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第34讲
干支·源派·体统
高2第4讲
我们讲到辞采,现在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想要去采了,什么情况下你才能采得很爽、很满意呢?答案是:读唐诗。
唐诗的积累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你可以采的范围就大了,可选的东西就多了,当然也就不会有词穷等问题出现了。我们去买衣服,买菜等当然都是可选的东西越多、越好,越能选出自己满意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人们都愿意住在大城市里的原因,因为大城市里什么都有,什么都好选,上学、就医、购物等等。这个不用我多说,大家也是明白的。通过多读唐诗进行积累,在积累中去采,这样的采相对就容易并准确;积累能扩大被采的范围,而不是局限在小范围内采,甚至完全无物可采。无物可采的结果就是只能乱采一气,乱采就不是采,采必须是有条件有目的地进行。
采来的东西的标准就是合适,若是不合适,再好的东西都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我用苹果6土豪金就没有意思了,因为太高档的东西,功能太多了,对我而言,很多的功能都是摆设,我根本就用不上;比如说开着宝马的车去卖菜,也就没有必要了。合适和更合适,都是应该的,如果不合适,那就是没有意义的,不合适的东西,越好,浪费越多。
辞采分为两类:一类叫干枝。干指的是树干,枝是指树枝;另一类叫做源派。源指水最早来的地方,派指这样那样的支流。这两个章法是借用树和河流的含义来说的,需要说明的是:干枝和源派是辞采的两种方式,是写作手法方面的内容,是属于弥纶的范畴,不是炼字的范畴,所针对的不是一个一个的字,而是统筹,这点,请大家不要混淆。
树,我们都看见过,都有干有枝,春天来了还会生成叶子,有的还会开花结果,干,枝,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先有干,后有枝,是干生枝,枝生叶;河流呢?也是先有源,后有派;这就要求我们写律诗的时候要有先有后,不能乱了先后,更不可本末倒置。另外呢?干支和源派都不是越多越好,长江水太多了,容易出现旱灾水灾,枝也是,太多太少都不行,这就是为什么要有园艺师的原因,要中庸,不要走极端,诗中有历史,本身历史就是用文字来书写的,诗也是文字的体裁,因此,诗里面也应该看到中庸。
树有很多枝,但枝的长短,枝上小枝的多少,枝上长的叶子,都各不相同,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独立性,枝与枝会在干的地方连接在一起,这就是连贯性。干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发出枝来,枝长到一定程度会长出叶来,诸如此类,所有格律和章法都是一脉相承的。源派也一样,这样那样的支流,都有自己的特色,都不能相互替代,每加入一条支流,长江在水量和流速方面都会有变化,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再细说。所以,唐朝之前经过无数人的探索和总结,提出这两个章法,叫做干枝和源派。干是什么样纹理,枝就是什么样的纹理。尽管干粗枝细,枝伸向不同的方向,但其纹理却是完全一致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河流呢?以长江为例,有这样那样的支流,有的向南,有的向北,但是最后流到长江里的只有水都成了长江水,并且最终都会随着滚滚长江流入东海,这就是理,理不是辩论出来的,理是纯自然,理是本来的东西,所以荀子说“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小孩子不懂理,大人要告诉他/她理,这是因为大人晓理懂理。在律诗方面,晓理懂理,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诗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们谁都愿意跟讲理的一起合作,讲理是最起码的要求,不讲理的人我们大家都一定会是敬而远之的。作为最精华的文学体裁,也应该是要讲理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能让豆长出瓜来。
继续讲干枝和源派,先来看看干枝有什么特点,看例诗:
古刹移新竹,亭亭向日开。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
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
遍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
例1
从这个截图我们可以看出来:
