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哈尔滨,老道里的大教堂
那时候,哈尔滨的教堂有70多座,仅在道里区就有20多座。
早年在道里,走在洋楼、洋房毗连的大街上,时常会听到教堂的钟声阵阵传来徐缓、沉稳的钟声。
路上匆忙赶路的行人,他们往往都会停下脚步,面向教堂,手指在胸前虔敬地划着十字,默声祷告。
那一刻,他们或许想到了远方的故园,想起了遥远的亲人。他们在钟声里默默祈福远方的亲友,祝他们幸福平安。
伴随中东铁路通车的汽笛声,迁徙、流寓哈尔滨的俄罗斯乃至欧州各国的移民、犹太人,就开始按其自身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设计、营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教堂。
前索菲亚教堂旧影
那时候哈尔滨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一眼望去,依稀看见,赭红色的、帐篷形的塔楼与墨绿色洋葱头。塔楼穹顶上的十字架,耸立在空中,红砖雕砌的层檐、花墙和彩色玻璃的高窗,相映闪烁。
成群的鸽子,扑打着翅膀,围绕其间旋翔起落。
圣母领抱教堂(圣母领抱教堂)
如果经过教堂,碰巧听到唱诗班祈福之声,那又是一种缘分。那令人肃然的齐声诵唱,合着风琴的奏鸣,飘出教堂,飞往苍穹。
在道里,为数最多的是东正教堂,其次是犹太教堂、鞑靼清真寺和波兰天主教堂。
布拉格维音斯卡娅教堂(圣母领报教堂、圣母报喜教堂)可容1200人做礼拜,气势恢宏,建筑精美,被称为远东地区最宏伟、最壮观的教堂。
圣·伊维尔教堂
建于1908年,巴洛克式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位于军官街(现道里霁虹街)工厂胡同。
哈尔滨土耳其清真寺(鞑靼寺)
始建于1923年。砖木结构的教堂。建筑师为尤·彼·日丹诺夫。这是一座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筑。挺拔高耸的宣礼塔以及两侧对衬圆顶、尖券拱形高窗。表现了伊斯兰教建筑的特征。洋溢了庄严肃穆、宁谧浑重的宗教气氛。
通江街(炮队街)是犹太人集聚的地方,这条街上有三座犹太教堂。
20世纪五十年代,哈尔滨的俄国人陆续离开,教民越来越少。许多教堂都关闭了,有的成了民居。
文革期间,圣母领报教堂的命运更是凄惨,直接被拆毁。
1970年拆除它的时候,竟然令工程人员束手无策。
当年为了拆除这座教堂,炸药坦克都用上了,结果仍然不能将其完全摧毁。最后无奈之下,将教堂残存的部分包进哈尔滨建筑设计院大楼,成为设计院的一道尴尬的景观。
上图即为哈尔滨建筑设计院大楼
圣母报喜教堂旧址现位于友谊路近中央大街,凯莱酒店的隔壁。不要觉得这样的建筑外形是教堂遗存啊,这个仿原教堂风格的“外皮”是通过轻钢龙骨结构“外挂”在原设计院大楼外面,起到纯装饰作用的。甚至建筑立面上的窗户,多数也是不能开启的假窗。
曾经的教堂之城,随着永远消失的祈祷声和钟声一起湮灭历史的长河中。
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的俄国人陆续离开,东正教教民越来越少。1960年,圣·索菲亚大教堂连同其他东正教堂一样先后关闭。随即,圣·索菲亚教堂便无人照管,以致年久失修,甚至一度沦为旧货仓库,专为附近的哈尔滨话剧院放置舞台布景和杂物。
1997年夏天,圣·索菲亚教堂在隐没多年之后,经修缮重新复出了。
重展风华的圣·索菲亚教堂,成为道里乃至哈尔滨城市历史建筑的标志性景观,
在教堂前广场上,游人在休闲、散步、摄影、络绎不绝。成群的鸽子,扇动着翅膀,在尖塔形钟楼上盘旋,为游人送上祥和。
教堂里的大钟曾在新世纪伊始敲响过,那钟声别有一番意味,别有一种情调。
每当黄昏来临,夕阳辉映在高耸的穹顶上,鸽群如云、乐音如水。漫步在索菲亚广场上,颇有心旷神怡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