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茶之养嘴

愿人如茶 

叶羽晴川·如茶工作室

知茶 懂茶 爱茶 惜茶

习茶之养嘴

2018.7.27

1

作为一个爱茶的人,一个喜欢喝茶品茶的人,甚至是喜欢泡茶的人,于茶而言,我们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哪儿呢?

手上的功夫;茶叶的基本的品种、加工知识;培养口感的纯正。

以上三种能力,对于泛泛喝茶,对喝茶没有太多要求的人而言,都不重要。然而,一旦想要把泡茶、喝品茶当回事儿,愿意修习一下,那么这三项就变得很重要了。

针对不同的需求,这三种能力的先后顺序也不一样。对于非茶行业从业者而言,我们应该训练的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口感的纯正,我称之为“养嘴”。

为什么这么说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就是说,想把一件事做好先得把工具准备好,让工具的各方面指标都满足把事做好的需求。习茶的很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嘴。如果嘴没有养好,我们也就是拥有了一堆宝石的盲人。不仅不受益,反而受累。虽然也会受到他人的艳羡。

对于一个想喝茶的人来说,应该怎样利其器?重要的是掌握相关的茶叶知识?还是培养自己的口感,至少清晰地知道一款茶应该具有的基本口感特征?

我认为养嘴(培养口感)尤其重要。

如果我们进行了口感上的培养,那么我们也许不知道很多茶叶的加工、种植、品种、山头知识,却能帮我们找到一款健康的,工艺标准,符合自己口感,同时又可以完成味觉的审美的茶。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学习茶叶知识没有用。只是,当我们学习了很多的茶叶知识,比如茶叶分类红绿黄白黑青花背得滚瓜烂熟;什么老六大茶山、新六大茶山;什么大树茶、小树茶、野生茶、单株、混采、拼配;甚至是哪家茶厂的历史是怎样的,出品了哪些茶……凡此种种,一不小心,我们就成为了一个合格的茶文献、茶品种方面的专家,甚至是茶具生产、器型研究方面的专家,却恰恰忘了,我们最重要的是喝好茶,好好喝茶,让茶之味道愉悦、修养、修饰我们的内心。

2

日常有人养生,有人养壶,有人养石,有人养兰花,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就需要养嘴。

我们来看看《孟子》中的一段对话: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这里讲的是我们需要不断地养我们的浩然之气,浩然之气的养成也非一日之功,是"集义所生者",而非"非义袭而取之",那么对于口味的养正,理亦如此。

养正,是一切的基础。

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70岁之前我们其实是在不断地熟习规则的,只有当我们把这些规则烂熟于胸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非茶行业的茶友习茶的时候,修习口味的纯正也就是养嘴,应该优于修习基本的茶叶理论。茶树品种多如牛毛,而因为种植地、加工工艺、乃至于冲泡手法、冲泡器皿、水温、水质、品饮器皿的不同而会产生巨大的差异。单单一个茶树品种,我们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完全弄明白,何况这中间有无数的变量,更何况我们还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当我们口味校正(养嘴)了之后,也许,我们不会清楚这款茶究竟是什么品种,或者什么工艺,然而,我们可以大致知道它的味道是正还是不正。那么我们在选择属于自己的茶品时就显得有理有据,就显得从容不迫。

初心是每个人都有的,然而,当信息多而杂时,我们就会在诸多的干扰中忘了初心。寻茶味而来,却收获了一抽屉的杯子、茶壶……守着杯子,述说着茶味之美,却从未喝过真正的味道。

3

味纯而正者,其本源也必当纯正无染。一旦染着,就有可能目迷五色,不辨西东。所以,在习茶之时,茶要慎重选择。

那么养嘴的茶需要怎么选呢?从色、香、味、形四个基本要素着手。

色,一般来说(颜色、外形)不是特别的混杂就可以了;

香,闻起来没有特别的异味杂味。一般来说,任何不舒服的,刺激性的香气都值得警惕;

味,滑、透、绵、厚、软、醇、纯、爽、甜、甘。当我们从一泡茶里能喝出这样的感受时,这些茶应该还是不错的。

韵,长而幽者胜出。无韵,可喝却不堪品。

养嘴,因之要保证口味的纯正,所以,一切有疑问的茶品,都不建议品饮,特别是长期品饮。每一个人的口味都是可以驯化的,长期品饮来源不正,味道并不纯正的茶,就会导致我们逐渐适应这些味道,从而接受这些"不正"之味为"正"味。其结果就是让我们后期再茶品的选择方向上出现问题。

养嘴,既然是养,那么其实也是教育、训练的一个过程,在训练的过程还需要“育”,悉心地保养呵护。既然是养,就是点点滴滴。非如此不能也。

正,就是不偏斜,合于道理,纯而不杂。一般的茶友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找正味之茶养嘴,有意习茶者,则要通过大量的、刻意的训练,加之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就可以在浩如烟海的茶叶中,找到自己可以喝、可以品,可以深深地长久去爱的一款茶。

嘴,需要养,因为它养的是心的精致和敏锐。

心,需要养,因为它决定了你活的意义。

茶友正在阅读

人我之上善若水与退让的智慧

【叶羽晴川-茶经讲习】二之具

水在泡茶之中的用法

【茶,味觉的审美】—— 叶羽晴川  内训课程 招募

于岁月中遇见自己、包括接纳不够完美的自己

【叶羽晴川-茶经讲习】——《一之源》

结成串的不是果实,  是下辈子相遇的承诺!

