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残篇之十二 求道之二:以物观物——悟道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观物是方法,悟道是结果,用以物观物来探求大道是求道的第二步。

观物是一种从理的角度去认知宇宙万物的方法,由宋代邵雍在其著作《皇极经世‧观物篇》提出的,我们先看一下与之相关的文字:“《易》曰:'穷理尽性,以至於命。’所以谓之理者,物之理也。所以谓之性者,天之性也。所以谓之命者,处理性者也。所以能处理性者,非道而何?”又:“天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于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于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

“观之于理”是观物的核心。

因为“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于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于理也”“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焉,莫不有性焉,莫不有命焉。”,我们不能主观唯心的观察事物,也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宇宙万事万物都有其原理和本性,这是事物的本质,我们在以道论道章节也分析过,道即是理,理即是道,所以观物之核心在于观理,观理即是悟道。

“穷理尽性”是观物的内容。

因为“理者,物之理也。性者,天之性也。”“所以谓之理者,穷之而后可知也。所以谓之性者,尽之而后可知也。”穷理尽性就是穷究事物原理,洞彻万物本性,换句话说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只有从其原理和本性上理解和认知事物,才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这跟我们前面分析大道本质的结论是不谋而合的。我们平时所说的“理性”一词,其本意也是来源于此。

“以至於命”是观物的结果。

因为“命者,处理性者也。所以能处理性者,非道而何?”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命”就是道。又“命者,至之而后可知也”,“至”的意思一是到,二是极、最,这里“至之”就是到达极致的意思。“知”就是知道,明了。我们把内容连起来理解,意思就是:将穷理尽性做到极致,就可以知“命”,可以知“道”,这也就是达到悟道的境界了。

邵雍将观物法分为两种,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皇极经世‧观物篇》:“以物观物,性也;以我观物,情也。性公而明,情偏而暗。”第一种“以我观物,情也”,这是一种感性的认知,是“观之于情”。我们观察分析事物的时候,如果忽略物性,带有个人情感与喜好等主观因素去分析,就会影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说“情偏而暗”,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认知方法。这种情感思维在易学预测的时候需要考虑,因为在术的具体运用时,会出现物性和人情的相互影响,到时候再详细讲解,这里不作讨论。

第二种“以物观物,性也”,这是一种理性的认知,是“观之于理”。我们在观察分析事物的时候,要抛开人情,单纯从物性的角度进行观察,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进行分析,最后做出比较真实合理的判断,这样才能够做到“性公而明”。这样的以物观物就相当于现代的逻辑思维方法,是客观唯物主义的认知方法。这种把与事物相关的方方面面综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判断,就是某个领域内小范围的穷理尽性。比如现在某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就是在本专业范围内做到了穷理尽性,他们从专业角度做出的一些结论就具有可信性和权威性。

举个例子,我们古代有很多发明创造,都是通过观物受到了启发而发明的,比如我们熟悉的,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据传说,鲁班在一次进山砍树时,路上不小心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伤,出血了,但他并没有因为受伤而懊恼,而是好奇野草柔弱的叶子怎么会这么锋利,于是他摘下叶片仔细观察,原来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他用这些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个口子,鲁班就是从这里受到了启发,经过反复试验而发明了锯子,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相传,鲁班一生有很多发明,木匠师傅用的很工具都是鲁班发明的,如钻、刨子、曲尺、墨斗等,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受到启发,再经过反复研究试验而发明的。鲁班因为善于观察、推理和实践,从而达到了他在木工领域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就是在木工领域达到了悟道的境界,所以鲁班被后世奉为木工的祖师爷,直到现在政府还专门设有鲁班奖,来表彰和奖励表现优秀的建筑工程人才。

其实,我们现在进行科研试验也是用的观物法。与古代的观物法不同的是,科研试验是通过观察分析研究对象的相关试验现象和试验数据,通过多次试验之后,得到试验现象和数据的平均值,来综合判断研究对象的某些性质或性能,所以结论更加真实可靠。

但是,尽管如此,试验室得到的结果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准确,因为它只是我们通过观察现象,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意外事件,这就需要用到新的思维模式,我们下次再进行讲解。

无极道人乘鹤去,

空留残篇八十一。

谁能解得其中意?

不枉人间走一回!

(0)

相关推荐

  • []《卷中·答罗整庵少宰书》格致诚正统一于心

    各位朋友好,我们今天读<传习录·中卷><答罗整庵少宰书>当中的一段.这个罗整庵呢就是罗钦顺,罗钦顺也是江西泰和人.为什么称他为少宰呢?因为罗钦顺官吏部侍郎,所以就称之为少宰.王 ...

  • 无极残篇之十 三 求道之三:知行合一——证道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知行是方法,证道是结果,用知行合一来探求大道是求道的第三步. 知行合一出自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传习录> ...

  • 无极残篇之十 问道之六:以道论易(二)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易的时空观. 上次我们讲了易学发展到现在,易卦和干支在实际运用中基本上已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了,两者既相互联系, ...

  • 无极残篇之十四 得道之一:穷理尽性——入道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穷理尽性一词我们在讲以物观物的时候讲到过,原文出自<易经‧说卦传>,宋代邵雍又在其著作<皇极经 ...

  • 无极残篇之三十二 河洛之数与先后天数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前面我们讲解了河图之数和洛书之数各自的数理规律,也就是最常用的数学上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还讲到了这些数理规律的意 ...

  • 无极残篇之四十二 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我们前面讲解了天干地支的天文学生成原理,即:天的发展要遵循道的基本规律,五行对应五星为太极,又各自划分为阴阳,形 ...

  • 无极残篇之六十二 易卦六爻的科学意义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我们前面用讲物质是由各种元素构成,而易经八卦则根据最外层电子数来划分所有的事物,这就是"方以类聚,物以 ...

  • 无极残篇之七十二 微观领域的阴阳两仪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我们前面讲微观与宏观相应,微观的不可见的粒子结构为阴,宏观的可见的天文星象为阳,并据此推测了太阳内部结构,其中心 ...

  • 无极残篇之十 五 《梅花易数》之:三要灵应篇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大家都知道,道家讲"处处皆是天机",今天就跟大家摘录一篇<梅花易数>的三要灵应篇 ...

  • 无极残篇之十 六 道家思想学习指南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我们身边学习或者研究道家思想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是通过研究<道德经><易经>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