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越与先秦岭南
平乐银山岭“战国墓”的时代
先秦岭南的政区归属
蔡 平①
今两广地区旧称岭南,秦平百越,于其地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史记·秦始皇本纪》曰:“(秦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1](p253)这是岭南地区有明确政区设置及归属的最早文献载录。至此,岭南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纳入中原统一王朝的政治版图,并对其实行有效的政区管辖。黄体荣《广西历史地理》称:“从始皇二十八年起,到始皇三十三年止,前后经过六年的时间,秦始皇终于实现了'南至北向户’的政治理想,把岭南地区正式划入中国的版图。”[2](p36)类似表述,在岭南史、岭南历史地理,尤其在岭南政区沿革研究中,已是共识。然而,岭南问题研究又无法回避“三郡”之前的历史单元。先秦岭南政区归属认识的模糊,将直接影响到诸如岭南越地与异域文化关系、越人族群构成及分布等细部问题研究的客观性。
限于史料,对秦平诸越,于百越地行郡县制之前岭南政区的归属问题,拟从古九州与岭南之关系、“楚庭”说、战国时期楚国南界三方面展开考察。
一、古九州与岭南之归属
“州是我国历史传说时代行政区划的单位。”[3](p4) “九州”之述,首见于《尚书·禹贡》,《舜典》又有“肇十有二州”之说,但并未指出十二州的具体名称。东汉马融、郑玄以为,十二州之名,除《禹贡》九州之外,尚有营州、幽州、并州,而且此三州为九州所析置,在范围上与九州是一致的。
九州之说除《禹贡》外,尚见于《尔雅》、《周礼》和《吕氏春秋》,它们均有冀州、兖州、扬州、荆州、豫州和雍州,而青州、徐州、梁州、幽州、营州、并州在四者中则互有出入,合起来正是舜之“十二州”。九州的划分,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疆域形势。“十二州、九州,都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以自然地理特征为原则而划分的、假想的行政区。”[4](p7)在这一假想的政区布局内,处于西南者为梁州、南者为荆州、东南者为扬州,岭南位处中国版图的南极,可能与岭南越地发生地缘关系的只能是此三州。
梁州东界为今豫、陕两省交接的商洛地区和鄂西北十堰市的郧阳,其东部为古豫州界;由此向南至今重庆东北部巫山县,与古荆州接界。东界比较明晰,南界则意见分歧较大。《禹贡锥指》谓“自宜宾以西至会理,凡在泸水、马湖江之北者皆梁域,宜宾以东至巫山,凡在大江之北者皆梁域。”[5](p261)大致是以长江作为梁州的南界,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今川江以南,乌江下游地区亦为梁州之域。虽然如此,梁州距岭南越地尚远,春秋时为巴、庸、濮、糜、褒诸国之地,相当于今四川东部、贵州北部、陕西、甘肃南部和重庆的大部分,与岭南在地域上不发生关系。
荆州四至:北界豫州,其界线由湖北南漳向东,至河南淮河上游一线。东界扬州,其界线自淮河上游过湖北省东部,沿湘、赣而南。西界梁州,其界线从湖北西南越四川东南,至贵州东部。南界至衡阳、永州、郴州、桂阳、全州等地,相当于今湖南南部、广西东北部,接南岭一线。古荆州与岭南地相接。《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四”:“桂管经略史,管州十二:桂州,梧州,贺州,昭州,象州,柳州,严州,融州,龚州,富州,蒙州,思唐州。《禹贡》荆州之域。”[6](p917)这是今存史志文献中,关于岭南之地属《禹贡》荆州之域的最早记载。十二州之属,大致相当于秦之桂林郡地。称今广东属地为《禹贡》荆州域者较少,仅有“连州”、“连山”二州,位处湘粤桂三省交接地,广东西北部;属今广西的桂州、昭州、梧州、柳州等位于广西东北部。
《禹贡》之九州(舜十二州)中,居于中心者为河汉之间的豫州(本周地),其正南向为荆州——楚地,东南为扬州——越地。扬州之西境与荆州接界。如果古九州中之扬州与岭南地发生地缘关系,便只有其南界。宋人章如愚《山堂考索》前集《地理门·辨古今州郡区域》曰:“古扬州之南境:今广南东、西路,汉交州九郡之地,晋交、广等州列郡,唐之岭南道。”[7](p396)这只是一个结论性的描述,章氏并未详加考索,实难令人信服。《禹贡地理今释》引胡渭语云:“扬之南界,经无可见。据《通典》以潮阳隶古扬州。盖自江西大庾岭东南,群山绵亘,以达于广东潮州府之揭阳,即扬之南界也。”[8](p37)今人李民对古扬州之域的表述,其南界所及大致与此相当:“扬州地域包括今浙江、江西、福建全境,及江苏、安徽、河南南部,湖北东部、广东北部。”[9](p63)《舆地广记·禹贡九州》所列属古扬州地名57个,其中“吉、南康、南安、福、建、泉、漳、汀、邵武、潮”等地为其南界。
由此可知,岭南之地在《禹贡》九州中,只有粤东潮州的部分地区可归属古扬州之域。然而,在现今关于岭南历代建置沿革研究上,仍有坚持将岭南越地划为《禹贡》扬州之域,认为:“既然粤地或南越地属《禹贡》扬州或古扬州之域,而海南岛本属粤地或南越地,那么,海南岛显然也属《禹贡》扬州或古扬州之域。”[10](p7)这是通过对史志文献的引述,证明岭南越地属《禹贡》扬州之域,进而推出海南岛也为古扬州之域。尽管大量史料记述,将岭南与古扬州联系起来,但随之而来的又是众多疑问的产生。今存史志文献中,明确记述岭南为《禹贡》扬州之域的是《晋书》,称两晋交、广二州为“《禹贡》扬州之域”。[11](p464)两晋交、广二州地,相当于汉武帝平南越国后所置岭南九郡地,即指岭南的全部。九州是有明确方位指向的,上古中原华夏中心区的正南为荆州之域,荆州的正南正是岭南。如果称岭南为九州之域,或缴外或南裔,则应为荆州而不是扬州。今岭南地区东部沿海的闽江和瓯江流域,《禹贡》时代是否为扬州之域,本就值得怀疑,何况处于其更南的岭南呢?《晋书》修成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撰者为房玄龄、令狐德棻、李延寿等唐初史臣,虽然记述两晋旧事,却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唐人的观念。开元二十七年(739),先后由张说、萧嵩、张九龄、李林甫四位中书令参与撰成的《唐六典》,亦承袭了唐初史臣之说。其卷三“十道”云:“十为岭南道,古扬州南部辖境,今包括广、循、潮、漳、韶、连、端、康、冈、恩、高、春、封、辩、泷、新、潘、雷、罗、儋、崖、琼、振(以上归广府管辖)、桂、昭、富、梧、贺、龚、象、柳、宜、融、古、严(以上归桂府管)、容、藤、义、窦、禺、白、廉、绣、党、牢、岩、郁林、平琴(以上桂容府管)、邕、宾、贵、横、钦、浔、瀼、笼、田、武、环、澄(以上归邕府管)、安南、欢、爱、陆、峰、汤、苌、福禄、庞(以上归安南府管),共七十州。东、南靠海,西尽各蛮,北据越城、都庞(一说为揭阳)、萌渚、骑田、大庾五岭。”[12](p95)唐玄宗时修成的类书《初学记》“州郡部”亦曰:“岭南道者,《禹贡》扬州之南境,其地皆粤之分。自岭而南至海,尽其地。”[13](p192)先唐史籍并无如此明确称岭南为《禹贡》扬州域者,至唐则纷然载之典册,这种将《禹贡》时代九州之域扩大化的理念,其思想原点便是在主观上使“天下九州,内效中域,以尽地化”。[14](p163)唐得天下,分海内十道与三代九州之域一一对应,疆域空前广大,前所未有。至此,唐人将无限拓展的《禹贡》九州之域,在现实和观念上固定下来,便成为后世统一王朝理想的疆域模式。宋以后,虽然历代疆域盈缩有变,但在人们的观念中九州即是 历朝君主所君临之天下。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秦始皇定天下,岭南内属,其自然成为历代九州之域。
宋人承唐人之说,论沿革仍溯源《禹贡》九州,只是宋时九州范围较唐之九州大为缩小,但岭南之域依旧。《新唐书·地理志》曰:“岭南道,盖古扬州之南境,汉南海、郁林、苍梧、珠崖、儋耳、交趾、合浦、九真、日南等郡。”[15](p1095《通志·地里略》“开元十道图”:“十曰岭南道,古扬州南境。”[16](p553)《玉海》卷十八《地理》“郡国下”:“岭南,古扬州南境。”[17](p350)《太平御览》卷172《州郡部十八》“安南都护府”条引《方舆志》:“安南府,今理宋平县。古越地。《禹贡》扬州之地,号为百越。”[18](p841)《方舆胜览》、《舆地纪胜》“广东路”条则均称“广东路,《禹贡》扬州之域。”在述及两广各州府沿革时,属《禹贡》扬州之域者,有广州、英德府、韶州、潮州、梅州、循州、南雄州、南恩州、恩州;属九州之外,扬州南境者为邕州、交州。仍是众说不一。
综合史料所记,先秦岭南之地的归属系于三者:其一,属《禹贡》扬州之域或扬州南境;其二,属《禹贡》荆州之域或荆州南境;其三,属古越地。属《禹贡》扬州之域者,大致相当于秦南海郡地;属《禹贡》荆州之域者,大致相当于秦桂林郡地;属古越地者,大致相当于秦象郡地。这是从中心地向边地外化意义上的分野,带有很强的虚拟性。相对而言,究其实者,今广西东北部应为《禹贡》荆州之域或南境,今广东西北部的连州为《禹贡》荆州之域,东北部的潮州、梅州应属《禹贡》扬州之域。《舆地纪胜》卷八十九《广南东路》“广州”条引《皇朝郡县志》云:“以今日之地里考之,潮州旧隶扬州,连州旧隶荆州,未可尽以为九州之外也。”[19](p2820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就文化而言,连州当为荆楚文化区或楚越文化过渡区;梅州和潮州当为闽越文化区或闽越文化、南越文化过渡区。称先秦岭南两广之地尽为《禹贡》荆、扬二州之域或完全与《禹贡》荆、扬二州无关,从学术研究而言,都不利于相关问题得到更为合理的解释。
二、“楚庭”说与岭南之归属
战国时期,秦、魏、韩、赵、燕、齐、楚七国中,偏于南者为楚。春秋晚期,楚之东为吴、越两国。越灭吴后,楚越并峙于南土。待楚国击灭越国,遂成为尽占吴越旧地、幅员辽阔的诸侯大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云:“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20](p1751对于不断向东、向南开疆拓土的楚国,其国境所范围是否已达岭南越人之地,历来论者多有引“楚庭”之说为论。那么,“楚庭”说所揭示的楚越(岭南越地)领属关系怎样呢?
