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 —吴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武术杂志 1周前

文/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吴式太极拳专业委员会

(原吴式太极拳研究会)

一问

吴式太极拳起源的“北京大兴”是今天的北京大兴区吗?

吴式太极拳发源地为“北京大兴”的说法长久以来是一个没有争议的共识。但此发源地应当结合吴式太极拳的发源时间讨论,否则就会出现认知的偏差。吴式太极拳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彼时的“北京大兴”所指为北京顺天府所辖的大兴县(大兴衙署位于今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的大兴胡同),地理位置为今日北京市东城区所辖区域,与现在的北京市大兴区不是同一概念。今日北京市大兴区的称呼是源自1928年国民政府对北平地区重新的行政划分,以致 1935年大兴县公署由北平城内迁至河北大红门地区,之后逐步形成了今日地理位置上大兴的概念。所以,用现代的区域位置来说,吴式太极拳起源于今日北京市东城区。

在对历史认知的过程中,我们除明确地理称谓,还应当结合时间线索才能准确把握历史的实际情况,准确客观地反映历史事实,而非概念的混淆,导致产生认知偏差。

二问

吴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是全佑还是吴鉴泉?

全佑,清末正白旗人,道光十四年(1834年)生于顺天府大兴县,从杨露禅学习太极拳,后拜于杨之次子杨班侯门下,经数年勤学苦练,长于柔化,渐形成于个人的拳艺风格,为后世之人认为开创了吴式太极拳之始。全佑之拳艺传有子吴鉴泉,徒王茂斋、郭松亭、常远亭、夏公甫、齐阁臣等。

1929年刊印的《太极功同门录》“太极功传承表”中已经载明了全佑为始,传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等弟子门生,这是当时传承人形成的共识。全佑之孙、吴鉴泉之子吴公藻1980年在香港所著《吴家太极拳》一书中,在吴家太极拳发展简史的论述中明确指出:“吴家第一代宗师全佑受业于杨露禅,后拜露禅之子班侯为师。吴传弟子夏公甫、王茂斋、郭松亭、常远亭等。”此论述再次以吴家人的角度明确了全佑是吴式太极拳的创始人。吴鉴泉之女吴英华和之婿马岳梁在1999年出版的《正宗吴式太极拳》一书中,开篇伊始即有陈述“吴式太极拳系满族人全佑先生(1834~1902年)所创始”。不论是吴家人还是其他传承人,长久以来均以全佑作为吴式太极拳创始人,此无任何争议,是为常识。

1902年全佑宗师逝世。在北京东四钱粮胡同王茂斋经营的“同盛福”麻刀铺院内,王茂斋、吴鉴泉、郭松亭三人花了近十年的时间,共同研究拳艺拳理,对全佑所传的拳架加以修润改造,使之成了架式小巧规矩、动作细腻柔和、体态松静自然的套路,并由王茂斋、吴鉴泉演练口述,郭松亭记录编撰成歌诀,最终定型了吴式太极拳。可以说吴式太极拳从创始到发展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元为始多元发展的结果。

三问

吴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吴式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轻静柔化,紧凑舒伸,川字步型,斜中寓正。这十六个字体现了吴式太极拳的运动风格、特点和内涵,以及对身法、步法的规范和要求,是对吴式太极拳内外兼修、意形并重等特点的总结。吴式太极拳以柔化著称,动作轻松自然,连续不断,拳式小巧灵活,拳架由开展而紧凑,紧凑中不显拘谨。技击上强调以柔济刚,以静待动,以小制大,以退为进。推手动作严密细腻,守静而不妄动,以柔化见长。

四问

吴式太极拳传承的重要人物有哪些?

在全佑之后吴式太极拳的传承过程中,各传承体系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传承人,从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来看,一些人物的重要性是站在了历史的关键节点。

王茂斋(前排右二)、郭松亭(前排左二)与同门

王茂斋(1862~1940年),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全佑首徒。在北京东四钱粮胡同开设有“同盛福”麻刀铺。前院门脸为门市,后院为货场,这里为全佑弟子再传弟子早期聚集练功之地,太极拳同门也经常在此集会,逐渐成了吴式太极拳传承的重要场所。其子王子英,徒赵铁庵、修丕勋、杨禹廷、彭仁轩、刘光斗等都成为一代武术名家。

