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苏26 苏轼也会羡慕别人家的子孙啃老?

徐苏26 苏轼也会羡慕别人家的子孙啃老?
徐州城南两百里 北宋名园在眼前
北宋流传至今的诗词中,有大量关于灵璧张氏园亭的内容。
曾巩曾写过三首赞美此园的诗作,“汴水溶深带雨流,黄花艳艳亦迎秋”“不须置驿迎宾客,直到门前系画船”……
王安石的胞弟王安礼也写过“池塘脉脉春泉动,亭馆阴阴夏木凉。砌叶乱风摇月色,檐枝留雪宿年芳”,一首诗中写尽了园林四季。
苏轼的好友刘颁在诗中也揭示了园主人身份的细节:“主人昔傲吏,燕翼此衡门”,诗中也记录了此园的幽静空灵之胜:“密竹换啼鸟,清池添放鱼。悬藤林下坐,响石洞中居。”
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大概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这样一幅曼妙的画面:园林坐落在汴河水系一侧,每有宾朋乘舟而至,园主就在园门前迎候。走进园林,茂密的竹林深处有鸟鸣,清澈的池水中有鱼儿游动,走累了可以在藤木之下休息,还可以观赏那些嶙峋的怪石。春天,园林池塘内的泉水涌动,夏天可以在亭馆之中乘凉,秋天在满地落叶的夜色中赏月,冬天欣赏那些积落于枯枝上的残雪……
其实,园林之趣,胜在匠心步景之幻,游走其中的感动。
然而,在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之后,关于此园的诗句似乎在一夜间消失了……
原因也很简单,在金国南下的战事中,灵璧所在的宿州已成为宋金交兵的最前线,园主自然不会再在此地停留享乐,早就随着康王南渡了,在战火中,曾经盛极一时的名园迅速衰败。
通过各种线索,大概也可以推断出张氏园亭园主人的身份背景,后世分析,此园或为仁宗朝的宰相张士逊肇建,又有一说是仁宗朝殿中丞张次立的私家园林,但这其实已经不再重要。
回到元丰二年的早春三月,二十七日这一天,苏轼游走在张氏园亭之内,沉浸于巧妙如吴蜀之工的厅堂之间,吸嗅着椅桐桧柏的山林之气,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苏轼对于为官与处世之道,其实一以贯之的态度就是这样,顺其自然,不勉强为之。
看到这样别致清幽的园林,苏轼非常羡慕,感慨张氏先人为子孙准备了如此优渥的生活,后人即便不去做官,也能修身养性。
(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
由是,苏轼又想到自己刚刚离开的徐州,距离灵璧其实很近,如果可以在徐州购置一些产业,在此养老,以后也可以随时来园林游玩。
当时,四十二岁的苏轼以为,这一天不会太远了。(将必有日矣)
然而,苏轼哪里会想到,事业正在蒸蒸日上、平步青云的他,穷其一生,也没有能够在任何一片向往的土地上拥有宅院田园,他最颠沛、最坎坷也最真实的人生,在几个月后,即将开始了。
直到许多年后,苏轼再访张氏园亭,再作诗怀缅,却已经物是人非了。
是为《留题兰皋亭》
雪后东风未肯和,扣门迁客夜经过。
不知旧竹生新笋,但见清伊换浊河。
无复往来乘下泽,聊同笑语说东坡。
明年我亦开三径,寂寂兼无雀可罗。
《灵璧张氏园亭记》原文附于文末,自赏。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灵璧张氏园亭记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天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璧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璧,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馀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中之百物,无已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璧,鸡犬之声,幅巾杖履,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0)

相关推荐

  • 脱掉华丽的长袍

    前一段时间,一个曾经的学生跟我抱怨说,生活压力实在太大,社会的复杂.职场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纷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顿了顿,他忽然眼睛一亮,说:"老师,做一个隐士多好啊,像古代的隐士一样, ...

  • 【灵璧随笔】美女作家的秋日感怀

    秋日感怀 文/玫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北 ...