1)如果我们把新竹比作“干”的话,后面七个分句就是这个干上伸出来的七根枝,后面七个分句都是可以跟“新竹”连起来读的,读起来不仅流畅,而且句意也十分贯通,理解起来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任何的牵强,是非常自然的。
2)无论有多少枝,去掉一个或几个,虽然树身瘦了很多,但还是一棵树。我们看截图:
大家可以试着去读,一个一个句子地去掉再读,得到的答案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3)把中间的部分都去掉,还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的讲义里说到为什么要扣回的原因。
4)枝都往上长,结果就是越长越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层层递进和螺旋式上升。
再看下面一首例诗:
微雨洒园林,新晴好一寻。
低风洗池面,斜日拆花心。
暝助岚阴重,春添水色深。
不如陶省事,犹抱有弦琴。
例2
这两首诗都是随意从我们的早读诗拿过来的,从截图我们可以看出来,它完全具备我们刚才所有的干枝的特点。
实际举例干枝作品,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例3
白居易的这首句句不离草,当然也就都是属于干枝。
现在我们来说源派。
源派与干枝有所不同,源派是派不同,源亦不同,每一派都有起源。派是不同的支流。以长江为例。长江有这样那样的支流,也就是派,但长江有其最远的发源地,这就是长江的源。我们知道汇成长江的,并不只是源头那一点水,那一点水根本就不足以形成长江。弥纶中源派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说,起承转合都是本着同一个目的、为了同一个目标,如同源和这样那样的派,终归必须汇集到一起。前面我们所讲的第七分句的功能说的就是这个。
我们来实际看唐诗作品中源派的表现:
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
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
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
例4
跟干枝一样,源派也是有四个特点:
1)前面七个分句跟第八分句“永与同”连起来读没有任何问题,句意也十分贯通,理解起来没有任何的障碍,没有任何的牵强;
2)去掉其中的任何一句或几句,剩下的部分仍然是可以成立的;
3)中间部分全部去掉,只留下第一分句和第八分句,同样还是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4)整首诗从头到尾呈现一种变大(或高)的趋势。
归来青壁下,又见满篱霜。
转觉琴斋静,闲从菊地荒。
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时复收新药,随云过石梁。
例5
干枝的结果越长越高,源派的结果是越长越大,这就是螺旋式上升,如果没有这个,那就干是干,枝是枝。长江水也是一样,第二条支流第三条支流加入以后,水就更大了,这就是要有变化,但这种变不是往回变,而是发展,每个分句都是水在变大,树在变高,但并不是倒回去。八个分句,如果不能做到螺旋式上升,或者反而倒回去了,就不符合自然规律了,跟我们追求好的生活一样,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是越来越好。
干枝和源派,不能说哪个章法好,无所谓哪个更好,而是根据内容来决定具体使用哪个章法。实际按照唐诗来看,使用源派这种章法,相对容易些,可供选择的余地较大,但是,同时也更费时,也较容易出现问题,这是由于我们与唐朝诗人们的水平差距过于巨大的原因。而使用干枝章法,选择余地较小,不容易出现问题,但起承转合方面有可能就不够明显甚至出现失误。
因此,这些都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步去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来说,写植物使用干枝的章法比较多,但也不可理解为绝对,使用源派也是可以的,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源派和干枝,是弥纶辞采中的两个内容,也只有这两个,没有第三个章法。注意,不是章法只有两个,章法很多的,说两个,仅指在辞采中。对于我们自己来说,究竟写作律诗时,应该干枝或源派,完全由自己决定,这个决定不是随意决定的,而是自己通过练习来认知,重要的是在不同的作品我们都要体现这些章法。
