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从情节到结构

从情节到结构

——摘录自高行健

  《现代小说技巧初探》

  高行健(1940- ),法籍华裔剧作家、小说家、翻译家、画家、导演、评论家。

高行健祖籍江苏泰州,1940年生于江西赣州。196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专业,1987年移居法国,1997年取得法国国籍。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并因此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华人作家。直至2010年,他的作品已经被译为36种文字。代表作有小说《灵山》、《一个人的圣经》,戏剧《绝对信号》、《车站》等。

  谈现代小说创作的时候,我们用结构的概念来代替情节的概念,结构大于情节。

  情节曾经是小说结构的传统方式。就古典小说而言,几乎是唯一的方式。

  然而,现今的小说艺术中,情节却不得不让位于更有表现力的种种新的结构方式。

  这是因为随着现代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对艺术手段的认识也越益丰富所致。

  情节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的概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但生活中并非只有情节,还有许多非情节的因素。

  文学作品想要全面地反映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便应该找寻新的办法,以便容纳那些非情节的因素。

  诸如社会生活的风俗画面、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包括心理活动、意识与下意识,思考与情绪,如此等等。

  现代小说为了容纳这些非情节的因素,便不得不摆脱以情节为小说结构的路子,去找寻新的结构方式,于是非情节的小说便应运而生。

  情节是小说创作原始的结构方式,它具体表现为故事。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艺术手段,从荷马的史诗一直沿用到十八世纪。

  直到上一个世纪的近代小说的出现,小说家们才不再满足于讲故事了。故事只不过成了小说的一个赤条条的梗概。

  小说家的艺术更着力于在故事的梗概上添枝加叶,近代的小说家把环境描写和性格塑造看得比情节安排更为重要。

  在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们的笔下,情节只作为他们的小说结构中的一个框架,更为精细的结构则是那些描述人物性格、社会生活场景和人物心理活动的篇章。

  在小说艺术的幼年阶段,由于艺术手段的贫乏,为了吸引读者看下去,只得求助于情节,引人入胜的情节曾经是一篇小说艺术上成败的关键。

  随着近代小说艺术表现手段的日益丰富,小说家有了各种各样的巧妙手段,来拉拢读者,迷惑读者,取悦于读者,使读者爱不释卷,以情节取胜的小说就被聪明的读者淘汰了。

  现代小说当然并不一概排斥情节,它可以是有情节的,也可以不讲情节,也还可以把情节糅合到别的艺术手段中去。总之,在情节之外,它还找到了别的结构方式来吸引读者。

  当读者艺术趣味提高了,不再满足于看故事的时候,小说就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和写法。

  川端康成的小说中,往往是一点一滴、一层又一层的印象和感受,并无情节可循。作家东一笔,西一笔,象点画派的笔触,读者在读小说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等小说读完了,便发现人物的形象也就活在眼前了。

  写人的精神世界的小说,很难靠情节来结构作品,不能不多方找寻别的手段,而这些艺术手段只是一种艺术手段罢了。

  结构是小说的内容的外在体现,是作品的表现形式。离开了作品的内容去一味追求形式,仅仅为找寻新的结构而徒费心思,恰如一味编造情节,求其出奇, 同样不是文学创作的宗旨。

  话说回来,我们用结构的概念代替了情节的概念,并不等于现代小说就此一概抛弃情节了。

  情节虽然是小说原始的结构,但只要运用得当,采用这种结构,也还是能够反映现代生活的。

  情节本来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现代的小说家们不必从以往的作品中去找寻情节,他们作品中的情节也还应该从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去提取。

  现代小说家们从生活中提取情节的时候,并不一定给作品一个完整的结局,这就是所谓开放性的小说。人物来了又走了,照面又分手,也有不打招呼就分手了的,之后也不再交代下落。

  作品中的人物并不都贯串始终,也不必把结局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而是让读者在小说提供的完成了的和未完成的事件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去评价小说中陈述的故事,如果也还成其为故事的话。

  读者会认为这样的作品更为真实可信,生活中本来有些是完整的故事,更多的所谓故事则是不完整的。

  那么,这更多的不完整的故事也都有途径进入到小说创作中去了。

(0)

相关推荐

  • 写网文十年,心得和技巧分享

    写网文十年,心得和技巧分享

  • 两三言 | 读高行健,我们到底读出了什么?

    2000年,瑞典文学院在新世纪的头一年,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高行健,我认为是很有象征性意义的举措,在整体世界被物质利欲所压倒.精神发生全面沈沦的历史时刻,举世闻名的奖项赠与了一个不屈不挠进行精神追求的作 ...

  • 小说评介|高行健小说《河那边》的先锋姿态之刍议

    文/王栩 (作品:<河那边>,高行健 著,收录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必读·1983短篇小说卷><吴义勤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7年7月) "他依然是 ...

  • 「名家新作·中篇小说」张行健|乡村匠人(上)

    作家新 干线 乡村匠人 村子是晋南的大村落. 东山根下的一面长坡里,点缀着砖房瓦房土坯房,还有许多草木房,依坡靠崖呢,还掏挖了不少土窑洞,也与房子们错落着,排列成歪歪扭扭的村巷,横七竖八的,三二十条的 ...

  • 「名家新作·中篇小说」张行健|乡村匠人(下)

    作家新 干线 乡村匠人 (接上部)  剃头匠 老遆是羽村的剃头匠. 早些年,村里并没有他的剃头铺. 老遆是挑一副剃头匠的担子走村穿巷的. 那是村人眼中的扁担,长长的,两头各按了铁索挂勾,也有穿了粗壮结 ...

  • 钱行健 笔下的花鸟,意境生动,非常耐看

    钱行健(1935-2010),1935年生,江苏无锡人,自幼酷爱丹青,早年曾从名士袁容舫先生攻习山水.花卉.文学及诗词.擅长中国画,1945年跟从画家江寒汀先生专攻花鸟画. 钱行健 花鸟作品 钱行健 ...

  • 钱行健先生精美花鸟画作品

    笔墨丹青新视角2018-03-23 16:34:12

  • 任进军:国庆携友阳高行

    国庆携友阳高行 任进军 2010年10月国庆的假期. 一下车,阳高县的山顶上白雪皑皑,天气很冷,汽车站停着几辆车,旅客很少,几个同伴拿出相机开始拍照.我平生第一次来阳高,觉得很是好奇. 我们都在等待朱 ...

  • 「名家新作·中篇小说」张行健|编织者

    作家新 干线 编织者 ·一· 编席匠是东山后边小庄里的年轻人.年年秋后割了高粱秆儿,他便会拿了简陋的工具箱子,来到山根下的大羽村. 大羽村人口多.人口多了土炕就多.家家的大小土炕上,都要铺一页儿或两页 ...

  • 行健清华

    东方即白,清华园在华北大地苏醒.红旗下,师生们步履不停,追求卓越:网络上,清华人整装待发,联通四海:实验室里,一件件无声的陈列,正诉说着一段段清华人与国同行,奋楫行舟的故事. 站在新的起点上,清华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