吴鉴泉(1870~1942年),满族,又名艾绅,全佑之子,继承家学,得太极拳精髓。吴鉴泉于1912年加入许禹生等人发起的北平体育研究社,与杨澄浦、杨少侯、纪子修、刘恩绶、刘采臣等受聘任教,教授太极拳。1928年南下上海授艺,将吴式太极拳传播于江南各地。其子吴公仪、吴公藻,女吴英华,传人赵寿邨、吴耀宗、吴图南、吴桐、马普安、马岳梁等均为吴式太极拳之翘楚。

吴鉴泉拳照

杨禹廷(1887~1982年),北京人,名瑞霖,王茂斋弟子,著名太极拳教育家。1916年带艺投师,拜在王茂斋门下,专攻太极拳。王茂斋逝世后,由他执教“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他结合人体的机能、功能而改进了传统太极拳的教学方法,使之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道路,提出“八方线”,以此确定步法、身法、眼法、手法,使拳式动作有规矩方圆可循。1961年出版的《太极拳动作解说》,成为吴式太极拳的范本,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对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影响至深。传人有赵安祥、李经梧、冯子英、王辉璞、王培生、马有清、李秉慈、翁福麒等。

吴公仪(1900~1970年),吴鉴泉之子。1937年在香港成立鉴泉太极拳分社,担任社长。1942年回上海,担任鉴泉太极拳社社长。1948年重返香港复社,之后又在新加坡、吉隆坡、马尼拉等地设立分社,将吴式太极拳传播至东南亚并推广至海外。传子吴大揆、吴大齐,女吴雁霞等。1954年1月17日,吴公仪在澳门与白鹤拳师陈克夫进行了著名的吴、陈擂台比武闻名于世。

吴英华(1907~1996年),女,满族,吴鉴泉之女。她全面继承了吴式太极拳家学,1926年受西门子洋行之邀到上海教拳。1928年吴鉴泉应邀到上海教拳,她为助教。1933年上海鉴泉拳社成立,吴鉴泉任社长,她任副社长。1980年鉴泉拳社复社后,她出任社长,有力地推动了吴式太极拳的发展。1984年上海市体委为表彰她与马岳梁对我国传统武术所做出的贡献,报请上海市政府批准她与马岳梁同为上海文史馆馆员。1993年中国武协授予她与马岳梁为中国武协名誉委员。吴英华、马岳梁共同出版了《正宗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剑》等著作。主要弟子有马海龙、马江豹、马江麟、钱超群、施梅林、金叶等数十人。

杨禹廷(前排右二)、王子英(前排右三)与同门在十字亭前

马岳梁(1901~1998年),字嵩岫,满族,北京人,师承吴鉴泉,吴式太极拳继承发扬之代表人物。与吴英华女士结为伉俪,共同推动了吴式太极拳在南方的发展。他拳艺精湛,功力深厚,一生传功授业,主要著作有《吴鉴泉氏的太极拳》《太极拳详解》等。传子马海龙、马江豹、马江麟,传人有费国清、高峰、杨厚铨等。

五问

吴式太极拳分南北两派吗? 

1928年吴鉴泉应邀南下到上海教拳,王茂斋留在北平教拳,他两人的影响直到40年代末。在此期间,吴式太极拳得到历史性大发展,因传播地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南北两大传承体系,被世人称为“南吴北王”。

在北传体系中,以北京为中心传播到了山东、河北、东北等地区,获得了广泛发展。在南传体系中,以上海为中心传播至江南各地以及港澳地区,使吴式太极拳获得了里程碑式的发展。两大传承体系在传承的过程中,均保持了吴式太极拳核心技术特点,比较陈、杨、武、孙等流派的太极拳有着独特的技艺风格。时至今日,各系传承人对吴式太极拳都有不同程度的创新与发展,但流派特点依然明显,可以说与百年之前一脉相承。

所以,吴式太极拳的南北区别是地域造成的,这两大传承体系并未有像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太极拳那样具有风格独特的“流派”差异,所以不应当分化成为所谓的“南派”“北派”。换而言之,“南传”与“北传”更符合二者的本质特征。

六问

吴式太极拳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第一阶段,从权贵阶层到普通民间

吴式太极拳发祥于北京,成长于北京,与杨式太极拳一样,早期仅传播于权贵私府和军营,直至1912年许禹生等人发起成立武术教学机构——北平体育研究社,1916年改建更名为北京体育研习所,面向全国招收大中学校体育教员学习国术,培养武术教师,列太极拳成为学校的教学内容,才使之广泛传于社会。

