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余闲话

◆制谜宜多读书,以蓄精华,以备实用;制谜应善读谜,能知好歹,能明去就。黄山谷云:“学以聚之,无不受也;问以辨之,有不受也。”是之谓也!

◆多阅古今谜籍,亲传统而开眼界;多交先进后学,攻已短而效人长。

◆时时着意,事事留心;谜材无尽,谜思长新。

◆穷根溯流,先辨诸法之诀要,譬之在胸成竹;竭思运智,开启谜材之机纽,遂成出口莲花。

◆善谜者,底面浑融,藏大谬而不露;不善谜者,扣合支离,思虽巧而技拙。藏谬不露,耐推敲而趣不尽;思巧技拙,意虽尽而味无余。故我薄支离而重浑融,慕天成而厌杂凑。

◆祖咏《终南余雪》,不顾试帖格式,曰:意尽于此,遂成千古名作。制谜谋面, 旨在销纳谜底,苟尽意,何多求于敷陈对仗。所谓春秋笔法,取舍有宜。

◆凡一底而拟数面者,扣底应各涉蹊径,移步换形,各有意味。如面字虽异而取道实同,百谜一法,多而何趣。

◆以俗语为底,须取有字义可寻者,稍经别解,自然妙趣旁生。若有音无字,胡乱借用,或舍原字不用而另取同音,随意索扣,则不单失之粗鄙,且有乖义理,固不雅亦难远布。一经刊集印行,易地不通,必招讥议,不通招议之作,孰强其为之?

◆读人谜,恒究其底面之扣合贴切否,有趣否,贴切有趣,则欣赏之,褒扬之;不因其取作谜面之句我所未读,其用作底材之事物我所未识,而不屑之、菲薄之。然生涩之谜材,施之于我,我则不为。

◆人制一谜固佳,见其佳而慕之,更寻―面句,扣合之间愈见紧切而有神气,法同趣异,我乐为之;余制一谜固佳,因其佳而喜之,偶逢一面句,扣合之间,别见新意而有变数,法异趣同,我乐为之。

◆制谜因底撰面,必先为底立意。立意者,洞察本意,别出新意是也,新意既立,于是撰面以纳意。撰面者,先造句,后炼字,务使句顺而雅,字通而切。远离谜底原来本意,迎合谜解所立新意。立意为根本,炼字见功夫。

◆制谜以读底得意为先,运法纳底于后,所谓意得而法随者是也!是以制谜初无定法,自能遣驱百法。清代诗家黄遵宪有“不名一格,不专一体”之语,施之制谜,可为良箴。

◆谜面精美而扣底不切者,精美也成败笔;谜面粗鄙而扣底尽意者,粗鄙实属可憎。

◆《文心雕龙》曰:“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故成谜之法,非徒迂回弄巧而己,弄巧勿悖情,迂回应近理。

◆谜艺批评,指摘弊病,未言人,先及己,自家有病自家医,胸怀坦荡,难能可贵;怕及人,羞言己,自家作病自家医,向壁虚造,总嫌造作。而对已宽对人严者,更不可取。

◆一人有一人之制谜偏好,一地有一地之制谜习惯,习惯与偏好,使谜路越走越窄。造作的谦称敝帚自珍,是狭隘骄傲的隐性表现;过份地强调地方特色,是固步自封的公开宣扬。

◆灯谜创作,一如造车,尺度共有,易合轨辙,然制作者闭门独造,则难免因短视而撞车;灯谜组织,可比军团,同心用命,无往不捷,若领头人自用孤行,则必定因涣散而败军。

◆客有问余曰:“人每言‘谜如其人’,是否”。余以为谜乃百艺之一,大抵制谜需凭之以学力,使之以秉性,举凡秉性拘谨者,其谜平稳周全,虽无毛病可寻,终亦淡而乏味;秉性谐黠者,其谜新招迭出,每有尖新之意,或偶失之险戏;秉性豁达者,其谜雍容典雅,总见开阖自如,难以一管窥知。综此三者,大可揣谜知性,然人性多重,学力不齐,既眼高而手低,亦志大而才短,或因百虑一得,或凭灵感闪光,因难以数谜而知人也。

