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律基础知识
诗词格律
作者:李凯 著
诗词格律全集(精装)
作者:张小燕,陈佳 著
【一】总述
五言诗,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 《乐府》、《文选》、《杜甫全集》,分别代表着不同阶段五言诗的高峰。
其中左思、曹植、刘桢、陶渊明、谢灵运、张九龄、陈子昂、王维、杜甫等诗人成就非凡。五言律诗,讲究的是对现实世界、自然世界、内心世界的表现。在五言诗当中,往往诗人是融入到情景之中。
大家熟悉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
诗人总是不自觉的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到自然之中,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气魄。
五律之于七律,语句虽殊,法律则一。也就是说在格律上没有大的区别。
【二】五律的基本格式
(一)五律,仄起首句不入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五律,仄起首句入韵。
(仄)仄仄平平,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三)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四)五律,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从上面的格式可以看出,律诗的格律除去首句入韵式在第1句和第5句略有不同外,他的句式是绝句的格律再重复一遍,相当于两首绝句的叠在一起。
注解:
1.○平声,●仄声,◎平可仄,⊙仄可平,△平韵,▲仄韵,“平可仄”其实是“宜平可仄”,“仄可平”则是“宜仄可平”。平时我们经常遇到的平仄符号表示都是如此。至于咱们讲到的上边括号里的字的平仄,都是属于可以变通的。
(四)五律,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这种加括号的,是平仄可以变动的,平声也可,仄声也可,不做特殊要求。
2.平起式就是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平;
? 仄起式就是第一句的第二个字是仄;
(四)五律,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看这个字,一首诗的第一句的第二个字,如果这个字是平音字,那么这首诗就是平起式
? 仄收就是第一句最后一个字是仄;
? 平收就是第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是平(韵字)。
(四)五律,平起首句入韵。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收 。
(三)五律,平起首句不入韵。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仄收 。
【三】:五律的格式选择
我们写五律的时候,尽量用仄起首句不入韵和平起首句不入韵的格式 。也就是仄起仄收式和平起仄收式。
这是为甚麽呢?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以首句入韵为变例,且仄起式常见。
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首句不入韵为变例。
这可能是根据古人的用韵习惯划分的,也或许是根据汉语言诵读的节奏的美感来决定的。
【四】五律的对仗
1.对仗要求:
第1.2句 可对仗 可不对仗
第3.4句 必须对仗
第5.6句 必须对仗
第7.8句尽量不要对仗
2.《对偶与对仗的区别》: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这两个句子各方面都符合对偶的要求,由于其平仄不相对,音律欠和谐。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天下”、“之”、“而”等这样的词语,所以不合对仗的要求。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 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也就是上下位置除虚词之乎者也以外,不允许在同位上下重复一个字,或者词组。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 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 对仗联句。对于对仗,我们应该讲求,但不必过执。因为,古人的很多五律 对仗并不是很严格。平时读诗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个人认为:只要词性、意义、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过工整。太过工整的诗,往往显得雕琢而死板,宋诗比唐诗纤巧,可是宋诗的艺术成就却不如唐诗。
