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把孩子据为独有时,孩子就产生了依赖和纠缠

01 故事

洋洋,男孩,一年级,刚开始上学时很高兴,因为学校离家很近,不用家长接送。可没过多久,孩子要求妈妈放学时接他。又过了几天班主任对妈妈说你的孩子上课总哭,问他原因,他说想妈妈,担心妈妈不在家。

妈妈感觉,源于一次妈妈到邻居家串门,孩子到家后没有看到妈妈,又到外面妈妈经常去的地方找了一遍,仍然没有找到,于是嚎啕大哭,妈妈发现后哄了很久才安静下来。

接下来事情变得越来越糟,不仅要接送,平时也要妈妈在校门口守着,一下课就能看到妈妈,上课铃响了,他却磨磨蹭蹭不主动进教室,叫妈妈把她送到教室门口,再纠缠一会儿,老师教几遍才进去。现在,尽管大人跟着孩子,每天能按时上下学。可学习成绩已然不如以前,做作业心烦意乱,明知错了也不乐意改,上学期还是优等生,这学期最多也只是个中等生而已,眼看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妈妈的内心很沉重,希望得到我的支持。

我问:爸爸呢?

妈妈说:很忙,很少管孩子。

......   ......

02 母亲的退让

看到母亲与孩子的互动中,母亲似乎在逐渐的放弃原则,迁就孩子。其实,在孩子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本能的趋力总是两个相反的流向:一是对新鲜事物的探索,寻求变化;二是对熟悉事物的保守,反抗变化。两种力量同时产生并保持一种发展的均衡速率。所以,孩子上幼儿园哭,上小学哭,看不到父母哭和在离开父母后在幼儿园开开心心地闹,在小学校自由自在地玩等情况是同时并存的。

不要以为孩子哭意味着没有父母他就不痛快,很多时候,虽然孩子纠缠亲人,但是等亲人千方百计离开后,孩子转脸就笑逐颜开,把父母忘到爪牙国里,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在与亲人的关系中体会到两组矛盾的信息:爱与苛求;关心与冷漠。它无法识别哪一种信息更真实,因此发展一种极致的行为来确保爱与关心就是很普遍的事。

对孩子的缠扰、哭闹等类似的对亲人控制的行为,父母可以给予理解,但不要支持,不要改变规则,遇到孩子反抗时可以温柔的坚持,利用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例外,主动上学或做某件事,给予明确的共情、夸奖,帮助他培养好的行为。从幼儿园的儿童转化为一名小学生,在心理层面会有一些冲击,出现这样那样的不适应,应该是预料中的事。

父母要保持平常心,把孩子的行为看成是心理发展的一种自我磨合,父母坦诚、信任、温柔的态度,可以支撑孩子稳步向前!

03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从孩子的行为看,孩子是缺少安全感,害怕失去亲人,需要时时刻刻关注亲情的存在。

不过这种依恋,有时是孩子的需要,有时是母亲的需要,有时是父母内心的焦虑投射给孩子。

同时,不难发现,孩子的问题只是亲子互动在这个时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他是由既往关系中演绎而来,另一方面,他也会随着关系的发展淡化而去。

问题是父母要等待多久,孩子才能放弃缠绕,走出依恋。

八岁的男孩儿,最能帮助孩子放弃对母亲缠绕的人就是父亲,可是在这个家庭里,恰恰是婚内单亲状态。

一般讲,男孩在五岁左右的时候,要解决母子关系中的过度亲密,才能利于男孩的性心理和社会心理发展,如果一个八岁的男孩儿还和母亲纠缠不清,出现不愿意上学等情景,是非常自然的事。因此,对五岁以后的男孩儿,不管父亲多忙,都需要挤出时间插入母子之间,把引导孩子长大的责任接过来。

多与爸爸互动,从爸爸身上更多的汲取男性能量:坚强、独立、勇敢、保护等等。

04 把孩子“据”为己有的妈妈

爸爸对孩子教育不闻不问,有可能是妈妈的不放手、不放心,导致爸爸成了甩手掌柜,又由于爸爸的不介入导致了妈妈的焦虑与担心,这种焦虑与担心,无意识强化了孩子的依恋行为,是母亲对孩子依恋情况的过度关注,使孩子深深陷入对亲情的不安之中,孩子的问题只是母亲的症状之一。

同时,妈妈的安全感不足有可能来自于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有可能来源于现有家庭,不论怎样,作为妈妈需要提升自己的内心力量,需要借助爱人的力量,共同经营家庭、抚育孩子,而非自己一人独自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这样不仅自己非常辛苦,更多的是对孩子成长弊多于利。

孩子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医治母亲,一旦孩子的行为得到纠正,母亲的心灵也能得到痊愈,所以,需要母亲进入提升自己的状态之中,爸爸进入母子关系之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