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老
家有二老
□吴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常来说,现在的老人大都经历过困难年代,对贫穷有着深刻的体验,一般生活都很节俭。比如我妈,节衣缩食都成了习惯,也不太喜欢花钱,买东西各种砍价,看我多花几块钱有时候都要唠叨半天,可没想到的是,我却碰上了购物狂的婆婆。
自我进婆家以来,对婆婆的购物理念就非常不能认同。说实话我觉得她买东西就是为了一个“爽”,或者说是砸钱听个响。她只要进超市,不买个两大包不结帐,家里永远是N多的调味品,N多的杂粮,N多的营养品……但凡有一块空地,都给她老人家堆得满满当当,脚插不进。
买些生活日用品还能忍受,反正迟早能用上,令人无法接受的,是她对电视购物的痴狂。由于她自控力差,分辩力又不强,很容易被商家忽悠,而只要一听见电视上:“不要9998,不要998,只要98,产品就能搬回家”、“产品所剩数量有限,你还在等什么犹豫什么,赶快拿起手机抢购吧!”……她就会完全失控,万幸的是,她还不会网购,否则我们家就能开大卖场了。
好喝、安全、长寿、卫生、美容、通便——真是神水啊!从早年的酸碱制水机到现在的网红净水器,我们家买了N款坏了N款。从牛初乳到羊奶粉直至现在的骆驼奶,我真不知道这动物界还有什么哺乳类的奶制品没有被开发,估计老虎狮子的奶能上市,我们家也得升级换代。锅碗瓢盆买了一套又一套,床上用品买了一床又一床,老两口房里堆得里外三层,什么野生蜂蜜、药酒、神效口服液……这些来历不明的东西,我看着都害怕,他们却深信不疑。
大笔大笔地花钱,一罐一罐地买保健品,想着反正劝不动,就当是给老人一个安慰剂吧,反正也吃不死人。可谁家受得了今天一千块的驼奶粉,明天七八百的泡脚粉,后天又买了两千多的羊脂玉,这些东东,连牌子都不知道,而最可气的还不是来自婆婆,而是公公。
公公一出手,才知是高手。与婆婆不同的是,他沉迷广播,最喜欢听的便是医药类的节目。通常是某个自称为某某医院的主任,或者是医学顾问,甚至自称是某某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在电台喋喋不休的讲述某类疾病的危害,而他们生产的药效果如何如何对症,而只要听到什么药对前列腺、肾脏有效,他就会慷慨解囊。最可气的一次,老头儿一次买了两万多的药,待邮到家一看包装简陋才回过味来,于是向当地消费者协会、质监部门报案。
有关部门上门调查的那天,我刚好在家。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说没办法立案:一没有准确厂址;二没有造成至死至残的实质后果;三标签上有“保健品不能替代药品”的警示语,不构成诈骗。除了自己咽下这哑巴亏什么办法也没有,当时人家还把我叫到面前提供了三种办法:一是收缴工资卡,二是废掉现在的手机号码,三是不再收听广播,可是哪条我又能做得了主呢?
一次被骗两万后老两口消停了一阵子,可电视购物在千家万户方兴未艾如火如荼,我们家又如何能幸免呢?于是一切照旧,老调重弹。做儿女的说多了不仅没用,还惹一肚子气。记得有一次婆婆让我给她参谋一件电视购物上的外套,我一看那款就不是她那肚子能承载的,好心劝她:门口就是商场,试穿了再买。结果两天后,电视上的衣服不仅送上门来,还每种颜色一件,敢情这是和我赌气呢,虽然最终不出我所料,扣子都扣不上,但有钱难买她乐意呀!既然劝不动,何必讨人嫌,索性随她去吧!就象今天,我让先生去看看,什么枕头能值1960,我家先生屁股都懒得挪:“不是买这就是买那,今天不买,明天也是买,反正都是个买,管那么多干嘛!”倒是我郁闷得要死。
放任不管于心不忍,管了没用自己生闷气。遇上这样油盐不进水火不侵刀枪不入的长辈该怎么办?说急了说多了,就是你不孝,花点钱都不让,又不是花你的钱!都说花钱买教训,可时至今日我们家依然是电话诈骗的重灾区,而且因为有过一次被骗记录,估计成了骗子的优质客户,全国各地的骗子都往公公的手机上打电话,他老人家乐此不疲,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有没有同款公婆?无法沟通,无法说服,无论你怎么举事实打比方,他们都还是按他们的想法去做,思维固化的让你郁闷,没办法,有气也得憋着,毕竟家庭和睦更重要。
转念又想,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含辛茹苦将我们养大,当他们老了,我们也要负起养他们的责任,正所谓“你养我小,我养你老”。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人老了,头脑不好使了,对他们的一些行为我们做子女的应该包容,谁都有老的一天。
家有二老,如有两宝。
作者简介:吴波,淮安区人,热爱文学,热衷码字,喜欢用笔墨记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