对仗的原则是: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只要不流于俗就好。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仗,不允许上下句是一个意思,这种情况叫合掌,一定要避免。合掌常见的有意境合掌和结构合掌。结构合掌一般仅限于律诗的中间两联,咱们来看看结构合掌:
例如:我早期的一首作品,五律仄起首句入韵中华新韵
《猎》 空空如也
跃马厉风寒,扬鞭入木兰。
修弓拾狡兔,试箭倒鸣獾。
放眼鹰惊色,回头雀汗颜。
逐空天野阔,斩获复金銮。
其中,修弓,试箭,放眼,回头,词性一样,都是动宾结构,四同头。句式也缺少变化,读起来缺少节奏感,太过顺溜儿的感觉。为什么要强调中间两联呢?因为中间两联在整首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无论是诗意或是句式的变化,他都起着支配主导作用,首联尾联的结构、名词位置以及韵字的使用对于整首诗的影响就基本上被中间两联的变化冲散了,形成不了连续呆板的作用。
【五】写诗首选--情景交融。
例:
《五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不对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对 仗)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对 仗)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不对仗)
一般初学者,要写好起承转合最快的捷径就是 先学 《先景后情》 。起、承写景的目的是 给后面的情做铺垫。可是,景不是随便写的。后面的情快乐 则前面的景要晴朗。反之,后面的情悲伤 则前面的景就要阴暗(当然,也有乐景哀写的,这个毕竟是少数。初学者最好不要那样写。)转的时候,要跟承句不断裂,要很自然地转到情上合句,要下足了功夫。要让人感觉笔尽意不尽。也就是 读完后还沉浸在那首诗里面,如琴音绕耳,如钟声掠过,曲终而人不散,言尽而意无穷之妙。
下面举一个例子,大家共同讨论
《五律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大家看看这首诗是属于哪种写法?(大致看来前四句写 景,后四句写 情)
基本上是先景后情,但景中是否带情了?这个入情不是很明显。所以,我们可理解为景情相融,承句属流水对。
你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和你所提供的景语是密切相关的,你心情欢快,周围的环境就明亮,浪燕,娇莺、融融恰恰,别有一番春滋味。你心情郁闷,周围环境就阴暗,劳燕,凋花、无情柳,更多几许废情怀。
经常见到一些诗友们写作,景物堆积,拉杂,景语和情语搭配不和谐不紧密,如果你所使用的景语放到哪里都一样,那你这种感情势必很难会打动人,首先通过景语的渲染来调动读者内心的情感冲动,这就要在修辞上多下功夫,就比如这个枯藤老树昏鸦,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首先从景语上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就是通过景语的客观感受首先使读者笼罩在作者预先设定好的氛围中,情感蓄势待发,那么,在结情的时候才能够触动和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六】选韵的注意事项
韵字很重要
现在先注意两个问题
1:四个韵字不能都是一种词类。
要有名词、动词或形容词
大家看上面的例诗
找出那里的四个韵字(寒、端、看、漫)看看词性一样吗?
(寒--形容词,端--名词,看--动词,漫--形容词)
《五律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寒、端、看、漫 韵字。
2:四个韵字不能都是阴平或者都是阳平。
为什么呢?为了读起来抑扬顿挫不平淡
什么是阴平?阳平?
(阴平就是一声;阳平就是二声)阴阳目前就按普通话来区分
【七】:首字平仄比例要求
首字平仄比例应该是多少,谁知道?
4:4或 5:3
这个大家在平时读诗的时候可以验证一下。
《五律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我们看看他的首字
木-仄,北-仄,我-仄,遥-平,乡-平,孤-平,迷-平,平-平,平仄比是多少?5:3
【八】:动词的作用
起句的名词可以多点,但是下面两联的名词不可以多,这是写五律的关键地方。
要注意动词的运用,承句、转句中动词很重要!动词的作用就是 让画面活起来、动起来 ,这点明白了么?
比如:
《五律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大家找一下有几个动词?
正确答案是七个 横、绕、别、征、挥、去、鸣。
浮和落是形容词
一首诗里面,名词越少越清晰可读。但不能通篇都是虚词,如果都是虚词,给人的感觉是 你无话可写。还有一个要求:大家平时读诗的时候,最好多积累动词,把好的动词摘抄下来。也就是,平时多看多读,到用的时候就能够信手拈来。
【九】:承、转句中名词的位置
例如:
《五律 春水图》
文/渔舟唱晚
野渡荒原阔,遥山翠入围。
落红穿柳巷,钓叟饮苔矶。
酒淡和风共,香飘引橹归。
隔烟呼白鹭,衔得几鱼飞。
大家请看,如果把“酒淡和风共,香飘引橹归”这句 改一下
《五律 春水图》
野渡荒原阔,遥山翠入围。
落红穿柳巷,钓叟饮苔矶。
淡酒和风共,飘香引橹归。
隔烟呼白鹭,衔得几鱼飞。
中间两联名词位置大家看看不难发现,落红、钓叟、淡酒、飘香,和我的修弓放眼,回头试剑是不 是一样?
