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经历的人民公社岁月(九)村后的乱葬岗子

文/古彭万俟轩

九、话说乱葬岗

  有读者问我:“你知道农村的乱葬岗吗?”

  我当然知道!

  我们村有两处“乱葬岗”,一处坐落在村东南角300米处的“大洼”,一处坐落在村后200多米处的山坡上。

这两个地方一处低洼存水不能耕种,一处土层太浅无法种庄稼。而且这里非常荒凉阴森,一年四季都被一人多深的荒草覆盖着,荒草里面还藏着蛇、刺猬等野生动物。我小时候因为割草经常光顾这里,所以对这里最熟悉不过了。那时候我们年龄小还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几个小伙伴经常把乱葬岗里的骷髅当球踢着玩。

  乱葬岗是做什么用的呢?的确是扔死人、埋死人的地方。

但是,并不是所有死人都朝这里扔,更不是因为饿死无人掩埋才扔到这里的。

  我们这里风俗,“乱葬岗”就是把无主的死人葬在这里。比如,一个外乡人突然莫名其妙死了,大家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也无法通知他的亲人,就临时把他埋在乱葬岗里。以后死者亲属或后人寻来,再将遗骨扒出来带回去。

除了无主的外乡人,就是扔那些刚出生不久就去世的孩子。这里的风俗是,人死了都要进“老林”(林地,也叫坟地,是某家族统一集中埋葬死人的地方),但戏子、婊子(因为她们身份低贱)是不能进家族“老林”的。即便如此,这些戏子、婊子也不会扔在乱葬岗,大多会找一个孤零零的偏僻地方掩埋。

  埋在乱葬岗里的坟全都是“无主坟”。所谓“无主坟”就是不知道死者身份。比如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我们这个山头上战斗很激烈,有很多国民党兵死在这里。

战争结束了,因为不知道他们家住哪里,当地老百姓就把这些尸体掩埋在村头乱葬岗。以后每年清明节,善良的好心人还会给这些“无主坟”添一锨土。我可以肯定地说,人饿死后扔在乱葬岗里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即使真的饿死也要埋在自家老林里,因为扔在乱葬岗本身就是后代对先辈的不敬,是要被人家笑话的。只要还有后代,就不会把尸体扔在或埋在乱葬岗。有人说把死人扔在乱葬岗里,这是不懂农村丧葬习俗的表现。

  幼小的孩子因为还没有成人,所以死后一般也不进“老林”。农村把这些刚生下来不久就夭折的孩子称为“讨债鬼”,死后都扔在乱葬岗里。特别是那些幼小就死去的孩子,大人还故意放在乱葬岗里让野狗撕扯。我们到处踢着玩的那些骷髅,其实就是这些过早夭折的小孩留下的。

  乱葬岗里的坟一般都不多,我们村上的两个乱葬岗,一共只有十多座坟,还都是战争年代留下的。只有一座坟,据说是解放初期一个外乡人突然病死村头,大家把他掩埋在乱葬岗里。

  1970年之前,我确实经常看到乱葬岗里扔着不少死孩子。那个时侯,我已经在大队医务室工作,对造成农村许多婴儿夭折的原因知道得非常清楚。

  上个世纪70年代之前,婴儿的死亡率非常高,死亡的主要原因就是接生不不科学。那时候,每个村子都有一到两个接生婆,她们都是年龄比较大、过去生过很多孩子的妇女,接生全凭老经验。她们的接生方法既原始又简陋,婴儿脐带都是用农妇做衣服的剪刀剪断的,使用时根本就不消毒,所以造成感染的机会非常多。

我记得,那个时侯婴儿发病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小儿脐疯”,一般是出生六七天开始发病,主要症状是发烧、“抽风”。这种病很难医治,最后都会慢慢死去。据统计,那时侯婴儿夭折死亡,有90%以上都是这个疾病造成的。

  其实,那时候农村妇女都有这一痛苦的经历和体会。由于1970年之前农村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一般妇女都会生育七八个孩子,有的甚至生育10来个。而成活率平均只有50%左右,大部分婴儿都在刚生下不久就夭折了,其主要杀手就是这种“小儿脐疯病”。

这也是乱葬岗里死孩子非常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进大队医务室不久,县、公社、大队三级合作医疗曾就婴儿死亡问题做过详细调查,最后得出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产后感染。我记得当时县里医疗卫生部门发给医务室一份调查报告,把“小儿脐疯病”作为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占婴儿死亡总数的90%以上。

  我后来还针对这一情况到外地做过一些调查,他们的结论跟我们这里基本一致。我还就乱葬岗的问题咨询过他们,他们也说当年的乱葬岗主要是埋“无主坟”,另外就是扔那些刚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婴儿。就是三年困难时期,也没听说饿死人,更没有人把饿死的尸体扔到乱葬岗里。

  婴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状况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得到彻底扭转,因为那个时候医疗条件已经逐步改善,妇女生孩子都到医院去了。那时上级还明确要求每个大队医务室都必须配备一名女性赤脚医生,专职就是防治妇科疾病和接生。

从1970年起,公社卫生院每年都对各大队负责接生的女性赤脚医生进行培训。大队医务室的接生条件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进步,除了难产,一般顺产都不出大队,赤脚医生完全可以胜任。接生不要花钱,最多是孕妇家人为赤脚医生端来一碗馓子红糖茶。