干枝和源派,无论哪种,都会用到物或事,他们是构成律诗作品中最基本的单位。物从自然,也就是本。象从事,也就是端,通常与人有关,事是既定的事实,是众所周知的,而不是自己凭空捏造的,前面讲义中我们讲过,象,本来是指天上的日月星辰,对应到地上的万事万物,就有了人为的因素。物在某一个阶段的表示,是人赋予其含义的,这种情况就是象从事。正因为如此,很多物被赋予了超出物的意义,这种意义,基本都是使用象来表示的,如:青山,白水等,当然,这里的象并不包括全部。比如:唐诗中江河湖海波浪等,很多人没有注意它的细节,不会加以区分的,但是,只要我们写作业的时候,你“的”过了,体物过了,你就不会把水只是当做普通的水。水,有很多很多的水,它们都是有各自的含义,落日、白日等也都是有各自的含义,比如说上善若水,这里的水,就是被赋予了德的含义,其他的水,可能就是礼仪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含义。比如:赏雨茅屋,这里的雨水就是雅的含义。这就是我们讲到的辞采的原因。
干枝和源派,对应的是两个字,干枝对应的是领,源派对应的是纲。这个意思指的是所有的枝,由干来领;所有的派,均服从源这个纲。今天我们所熟悉的纲领,正缘于诗的这个章法。这里的纲和领就是我刚才例诗中箭头所指的物,当然也可能是非物。写诗,提纲挈领是最重要的,这跟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道理是一样的。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心思想或题目,实际就是纲领。在唐诗中,因为弥纶章法中纲领的要求,所以并不需要题目。不需要题目的原因是唐朝诗人们在律诗写作中,按照章法来为之,故不存在需要题目来特别的说明。至于说中心思想什么的,那就更是现代汉语的内容,诗经中所有作品都是以这首诗的前面一句或这句中的几个字做题目的,跟我们现在的目录类似,如《关雎》就是代表《关关雎鸠》的那首诗,并不是表示那首诗的全部内容或者中心思想。这个方面,跟我们现代的一个题目代表整个内容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在律诗写作中,干枝这个章法要求的就是枝是明确的,可以不费力气清楚的识别,用大家熟悉的语言来说,就是直白,不可含蓄。这种直白,不是东拉西扯的直白,而是服从于干的枝那样直白可见。领,要求作品,能够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作品中所使用的物,忌混乱,必须是非常清晰的句句指该物,而不是八个分句里,只有六个分句甚至更少分句才指向该物。正如同树干长出来的枝,无论有多少枝,哪怕百枝,也系于干,不会有任何一枝是不可识别的,不可有任何一枝是别的物。即使是写排律,分句多,枝再多也必须系于干。而源派的章法则要求这样那样的派,必须是经过整理的派,如同格拉丹冬发源的长江一样,格拉丹冬有这样那样的事物,仅取其水,这派那派,当然必须是水。这就是依源。源与派,最终要同归于一起,长江的支流很多,但长江水系图不会标出全部的支流,比如仅有几十米长的小河沟就不会标出。所以,派是需要整理出来才可以使用的,而不是与长江有关的派都可以随便整理到诗里去。在律诗中,这个整理,无论是人或是物或是事,必须选择其中最为显著为有价值且影响相对大的,如同汉江、乌江、湘江、赣江之于长江一样。这些支流是具有代表性的,相对而言,比起甚至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小河沟,当然这些众所周知的支流,才是显著的。所以,整理这些派,必须考虑到显著性,没有显著性的派,是没有经过整理的。按照唐朝之前源派这个章法的要求,派是必须进行整理的,未整理自然就不符合源派。刚才所列举的支流,都是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代表性的,不整理就不符合源派。子曰:“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干枝也好,源派也罢,初级年级我们讲了衔接,高级年级讲了五律七字法,强调了通和变,这一系列的东西都是步步加深,都是很自然的,天衣无缝的。这就是律诗的最高境。
一首诗只能有一个纲或领,一首诗不可能有两个或更多的纲和领,如果那样就不叫纲领了,跟我们的衣服只有一个领子一样,纲也是一样,最后要归到一起,到了上海,用桶子舀一桶水,你就分不清楚它到底是哪条江的水了,都只能是长江水。
唐诗中这种一首诗只有一个纲或一个领,所有的枝,由一个干来领,所有的派,均服从源这个纲,并且这个纲和领在一首诗中最重要的,这种现象叫做“统”,这也是为什么统一、一统的原因。前面我们讲过要体物,但是,光体了就够了吗?不够。体只是一项具体的工作,并不是全部的工作。体物之后,所有的物象和事义都是需要梳理的,选其中最合适的物象和事义写进律诗中,再依据源派干枝纲领章法,进行统,这个章法有一个名字,叫“体统”,不成体统,成何体统,都是不行的。
说到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到过,体统二字其实最早是出自写诗的章法呢?
纲: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冈声。本义:提网的总绳。
领:(形声。从页(xié),令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
本讲提纲:
1、辞采的分类
2、干枝有什么特点
3、源派有什么特点
4、什么叫纲领和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