抖音的环境如何,现在又有什么变化?
宋薇:我是从去年的四五月份开始关注到抖音。有人说入局晚了,但我觉得在创意和文化产业,什么时候入局都不晚,现在抖音上经常还会出现一些让我们耳目一新的创作方式,一开始我是作为一个用户经常会随手发短视频,有一次在摩点网的摩擦大会看手游产品,拍摄了一个音乐游戏的短视频,竟然意外获得一百四十万的播放,研发也表示视频发出后意外给这款游戏带来了近两万的下载,现在的买量成本越来越高,游戏行业的人应该都明白,近两万的下载对我们来说有多大的价值。我也是第一次被抖音流量震撼到了,有流量的地方就有机会,研究了一段时间也找几个朋友探讨了一下最后与星驰传媒的老板一拍即合,大家都对短视频很有兴趣,他们又能弥补我在视频包装方面的短板,《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国家宝藏》这些都是他们合作后期的节目,他们在这个领域是头部,后来就在他们公司开始孵化短视频,也是真的很感激他让我有契机实实在在开始去探索这个事业。
刚开始研究的那一段时间,星图平台,游戏联运,长视频,抖音小店都还没有。后来都慢慢有了,甚至可以在视频直接嵌入想要推广商品的购买链接,变现的途径也变多了。
对于一个游戏人来说,放弃直接从事的游戏行业和游戏制作无疑是非常难以割舍的,但是宋薇和她的团队在认准自身价值定位和发现新兴市场机遇时能够勇于探索,利用自己游戏人的身份和经验将一支小团队经营成为坐拥百万级别流量的抖音运营公司,那么,他们的具体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
内容为上 创业为先 方向选择才是运营之道
回顾抖音三年的发展历程,其在社会引发的众多事件和效应总体来看是喜忧参半,这其中不乏与游戏成瘾类似的相关报道,其后,在抖音经过几番整治和审查,内容上基本排除了烂俗、媚俗、恶俗的恶风邪气。抖音的内容走向正规化后,很多正统积极内容也有机会大量铺开,良性竞争开始循环,也同时昭示了平台更加需求能够读懂用户需求和持续产出创新内容的内容生产者与更加能剖析短视频渠道的商业舵手,这方面的运营经验是宋薇团队不断试错和迭代总结出的,我们顺着这个思路这样问:很多人都说抖音火不火其实是看命,你觉得对吗?一个爆款抖音在运营有什么规律吗?
宋薇:我在初期测试过电影号,段子号,游戏分享号,小动画,一共就三个人运营这些号,在小米加步枪的情况下几乎一周会爆1-2个500万播放以上的视频,也摸索出来一些自己的运营技巧,爆款肯定是有他的特点的,抖音推荐主要靠算法,内容肯定是核心,点赞播放评论转发完播率也有它自己的权重,很多人以为只有点赞才能让这个视频火起来,其实你如果在一个视频停留时间超过完播率计算时间,或者评论或者转发,都是帮这个视频带热度。一次热门不代表什么,能有持续产生高质量内容的能力才是王道,很多人一个视频热门了但是没有持续生产内容的能力,粉丝价值也都就浪费了,做这些项目必须要有网感,有娱乐精神,如果只是为了追逐红利而做短视频,你会发现非常吃力,有可能你花了十分的资金和精力却没有达到你想达到的一分效果。我在面试的时候有碰到候选人提到之前的老板大笔一挥先花了个几百万去做短视频,做了半年发现不擅长而且因为一开始没有考虑到长线价值和整个链条又匆匆离场。擅长的人,一个人就能搭一台戏做一个号(毛毛姐就是个例子);不擅长的人,就尽量找一些擅长内容创作的伙伴来合作吧,但是要提前规划好变现的途径和空间。
并且,我们也发现,其公司的运营范围内除了真人外还对虚拟偶像有布局和拓展,我们对虚拟偶像的发展方向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这样问道: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虚拟偶像这个方向,看起来制作成本会非常高,是否考虑过性价比的问题?