“楚庭”,最早见于晋人顾徽《广州记》。其曰:“广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萃于楚庭,故图其像为瑞。六国时广州属楚。”① 这是关于“楚庭”说最常见的一则材料,它提供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越人“高固为楚相”;二是“六国时广州属楚”。
首先,从越人高固为楚相事隐含的楚越政区关系看。据《百越先贤志》载:“高固,越人也。世在越,称其高傒之族。”[21](p16)高固本是春秋时齐国世卿高傒之后,高傒与管仲、鲍叔等共同辅佐桓公(公元前685—前643)成就霸业。后因高氏为田、鲍强族所败,有的南逃至杨越地,年久混同于越人,故世称高氏为越人。至战国时期,由于楚国势力的南扩,高氏与其他杨越人一样被迫南迁南海,所以又成为南海人。他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到南越来,“越人以文事知名者,自高固始”。[22](p221)楚威王(公元前339—前329)时,用高固为相。高固作楚相,距高傒氏鼎盛时期的齐桓公时代,已有三百多年之久。长期与越人共处,致使其在越地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很高威望。楚威王用高固为相,并非令其远赴楚都郢以理相事,而是一个虚位,以此笼络高固经营岭南越地。对于高固来说,则是顺水推舟,一方面立楚庭以示受楚国节制,另一方面可以在南海独立延续越俗。按照屈大均之说,“楚庭”作为宫室的建立,在与楚国的政治关系上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并不具有行使楚国治理方略的意义。
其次,从“六国时广州属楚”一语看。广州之名,始于东吴黄武五年(226),“分交州之南海、苍梧、郁林、高梁四郡立为广州”,[23](p466)从此“广州”在中国历史上长期作为一个大行政区划名称,而非指广州城,当时广州的州城一直在番禺。顾徽的意思,表面看来是说两晋时期作为一个大行政区域的广州在六国时是为楚国所属,实际上是解释为何取名为“楚庭”的。至于作为岭南代称的广州大区,是否真的归属于楚国,却没有明确的历史依据。
“楚庭”之说的另一则重要材料,出于明末清初番禺人屈大均《广东新语》。其《宫语》“楚庭”条曰:“越宫室始于楚庭。初,周惠王赐楚子熊恽胙,命之曰:'镇尔南方夷越之乱。’于是南海臣服于楚,作楚庭焉。越本扬越,至是又为荆越;本蛮扬,至是又为蛮荆矣。地为楚有,故筑庭以朝楚,尉佗仿之,亦为台以朝汉,而城则以南武为始云。”[24](p460)
关于楚子熊恽受命镇抚南方夷越、得千里楚地之事,《史记·楚世家》亦有相应记载,却未言及南海。屈大均所谓楚成王熊恽镇抚扬越之后,南海便臣服于楚,意指南海亦夷越地,成王南征夷越当及于南海。罗香林认为“所谓夷越当即扬越,自为楚熊渠所兼并后,其种裔部分同化于楚,部分逐渐渡江南徙,与自夏商时代即栖处于今日湘黔赣桂粤之交之越族,混杂而居,与浙闽等地之越,并各自据地为雄,以种落繁多,夫是有百越之称。” 又说:“楚人略地,本循汉水顺流东南,故先庸,后扬越,后至鄂,扬越界庸鄂间,则其最早地望当在汉水流域中部。……鄂即武昌,庸在今竹山县,扬越在庸鄂之间,其地非汉水中游一带莫属。”[25](p76)从春秋初期开始,楚国就不断蚕食那些散漫而无组织的扬越人地区,迫使扬越人节节南退,由江北转入江南,当时的澧水、沅水、资水流域几乎都被三苗、百濮所占据,只有湘江流域分布着越人,因其文化落后,为扬越南迁提供了回旋的广阔地区。因此,早期的扬越,主要活动于长江中游两侧及湘江流域。
随着楚国势力进一步向南拓展,除一部分扬越人不甘臣属于楚国而不断南迁以外,大部分扬越人都融入楚人系统,楚国势力南扩的结果是“南海臣服于楚”。那么“南海”是何所指呢?史载楚国最早征“南海”是在共王时代。《左传》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楚共王卒,其子囊谋谥曰:“君命以共,若之何毁之?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26](p1002《国语·楚语上》略同,谓“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征南海,训及诸夏,其宠大矣。”徐元诰释“南海”谓:“群蛮也”。[27](p487)《荀子·王制》中关于“四海”的一段话,最能说明“南海”并非实指今之南海:“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綌、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王先谦《集解》曰:“海,谓荒晦绝远之地,不必至海水也。”[28](p161)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楚国攻灭郑国,郑伯便请求庄王将自己流放至南海,“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29](p1702这里的“南海”正是王先谦所说的荒僻绝远之地。
至楚悼王时期(公元前401—前381),悼王任用吴起为相,南攻扬越,夺取今湖南的三苗、百濮和扬越地区,但是否越过南岭呢?①《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载:“吴起为楚悼王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壹楚国之俗,南攻杨越,北并陈、蔡。”范祥雍《笺证》引王念孙之语认为,“南收杨、粤,北并陈、蔡,皆谓取其地也,但若言攻,则非其指矣。《史记》作收者是也。”[30](p369)清人程恩泽《国策地名考》认为,所谓“杨粤”,“大约今广东广州府等处皆是。”何建章释“杨越”:“又称扬粤,今广东省地。”②类似的记述又见于《史记》,“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南收杨越,北并陈、蔡。”[31](p2423《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所记则更为明确:“及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32](p2831悼王距共王已过了150多年之久,时已至战国时期,吴起的变法使楚国一跃成为诸侯中的强国,也仅至于洞庭、苍梧,可见共王时期的“奄征南海”、“抚征南海”至多不会越过这一界线。《后汉书》对此说得很明白:“及楚子称霸,朝贡百越。秦并天下,威服蛮夷,始开岭外,置南海、桂林、象郡。”[33](p2835战国早中期,楚国的南征,除融合今湖南境内的杨越人外,不愿臣服的杨越人均被赶往南岭及以南地区,而开岭南越地是秦人灭六国之后的事情。《史记》所谓“南收杨越”,也仅限于五岭以北楚越交界地带,而岭南杨越人慑于楚国的声威,表面上对楚称臣,并建“楚庭”以示对楚国的归顺,则是一种缓兵之策,实际上,楚国并未往岭南杨越地派官员行使管辖。也许楚国最终的目标便是纳南越于彀中,但还未等其实现目标就为秦国所灭,而灭楚后乘势进军岭南越地,将岭南越地归入中原政权统一版图的是秦国。因此,岭南越地至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方才真正意义上全境向北臣服。后来南越国赵佗初期向汉朝的臣服与此如出一辙。
周夷王和周惠王时楚子伐杨越立楚亭又作何解释呢?“亭”本是一个标志性建筑,中有石碑,碑上铭文。楚国时,对新征服之地往往都立亭以为领属,后来亭成为民间坊里区划单位,亭有亭长。刘邦曾为“泗水亭长”,《史记正义》曰:“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亭长,主亭之吏。高祖为泗水亭长也。”[34](p343)楚立亭皆可称为楚亭,楚亭并非特指,只是今广州越秀公园中越秀山上还保留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刻有“古之楚庭”四个隶体字的石牌坊,可以显示它与楚国的历史联系。所以,高固为相的楚威王之前,历次南征扬越楚子皆立楚亭以为记,虽说是南海事楚之后,方建楚亭,却不是在岭南越地建有楚亭,而是在楚国南方征得的僻远之地立有楚亭。高固之前的楚亭与高固为楚相后独掌岭南越局时建立的楚亭是没有关系的,它的建立,说明楚国经成王、庄王、共王以至悼王、威王五次较大的经营,至战国末期才对岭南扬越人有了形式上的统辖,其方式是以完全同化于杨越人的高固代理,这也开了秦汉经营岭南越地“以故俗治”的先声。楚国虽然没有直接对岭南越地施以行政管理,却为后世中央政权经略岭南提供了启示。