◆学谜须多读古今名家谜作,知其心思,明其手段。慕而摹,求而追;久而近,及而变,能变则庶几能成。未见不读古今名家力作,不晓通变,而能具个人风格名世者。

◆培养自身鉴别能力,能力高,易知好歹;立定自身追求境界,境界高,能明去就。

◆谜底之扣合,须有别解在,苟无别解,与词语注解何异;谜面上撰作,须有文采在,苟无文采,与隐语谶言类同。

◆制谜重别解,别解饶滋味。别解须自然,自然能生趣;别解忌造作,造作招人嫌。

◆会意参别解,气通神连,是制谜之基本功夫;增损加离合,撰精结巧,是措底之通变手法。只重结撰、不谙神气,素质犹差大半;唯知传神,未通结撰,家数总嫌未全。

◆俗语每见伧俚打浑,为之拟面要在移村入雅;古文总觉暗晦奥涩,以之作底耑赖变幽通明。以粗文猜俗语,必遭鄙薄;用僻义释古文,难辞艰深。

◆骤然得一条谜甚佳,不难,所谓“妙手偶得”;短期作一批谜咸佳,不易,难免“珠砺杂陈”。设使二名家,各精选向作三五百,其水平或难分高下;各漫录所制三五千,则质量之优劣立判。何则?二家产量固然多少不同,而保持个人水平之划一则更不易也。

◆人有十谜,一二甚好,且好得出奇;一二甚劣,且劣近非谜。判若二人,百思莫解,久而臆测,此人必心无是非,信手拈来皆成谜,随意抄出即发行,其要害在于不擅鉴赏,未明“有所为,有所不为”之理也。

◆《诗眼》云“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谜界则后生好拆合,老大多会意。然制谜当相底定法,一底入手,有意可会,施之别解变意而能成,何多事于拆合;一词入眼,有部可拆,假之描述拆合而可纳,何拘迂于会意。能成、可纳,皆入佳境,则可毋楚汉于老大与后生也。

◆余初学前人“春雨连绵妻独宿”猜“一”字谜,觉其意境凄婉,平仄协谐;暗销递减,手法精巧,可谓“一字一珠”,已臻极致。虽心慕手追,而终无“一”字之作,因“珠玉在侧,自惭形秽”也。今有人一发难收,连篇累牍,乐此不疲,而意境佳者少,且每少文理能畅;既手法生硬者多,又每多活剥支离。苟勿与作俑者较,条达者亦十之一二而已,鼓吹成集,总嫌多事。

◆明末清初《又一夕话·续雅谜》,已屡见用拆合法成多字底者,如四句七言拆“请坐吃茶”,十二句七言拆“蔺相如完璧归赵”等等,其间或措面似通不通,或拆底剩字过多,勉强杂凑,为当时人妒病,为后代人不取。八十年代,潮汕始见“东都原在洛水北”射“清凉油”;“莲花初放正暑天”猜“茯苓”。见者诧为新奇,后遂多“残雨翻飞入眼来”猜“泪痕”,“来日破魏靠子龙”猜“香魂女”之类。拆合之法重为谜界拾用,蔚然成风,越演越烈,题面越拉越长,谜底愈拆愈碎,拆合无序,似属必然。抚今思昔,喟然叹曰:不意现今谜界,亦以返祖为荣!

◆多字底靠拆合者,要拆合畅当,或按部顺序,或分字交叉。要指示明显,或前后东西,或去留增减,能如斯,斯为上;忌拆合混乱,或字部无序,或笔划倒颠。忌指示不明,或零件杂陈,或任人组凑,倘如斯,斯为下。

◆为多字拆合之底配面,应注重文理,或诗词句式,或文白语言,切忌不知所云,只为拆字撰作,花工夫而无益;宜注重文采,或评论叙事,或写景抒情,专重能诵可赏,隐拆合于句读间,赋谜作以韵味。

◆“撞车”是谜人永恒之话题,究其因,剽窃而外,也无非底材共见,诗书同读,谜法互通,水平相当已矣!同时作之则迎碰,慢见作之为追尾;迎碰必两伤,追尾须认罚。人多车杂,碰撞难免,与其互相指责,莫若各自规避,规避之法,其在通时人新信息,读前辈旧谜书欤!

