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名师经验故事】张春晓:读着读着就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教育是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头等大事。孩子成才,关系命运,情系家庭,干系未来;根在自身,本在学校,源在家庭。但“家校互联'怎么做?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衡中故事” 书系从名师(怎么培养学生)、名生(自身怎么努力)、智慧家长(怎么配合学校)角度给出答案。其中,《 衡中名师经验故事》指出名校的灵魂是名师,讲述了怎样阅读可以助力专业提升,将经验用于教育教学中?怎样令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怎祥在职业生涯中找到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此书分为读书所获、教学相长、甘于奉献三部分,精中选精地汇总了各个岗位上的衡中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生涯过程中的经验,完整解构了名师是怎祥炼成的。今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名师经验故事,与大家一起分享衡中老师那些温暖故事!
收获幸福的途径有很多,最简单易行的便是读书。读着读着,就明白了什么是幸福。
我从读书对我的教学、教育和人生三方面的影响做一下诠释。
一、读书让教学更有趣味和深度
因为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了在参加工作后把文言文讲得更通透些,在大学时我就读完了一整套共计20本每本都如砖头一般厚的《资治通鉴》,读完了《战国策》和《史记》以及一系列的人物传记。比如,《孔子传》《诸葛亮传》《李白传》《苏东坡传》《纪晓岚传》,等等。参加工作后又读了《二十四史精华》和《上下五千年》。我做了大量的摘记,也写了一系列的读书笔记。
一次讲一个文言文片段,涉及西晋的八王之乱。我用5分钟的时间把八王之间如何自相残杀的来龙去脉梳理了一遍,学生们都听傻了。我还经常给学生做一些知识普及,如黄瓜为何叫黄瓜不叫绿瓜。其实黄瓜本来叫胡瓜,是从西域引入的,后来隋炀帝讨厌胡人,就根据谐音将胡瓜改成了黄瓜。比如,秦朝的“秦”字本来是上面两个“王”字、下面一个“木”字,秦始皇认为天下就剩下我一个王了,哪能二王同坐,于是就取了“春”和“秋”各半边,组成“秦”字,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千秋万代。
有一天讲到汉语变迁问题,我跟学生说其实我们现在用的好多词语并不是汉语,比如,“利索”“嘀咕”是满族话,“胡同”“马虎”是蒙古话。学生们惊呼不已。
读书,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语文。
当然仅仅吸引学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本领。
为了能把古诗讲得更专业,我读了李元洛的《唐诗之旅》《宋词之旅》《元曲之旅》,读了《最美丽的古典诗词》、纳兰秋的《诗人的眼泪》和李国文的《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还写了一系列的诗歌鉴赏随笔,统一命名为“任是数语也动人”。这一随笔系列还在更新,每写完一篇我都会读给学生听,让他们慢慢去体会、鉴赏诗歌的角度和技巧。
有一次跟学生一起鉴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我问学生们:“就这么几句都有点儿不像诗的诗,为何能让后世无数读者为之一哭?”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孩子从时间角度分析:“前世英明的君主我追不上,后世英明的君主我等不及,可是生命只有一次,眼看着如此荒废下去,怎能不泪落沾襟?”有的孩子从空间角度分析:“天也苍苍,地也茫茫,可天地之大,竟没有诗人的容身之处,这才让人伤怀不已。”我最后总结:“我们不怕年华老去,怕的是年华空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古代士人的必由之路,但若帝王不识货,就只能在山林之中悄悄强健又悄悄衰老。到头来,人生毫无光彩之处,生命无声无息地消亡,就像泪水消失在雨水中。”当我讲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种诗心碰撞、情感共鸣的感觉真的很美好。
当你有了足够的阅读量,你会发现,你所讲的每一个作者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你所讲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都是带着强烈个人烙印的表达与诉说。当你在课堂上可以很自如地援引作者的人生经历,当你可以给学生提供专业的鉴赏视角和审美方向,你会发现,教书,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二、读书让教育更富智慧和温度