七国时期,后成为秦南海郡所属地区主要是北来杨越人的活动范围,形成秦以后的南越族。杨越从百越族系中的消失,是楚国征伐的结果,也可以认为是楚国灭了杨越,而越岭南迁的杨越人至秦时则称南越了。居于南海西部的西瓯和骆越则是杨越以外的越人土著分支,楚国未与其发生关系。
三、楚国南界与岭南的区域归属
楚国南界是随着其势力的拓展不断向南推移的,何时与岭南区域发生联系、发生怎样的联系,则要从楚国发展的历史去考察。
楚国初为周成王所封时,所处环境十分恶劣,《左传》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记楚右尹子革与楚灵王对话时,回忆西周初年出任早期生活状况云:“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35](p1705而且,楚国当时的境土很小,《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所谓:“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又说:“晋阻三河,齐负东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36](p509)以江淮为界,是文献中较早的关于楚国疆域范围的记录,但已不是立国初期的狭小区域了。淮为淮水,江却不能理解为长江,早期的楚国疆域虽比立国丹阳时已有很大拓展,却也不可能拥有北界淮河,南界长江的广大地域。按照石泉先生的考证,“汉水及荆楚地区某些河流古亦称江”,[37](p67)那么,“楚介江淮”之“江”应指汉水,更具体而言,“江”当为汉水北上源的丹江。淮水水系复杂,支流众多,其上源为流经河南汝阳的北汝水,其发源于豫西伏牛山,伏牛山是淮水水系和汉江水系的分水岭。“楚介江淮”,正是说楚国的范围介于伏牛山区与丹江之间,其中心为淅川流域。这一范围才符合楚国早期疆域的实际情况。对此,石泉、何光岳、俞伟超等都有较为详尽的考证,看法也较一致。
至楚王熊渠时,楚国势力沿汉水向东南发展。《史记·楚世家》曰:“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38](p1692周夷王为西周第九代君王,夏商周断代工程把他在位定在公元前885年至公元前878年间。杨粤,也作扬越。熊渠于周夷王时代,利用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的时机,就近攻伐庸蛮、扬越。楚国起初所征服的都是江汉之间的小国,至楚文王(公元前689—前677)时,楚国才成为独霸一方的大国。《史记·楚世家》云:“楚强,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齐桓公称霸,楚亦始大。”[39](p1689成王(公元前671—前626)熊恽时,楚国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王既交好于诸侯,又礼敬于周天子,因而周天子赋予楚君特权,让他镇服南方夷越,以确保中原的安宁。楚国正是利用周天子的授权,趁机吞并江汉诸国,不断扩充实力、拓展疆土,而致“楚地千里”。此番征伐中,本居于江汉之间的扬粤人首当其冲受到楚的征伐,而被迫放弃江汉沃野,向南、向东迁徙,故至春秋战国时期,杨粤人已经遍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是今湖南和江西部分地区。
楚庄王十七年(公元前597),楚国围攻郑国,攻下郑国都城,郑伯对楚庄王说了一番示下称臣的话语:“孤不天,不能事君,君用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惟命是听!宾之南海,若以臣妾赐诸侯,亦惟命是听。”[40](p1702庄王之前为穆王,在位12年。穆王三年(公元前623),攻灭地处今河南信阳市东北、濒淮水的江国。《汉书·地理志》汝南郡之“安阳县”注引应劭曰:“故江国,今江亭是”。[41](p1563穆王四年(公元前622),又沿淮水东下,灭掉位于今安徽六安和河南固始境内的“六”、“蓼”。《汉书·地理志》曰:“六,故国,皋繇后,为楚所灭;蓼,故国,皋繇后,为楚所灭。”[42](p1638至穆王八年(公元前618)又伐陈。可见,穆王时期楚国疆土一直是向东沿淮水两岸发展。庄王在位时期的疆土又有所拓展,灭庸、灭舒、伐宋、伐陆浑戎、围郑,这些小国除庸位处汉水以南外,其它均为穆王时期征伐区域基础上的拓展。因此,楚国至庄王时期,势力范围仍然没有突破汉水与淮水流域。郑伯所谓“宾之南海”,是一种婉辞,意思是希望把自己放逐到南海。其中的“南海”并非后世所称的岭南地区,而是楚国淮、汉以南广大夷越(扬越)区域。当时楚国的疆域范围甚至没有越过长江。
庄王后嗣为共王(公元前590—前560),《史记》未载楚国攻伐的对象。《左传》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记述共王子囊为其谋谥之语:“赫赫楚国,而君临之,抚有蛮夷,奄征南海,以属诸夏。”[43](p1002《史记》所载,西周时期楚人所伐蛮者,唯有“庸”①。对“庸”的征伐起自熊渠时代,至庄王三年(公元前611)方始告灭。区区一个庸蛮,历经数百年才略定,南方广大的夷越地区,共王时代不可能完全据有。因此,共王抚有的“蛮夷”,主要是指早期楚国西南部山区的庸蛮等族;奄征的“南海”则指居于以“鄂”为中心的江汉平原及以南扬粤地区,至多达于“云梦”。有论者称“'奄征南海’或'抚征南海’无疑都是指征讨岭南而言,此时楚国与岭南发生了政治关系”,[44](p157)与史实是不符的。
《战国策·楚策一》“苏秦为赵合从章”,记载了苏秦对楚威王(公元前339—前329)的一段话:“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清人张琦《战国策释地》曰:“洞庭在今(湖南)岳州城西南一里,一名巴邱。……古苍梧,汉零陵郡也。今(湖南)永州府至广西全州地。”②《战国策》中的“苍梧”,为汉以前文献中出现的、关于楚国南境唯一明确的地名。后来《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亦载:“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45](p2831吴起相楚悼王在公元前381年以前,即战国中早期。威王距悼王时代未远,《战国策》和《后汉书》,作为不同时期的两部文献都提及楚国南境的“洞庭”和“苍梧”,可以肯定,楚国至威王时期的确南界已至苍梧。然而,战国中期楚国领有的“苍梧”究竟指何地,历来存有极大的争议。
据钱穆先生考证,最初的“苍梧”之地还不在今湖南地区,而在汉水以北的丹江流域,其后转移到湘水流域,是由于“楚人南迁,北方雅名胜迹,皆已移植”的结果。[46]Pp279)又据徐少华所考,“楚人于战国中期即在其南境的今湖南一带设置了洞庭、苍梧两郡,秦始皇二十五年,于王翦'定荆江南地’后,随即设立的洞庭、苍梧两郡,实承楚国故治而来。”[47](p323]楚秦苍梧郡约始置于战国中期,主要范围在苍梧山以北,以今湖南长沙、郴州为中心的湘水流域,至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左右改为长沙郡,前后延续了100多年。汉苍梧郡又继承了楚、秦苍梧郡的名称,但位置却南迁至楚、秦苍梧郡以南数百里的今广西梧州一带。后晓荣也认为,“秦苍梧郡范围大致包括今湖南南部和广西北部部分地区,其辖地跨南岭,实为战国楚势力的延续,并为西汉初年南越国所继承。”[48](p429)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曰:“盖汉苍梧郡,为今广西梧州、平乐、广东肇庆三府及湖南永州府之永明、江华二县。是时,楚地跨有蛮粤,未必不至于此。”[49](p747)综合各家论者,对于楚国南界的争论,皆是围绕“苍梧”地望而展开的,远则过全州至湘水上源与漓水上源交界处,近则为零陵郡,即今湖南永州一带。无论远点还是近点,苍梧毕竟只是楚国南界上的一个点而已。如果仅限于一个点,而且这个点还无法确定其可靠位置,断不会出现后来如此多关于战国时楚国南界已越过五岭,而至秦之南海郡地的说法。那么,除了西线苍梧以外,楚国在东线的楚越交界地带的南界又当至于何地呢?