做个恬淡如茶的人,于岁月中遇见自己!

【六堡茶】安慰和温暖着,一颗又一颗漂泊的心

【周末茶会】一茶一世界:以味取茶,可乎?

【红不知】人生会有无数次的相遇、分离,这一次,我也是深深的感动和感恩。

一茶一世界(第一期)—母亲节特辑(回顾)

一茶一世界(第二期)—以貌取茶,可乎?

招生【叶羽晴川-内训课程 】:茶,味觉的审美(第四期)

【周末茶会】一茶一世界:以香取茶,可乎?

“美容”茶,仔细看

【茶是诗故乡】武夷山茶学游(叁)

微信名:一如茶香

—————————

浅析·深读·体验·操作

(0)

相关推荐

  • 「老吴说茶」5:经常有人问我白茶好不好?

    经常有人问我白茶好不好?我说很好啊!然后又问什么是白茶?我说这个问题有点专业了哈.我尝试简单一点描述. 白茶有两种定义: 工艺:白茶的国家标准定义是工艺层面的,它是指不经过杀青揉捻和高温干燥这三大程序 ...

  • 习茶 , 养嘴的讲究

    以茶汤为作品的艺术创作 味觉的审美 作为一个爱茶的人,一个喜欢喝茶品茶的人,甚至是喜欢泡茶的人,我们应当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哪儿呢? 手上的功夫(冲泡): 茶叶的基本的品种.加工知识: 口感的纯正. 以 ...

  • 一张让你头发“密”起来的小茶方, 养发先养血, 护发需清热!

    身冷的人和衣裳亲近,有病的人和医生亲近,与其寻求灵丹妙药,不如堵截致病之源,与其得病托关系看病,不如平时找场地运动!我是<妇康张医师 >给您分享健康养生小知识! 我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丰富财富 ...

  • 习茶‖如何泡好一道红茶?红茶冲泡技巧

    有些茶友私信问到红茶的冲泡技巧. 所以今天这篇是精细地讲解一下小种红茶和工夫红茶的冲泡方法

  • 云习茶 | 闻香净思

    希望这样的线上学习方式,能够带动更多同学: 生活中受用茶,在茶中感受学习! 祝愿大家! 同学Z发来茶汤: 同学Z: 原是茶小白,学习后感觉自己有点小进步,自己喝着感觉比以前泡的柔滑了,还是有点涩,厚度 ...

  • 云习茶 | 办公室的一杯好茶:妙用神器​

    希望这样的线上学习方式,能够带动更多同学: 生活中受用茶,在茶中感受学习! 祝愿大家! <办公室的一杯好茶:妙用神器> 群内第一问 学员: 平时上班期间,基本都是用一代神器来泡茶的,有什么 ...

  • 节气茶事 | 谷雨,明心启智习茶经

    谷雨宜晴花乱开, 一壶春色聚书斋. 园林此后无车马, 竹杖芒鞋政自佳. 宋·仇远<书斋> 谷雨,季春中气,春令六气的最后一气,既是春茶采摘的最后佳期,也是品赏春茶的最佳时机,还是读经习茶的 ...

  • 日常习茶之逻辑就在日常生活中

    TEA tea 春天的茶 才刚刚开始- 春日云南茶旅即将开启 早春已至,新茶将来 最适合约上三五好友 迎着春天的脚步,共品春茶清新 生普散茶茶会 周末 如茶工作室生普散茶茶会 今天是个大日子,二月二, ...

  • 叶语者——习茶成为我自己

    叶 语者 Ye Yu Zhe 作者:烨子 | 以茶为伴  | | 以梦为友 | | 将梦想搬进现实 | 第八期精修课回顾 叶老师,如茶工作室,15天的精修课程. 我等偷得浮生半月闲,窥得诗意生活的一癍 ...

  • 日常习茶之“再觉察,自我觉察”

    日 常 习 茶 因为孩子放寒假了,给报了一周的博物学课外班,每天都要接送. 一查地图,发现距离如茶工作室好近好近!这简直是特大利好消息!于是,我心满意足地在如茶工作室蹭了四天的茶,最最关键的,学习了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