读起来是不是错落感没有了。因为句式差不多,所以,如果第二个字是名词,第一个字就不用名词。因此,名词尤其在承句、转句中名词的位置不要一样。落红、钓叟、淡酒、飘香,还成了四同头,缺乏变化,缺乏变化是很不好的。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个名词位置。
注意:
在一句中,如果有两个名词的话,要尽量把他们分开放。第一、四 或者第二、五 或者第一、三 。总之, 别把名词安排得太近。
【十】:第七句、第八句的作用
第七句有两个作用:
收起前六句,并且给第八句做铺垫。说起来很容易, 做起来很要注意。第八句有两个作用:跟首句呼应,并且起到笔尽意不尽的作用。
我们来欣赏一首五律佳作:
《五律 南山竹海》独酌
浓翠淌南山,幽篁共水连。
风含春露拭,目远倩云缠。
动念折青杖,行歌踏碧烟。
安恬寻梦去,隔岸不知年。
幽篁什么意思?竹林,独酌先生的诗非常的好 大家看第七句 第八句:安恬寻梦去,隔岸不知年。写的好不好 主要看这两句
颔联和颈联的注意事项:
答:颌联和颈联除了词性重复以外尽量少用词组,最后一个韵字要尽量词性不同.总之是为了避免呆板,利于抑扬顿挫。
按照一般习惯,律诗是最讲究语言锤炼的,古人有“五律如四十尊菩萨,着一俗汉不得”的说法。
【十一】入声字的基本要求
入声字读音短促 在一首诗中不可多 不然就不好读了
我们要求:
五律不得超过 4个
七律不得超过 6个
七绝不多于3个
入声字大家平时多积累
【十二】五律的特点
五律的特点是:沉静,深远,细嫩。沉静——如果说七律是战国猛将廉颇,那么五律就是贤相蔺相如。 这是文字所体现的,原本属于人的风度和性格。如果说七律是三十而立的成年人,那么,五律就是知命之年的老者。不是衰老,而是人生观的成熟,不复流露太多的情绪(其实是说,五律的整体感觉平稳些,不像七律那样跌宕!)。
深远——有史以来天下人生的境界,点破前人已经达到的认识高峰。
细嫩——就是指用字的宽裕灵活。
由于主张含蓄内敛,致使五律的语境远离了概念性的词汇。另一层含义是说,用词更接近于自然和原生态。
相较之下,七律是大合唱,五律是优雅的交谈,偶尔有两三声琴瑟的铮淙。
这些区别,实际上为我们以后的写作也指明一个方向:如果多耽沉于山水之乐,不妨以五律写之;若想就社会现实或由景及人的思考,莫若七律应之。
【十三】五律的孤平问题和特殊句式与拗救:
1.孤平,顾名思义也就是在句子中只有一个平了(韵脚除外)。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大家看一下“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为什么第一个字没有加括号?加了括号 ,第一个字要是仄音的话 就变成“仄平仄仄平”了,除了韵脚就只剩下一个平音, 这就叫孤平。
2.律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平平平仄仄”有一个变化,可以变化为“平平仄平仄”,像律句一样正常使用,可以当成律句的一种特殊形式,不算拗句。在王力教授的书中,提到这个问题时,强调了“一般用于第3句和第7句”,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如: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大家看第七句“何时倚虚幌”,正是特殊句式:“平平仄平仄”。一首诗中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习惯上常常用在第七句。
再如: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第七句“仍怜故乡水” 仍然用的是特殊句式,
大家只需记住有这个特殊句式“平平仄平仄” 。一般用于3、7句,几乎没见过1、5句用这句式。
3.拗救
凡平仄不依常规格式的句子,就叫做拗句。律诗中如果多用拗句,一般说来,就是前面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后面必须在适当的位置上补偿一个平声。
(1)本句自救
(2)对句相救
这段不必非要搞清楚如何如何,拗来拗去好像倔驴,我都糊涂大家平时读诗的时候注意一下即可。这种拗救的作法,以唐诗较为常见。宋代以后,讲究音律的诗人如苏轼、陆游等仍旧精于此道,我们今天当然不必模仿,也不要求大家刻意使用他,但是知道了拗救的道理,对于唐宋律诗的了解,是很有帮助的。
其实在我看来,拗救多了,势必对格律诗的固有格式产生冲突,对于格律诗特有的节奏起伏之美感造成影响,势必格将不格,律将不律,那我们选择格律诗也就没有意义了,还不如直接选择古风来的自由,好的作品,并不局限在有形的文字上面,而是表现在无形的诗意上的。当然如果能够做到两者兼顾,也是更加难能可贵的上乘佳作
还有一些古诗词,是拗救解释不了的,是属于格律诗在演变过程中的演变轨迹,无论在各个时期,新生的一些文体规则,势必要对传统的写作方法和格式在潜移默化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是相互并存或者交替出现相互影响的,即使到近体诗发展完备的今天,仍旧有人不愿意屈从格律的束缚,也是有的,到如今不还一样流传着古风作品吗?
所以我们要客官看待古人的出律。出律并不能作为影响诗词作品好坏的一个依据,我们要知道一首好作品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这就是意境为大格律其次的原因所在。但是有一点需要强调的是,既然选择了近体诗,那么就必须按照近体诗的格式来做,否则你会很吃亏。 有个老师比喻的很好,你是大米,经过了磨盘,这个磨盘,就好比是格律,你如果本来写得就是沙子,你即使你过了格律这个磨盘,还是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