《通典·州郡十四》云:“秦始皇略定扬越,谪戍五方,南守五岭。自北徂南,入越之道,必由岭峤,时有五处。塞上岭一也,今南康郡大庾岭是。骑田岭二也,今桂阳郡腊岭是。都庞岭三也,今江华郡永明岭是。甿渚岭四也,亦江华界白芒岭是。越城岭五也,今始安郡北,零陵郡南,临源岭是。西自衡山之南,东穷于海,一山之限也。”[50](p4911《通典》说得非常清楚,秦始皇南征杨越大军是分为五路的,先期是守住五岭,因为这是由北向南的必经之路。这里没有说首先攻克五岭要塞,而是派兵把守五岭,说明在秦兵南下至五岭之前,五岭要塞已经不为越人所控制。那么,又是由谁控制呢?显然,秦征岭南杨越人之前,已灭楚国而尽有其地,秦人是从楚人手里接过了五岭要塞的控制权。因此,可以断定,秦兵越过五岭关塞南平杨越人之前,五岭地区已为楚国所有。否则,秦始皇所派出的五路人马不可能如此顺利越过南岭而径直将杨越略定。秦在军事解决岭南百越之时,东线大庾岭关、骑田岭关、萌渚岭关、都庞岭关的几路大军都没有遇到多少阻力,而西线越过越城岭关,通过湘江而进入漓水的一支秦军也是顺利通过,秦将屠睢为西瓯人所杀,浮尸数万的情况还是秦军深入西瓯人领地之后发生的。
秦征杨越之前楚国已经在军事上据有五岭,至少是占据了五岭的关塞。于此尚有其它材料可以佐证:《舆地广记》卷三十五“广南东路”称,韶州、南雄州、连州、英州“春秋为百越地,战国属楚”,卷三十六“广南西路”称桂州“古百越之地,战国属楚”;《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五十九“岭南道”谓循州、贺州“战国属楚”;《舆地纪胜》卷九十《广南西路》也说静江府“古百越之地,七国时服于楚”。明确了宋代的韶州、南雄州、连州、英州、循州、桂州、贺州等战国时属楚。也许有论者会提出质疑,“属楚”不必为楚所控制,但《舆地广记》等地理志书在记录各州的领属时,分明是以秦平百越,置岭南三郡为界线的。如果秦之前不属楚国,则全部直接标明“古百越之地”或“春秋、战国为百越”。诸如“潮州”条:“春秋为七闽地,战国为越人所居,秦属南海郡”;“融州”条:“春秋、战国为百越,秦属桂林郡。”如果以上宋代两广韶州等七州亦为越人控制,为何不与其它各州一样记述呢?为何单单将这七州提出而注明“战国属楚”呢?分明是以示区别,区别就是七州之地在秦平杨越之前已经为楚国所有。
那么,楚国何时疆域南界已至南岭山脉地区的七州之地呢?其时间的前限无法考定,但后限是可知的,即秦灭楚之时,楚国是据有该地的。秦人直接从楚国手里接管了七州之地。也许楚国晚期的疆域已不是其历史上最广大的,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所考定楚国疆域的北、东、西三面均已不保,唯有该书中不知因何故空而不述的南部疆域是稳定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楚国至悼王之前,其疆域仅至于洞庭以北地区,至战国中期的楚威王时期,南境已至五岭地区,而最远处是在战国中后期达到的。将《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舆地广记》、《方舆胜览》等书的记述联系起来,楚国南界东起循州,向西经南雄州、韶州、英州、连州、贺州,至静江府(桂州),恰好东西连成一条线,这也正是南岭山脉南界北纬24°线所在的部位。循州以东的梅州、潮州为闽越地。《舆地纪胜》卷第一百“广南东路”:“潮州,《禹贡》扬州之域,古闽越地,秦属南海郡,秦末属南越,汉武平南越复属南海郡。”[51](p3103“梅州,《禹贡》扬州之域,古闽越地,秦汉并属南海郡。”[52](p3135静江府(桂州)以西则为西瓯、骆越地。在闽越、西瓯、骆越之间,楚属七州之南的临海地区,才是秦时的南越(杨粤)之地。楚国已经将杨粤人压缩在惠州至梧州之间一个狭长的滨海地带。因此,史籍所载秦始皇略定杨越,实际上应包含有杨越、西瓯和骆越在内的百越诸族。其中对杨粤的略定异常顺利,而费尽周折,并一度遭受重创的是在西部的西瓯之地。略定百越之后,原为闽越之地的梅州、潮州与五岭关塞以南的南岭山区曾为楚所属的各地重新调整为南海郡,原西瓯之地置为桂林郡,原骆越之地置为象郡。
楚国的南界明晰以后,可以对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政区归属做一个总结了。至秦始皇略定岭南百越地之前,今广东潮、梅二州主要属闽越之地,今韶关、清远、河源的大部分地区属楚国,今广西贺州、桂林的大部分地区属楚国,今两广其它地区为传统的百越之地,分为杨越(南越)人、西瓯人、骆越人所属。
① 作者:蔡平,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员。
① 晋人顾徽撰, 元代陶宗仪辑《广州记》,见鲁迅、杨伟群点校《历代岭南笔记八种》。此处所引《广州记》的文字材料,与诸论者所引《太平御览》卷一八五“居处部”十三“厅事”辑晋裴渊《广州记》一段文字不同。裴渊《广州记》曰:“州厅事梁上,画五羊像,又作五谷囊,随像悬之。云昔高固为楚相,五年(羊)衔谷茎(萃)于楚庭,于是图其像。广州则楚分野,故因图象其瑞焉。”
① 楚悼王时用吴起为相,南攻扬越,《史》《汉》诸书均有记载,事又见《路史·国名纪》,其曰:“吴起为楚收扬越者,扬州之分,宜即蛮扬。”
② 何氏引于鬯《战国策注》曰:“泽传'攻’作'收’,又《南越传》索隐引策'吴起为楚收杨越’,故王杂志谓'作收是’。'南收杨粤’,'北并陈、蔡’,皆谓取其地。”并加按语曰:“杨宽《战国史》引此句已据王念孙《读书杂志》说改'攻’作'收’”。
①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房州竹山县,本汉上庸县,古之庸国。昔周武王伐纣,庸蛮在焉。”
②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引。
[1][20][29][31][34][36][38][39][40]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黄体荣.广西历史地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
[3][4] 李长傅.禹贡释地[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5] 胡渭.禹贡锥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7] 章如愚.山堂考索[M].北京:中华书局1992.
[8] 杨大鈊.禹贡地理今释[M].上海:中华书局,1944.
[9] 李民、王建.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 李勃.海南岛历代建置沿革考[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5.
[11][23] 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 袁文兴、潘寅生.唐六典全译[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
[13][14] 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5]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6] 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7] 王应麟.玉海[M].扬州:广陵书社,2007.
[18] 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9][51][52] 王象之.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1] 刘汉东.百越先贤志校注[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22][24] 屈大均.广东新语·人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5] 罗香林.中夏系统中之百越[M].香港:独立出版社,1943.
[26][35][43]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7] 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8] 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0] 范祥雍.战国策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2][33][45]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7] 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41][42] 班固.汉书·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4] 蒋廷瑜.桂岭考古论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6]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47] 徐少华.荆楚历史地理与考古探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8]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9] 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50] 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本文原载《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
甘桑石刻于2006年发现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马头镇甘桑地区,在2012年考古发掘之前,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1000多片。目前掌握400多片的线索,刻写总字数近两万字,《骆越史》选择其中QC021正面刊载的7个图像、3个数字卦;背面刻写的178个文字(词组)集中破译,釆取以数字易经、史前文明出土数字、甲骨文比对、壮语注音等多学科综合性研究的方法,解读出了以下石破天惊的历史之秘。
年代经过修正后的石刻文以图文并茂的内容介绍,公元前1050年2月10日即辛丑兔年殷历一月初二甲子日,周历晚于殷一个月,亦即周历二月初二甲子日的黎明时分,岁星中天,出现了木星合月的特殊天象。周武王大军正在向殷都展开合围,商纣王在此之前使用鸡卦占卜,分别得出被围困之"困",要迅速撤离之"遁",寻找定居建国于高山之"坤"三卦,断然决定突围南迁。
于是,左手执钺,头戴王冠的商纣王和一位妇人冲锋在前,在由大象、飞鸟军事集团总共767人队伍的簇拥下,成功撤离殷都。突围第七天,正是午日正月初八,周武王派出追兵,商纣王派出40头战象进行狙击,以牺牲12名将士的代价,在元宵节击退追兵,带着755人的队伍,长途跋涉两个月后,于公元前1122年前农历三月初六到达左右江流域,在三月初八建立骆越国。
骆越国建立之后,突围南迁而来的商纣王成为第一代骆越王。他们视甘桑其地为来自中原之后的第二个故乡。为了与当地土著西瓯国融洽关系,他们于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派出使者团队全力沟通,经过115天的工作,迁徙而来的骆越人与当地土著西瓯人在八月中秋节这天未日一达成协议,并在八月十八戌日举行结盟庆典。
3119年前,这年属于午年,也是商纣王突围南迁建立骆越国,以骆越王执政的第四年的农历七月初一,羌人出兵进犯骆越国,骆越王手举环首刀率领国人保家卫国。不幸身中毒箭,医治无效致死,于当月初十入土为安。临终前告诫族人,每年要用300天坐上大船巡视江海,哪怕只是剩下一个人,也要扎根、生长在这里,建设甘桑。
原来,商纣王早就突围南迁建国,甘桑石刻文记载了这一重大的历史真相。本来,《尚书》就没有写商纣王被杀,晚于商纣王时代上千年的《史记》,却歪曲事实,把商纣王之死,把坊间传闻当成了历史,真是贻笑大方!
据古书考证,越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禹,传至夏朝中原少康之世。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贺循《会稽志》云:“少康,其少子号于越,越国之称始于此。”而另一种说法,则见之于《国语》中韦昭注曰:“勾践,祝融之后,允常之於,芈姓也。”“芈”是羊的叫声,作为姓的始祖,可溯至甘肃、陕西乃至河南一带的季连部落。季连部落曾与以牧羊为业的羌族有大规模的联姻,甲骨文中,“羌”是“羊”的变体,因此,季连部落亦以“芈”为各部落的共姓。
商朝兴起时,剿杀季连部落甚烈,其族众七零八落,四处逃亡。在季连部落中,有一个重要的氏族——罗氏,逃亡至甘肃东南部(今信阳市罗山县)隐藏,得以休养生息。武王伐纣后,周天子裂土分茅,罗氏被封为子爵,其封土在湖北房县。在春秋时代,被楚国所灭,罗氏南下至洞庭湖一带。公元前391年,楚国南平百越,罗氏不得不继续南徙,直到岭南。
有学者认为,如今在两广交界地区,保留着大量带“罗”字的地名,如罗定、罗傍、罗董、罗岭、罗欧山、罗霍山、罗马山等,均为罗氏族人南下经过此地的遗痕。甚至广州的“羊城”之称,也源自季连部落的共姓“芈”。
温州一带称为“东瓯”,温州古称瓯越,东瓯王驺摇是越王无彊次子蹄的六世孙,姒姓,欧阳氏。秦始皇平越后赐姓驺。闽越与浙越关系较为密切,在越王允常时代,即有越人进入福建定居。楚灭越后,不愿臣服的越人大量向福建迁移,形成了后来的闽越。若根据史籍蠡测,岭南越族与浙越、闽越,似乎同出于季连部落。然而,这种观点,仍带有中原中心论的偏见,它无法解释,在季连部落罗氏到达岭南之前,岭南是否有人类的活动?季连部落是岭南文明的开创者,还是中途介入者?距今14万年前出现的封开垌中岩人,谁是他们的后裔?
