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州学岭

2010年9月的一个周末,天阴,有些闷热,独自去州学岭走走。从临川三小侧进入州学岭路,西侧一块残垣,几棵毛桐或是菩提顽强地把根在坚硬的断壁墙基中。
不远处,这座基督教洪恩堂是我见过的最小的教堂。单层的建筑,门面做成假两层,塔楼做成假三层,太有才了!教堂显得有些破旧,墙皮斑驳,木窗玻璃脱落。
10年后,教堂经过修缮,木窗也换成铝合金。

沿路很多老宅子,条石铺就的巷道,高高的砖墙,宽阔的门庭,充满着浓郁的明清建筑风格,散发出耐人寻味的历史气息。
深藏于巷中的大夫第。

早已成为民居的雷仕杰公祠,据说已有450年历史了。

紧挨着单位老宿舍的老屋。

大夫第高墙外,是现杀活鸭的场所。

10年后的今天,环境完全改观。

10年前的“双龙剑斋”,住着好几户人家。一位老妇双手拄着拐杖,倚院门而立,也不知尚安好?
走进院门,一个本不大的小院里,砌了一个小厨房,就显得更狭小了,袅袅炊烟中,屋旁的美人蕉与屋顶上的小葱郁郁葱葱。
矮瓦檐上,生长着一丛茂密的鸢尾,顿觉绿草茵茵天湛蓝。

10年后的“双龙剑斋”,里面一定是无人居住,但要想进去可就难了。

国营昌富机械厂,也不知道曾经生产过什么,尽管停产多年,但厂房还是在的。

10年之后,只留下厂门口的门柱和刻在上面的厂名了。

站在厂子西侧的楼,能看到整个厂子全拆光了。

那时候的老宅子,大都是有几进、几个天井的。有的屋子里,自来水管道就铺在厅堂中间。

老屋里的木雕构件和装饰。

岭上书声朗千年,才子殿堂唯此源。或许千年的文脉传承,老宅里的孩子,周末也很少休息。年轻的父亲,耐心地辅导女儿做作业。算起来,10年过去,这些孩子也应该是大学生了吧?
慵懒的小猫,或趴在门槛上,或藏于竹椅下,或躲在炉灶旁,它们是老宅里可爱的小精灵。
街巷之中,也有许多十分残破的老宅,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

我对州学岭的老宅,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近赣东大道的这座方方正正的大夫第。那时,这座宅子旁边和背后都是土坡,土坡上全是一畦畦的菜地。
临街大夫第门头。10年前门楣上的石匾被盗,外墙上也掏出了窗洞。

如今已经修复,尤其是门楣上的石匾做得像“原装”的一般。

临街的大门只是院门,门里是个院子,里面才是大夫第宅门。现在院门门楣上石匾,一定是依照宅门石匾来修复的。
大夫第内有上下两个天井,天井里放有多个桶子,那是为了屋后种菜用的。

住在上厅的住户是一对在乡镇学校工作的退休教师。

厨房就设在厅堂,靠近后门的地方,一只烧柴的泥炉,让屋里缭绕着呛人的烟雾。

来到屋后,外墙上的木窗十分破烂,半边窗上的玻璃脱落,用塑料布蒙着。丝瓜的藤蔓爬上了木窗,两条不大的丝瓜挂在窗前,颇有点农家生活情趣。
如今,后墙上的木窗已经封阻,看不出这里曾经掏出来过窗户的痕迹。
州学岭上,虽书声千年,但毕竟经风历雨,早已破败不堪。10年前的那一次行摄,留下了当年影像:那是无华的街景、古韵的深宅、发奋的孩童。1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很多老宅旧屋已不复存在了!惟愿抚州这张立体旧照片,传承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保存着朴素端庄的姿态,流淌着人间烟火的温情,成为抚州人们的寻梦之地,更是抚州文化的经典所在……
(2010年9月摄)
(0)

相关推荐

  • 家乡的那片老宅(现代诗歌)

    家乡的那片老宅(现代诗歌) 文/无敌丁老头 二零二一年一月三十日 那年月,家乡没有电 那片老宅又窄又深 晚上走进去黑乎乎的,阴森可怕 头发稍直愣愣地好似竖了起来 不知因为什么妖邪 那片宅子上的住家户几 ...