由于医学进步,也很少再有孩子得“小儿脐疯病”。由于小孩死亡越来越罕见,而且也再没有外乡人死在这里,乱葬岗就渐渐失去作用。

到70年代中期,我们村两个乱葬岗先后废弃,低洼的那一处改成稻田,山坡上的那一处栽了果树,无主坟也都迁走,现在已经看不到乱葬岗的任何痕迹了。

文章略有删节,致敬作者 

淮海名人馆/范玉友/推荐

(0)

相关推荐

  • 民间故事:老汉坟地捡男婴,一月后村里男孩接连失踪,道士:报应

    故事发生在宋朝嘉定年间,昭南村有一七旬老汉,人称乔老汉,平日以砍柴为生,至今尚未娶亲,看同龄的街坊四邻早已儿孙满堂难免感触,心想啥时候能有个孩子养老送终呢?没成想,愿望真实现了. 且说这日,乔老汉到隔 ...

  • 美女经过乱葬岗,遇见一屠夫叫她名字,美女一回头,屠夫后悔了

    文/乔沐 相传在晋代时期,有个叫刘铁柱的屠夫,刘铁柱为人实在,杀猪宰羊的手艺也非常好,帮四里八村的乡亲们宰杀牲畜从未涨过价,因此不管谁家有需要,都喜欢找刘铁柱. 可惜刘铁柱虽然为人不错,但是他长得五大 ...

  • 聊斋故事:掌柜夜里嫁女,三日后在十里外的乱葬岗上看到女儿墓碑

    很多年前,村子里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是做布匹生意的,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大户,女儿年方二八,名叫杨莲花,长得非常标致,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每日上门求亲的媒婆不计其数,却一直没有许配人家,只因杨家人有一 ...

  • 民间故事:乱葬岗旁有家包子铺,半夜顾客不断,木匠看了直冒冷汗

    明朝时期,扬州城外有个包子铺,奇怪的是那家包子铺就开在乱葬岗旁边,更让人感到诡异的是,每到半夜,那家包子铺的顾客却络绎不绝,一木匠来到此处看到这一幕吓得直冒冷汗,这家包子铺究竟有何不同之处呢? 包子铺 ...

  • 席建兵:杀胡令(小说连载之三)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喜乐,倡导原创,感谢 ...

  • 民间故事:寡妇偶得红玉,家里多个高富帅,没想是个祸害

    故事发生在宋代,南关村有个寡妇名叫王星儿,丈夫去世不到三月便按捺不住内心寂寞,幻想找个男人.村里男人多数被她撩过,撩村里男人不够,还跑去隔壁村.这不,最近王星儿和隔壁村的赵不举勾搭上了,赵不举是软饭男 ...

  • 我所经历的人民公社岁月(十一)困难户上不起学怎么办?

    毛主席万岁 文/古彭万俟轩 十一.三妮要读书 三妮比我小4岁,1972年刚好15.因为她上学晚,15岁才在大队"戴帽中学"(文革开始后提倡就地办学,很多中学特别是初中都搬到农村基层 ...

  • 我所经历的人民公社岁月(三)西院二奶奶

    人民公社岁月 作者:古彭万俟轩 我是那个时期的过来人,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民公社社员,我最有发言权.我笔下的"人民公社岁月",没有无原则的吹捧,更没有蓄意的编造,都 ...

  • 我所经历的人民公社岁月(二)

    人民公社岁月 作者:古彭万俟轩 我是那个时期的过来人,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民公社社员,我最有发言权.我笔下的"人民公社岁月",没有无原则的吹捧,更没有蓄意的编造,都 ...

  • 平岗龙-明朝古坟,发丁九村人。

    此梁氏坟,葬于明朝,相传是一牛贩,赶牛路过,卒死于此,后人闻讯赶来,即装殓棺材,就地安葬. 01,卫星图 图1,穴结土坡,前有池塘,塘中有泉水,四季不涸. 02,于案砂上看穴星示意图 图2,龙从高山发 ...

  • 使人成熟的是经历不是岁月

    转:梧桐街6号的博客 1.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2.使人成熟的是经历,而不是岁月.    3.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便会更自在.   4.有一种伤叫悲伤,是睫毛再也承受不 ...

  • 《茂芝会议红色记忆》七、取道九村直指潮州

    <茂芝会议红色记忆> 七.取道九村直指潮州 10月4日早上,朱德和周士第率领起义军撤退到了百侯,欲往潮汕与主力部队会合,最后拟定了一条最近最安全的往潮汕路线.朱德说:"我们要往潮 ...

  • 从墨尔本到无锡:我在疫情期间经历的特别岁月

    这个世界从不按理出牌,对于渺小如尘却又认真活着的无数人来说,"隔离"这个词曾经那么遥远不着边际,但是随着强大的新冠病毒的出现以及2020这个魔幻之年的开启,"隔离&quo ...

  • 拐九村红军桥、古道、宋家渡

    乌当区新场乡.百宜镇游 贵州游侠 五.拐九村红军桥.古道.宋家渡 返回乌当区境内,来到了拐九村,高于下面村子的公路左侧有一座长方形亭子.我们要去看红军渡口宋家渡,想来应该在低矮处,就向下开去,来到了村 ...

  • 【林氏字辈】2015-四川德阳中江太平乡九村

    本网(平台)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等方面得到了全国各地宗亲和他姓文史爱好者的支持.帮助和认可,有效地推动了林氏文史研究的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