中华文明是多元的
中华文明是多元发展起来的,是多个地方各自独立地发生、成长,并非以中原为“一元始祖”,从中心向四面散播。各地的文化在成长的过程中,互相融摄,参伍成文,始成大方之直。封开是岭南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山海经》里的“封豕”,《淮南子》里的“封豨”,说的都是封开这个地方?西瓯人以猪为图腾,并非如季连部落罗氏一脉以羊为图腾。考古学家在封开曾发现大量东周、春秋、战国时代的戈、矛、镞、刀、钺等物,证明西瓯曾经是一个相当强盛的部族。它的文明早在中原人到达之前,已经存在,并非纯由中原人带来。如果说季连部落罗氏一脉确实从中原南下,那么,它也必须与当地土著相结合,才得以在岭南发荣滋长。
越人善战
秦始皇南行的足迹,最远止于洞庭,再往南去,便是瘴雾缭绕、让人望而生畏的五岭了。秦始皇生平未曾涉足,大部分北方人也没去过。去过的人几乎都没有回头。他们对岭南的一知半解,多半靠道听途说,诸如“民如禽兽”,“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之类。岭南越人被描绘为一群断发文身,禽声鸟语,干栏巢居的野蛮人,谁也不相信岭南是一个有文明存在的地方。
然而,当秦始皇遣兵南征时,才发现岭南越人显然比东南部的越人强悍得多。秦始皇在灭楚之后,很快降服了浙江的越族,又顺利征服了温州的东瓯和福建的闽越,但唯独在岭南,五十万秦军遇上西瓯越人的顽强抵抗。秦军屡屡大败,甚至连统帅屠睢也被西瓯人砍下了头颅。《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为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適戍以备之。
第一波移民潮
由此可见,岭南越人并非一盘散沙的野蛮人,他们有着十分严密的军事组织,相当强悍的战斗力。那些从高纬度北亚气候地区来的秦军,除了被越人打得晕头转向之外,亦深受溽暑、台风、山蚂蟥、痢疾的折磨。北人难以适应南方的暑湿气候,所以一提南方的“瘴疠”,无不胆战心惊。
屠睢死后,秦始皇派任嚣、赵佗率军继续征讨岭南,并不惜动用十万军工,开凿灵渠,使长江的船只,得以由湘江,过灵渠,入漓江、桂江,再转入西江,顺流东下,直达番禺,公元前214年,终于实现了他征服岭南的宏愿。
几十万的秦军再也没回到北方,他们永远留在了岭南,留在了桂林、象、南海三郡,开边殖民,年纪大的便解甲归田。沿着秦军入粤的路线,西江一带便成了这批移民落脚最为密集的地方,然后向珠江三角洲逐步扩散。这是中原人口第一次大规模南迁。
作为新移民的秦军将士,之所以在粤西而不是番禺聚居,并非因为番禺的越族势力过强,而是当时他们负有在西江流域驻扎戍守的任务。为了协助这些新移民安家,赵佗还专门上书秦二世,“求女无夫家者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这批妇女到岭南,名义上为驻军缝补衣服,实则与之成家立室,蕃衍子孙。
然须注意者,古书中所说的人数,往往言过其实,所谓“五十万大军”、“十万军工”、“万五妇女”,都不是一个确数,有很大的夸张成分。即使接近事实,一万五千妇女与数十万秦军,亦不成比例,更多中原军士,还是要与当地土著成婚。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研究也证明,广府民系的体质特征与广西壮族有较大的相似性。而壮族是越人的直接后裔。
广州建城,始于任嚣。身为秦军将领的南海郡尉任嚣,在病榻弥留之际,遗嘱继任人赵佗:“番禺(即广州)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国。”这是任嚣留下的唯一遗言,其言虽然简单,但意味深长。
任嚣所说的“中国人”是指中原汉人。如果岭南没有一定的文明基础,单凭一群离乡别井的逋亡人、赘壻、贾人,能够开宗庙、立社稷吗?对这一点,赵佗看得比任嚣更清楚,他知道,要开发这块土地,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原岭南越人实行共治,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当地土著的习俗,不管这种习俗与中原礼教有多么巨大的差异,良则从之,恶则禁之。
许多富有地方色彩的事物,诸如广东人喝凉茶、穿木屐、睡瓷枕、住骑楼等等,推敲起来,无不与水土有关。古越人断发文身,曾令峨冠博带的北方人啧啧称奇,其实那只是渔民为了方便水上作业的一种打扮;干栏茅屋是因为广东地势卑湿,瘴气凝聚,毒虫蛇蝎猛兽又多,不得不筑巢而居,并非如北人所以为他们是野居穴处的“有翼,鸟喙”羽人。
文化上的误解,往往出于过分高明自许,自视如神,缺乏容受涵摄的雅量。而赵佗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建立南越国后,采取“百越和集”和“变服从俗”的政策,并不强行推广中原冠带,反而虚怀以容纳越俗,不仅任命土著越人做丞相,还带头与越人家族联姻。中原汉人与土著越人的通婚,在朝野都是很普遍的事情。
广东地区最大的族群——广府民系,便是在这种南北联姻基础上,渐次形成。以秦军所使用的“军话”为基调,亦因不断融入当地的越语,慢慢从方言岛的存在形态,沿着西江流域,开始了向广府话(粤语、白话)演变的进程。
事实证明,“百越和集”和“变服从俗”,并没有令中原文化在岭南湮灭,反而注入了新的内涵,养成了岭南文化开放性的先天基因。南越国没有留下什么文献记录,但赵佗治理南越国长达六十年,开物成务,草创经营,史书上称赞他“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这种文理,反映在舟车、文字、音律、冕旒、衣食、人伦、政治等等方面,都为岭南文明开创了一片盎然的生机。
满族文化网2020-04-30 00:27 摘自:https://www.360kuai.com/pc/997e3e10b1acfe43f?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1.打破两个错误的观念人们对于中华民族的来源,有两个不科学的错误观念,必须打破。
第一个错误,说中华民族自从三皇五帝以来,一直是统一的;又一直是封建帝王世代相传下来的。
其实不然,三皇五帝是许多民族在悠悠的远古时期的不同的神;后人才把这些神联系起来,成为许多民族共同的神,称作“三皇”和“五帝”。古人说自己是“三皇”、“五帝”生出来的,是黄帝的子孙。其实,这是不对的。
这个说法铁板钉钉般地定下来,就使得科学的民族史无法研究。
第二个错误,以为中国民族是在四面八方之中央,其他少数民族在四边,东方的民族叫做夷,西方的称为戎,那在南方的就叫蛮,而北方的则呼为狄。
实际上并非如此,古时,夷人、狄人各方都有。夷、狄、戎、蛮并没有某种固定的地域分配。
现今,我们知道的有“北京人”,山西“丁村人”,广西“柳江人”。这都是新发现的五十万年前到四五万年前的古人。这些古人,与今日之中华民族,究竟有何联系?还不知道,没有研究清楚。
今天的中华人,只不过四千年。而人类整个历史异常漫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数千年。可是,考古,可到达一万年;古生物学可到一百万年;地质学可以到几百万年。真不知,人类史从何时起始。
现在的有文字记载,又有文物为佐证的人类历史,仍旧是太短太短了。
2.中华民族的形成、壮大和发展
(1)商
古老的中华民族历史,有文字资料的,自商代的甲骨文起始,算来不过只有三千到四千年。
商人,是中华民族。它的东边为鸟夷人。
鸟夷人把鸟作为自己的图腾。凤鸟氏、玄鸟氏和爽鸠氏都是鸟夷。
鸟夷人所占地域极为广大。大概以山东为中心,最北到东北地区;南到江苏;西到河南。这些都有考古的根据。鸟族文化是黑陶文化。黑陶在山东、河南、东北、江苏等区域发现很多。黑陶的特点是薄,上面都有鸟头。这些是近些年才发现知晓的。
商的西边是羌人。羌人占地有陕西、甘肃一带。商人在河南、河北地区。同其他部落比起来,当时已算是很大的了。
商的南边是越,在甲骨文中无越的资料。因商同越的交往少。那时,商与南方、北方的关系少,而与东方、西方的关系多。
商的北面,仍是夷。夷人沿海而居。另外它的北边还有狄,但关系不多。
商代的中华民族大概如此。
(2)周、秦
商之后为周。周是羌人。羌人分成两支,一是姬姓,一是姜姓。都起源在渭河流域,陕西一带地方。姬姓同姜姓联姻。羊加男人为羌,羊加女人为姜。他们都以羊做图腾。
周人后来向南、向东方扩展。向南方扩展的是太伯。他沿汉水向东南发展到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建立了吴国。这当然不是太伯一人、一次行动所达成的,而是慢慢地逐步形成的,从而吴国为周所统治。那个地方原本是越人。
另外,周人向东扩展到了山西,再往东南到了河南。这一来,周人便同商人起了冲突,发生战争。结果,周灭了商。
周的地方大了。最初周武王时候,他们扩充到河南、陕西、山西三省,地域就很庞大了。周武王死了以后,他的子侄起来叛乱。这就引发了周公的东征。东征名义上是平叛,实际上则大大开拓了疆域。河北、山东都被吞并了。这个地带原是鸟夷的居留地,鸟夷人被迫分散,有的留下,有的逃到南方,有的逃往西方,有的跑往北方。所以周公东征的地方愈大,鸟夷人的分散也愈广。
后来的秦人,姓嬴,是鸟夷的一族。周公把秦人从东方赶到了西方。后来的越国,也是鸟夷人,嬴姓。犬戎灭了周,东方的鸟夷人姓嬴的自东方搬迁到西方。总之,东方和西方的各族混合了。到了秦代,东方的各族的人,则为来自西方的人(秦人)所统治了。
