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第十七字——善

【甲骨文台历第十七字——善】

说起善这个字,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说出几个相关的词语或者短句,

比如:上善若水,善良,真善美,与人为善,善有善报,

多多益善,弃恶扬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等等,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就从用法,字形,演变,字义来说说这个善字。

我们先从善的用法入手,

试着理解一下善的含义,

然后再从字形和演变来认识一下善的本意。

先说一下《论语》中对善的描述。

最常用的就是那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篇第七》

这里强调的是孔子的那种好学,乐学的求学精神。

做学问不局限在书本上,课堂上,学校里,

善于做学问的人不讲场合,学问无处不在,

只要多人相处,别人肯定有比自己强的地方,

那么自己就要跟别人学习他们擅长的技能,

如果别人身上有一些不好的地方,

那么我就要努力改掉自己身上同样的毛病,如果有的话。

这里的三是概数,就跟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一样,

曾子肯定一天不一定只自省三次,可能多次。

所以,这里的三人行,指的是多人的意思,不一定是三个人。

其实这句话里还有一个潜台词,

也就是说自己首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积极向上的心,

否则,就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

难的就是如果跟恶人在一起,

自己不变成恶人,反而能够影响恶人向善。

另,就算是恶人,他们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所以,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我们要看清楚对方身上的优点,

发现别人的长处,就算对方是一个恶人。

所以这里用的是必。

自己首先要守住自己的本性,

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发现别人的长处,

学习别人的优点,

只有这样,自己才能不断提升,

孔子就是这样一路成为圣人的。

【甲骨文台历,第十七字,善,字义和文献出处】

论语中还有其他几处说到善的地方,如下:

《论语·为政篇第二》:子曰:‘……举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而民。’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论语·述而篇第七》:“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不能改,是吾忧也。”

《论语·泰伯篇第八》:子曰:‘为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从这几句话当中,不难看出,

善有名词形式,有动词,有形容词和副词形式。

【三字经】

现在我们来看看《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背诵,

也有很多人能够用自己的话翻译和理解。

但实际上,这短短的四句话是很有出处的。

首先,关于性善论的理论依据出处是《孟子》,原文如下。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省瞽叟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被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告子》

从《告子》这段话中,我们知道 了两个重要信息,

第一告子是主张人性非善非恶的,或者即善即恶,

而孟子主张是人性本善的,

孟子还列出了人性与生俱来的四个心:

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这四心还分别对应仁义礼智之四端,

孟子还说,这仁义礼智四端是不受外界影响的,是与生俱来的。

(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因为有这四心,四端,又是与生俱来,所以,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可见,孟子说的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而告子说的是人的后天的习性。

【善,古文字写法,《古文字诂林》】

另外,还有一个人,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说的是人的禀性。

禀性,也就是受人的欲望驱使的,自私的。

为什么说孔孟之道?

就是因为孟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都主张人性本善的。

而这个善,每个人都有,所以说性相近,

随着人的成长,人会被自己的欲望所蒙蔽,

于是就会受后天环境影响,形成自私的习性,所以说习相远。

而这句话:性相近,习相远,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孔子说的。如下: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

所以说,《三字经》第一句话大有来处。

关于善,在另一部经典《道德经》中也有几个重要的出处;

第一个就是:(在语音中竟然没说到这个)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第八章

第二个就是: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道德经》第三十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可见,善,这个概念,在先秦文献中,非常重要。

尤其是人们对善的追求还是很高的。

关于《道德经》中对善的描述,

这里我就谈一下对:善者果而已的看法。

做好一个事情,要把握三个点,

第一就是事情的开始,其次是事情的发展,最后事情的结局。

如果这三点都把握好了,那么这个事情肯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当然,不同的人会看重不同的节点。

比如:生活中经常会听有人说,我的初衷是好的啊,我是好意啊,

说这话的人往往没有把握好过程和结局。

甚至一般都没有好的结局。

也有的人情愿享受事情的过程,不看重事情的结局,

这种人往往也没有把事情做好。

【国学大师,善,演变】

所以,《道德经》中,强调的就是事情的结果。

很简单,很直接,很不讲情面。

不要浪费时间和感情,直接谈结果。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做事,肯定希望有一个好的结果的。

那么为了实现这个结果,再注意一下做事的动机和过程,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达到这个结果,那只能宽慰自己:

至少我享受了过程。

但是,在老子眼里,一切以结果定。

什么是真正的善者?就是有一个好的结果而已。

如果事情已经结束,就算没有取得一个好的结果,

也不要去纠结。

如果事情有一个好的结果,那也不用去夸赞自己。

因为老子说的清楚:善者,果而已矣。

那么怎么样才是一个好的结果呢?