◆《诗人玉屑》:“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若自生退屈,即有下劣诗魔,入其肺腑之间,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力,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故曰,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又曰,见过于师,仅堪传授;见与师齐,减师半德也。”我欲改其中二“诗”字以为“谜”,以作谜人箴。

(0)

相关推荐

  • 谜语鉴赏:读书破万卷

    谜面:读书破万卷 谜目:打成语一 谜底:神来之笔 制谜:陈瑞茂 [评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意思是: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起文章来, ...

  • 天津 岁寒三友 专刊(第六刊 9 期)

    第 8 期谜底 作者:天津 岁寒三友 ----------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4字 看望病人医院提示语) 谜底:探视须知 本期共发送8条图文,此为第2条 请回到主页面打开第3条猜射 第 8 期答中人 ...

  • 重头格谜

     谜底字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须将第一字重复出现一次后扣合谜面. 例如:谜面为"袖珍文章"(打一文学体裁),谜底为"小说".将谜底第一字重复,就是"小小 ...

  • 期艾格谜

     谜底字数在三个或三个以上,其中定要有重迭字,扣合时须将重迭字中的一个摒去才能扣合谜面. 例如:谜面为"领导当典范"(打一成语),谜底为"头头是道",将重迭字中 ...

  • 茶余闲话

    享清福不再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 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就是地上神仙. --李鸿章 一.帝辛 长巨姣美天下杰, 能文能武伟丈夫. 蔑视陈规废陋习, ...

  • “现实版余则成”:潜伏美国37年身居高位,离奇方式自杀身份成谜

    “现实版余则成”:潜伏美国37年身居高位,离奇方式自杀身份成谜

  • 【今天一谜160411】花开叶落,余心自闲(农事)

    点击进入:潮阳灯谜竞猜奖励规则点击进入:科普:"驴友"分享点击进入:早恋的利与弊点击进入:你到过新疆没?点击进入:"窈窕少女"君好逑点击进入:国画热拍之真功夫 ...

  • 余建新 | 我的诗谜情结

    中国的文字很有趣,每一个文字的结构都充满了玄机,此一个字也许就是彼一个字的再生,而彼此既独立却又联系密切.诗词歌赋则是以凝练的文字组成方式进而体现其有价值的内涵和外延.文字本精华,奈何怎得之?而诗则是 ...

  • 余建新/夏夜谜情--《故乡遗情录》连载之十

    记录生活点滴,收集天下美文.展示文字之美,弘扬汉语文化.不限地域,不限题材和体裁,长期面向全球征稿.微信公众号"老家黄梅 家在钦州",诚邀您赐稿! 本微信公众号是在市作协指导下,由 ...

  • 揭开MH370之谜,60余名专家殒命,阴谋还是意外《海底大搜索》

    揭开MH370之谜,60余名专家殒命,阴谋还是意外《海底大搜索》

  • 书房对联闲话:余事后来当润色,使君留意在斯民

    清代中兴名臣李鸿章(1823-1901)曾有这样一副墨迹: 余事后来当润色,使君留意在斯民. 每每读到此联,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群"心系百姓.行色匆匆"的亲民贤士形象,或者是鞠躬尽瘁 ...

  • 南阳“不见冢”发现10余座大墓, “王子朝奔楚”之谜有望破解

    南阳“不见冢”发现10余座大墓, “王子朝奔楚”之谜有望破解

  • 【朗读者——余博洋】蜜蜂“闯”班之谜

    蜜蜂"闯"班之谜 福清市实验小学  三年一班  余博洋 指导老师:吴丽铭 "嗡嗡--"一只小蜜蜂从窗外闯了进来,紧接着是一阵高分贝的尖叫响了起来.然而,那只蜜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