狄,即犬戎,以犬为图腾,商时已有。到周时,同犬戎就近了。狄在西、北方,势力很大,地域很广。西部的在陕北地区,北部的在山西、河北地区,内蒙古全是狄人。战国以后变为匈奴。历史上的匈奴,来自狄人。
到了春秋时代,狄人分为白狄和赤狄两支,用旗的不同来划分。赤狄占地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白狄在河北的定县。
晋人灭掉了山西与河北的很多白狄和赤狄。到战国时期,秦又灭了陕西白狄。于是,狄更往北去。所以,战国到秦、汉,狄人都到长城以北去了。秦、晋、燕各国都营造长城。到战国时,晋国亡了之后,赵国、秦国、燕国全都造长城,为的是防御狄人。
秦、汉以后,匈奴力量大,地域比中原还要大,占有了蒙古和新疆。匈奴人善于骑马射箭,善于打仗。所以秦朝特别派了大将蒙恬去抵御匈奴。可是,仍然被匈奴人抢去肥沃的河套地带,直到汉武帝时候才夺回。
秦、汉时代,在北面以长城阻挡匈奴的战马。在南方,就开拓越。西周时吴太伯已到了越,这时又到南海郡和桂林郡(即广东、广西),还到了闽中郡(即福建)和象郡(就是越南)。
越南的越人,在古代原本和浙江的越人是相同的。浙江的越有瓯人,东瓯人在温州,西瓯人在广西。南方的越人,用船向南方去,十分便利。如同北方的匈奴用马,能开到远方。越人,矮小的身子,黝黑色的皮肤,所以也有人称其为马来种族。因为体格和马来人相同,这一种族,也许是中原人。再往南,则到了东南亚,好像匈奴人之到了西伯利亚。
所以,古代的中华人,分为三:
①在中间地区,中华先人,是东方的人和西部的人所合并起来的。
②在北边地区,匈奴人,向北扩展。
③在南部地区,越人。
因此,可以这样说:全亚洲,在远古的岁月里,曾是三族共同开发。古日本、古朝鲜可能是鸟夷人。因为鸟夷人说,其祖先是鸟卵所生。在朝鲜,现在有许多证据。
从商、周到秦代,许多民族合并起来,汉代以后就叫中华民族,这其中包括了许多少数民族。例如,贵州的夜郎国,云南的滇国都并到一起。夜郎国,在汉武帝以前是独立存在的,到武帝时把它合并了。“夜郎自大”是怎么回事?汉朝使者到夜郎国,夜郎国王问道:“汉朝,比起我夜郎国来,孰大?”所以留下这个典故。比喻一个人不知天高地厚,而妄自尊大,人们就说他是“夜郎自大”。其实,他本不大。
中华民族的形成、壮大和发展,要归功于三个人:
①周公,他并下鸟夷,一直到了东方,到了海边。
②秦始皇,他并下了南方的越,到了福建、广东、广西。
③汉武帝,他发展到了云南、贵州。
四川,战国时,秦国就加以开发。四川,一是巴,在重庆;一是蜀,在成都。秦始皇之能够统一全中国,和开拓四川大有关系。因为,四川有米,打下巴和蜀之后,有了三个大地区,就可以攻取东方,东方却不能打四川。
内陆的小种族有许多许多。如蛮,它分很多个种族。对于蛮的开发,要归功于楚。
楚,本为东方的人,同鸟夷很近。楚人姓芊。楚以羊为图腾。原先在河南的东部,被周公一打,迁徙到汉水流域湖北一带。到了荆山,周公的力量达不到了,以后,它壮大起来。接着,南方的许多小种族都为它所合并。包括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各区域。楚曾派人打云南,没有成功。但南蛮的大部分是被楚所同化。
战国时,越国灭了吴国之后,楚国把越国灭掉。所以,楚在春秋、战国时代,地域最大,其周围有五千里。其次,才是秦。当时,许多人以为楚是要统一全国的;可是,楚却为秦灭掉。
春秋时代,有四个大国。即齐国、晋国、秦国、楚国。
齐国占了山东的大半(东北部),及河北的南部。
晋国占了山西的全部及河北的西部。晋国本在山西的南部,它向北发展,到了雁门关以南一带地方。
秦国,原先是在甘肃的东部——清水县。后来它扩充到陕西中部,再扩充到陕北以及陕南,加上甘肃的西部。到战国年间,秦国扩展到四川。秦始皇时,已经达到了福建和两广,这时的版图同当今的领域,就已经差不多了。
说到燕国,很有味道,它本来很小,可是到战国时期却大起来。它到了辽宁及内蒙古的东部。燕昭王向东北发展,到达热河、辽宁。这一扩充,主要是打击了朝鲜。原在辽宁、热河、河北、东北之一角的朝鲜人,便移到了现下的朝鲜。
朝鲜人称大河为滦。“滦”字变音成“辽”,又变为“凌”,这在韩音中,都是河。朝鲜人东迁,但是有一部分朝鲜人仍然留居在东北,这就是原名称的高丽。到唐朝,唐太宗又去打高丽,当时主要在今之鞍山一带区域。所以战国时的燕国很大。
战国时候有七个国家最大,即齐、楚、燕、赵、秦、韩、魏。
当时韩国、魏国在他们各国中间地方,被挤得无法向外扩大。韩国就是河南的中部和西部;魏国是山西、河南与河北的各一部分,这是最小的两个国家。
赵国往北发展,它原来在山西的北部和河北的西部,建都在河北的邯郸。
(3)汉
汉代武帝时候,到达河西走廊,又扩大到新疆及朝鲜半岛的中部和北部;再加上贵州(夜郎国)同云南。汉武帝的疆土大极了,中华民族壮大了,凡汉疆域内的人都说是汉人。实际上,人的血统很乱。
汉人不是单一的血统,是许多族的混合。汉武帝打败了匈奴,单于(即王)呼韩邪就向汉朝投降。汉宣帝时,匈奴来朝拜。汉元帝时,就把王昭君匹配给呼韩邪。在这个时期里,匈奴是投降,不是压迫汉人。
这时,匈奴分为一南、一北两支。向南的匈奴投降了汉朝。这一支中有一部分后来到了山西。向北的一支,北匈奴,到东汉中叶被大将窦宪打败。它向西发展到了中亚,再向西到了欧洲。现在的芬兰和匈牙利是北匈奴后人。
自此以后,匈奴没有了。南匈奴,变为汉人,北匈奴,变为欧洲地域的人。
(4)三国、两晋、南北朝
发展到三国时期,统一的中国分为三。这也有好处,可以再发展。
曹操打败了乌桓。乌桓是鲜卑人,鲜卑人原是西伯利亚人,鲜卑是西伯利亚的变音。他们占有热河一带,把乌桓强迁到内陆来。曹操打败乌桓,就向东北扩充。
刘备的西蜀向南扩充到云南,把云南和四川连成一片。
东吴向海上发展,派了朱胜驾上战船去清剿海盗,发现了台湾。这是大陆和台湾有关系的开始。公元三世纪,吴国派人到了台湾,占有并加以统治。只是吴国被灭掉之后,台湾就无人去管了。吴又开发了广东,名谓广州和交州(广东之西部)。本来,秦和汉代就已经到了广东,但无大开发。到三国时代,同化了。
晋统一了三国。但时间很短,不多久就闹起五胡十六国之乱。
五胡乱华,一个是南匈奴,在山西地带,起来闹。二是羯,这是由南匈奴分化出来的一支,也在山西(山西匈奴人多);还有鲜卑人(原是西伯利亚人)起来闹,他们在热河地带;再是氐人,战乱发生在四川;又有羌人,在甘肃、青海起来作乱。
五胡,都想抢占中原。所以,这时他们先后立起十六个国来。这十六国都在黄河以北,黄河以南的区域,属于东晋,都城在南京。
北朝的后魏最是强大,他们是鲜卑人。北魏开始在山西大同建都,后来发展到黄河以南,就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下令,使自己的民族全部汉化。衣服穿汉服,语言、文字一概用汉语、汉字,于是北魏完全汉化。这个族的姓也改了,如姓拓跋的改姓元。他们不再姓两个字,只姓一个字。
同时,鲜卑族的一支由首领吐谷浑率部人到达青海,从事游牧,用汉文,并以他自己的名字作为族名。他们原先在东北,以后渐渐到达西北。
(5)隋、唐、五代
隋统一了南北朝。隋炀帝做了一件好事。他把运河连接起来,使南方同北方的文化易于交流。中国自古以来,所有的河流全都是东西向的,自从运河开通并联系起来以后,就有了南北运行的河道,南北经济得以大畅通,使苏州、杭州、扬州成为全国的商业中心。运河把木材、粮食、盐、食品运往南北,方便快捷。
到了唐代,唐太宗时候,疆土大大扩张。例如新疆,汉代已经开发,但没有设立郡县,所以仍有三十六国。到唐代,改设郡县,加强统治,进一步开拓。唐代在东北,设立了安东都护府,为的是治理朝鲜。又在新疆设置安西都护府;在越南,设立安南都护府,从此,越南就一直叫安南;在内蒙古设置安北都护府。这一来唐的声名大极了。全世界能来的,全来了,阿拉伯、波斯、东南亚的人都来了。唐代的疆域,比起汉代来,更大。
唐代开始同西藏有了关系。藏人原是羌的一支,本名发羌。藏人读“发”为“拨”的音。读“大”为“吐”的音。所以称作“吐蕃”。这个“蕃”应读为“拨”的音。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有许多工匠随嫁而去,还带了不少种子,以帮助吐蕃建设工业、农业。又有些乐人,搞音乐,所以布达拉宫至今有唐乐。这一下子,唐和西藏成了甥舅之国。此后,西藏同中央有了亲谊。
唐代,外国人来得多,他们来中国,第一先登上广州,广州就繁荣起来。所以后来广东话中唐音最多,广东人自称为唐人,华侨在外国聚居自称唐人街。唐时,开发疆土极大。到五代就不行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为五代。汉人朱温篡唐,建立了后梁;沙陀(在今新疆)人李存勖灭梁,建立了后唐;沙陀人石敬瑭借着契丹(在热河)人之助,推翻后唐,建立了后晋;沙陀人刘知远乘契丹灭了后晋,建立了后汉;汉人郭威推翻后汉,建立了后周。五代前后不过五十三年。
说起来,五代时期倒也没有什么破坏。只是乱七八糟。此时,文化有一点进步!把古书刻在木版上,印出来。有个人叫冯道,他是三朝元老,办了这件好事。
(6)宋、辽、金
宋朝的疆域缩小了,是统一朝代中最小的。比之于秦和汉,比之于唐,数它最小。宋放弃了东北,放弃了河北的北部,即燕云十六州,都弃给契丹人(热河为其原居地)。宋太祖把南方的,大渡河以南的土地,从地图上以御斧砍去,全部放弃给大理国。宋最怕辽。辽是契丹人,这时已经占有了东北。每年宋都得送些金、银、丝等财物给辽。于是契丹愈加强大,常常要和宋打仗。所以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山西一带。
辽前后约有百年。宋、辽常开仗,宋常败北。辽成为大国,占有全东北。