  • 远安深山藏着一座500年豪宅 群山环抱如世外桃源 历经沧桑仍气度不凡

    雕花木窗 老宅全景 宜昌市远安县河口乡漳沐村,是一座紧邻襄阳市南漳县的偏远山村.这里群山环抱,清澈的漳河水穿流而过. 在这片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藏着一座历经500多年风雨依然气度不凡的老宅.村里的人, ...

  • 初中语文阅读专项训练——《残匾》

    赵明宇 ①吴家诊所位于元城古槐胡同,是吴家的老宅子,青砖灰瓦,低低矮矮.到了阴雨天,瓦垄阔长满绿绿的苔藓,墙头上爬着凌霄.院落不大,被一棵树冠如伞的国槐笼罩着,显得格外幽静. ②诊所门楣上一块红色大匾 ...

  • 【游记】吴老先生三探高阳古村老宅

    作者简介: 吴汉国(笔名:自得趣翁,孝义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 近几年,看惯了太多的古村老宅,触目荒凉破碎,比较完整的十之二三.我之所以喜好在这历史的废墟里徘徊,无非凭借实景寻找一些前人生活的蛛丝马迹, ...

  • 【裘氏民居】抚今追昔裘氏居

    裘氏祖训:传家以孝义为本  处族以仁让为先 每一个热爱裘氏家族的人 都关注了"义门裘氏" 崇仁裘氏民居 位于光泽县崇仁乡崇仁村崇仁街13号,裘氏后裔居住.建筑始建于清代,主体建筑平 ...

  • 十年前花一千学来的发面技巧,摆摊卖一元一个一天卖上千个

    十年前花一千学来的发面技巧,摆摊卖一元一个一天卖上千个

  • 晨走州学岭

    晨走州学岭路.这条路,7年前走过一次,这条路不宽,也不繁华,一溜的青砖院落.之所以叫"州学岭 ",因宋庆历三年(1043年),在此路口高岭上设有州学,即抚州学府,因此该路得名州学岭 ...

  • 州学岭路旧时光

    2010年9月初的一个上午,天气比较闷热,第一次去州学岭路,也是从临川三小路口进去的,不多远就是州学岭24号的基督教洪恩堂.墙上的油漆有些斑驳,颜色还是能够分辨的,不像现在灰灰的一片. 古老的巷子,少 ...

  • 扫街州学岭

    州学岭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抚河西侧.文昌桥西北不远处,是抚州市仅存的两片古街区之一.贯穿这一街区的一条路就叫州学岭路.为什么叫州学岭路呢? <抚州市地名志>载:宋庆历三年(1043),在此路 ...

  • 诗人样本||沈学印:十年前,我回了趟山东老家(外二首)

    蓝字 作者简介:沈學印  筆名曉哂.雪垠.慎重.繼續彈等,網名逍遙劍客哂. 曾供職於電視媒體,記者.編導.製片人,50年代初期生於祖國北方,長在雪鄉林區,先做學生讀書.當過下鄉知青(1968年6月在黑 ...

  • 三十年前学过的如今会忘么?

    三十年前学过的如今会忘么?

  • 三十年前我们一起上过学的你们都在哪里?

    当我们的芳华已逝妙龄不在有的时候,总喜欢回忆永恒定格在我们那段已丢失难忘的岁月情谊.生活让我们明白,曾经的老同学友情无论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同学情永远是这个世界上朋友之间无法超越的手足亲.老同学是 ...

  • 王学章:春风吹起的波 -四十年前我读师范时的作业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春风吹起的波 -四十年前我读师范时的作业 作者 | ...

  • 【老鸦岭记事】四十二、李进学先生

    当今洛阳城的王城公园里有一巨碑,为台湾青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树立的,上书"根在河洛",欲昭示天下,这座落寞的古城也有着不凡的地方--这里是中国之根,河洛文化为中化民族的根文化,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