不读书,教育之树无根;不读书,教育之水无源。无根之木必凋,无源之水必竭。
受魏书生老师《班主任工作漫谈》的启发,我也让班里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受曾军良老师《爱与智慧的教育》的启发,我跟学生探讨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读孔子,用心体会他老人家视弟子如孩子的真情;读顾炎武,深入了解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站位与情怀。
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不应该是冷冰冰的,而应富有智慧与温度。
记得本学期二调考试期间,上午考完试是12点,不少学生直接去食堂吃饭了,在班里学到12点20分的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下午考完试,在语文试卷讲评前,我跟学生们说:“我知道,咱班那些直接去吃饭的同学肯定是吃完饭就赶紧去宿舍复习下午要考的科目了,一定不是为了早点儿回宿舍闲聊。我猜得对不对?”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对!”我说:“好的,相信大家的回答都出自真心。下面开始讲评试卷。”那堂课,学生们都倍儿精神,后来期中考试,中午12点后我去教室,发现所有同学都在复习功课呢。
对学生进行的这次教育我只用了不到半分钟,但效果极佳。变有罪推论为有功推论,让学生在会心一笑中实现自我教育。
教育就是这样,不用非得金刚怒目,有时谈笑间就可以把墙推倒,搭成桥梁。
三、读书让人生更具质量与厚度
有人说:“人活一辈子等于没活过。”因为人只有一辈子,无法和可能有的上辈子和下辈子做比较。不过幸运的是,我们还可以读书。
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各种人的不同活法,从而给自己的人生以借鉴;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人对人生的诠释,从而给自己的人生以指引。在这些借鉴与指引下,努力把自己这一辈子活得更好。
比如,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你会懂得什么叫扼住命运的咽喉;读史铁生的《命若琴弦》,你会明白不抱怨也不苟且,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读林清玄的《清欢三卷》,你会知道原来人可以活得这么有智慧;读周国平的《风中的纸屑》,你会看到这世上很多人活得比你深刻得多;读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又让你认识到幽默真的是一种富有力度的智慧。
读书多了,我更爱微笑了,更愿意让自己的脚步走得从容,更愿意让自己变得幽默和有趣,更愿意对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心存感激。
读书,让我遇到更真更好的自己。
西方有句谚语,山坡上开满了鲜花,但在牛羊的眼里只是饲料。我们拥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就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其实都是不一样的。
对线条和色彩不敏感的人来说,《二泉映月》等于不存在;对文字和修辞不敏感的人来说,《哈姆雷特》和《红楼梦》等于不存在。那么,推而广之,对任何艺术门类都没有任何感觉的人,一辈子也只能活在一个实用主义包打天下的世界里。扪心自问,这辈子,我们有多少时间是自己把自己关在美好世界的大门之外了呢?
如周国平所说,这世上有太多的人在工作车厢里拼命挣钱,又在娱乐车厢里拼命消费。向前去再向前去,却不愿意停下来扭头看一看车窗外那美丽的风景。
一个本应有着生命灵性的人,却不能感受到这种生命灵性带给自己的崇高感,那么生而为人,又有何意义呢?
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读书,让我的心思更细,眼睛更亮,使我很自然地去捕捉生命中那些富有意义的片段。哪怕在雾霾中,我也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激情。
读书,让我看到更大、更美的世界。
丰富知识,涵养性情,启迪智慧,领悟人生,读着读着,就看清了来路与去路;读着读着,就明白了珍贵与幸福。
亲爱的朋友,在夜等着灯、灯等着人、人等着心的时候,打开一本书来读吧。祝你收获幸福。
张春晓:语文老师,高一年级7部主任,2015年所带两个班的语文平均分为河北省第一,2016年带出河北省理科榜眼,执教至今,将30余人送入清华、北大,被评为衡水市优秀班主任,衡水中学高考明星教师、五星级班主任、专业成长优秀个人、十佳德育创新标兵、十佳书香博客等,曾获全国语文优质课比赛二等奖,河北省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衡水市说课比赛一等奖,衡水中学“三三三”教学法特等奖,获得三枚校长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