金人起来了,金人是满人的祖先,是当地人,在吉林等处。金人受辽压迫过甚,就起来反抗,灭掉了辽。这也就是满人灭了鲜卑人。金人接着又去攻打宋。宋徽宗时,皇帝只喜欢字画和玩乐。最后北宋亡了国。北宋原在开封,宋高宗被迫到南方建立南宋,都城在杭州。宋和金,以淮河与秦岭为界,后来宋向金称臣。金先后不及百年,也就完了。
(7)元
不久,蒙古起来。成吉思汗原在外蒙古。人越向北方越勇,马越靠北边越骁。蒙原本还是个小部落。经成吉思汗东战西打,成为大国。
成吉思汗不打中国,他往西去打西夏,即宁夏,这里当时是藏族、羌人,一下子灭了西夏。他又打到中亚,打到俄罗斯,打到莫斯科。早先俄罗斯本不是统一的,蒙古人去攻打,倒使它统一起来。成吉思汗立了四大汗国汗国,罕即王,就是王国。在东北,立一个罕国;在蒙古有两汗汗国汗国;在中亚,也立了一个罕国。
这就把北冰洋以南(包括西伯利亚),长城以北,东到东北(除朝鲜之外),西到东欧的广大幅员的领土,全都统一在成吉思汗的统辖之下。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才打到中国来,并建都于北京,国号称元。另外那四个大罕国不在它的管辖之下。它有中国和东南亚(印尼除外)、印度支那半岛和朝鲜,通通包括在它的领域之内。元朝的地方,实在太大了。
在元代,蒙古人为首,色目人第二(一切外国人如波斯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等),汉人属第三,南方人(即淮河以南的人)列为第四。由于元人种族压迫至甚,汉人的反抗亦最甚。八十多年以后,汉人朱元璋起事,灭了元朝。
马可波罗发现了中国,把欧、亚两大洲联通起来。总的说,元朝好处:一是戏曲的发展;二是欧、亚相通。
(8)明
明朝的国名,来自明教。明教即波斯的摩尼教。朱元璋把元人赶回蒙古去,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重造万里长城。从前的长城都用土,宋以后改用砖,明成祖完全用砖。明代疆域比元代小。这时期没有朝鲜了,没有内蒙古了。长城以外,全非明的领土。西藏明称为乌思藏,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西藏的喇嘛教自元代传入到汉人中。
明代没有新辟的疆土,只有十八个省。云南设土司治理,安南、缅甸只是进贡。
明代移民是大事,从内陆各省迁徙大量人民去云南。所以云南话到现在还很好懂。
明朝另有一件大事,郑和太监下西洋,就是到南洋去。南洋的各个岛国他都去了,去过印尼很多地方。这给华侨开了路,此后广东、福建移居去南洋的更多。
(9)清
清朝地方大,元以后数清代地域最广大。
清时有了新疆,新疆地方自宋朝之后放弃了,到清朝重新开拓,所以名叫新疆。这一地区,是康熙时重开,乾隆定名。清时又开拓西藏。从明代以后,西藏实行政教合一,喇嘛管政治,没有藏王。到清代在喇嘛活佛死去以前,最后用手一指,照此方向的远处寻找这时出生的小孩,抽签决定哪一小孩可继承活佛。而抽签人是清人,于是清人取得宗主权。清朝并不直接管理没有没有没有驻拉萨的办事大臣管大事。西藏只有庙没有王。
对蒙古也这样,清对蒙古也取得宗主权。蒙古有王。清政府在蒙古也设办事大臣,分设于两处。蒙古的盟族管政事,清政府不派人去管旗内的事。清人推行怀柔政策,常以公主嫁予蒙王。此外,又设都统,管军事,一设在绥远;二设在察哈尔。这两区在清代时候,都在蒙古范围。
清人对新疆,设伊犁大臣。清人即金人,他们自称是后金。在入关之前,努尔哈赤之子清太宗时,改名为清。清人把“清”“明”二字联起来,“清”在“明”之上。
满洲,不是地名,是佛教中的尊号。就是“曼殊”,变音成了满洲。
清代统治甚是巧妙。所管臣民汉人排第一,满人排第二,其次为回,再次为蒙、为藏。汉、满、蒙、回、藏,五个族。对于满以外的各族统治都实行怀柔政策。满人作为统治者,容易当官,却不能经商、务农、做工。只靠官粮。其大臣可以自己任意圈地成为地主。满人进关是大量的,以为不劳动可以吃饭。但到后来,当官的还行,普通旗人没有生机,就很苦了,其妇女当妓女的颇多。
清朝对于汉人采行科举制度,以保护他们的利益,对待心怀不满者,则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所兴文字狱多极了。在经济上,清人不大管,着力在政治上压迫。对于蒙、藏,尽量提倡喇嘛教,家中有两个男性就送一人去当喇嘛。所以,蒙、藏人口越来越少。蒙古少到百十万;藏人才二百万。
自唐朝开始,回教随阿拉伯人来而传入。唐以前,只信佛。回纥族,在南北朝时就多,他们也就是后来的维吾尔。相信相信相信相信伊斯兰教,所以名曰回教。阿拉伯人,最早先到新疆一带。突厥。唐代突厥强大,占有蒙古地带。后来很快就变化了,分为东、西突厥。一部分同化到蒙族中,一部分同化在维吾尔族。土耳其,原是突厥,所以,外国人曾称新疆叫做土耳其斯坦。新疆人的长相,有些像西方人,因为他们是突厥的后人,先在西方建立了土耳其国。
匈奴族,究竟属于什么族,有争论。有人说是蒙古族,有人说是突厥族。
蒙古族本身只是一个小部落。他在成吉思汗以后,发展起来,容纳了许多民族。
3.各民族神话中的祖先
(1)盘古开天辟地
盘古是南方各民族神话中的神,说他用斧开天辟地。苗人的这个神话,被汉人所接受。他不是一个族的祖先,而是所有苗族和瑶族人的祖先。苗族居住区域内,有盘古的庙,逢到节日就来纪念他。每一族的每一支,每一年都纪念盘古。
苗族和瑶族人,在东汉以后,向南发展。他们原来在湖南,却被楚国赶走了。现下湖南西部还有苗人。凡能种田的地方,都被楚人和后来的汉人给占了。
(2)三皇五帝的各种说法
盘古之下,有三皇。战国时说的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这是秦人的说法。那时,人没有地位,所以三皇都是神,到汉朝,变了,说三皇是:天皇、地皇、人皇。
在秦始皇时候,他让大家议他的称号。大家说,古人云:三皇以泰皇为最贵。秦王说,自己愿意称作皇帝。皇帝是三皇五帝的简称。于是,决定尊称:秦始皇。
《楚辞》中用了东皇、西皇,是上帝的意思。道家说,天、地之上,还有道。道即太一,于是称秦皇为至尊。道家认定:无天地之先是混沌。这一说法又和盘古开天辟地,在天地之先,在天地之上的说法统一起来。
到汉代,改天、地、人,为三才。才的意思是材,是根本。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源于这三才。人,在天、地之中。这时,汉代才有了人。表示人力很大,能改天换地。后来,说天皇十二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这有两种意思:一是神话,是说天皇有十二个头,地皇有十一个头,人皇有九个头。二是一种理性说法,说是天皇传了十二代,地皇传了十一代,人皇传了九代。考究起来,历史上实际上没有三皇。三皇之说,是一种人的理性上的学说。三皇说,直到清朝,一直无变化。
再说五帝。五帝在古代的三本书中,有三种说法:
第一,《五帝德》,是《大戴礼》中的一篇。其中说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这一说法,司马迁所作的《史记》采用了。
第二,《易传》所说的五帝:庖羲(代表渔猎)、神农(代表农业)、黄帝(代表社会制度)、尧、舜。这一说法,更加理性化了。
第三,《月令》,《小戴礼》(《礼记》)中的一篇,说五帝是: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以上三种说法中,都有黄帝;第一和第二说里都有尧、舜。《尚书》中,有《尧典》篇,讲尧与舜的事,又称《帝典》。后人说孔子编的古史书,叫做《尚书》,是古代史官的记录。说是孔子不信黄帝,所以只有尧、舜以下的历史。这样,自孔子之后,推翻了三皇,历史从尧、舜以后起始。近代康有为说,孔子不过是托尧、舜之古以改制,实际上没有尧、舜。
说到这里,得联系五行来讲,五行相克说从战国时候开始有的。汉朝发展了五行说,又有了五行相生说,意思就是:
五行相克说,是这样的:这一五行相克之说,似乎更有些科学性。这是科学的根源,也是迷信的初始。算命来源于这里。自汉以后,采用五行说,以发展迷信。把什么都说成五行了。
在五行相生说以后,汉《小戴礼》中的《月令》就是说皇帝以下与人民百姓每月要做的事。
这些事要按五行的次序去做。例如:太昊(木,即种),是春,在东方;炎帝(火),是夏,在南方;黄帝(土),土王用事,每季有十八天,在此期内干一切的事。土事分于四季之中;少昊(金),是秋,在西方;颛顼(水),是冬,在北方。黄帝居中,四时皆有,最高。
西汉时期,这一说法甚是盛行。凡杀人,都要秋决,因少昊,用金于秋。那时候说,春生,夏长,秋杀,冬藏。西汉末年,有个刘歆,他想用五行相生说调和以上三种五帝的说法。他的新说法是:
①太昊伏羲氏 木
②炎帝神农氏 火
③黄帝轩辕氏 土
④少昊金天氏 金
⑤颛顼高阳氏 水
这是第一轮的五行。
⑥帝喾高辛氏 木
⑦帝尧陶唐氏 火
⑧帝舜有虞氏 土
这是第二轮的五行。
这乃是刘歆说法。他把五帝弄成为八帝了。汉光武帝刘秀,说自己得了上天给的赤伏符,也是火,因为汉是火德。曹丕称帝后,年号称黄龙,表示自己是土德。上述刘歆这个说法,一直保持到清朝。
现在研究起来,可能是:
伏羲氏——为一个社会时期。太昊,是天神,人拜天神之意。
神农氏——为另一社会时期。
轩辕氏——亦是一个社会时期,这时有了车。
这些都是有文字史料以前的历史,没有根据,都是人们的推想。
到战国时,有个韩非子,他又提出有巢氏、燧人氏之说。
这都是推想的,把社会人格化。《尚书》中有传说,有推想。
中国人用火已有四五十万年了。在那个远古时候,部落有许多,没有统一的皇帝。
(3)夏、商、周的传说和历史
