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笔记(4月17日)探月工程和功利性

1

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今年的热词,有人问是什么意思,大致知道就是二氧化排量不能增加,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排放的二氧化碳。请教相关方面的专家,不完全是这样。

过去的200年里,人类向大气层排放了数万亿吨二氧化碳,如同给地球穿了个“棉袄”,让地球无法散热,温度持续升高。不少科学家认为,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议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和我们每个个体都息息相关。及时关电脑、打开一扇窗、自备购物袋、种一棵树……只要你学会做减法:减排、减污、减负、减欲、减速,就能为碳中和、碳减排贡献自己的力量。

2

阿波罗计划带来的效益中不可估量的?

做天文学的朋友谈人类探测宇宙,他说,人类探测宇宙,大部分人可能认为是意义不大的事情,过去几千年,没有探测宇宙,人类不是也生活的很好吗。他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看似无用的事情,其实大有用处。

他说:比如美国在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称为阿波罗计划。当时的投资是254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00多亿美元,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科技项目之一。参加阿波罗计划的有两万家企业、200多所大学、80多个科研机构,总人数超过40万人。由于阿波罗计划的出现,导致了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20多年包括火箭、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工业群体的诞生。所有这些技术又应用到民用方面,带动了整个科技发展和工业的繁荣。所以,阿波罗计划取得巨大的效益。阿波罗计划产生了3000多种新的应用技术,每一项应用技术里面都有很多很多专利,对航天航空、军事、通信、材料、医疗卫生、计算机等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美国算了一笔账,开始的投入产出比是1:4 .5,最近美国公布阿波罗计划投入产出比1:14,应该说美国阿波罗计划是引领了上世纪60-70年代20多年几乎全部高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群体的诞生与成长。

3

1克

美国通过“阿波罗计划”共进行了6次载人登月,先后有12名宇航员踏上月面,进行各类探测,取回381.7千克月球样品。1978年,为推动中美尽快建交,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到访中国,布热津斯基随身携带了一份特殊的礼物——1克重的月岩标本,对其中的0.5克进行了研究。证明阿波罗计划的真实性。美国同时还向135个国家赠送了月岩样本。

42年前,美国赠给我国1克月壤,需要用放大镜来看;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运行23天后,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

中国的探月工程也必将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效益。

4

目的

做一件事,如果从开始就确定要达到什么目的,反而可能达不到,因为所有目的的背后都带着巨大的功利性,为了尽快达到目的,就会投机取巧。可能 目的是实现了,但还要看最终的结果。

人生,不要爱好太多,那样可能事事都做不好,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