《大学》中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止于至善。

下面我们来从古文字字形来分析一下善的本意。

【甲骨文台历,第十七字,善,演变】

【《甲骨文字典》,善】

根据善的古文字写法,

可以看出来,善由两部分组成:从羊,从目。

在《说文解字》中,善的写法变成了:从羊,从誩。

古文字从目,或者瞿,小篆从言,或者誩。

一个是眼睛,一个是话语。

羊是一样的。表示美好的事物。

所以,善的甲骨文和小篆都是会意字。

即,十目所视,或者交口传颂的都是美好的事情。

也就是说,如果只有少部分人赞同,

看起来挺好的事情,最后也不一定好。

就算是大部分都认同的,也未必是好事。

只有最大多数人都一致认同(目或言)的好事,

才是真正的好事。即善。

【王力,古汉语字典】

【直播课书写作品:上善若水】

总结一下今天的善字,

人性本善本天性

孔孟儒家所主张

四心四端生固有

从善如流三人师

善者果已人之意

止于至善勿强求

上善若水不与争

积善之家有余庆

【扫描上方二维码,免费回听直播实况】

相关链接:

善为什么和羊相关?

2020年甲骨文台历

2019年甲骨文台历

甲骨文台历第一字——义

甲骨文台历第二字——戈

甲骨文台历第三字——干

甲骨文台历第四字——五

甲骨文台历第五字——祖

甲骨文台历第六字——示

甲骨文台历第七字——长

甲骨文台历第八字——老

甲骨文台历第九字——孝

甲骨文台历第十字——君

甲骨文台历第十一字——共

甲骨文台历第十二字——秉

甲骨文台历第十三字——只

甲骨文台历第十四字——友

甲骨文台历第十五字——尹

甲骨文台历第十六字——取

(0)

相关推荐

  • 恻隐之心

    带你了解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1]汉语成语.拼音:cè yǐn zhī xīn,释义: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出自<孟子·告子上> ...

  • 孟子日课189丨这个世界会变好的根本所在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189节.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面对众说纷纭的善恶论,孟子告诉公都子说: 人之常情,感物而动,动皆天理之公 ...

  • 孟子:关于性善性恶千年的争论孟子早就给出了答案-了悟人性真理

    自古以来对于性善.性恶.性无善无恶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只因每个人见到的角度不同,就像"道"一样,每一件事的道理都可以称为"道",但单独说一件事都不足以阐明&q ...

  • 甲骨文台历第四十七字——六

    [网络图片,666双击] 2020年第四十七周中,有一个二十四节气, 就是11月22日的小雪. 对应着农历的十月初八. 一年24个节气,一年四季, 一个季度有6个节气, 冬天的六个节气分别是:冬雪雪冬 ...

  • 甲骨文台历第三十七字——乳

    [乳,甲骨文写法] 今天说的这个字--乳, 一看甲骨文就非常明确. 就能够知道这是一个女人在给孩子哺乳的场景. 但是随着演变,字形发生了变化 从小篆开始就不在象形了. 如下:乳字的演变历程. [乳,演 ...

  • 甲骨文台历第二十七字——豕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猪年说猪, 甲骨文台历第二十七字是豕, 就是今天说的猪. 所以这篇文章的部分文字就引自于之前的文章. 当然,也有一些新内容. 比如关于对家字的看法. 还有对甲骨文十二生肖的认识 同时 ...

  • 曲式词谱两首【云欲飞】二十九字惊蛰(上平十灰)、【寒风冽】三十七字·春悦(入声九屑)

    7.[云欲飞]二十九字惊蛰(上平十灰) 雷惊启蛰,千虫醒百褶开.牛去胃埃. 逢时灌药材.违时节出病灾,守道登来. 8.[寒风冽]三十七字·春悦(入声九屑) 寒风冽,茫茫隔壁飘青雪,牧马萧萧,野程烟不绝 ...

  • 一幅只有四十七字的书法,笔法精到,被称为“天下第四行书”

    王珣(350-401)是东晋时期江南王氏家族成员.其父王恰,祖父王导均善书法,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侄子.所称"珣三世能书称.家范世学,珣之草圣,亦有传焉."珣字符琳,小字法护.琅琊临 ...

  • 妙趣横生:看我们的十七字诗(2班)

    文:2班众生   聂传安 昨日将一班的十七字诗推出,今天再推出二班的.这两个班同在老聂魔爪之下,大有同病相怜之意. 十七字具有趣味性.通俗性.尤其是最后二字,结构突兀,极尽诙谐幽默之能事,颇具&quo ...

  • 脑洞大开:看我们的十七字诗(1班)

    文:众生    聂传安 上周末语文创意作业:亲子活动,根据活动创作一首十七字诗.(这之前已经给他们普及了十七字诗的知识及一些故事)经典十七字诗举例: 县令去求雨,万民皆喜悦. 昨夜推窗望,见月. 十七 ...

  • 象形甲骨文是造字圣人、文字之神或外星人仓颉创造的

    <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 ...

  • 周人以纣蔑称帝辛?甲骨文揭开纣字本义,原来纣之谥号本无贬义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诸侯一夜克商,帝辛身死国灭,可谓生的伟大死的可耻. 作为一国之君,帝辛死去之后,继承商朝势力的周人,势必要给帝辛一个谥号,对帝辛的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周武王给帝辛的谥号叫&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