现在的中国史,只能看到夏、商、周的史料。夏在周的文字史料里才能看到一点,可是仍然一直没有找到夏的器物作证。根据文字史料,商以前肯定有夏。至于夏以前的事,就无法肯定了。
夏时,称王为后。夏的王有名叫相的,又有个名叫皋的。《左传》上讲:“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崤,是山名,在函谷关以西,陕西的东部。周,常自己称作夏。周、夏可能是一族。夏,是从西方来的;周也是从西方来的。南阳,夏人的居留地,见《史记》。夏在河南的西部。中华二字来源于夏,夏与华,古时同音。因人们居于中间地带,所以称为中华。
夏、周都来自西方,又建立了大国。夏代有四百年,周代有八百年。时期很长。长期间来自西方的民族治理着中原之地,故曰中华。
禹,可能是夏时人们所崇拜的神。在《尚书》中,有《禹贡》篇。这是战国人所作。这一篇讲地理,把天下分成九州:冀州——山西、河北;兖州——河北、山东;青州——山东东部;徐州——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扬州——江苏南部,浙江、江西;荆州——湖南、湖北及河南的南部;豫州——河南;梁州——四川、陕西南部;雍州——陕西、甘肃。以上地域是战国时代七国的范围。
《禹贡》篇是为了向皇帝进贡而作的,分别讲各地、各地区、各个经济地理状况,连当时的水旱交通路线也写了。这是史书中很有价值的一篇。使人相信,中国自古以来是大统一的。
周时,在文字上已有禹这个人。中国的历史,先有神话,再到传说,再到历史。所以,禹可以有二个说法:一说有其人;二说无其人。或者说:本有其人,或传而为神;或者说,禹原为神,后为人。
总之,可以说,黄帝、尧、舜,用历史科学来考察,肯定是没有的。禹,可能有,可能没有。黄帝、尧、舜、禹,可能将来在甲骨文中,发现文字证据。
孟子说:舜为东夷之人。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的传说,怎么产生的呢?原来,古氏族社会,男人嫁出去。上一代人的婿为酋长,他再传位给下一代的婿。这保留了上古之民的让位残余。母系社会原为母性统治,后来转而变成女子的丈夫统治,他再让位给女儿的丈夫。这样,才有尧让舜,舜让禹的传说,在旧社会,我用了八年时间研究三皇五帝,才有了成果。我替商务印书馆编教科书时候,我用了“所谓”二字谈三皇,说五帝。戴季陶是国民党要人,知道了以后,说是这样取消了中国民族的信心。为此,他要罚商务印书馆一百六十万元,后来托人说情了结此案。这是民国十三年(二十年代)的事情。我一气之下,到了燕京大学,连续发表了数篇文章,详细阐发三皇、五帝的考证及结论。
岭南地区百越部族——骆越、西瓯的发展历程
由此,结合《史记 勾践世家》这段记载:
先秦时期的广西地域早已有文明——西瓯古国和骆越古国
前言:
很多人都以为,广西地区的文明是在秦朝时期才开始有。甚至很多人还以为,乃至广东地区的文明也是在秦朝时期才开始有。其实这是错误的,先秦时期的广东地区早已经有文明出现,比如驩兜国文明、缚娄国文明、阳禺国文明。而在广西地域,先秦时期也有了西瓯古国文明和骆越古国文明的出现,
一.先秦时期的广西地域是什么:
先秦时期的广西,属于中国百越之地,具体为中国百越中的西瓯部族和骆越部族。而其中西瓯部族,又称西越部族。先秦时期的广西地域,其实早已经建立起了方国。其中西瓯部族(西越部族)又称西瓯古国,其政治中心在今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骆越部族又称骆越古国。其政治中心在今南宁市武鸣区。
因此可以说,在先秦时期的广西地域虽然还没有设立正式的行政区划,也没有诸侯国。但是在当时的广西地域已经有了文明出现,即西瓯(西越)文明,和骆越文明。并且西瓯部族(西越部族)和骆越部族是今天壮族的祖先,除了繁衍出壮族外,还有侗族、黎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仫佬族、水族等少数民族。
二.西瓯古国:
西瓯古国,其地域主要位于今天的广西哪里呢?《百越先贤志自序》记载:“译吁宋旧壤,湘漓而南为西越也。”而“译吁宋”,则是西瓯古国的君王,在抵抗秦始皇南征百越中英勇战死。
1.为什么说西瓯古国南到“郁江以北”?
根据史书《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贵州郁平县, “古西瓯、骆越所居”。 唐朝时期的“贵州”,就是今天的广西贵港市区(原贵县)。同时《旧唐书·地理志》也记载了:“ 党州,古西瓯所居” 。而“党州”,就是位于今广西玉林县境内。
2.西瓯古国向东还到达了今粤西地区:
同样是《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潘州,州所治,古西瓯、骆越地,秦属桂林郡,汉为合浦郡之地。秦置桂林郡,汉为郁林郡。”所谓“潘州”,就是今天的广东省粤西地区茂名高州市古称。
3.西瓯古国区哪里了:
西瓯古国,对于秦始皇来说是志在必得,因为南征百越是秦始皇完成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最后一步。西瓯古国在南征百越的秦军强势攻击下,虽然作战勇敢、抵抗激烈,甚至还杀死了南征百越的秦军统帅屠睢。然后一统六国的秦军实在是太强大了,西瓯古国在秦军的兵锋之下只能节节败退,最后西瓯古国的君王译吁宋也战死了。
秦军取得南征百越的胜利后,于岭南百越地区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大郡。而西瓯古国的部族人民是何处何从呢?他们一大部分留了下来,融入了秦朝的统治之中。一小部分则是一路向南撤退,最后漂泊海外到了东南亚地区。南迁至东南亚地区的这一部分西瓯古国遗民,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他们的子孙后代已经是遍布东南亚各地。
4.西瓯古国的历史遗址有哪些:
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张家乡燕水村,银山岭战国墓遗址。
三.骆越古国:
骆越古国,在西瓯古国西面和南面,其范围北起今广西红水河流域,西起云贵高原东南部,东至今广东省西南部雷州半岛,南至海南岛和今越南的红河流域。可以说骆越古国的范围比起西瓯古国的范围,是还要大的多的。不但包括了今广西半数以上、广东部分,以及今越南北部。但是骆越古国的中心却是在中国,骆越文化的源头也是在中国、骆越古国的主体部分也是在中国,这个中心和源头就是在今天的武鸣大明山南麓。
1.著名的邕江、右江,其实就是骆水、骆越水:
史书《旧唐书·地理志》 “在邕州宣化县处有关于骆水、骆越水的记载 :“驩水在县北,本牂牁河,俗呼郁林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唐朝时期的“宣化县”,是邕州的治所,即今南宁市区。“驩水在县北”,即在南宁市区北,即现在的邕江,而邕江又是西江的一部分。可见著名的邕江、右江,其实就是骆水、骆越水,是骆越古国的母亲河。
2.骆越古国有多大:
清朝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今邕州与思明府凭祥县接界入交趾海,皆骆越也。”交趾海,即泛北部湾,可见中国先秦时期的骆越古国范围是非常大的。
3.骆越古国文明:
骆越古国曾创造了灿烂而多彩的文化,学术界研究已知的骆越古国文明有多种文化,分别是:稻作文化、龙母文化、象形方块字、棉纺织文化、铜鼓文化、巫文化、航运文化、崖壁画文化、冶炼制造文化、三界观、太阳文化、玉器文化、干栏式建筑文化、柱子崇拜文化等等。其中骆越古国的稻作文化,对我们中华文明、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文明,都产生了较为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骆越古国的历史遗址有哪些:
(1)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陆斡镇:覃内村——岜马山岩洞葬;
(2)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马头镇:元龙坡——最早最大的骆越墓葬群;
(3)广西南宁市武鸣区两江镇:独山战国岩洞葬——随葬青铜器最多的岩洞葬;
(4)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罗波镇:罗波潭——古骆越文化中心;
(5)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锣圩镇和城厢镇:骆垌舞——独特的古骆越祭祀舞蹈。
四.先秦时期,中国百越还有那些文明:
史书《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可见中国百越的分布是非常的广泛的,百越的部族也是很多的。
1. 今广东地域的南越部族文明;
2. 今福建地域的闽越部族文明;
3. 今浙江南部、福建北部的东瓯(东越)部族文明;
4. 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的吴越部族文明;
5. 长江中下游、江淮之间的扬越部族文明。
结尾语:
广西地域在先秦时期,除了西瓯古国文明和骆越古国文明外,还有什么文明文化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