图:宋薇团队开发中的小七初步形象
其实虚拟偶像才是我们的核心项目,当我发现我好像做什么的能出爆款的时候,我就在想怎么让自己的内容更有价值,我认为的有价值几个点在于:第一,是否可控(很多人是选择签约一批KOL统一包装),对我来说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变现,但是风险比较大,我没有办法保证签约的艺人一直稳定,而且,网络红人的热度也是有期限的。第二,变现的能力是否能让人有想象空间,日本的初音未来品牌能力大家应该能看到,而国内虚拟偶像的市场才刚刚被打开,也有几家做得很不错值得我去学习经验的,但是粉丝群体远远还没有被开发,空间还很大。 第三,我在这个领域有没有竞争力,国内现在有至少五十家在做虚拟偶像,已面世的虚拟偶像形象和性格的差异化都还不太明显,擅长做短视频的目前也屈指可数。做这块我有几个优势,首先我有舞蹈基础,也是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有很多母校资源,后续可以为她编排很多适合传播的舞蹈以及创作一些魔性洗脑的单曲,其次我大学专业动画专业,有十来年的绘画基础。曾经还是北京响橙美术的合伙人,也是每年艺堆艺术家俱乐部活动组织者之一。在审美,艺术人才储备,包括CG相关制作流程和成本控制上都有很大优势。关键我还对怎么在短视频平台做传播有自己的一套经验;我相信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虚拟形象项目负责人是可以集这几项特点为一身的,做虚拟形象,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有爱,如果只是打算追逐风口流水线生产的话,之后肯定是难以继续,与其说我是在做项目,其实更像在养女儿,我把几个大学室友身上有趣的一些特点都赋予了她(内部叫她小七),我希望她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逗比,不用完美,不用太乖。潇潇洒洒活在屏幕背后,去做很多我们想做又没办法做的事情。咦~这感觉,怎么有点像慈祥的老母亲!(形象暂时保密,希望你们某一天能在网络上认识她)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在采访之前做资料整理时,发现其公司最具特色的抖音产品为隔屏互动,是利用软件原有的设计元素通过视频引导交互,这个的设计非常具有游戏设计的精神传承,对于这样的惊喜内容,作为一家游戏媒体,我们更有兴趣一探究竟。
问:你们在抖音上的隔屏互动系列的视频火了,当时这个创意是如何想到的。
宋薇:我当时招人的时候其实是有意考察了大家的脑洞和创意能力,团队人虽然不多,但是个个都是脑洞大开的人才,这系列也算是大家合力创作的一个结果,包括我们财务也会客串和出点子(这系列内容我没有干涉,经过之前的磨合后我相信他们能给我带来惊喜),其实真实原因是我的角色设定还没有出来,没有载体让他们创作,我就说,你们先玩一玩吧,拍一些你们觉得有意思的东西,这系列的视频就出来了,第一个视频目前是两千多万播放,发出当天就有很多粉丝@了十几个模仿我们并且过几十万点赞的视频,另外微博有个几个号转载我们视频,都在几百万播放以上;公众号十万加的视频链接也好几个,甚至连录屏的视频都有86万的点赞(1500万播放肯定是有了),后续我们又出了两个,热度依然在千万以上。还登上了抖音的热门榜单前十,全网最低也是是7000W以上的曝光了,这些还是我能看到的。
不论是商业模式还是内容生产,拥有游戏行业经历的宋薇,都做了令业内瞩目的商业成绩,带领团队很好的融入进抖音体系的商业圈子,并且能够以“游戏化”的创作思维,在抖音同质化的内容海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清流。这样“破壁者”般的创业经历,是每一个游戏人、媒体人、互联网内容生产者们需要反思学习的。
创业不易 明天未及 用心走好每一步
而面对已经成熟和形成各自用户圈层的抖音,守住既有内容和现有用户是不能满足一个成熟的商业公司正常发展的,在谈及未来内容和公司走向问题时,坐在我们面前的宋薇那并不硬朗的身躯开始散发出一丝坚毅与果敢的气息。
问:抖音的内容,你打算未来如何变现?
宋薇:其实现在应该不能说是抖音的变现了,应该是虚拟形象的变现。代言,异业合作,演唱会,单曲付费,直播;任何艺人变现的途径它适合。因为我们擅长做短视频所以流量最大的抖音便成了我们主要战场,但是我们肯定是会放到全网来经营这个角色。另外光是抖音平台的话也已经有很多变现途径了,电商直接引流分成,广告植入,线下合作,推广自己产品都能直接或者间接去盈利。
我们也采访中问及了这样的问题:你一个小姑娘出来创业,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投资人跟合伙人最初是如何信任你的?
宋薇从容且自信的回答:我的优势啊,首先我可能没把自己当成女人吧,之前也创业几年,从一开始的几个人到离开的时候公司已经到一二百人,很多做公司会经历的坏事也经历过,现在再来创业的话,心态更平稳,更知道自己做什么样的事情擅长,怎么扬长避短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我现在所做的事,刚好我喜欢,擅长,跟自己的很多资源也能匹配上,又是个充满想象的方向。
采访的最后,说一说你创业这几个月觉得最难的事情吧。你之后除了做虚拟偶像的内容还会有其他内容的打算么?
宋薇:现在回忆起来,最艰难的决定应该是从北京搬到成都吧,在北京好几年了,很多朋友都在北京,很多资源也都在北京。但是考虑到研发周期可能会很长,我必须控制成本,加上这个工作是个创意的工作,在北京这种高强度的生活压力下,我怕大家没有太多心思放松的去做创意,所以选择把公司放到这个轻松安逸的网红城市,团队里一个北京的小伙,也是视频的主演,自己是北京本地人,跟着我来了成都陪着创业,不过等公司到第二阶段的时候我肯定会在上海或者北京成立分公司。
我计划的是虚拟形象为主线创作内容,同时会去经营原创的动画IP,资本更充足的时候,会养成一些二次元相关的号,比如服装,玩具,cos,宅舞舞团等。这些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方向,希望都会把自己的事业越做越有意思吧。
结语:
抖音等一系列短视频内容承载者和制造者已经能够将平台的开放和包容延伸进入第一第二产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选择的内容可以由用户自己主导,这样也就保证了每一个优质的细分行业能够从抖音中获得用户流量。并且,抖音的模式和算法也更加值得在每一个想要布局的宣发厂商深入研究,1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如同当年百度贴吧15字便算经验前提下,网友发出“你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标准的15字”(刚好15个字)这样的神默契,在限定时长内快速抓住用户眼球并做到最大刺激,才能形成引导与宣传的效果。
面对主流原创内容,需要内容生产者惊艳登场并循序渐进稳步提升创新,为用户带来单次强刺激、周期新内容的短视频体验(参考大V:黑脸V和一禅小和尚)。而对于为其他艺术及文娱形式导量的“拿来”运营团队来说,不仅要将自己原有的优质内容最大化优化为短视频接受认可的范围,并且要多从文化衍生品和子文化中取材化用,让更多与之相关的受众了解到原有题材的存在,最终形成用户导量。
新的一年里,国家也发布新规,任何平台的短视频内容和弹幕将要接受审查和过滤,对于宋薇的团队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在更加有序和正规化的行业大背景前提下,认真做内容的实践者总会有发光发热的机会,总会有光明坦荡的未来。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