南北传承的吴式同门合影

吴英华(前排中)、马岳梁(前排左三)、刘晚苍(前排左二)、王培生(前排右三)、李秉慈(前排左一)

第二阶段,南北传承体系将吴式太极拳广泛推广

1928年吴鉴泉宗师南下上海传拳,并于1933年成立鉴泉太极拳社,以此为中心,南京、杭州、长沙、武汉、广州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吴式太极拳组织。吴公仪于1924年应邀到广州黄埔军校任教官,又兼任中山大学体育教师,后来他与吴公藻还把吴式太极拳传到中国香港、澳门。吴公藻在长沙教拳,编著了《太极拳讲义》。抗战时期,马岳梁到重庆行医教拳,国民党高级将领刘斐等一批社会名流也向他学拳,吴式太极拳在重庆风靡一时。徐致一于1927年出版的《太极拳浅说》,1933年出版的《太极拳图解》是吴式太极拳发展的重要著作。

1933年,在北平市长袁良的支持下,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成立,王茂斋出任总教练,该组织成为北京吴式太极拳中心,并辐射到河北、山东和东北等地。在王茂斋的支持下,其弟子彭仁轩1928年出版了《太极功同门录》,1933年出版了《太极拳详解》,也都是吴式太极拳早期的理论著作。王茂斋之后,杨禹廷执掌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大旗,研究会发展至鼎盛,会员达三百多人,覆盖社会各界群体。

第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式太极拳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在历史激荡的年代,吴式太极拳也保持了传承发展。徐致一1958年出版的《太极拳(吴鉴泉式)》和杨禹廷1961年出版的《太极拳动作解说》,都从理论上完善和发展了吴式太极拳的技术。在北京的王培生、李秉慈、翁福麒,河北秦皇岛的李经梧,邯郸地区的赵安祥,辛集地区的冯子英,山东的修丕勋,辽宁丹东的王辉璞、抚顺的赵任情,黑龙江的王历生、张式聚以及香港的吴公仪、马有清,都形成了较大的传承规模。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吴式太极拳迎来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北方传承的代表性人物有刘晚苍、李经梧、王培生、李秉慈、翁福麒等,南方传承的代表性人物有吴英华、马岳梁、吴耀宗等。1980年上海鉴泉太极拳社复社,位于徐汇区复兴中路1295弄5号的吴鉴泉宗师故居,成为了上海吴式太极拳门人的活动中心,鉴泉太极拳社也成为南方吴式太极拳推广普及的重要基地。1984年在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的支持下,曹幼甫、刘晚苍、王培生、李经梧、王辉璞、冯士英、戴玉三、柳恩久、李秉慈、翁福麒等王茂斋传承的吴式太极拳三、四代门人发起成立了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以此为核心北方各地区传承人陆续组织成立研究会,吴式太极拳的传播得到了空前发展。

第四阶段,吴式太极拳作为竞技体育项目和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

1988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编写推广各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李秉慈先生参加了吴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的编写,并负责规范动作。他兼容并蓄吴式太极拳南北传承的技术特点,形成45式吴式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把吴式太极拳推向了国家武术运动比赛的平台,打破了过去只在少数人中传播的局限,使吴式太极拳在国内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此后,李秉慈在北京东城武馆等单位传授这个套路,培养出刘伟、宗维杰等多位全国吴式太极拳比赛冠军,过去民间的传承者走上了专业体育竞技舞台。

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马岳梁、吴英华、吴大新、吴大齐、王培生、李秉慈等为代表的吴式太极拳名家们开始走出国门在海外传播太极文化,把吴式太极拳推向全世界。他们把吴式太极拳传播到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奥地利、希腊、瑞典、荷兰、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受到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追随。

近年来,吴式太极拳作为独立的运动项目已经获得国际武术联合会的确立,在国际、国家、社会组织的各类武术运动赛事中,吴式太极拳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论是专业运动还是健身康养,吴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都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吴式太极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传承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广大传承人以“发展就是最好的保护”为理念积极践行吴式太极拳的推广与传承。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上,吴式太极拳作为集传统文化、武术技艺和体育运动于一身的传承载体,在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中将会产生更积极的作用,为社会和谐、全民小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