  • 【原创】三探灵璧西关外的天香阁

    三 探 天 香 阁 文/陈益芳 一日与友小聚,酒酣耳热之际,于是乎个个争相谈天说地,唯恐被称孤陋寡闻--好在我等非市井长舌,从不论人是非,且对花卉钟情.某君说起灵璧一仙葩奇事,顿时我等哑口无言.因为她 ...

  • 张氏祭祖歌,张氏子孙必看!

    张氏祭祖歌,张氏子孙必看! 巍巍中华,山高水长,浩浩张姓,族史辉煌. 始祖挥公,英武非常,轩辕嫡后,帝胄世昌. 其父玄嚣,封邑青阳,清河之滨,滋润成长. 手足情深,颛顼臂膀,生而颖悟,巧技尤强. 体恤 ...

  • 望江张氏清明祭祖子孙会/望江张氏祠堂/张氏汉留侯裔

    2016年,清明节前5天,望江张氏在翠岭山张屋举行大型祭祖活动,清明子孙会!"燕子来时新春,梨花开后清明",翠岭山桃红柳绿,栏杆湖光荡漾,遥望老祖地河西,默念杨湾诗林,心忽然温暖起 ...

  • 有市无价的灵璧石到底什么样?

    郭熙在<林泉高致>山川训中曰: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泉石啸傲,所常乐也.虽不能至,皆可卧游也.园 ...

  • 古文观止188:放鹤亭记

    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年)十一月八日,时苏轼知徐州.隐者张天骥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后迁于东山之麓并作亭其上,自驯二鹤,鹤朝放而暮归,白日里令其自由地飞翔于天地间,所以名亭为" ...

  • 灵璧复建“张氏园亭”之我见

    灵璧名家 张氏园亭复建之我见 文/晏金福                   闻张氏园亭复建,欣喜万分,因为本人一直以为要把灵璧建成旅游强县,复建张氏园亭乃第一要务. 我作为一个张氏园亭复建支持者,有 ...

  • 徐苏02 苏轼问:明月几时有?苏辙答:孤帆水驿照离忧

    徐苏02 二苏别离意难平 水调歌头再中秋 苏辙因南京(商丘)任期未至,更愿在徐州多陪哥哥几日,这一停,就是百日有余,从四月下旬,停到了当年的中秋. 尽管公务繁忙,苏轼仍尽量找出时间与弟弟相处,珍惜这难 ...

  • 徐苏21 ​苏轼的仕途,到底是坎坷还是平步青云?

    徐苏21 苏轼的仕途,到底是坎坷还是平步青云? 从熙宁十年(1077)四月二十一日赴徐州任,到元丰二年(1079)三月收到朝廷调至湖州的诏书,苏轼在徐州一把手的位置上还没有做足两年. 回顾苏轼近二十年 ...

  • 徐苏23 苏轼:我好舍不得徐州……可是我好想离开徐州​

    徐苏23 苏轼:我好舍不得徐州--可是我好想离开徐州 对于历史人物,中国人有一个特别不好的认知惯性. 其实,每个历史人物,其实就像我们这些平凡而自信的普通人一样,都是由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的细微动向 ...

  • 徐苏24 苏轼突然被从徐州调走的真相,只有一个​

    徐苏24 苏轼突然被从徐州调走的真相,只有一个 苏轼离开徐州启程赴湖州时,在<江城子·别徐州>一词中离别不舍之情甚浓,却隐藏了他对于下一站的目的地湖州,早已经心驰神往之的心路历程. 这其中 ...

  • 徐苏28 苏轼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仙儿的?

    就在‬扬州‬平山堂‬内‬,随着思绪的往复,苏轼心中波澜渐淡,望着堂前平山而立的风景,他哪还有什么豪情壮志? 苏轼突然想到,白乐天有诗--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 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 可就在这一 ...

  • 徐苏07 兴建黄楼,苏轼触怒楚霸王?

    据说,苏轼在动了兴建黄楼的念头之后,却发现建筑材料有限.恰好,徐州府衙内有一座几乎废弃的厅堂,古传是项羽所造,名曰霸王厅,多少年来无人敢进入,坊间谣传"动者必祸降之于身",久而久之 ...

  • 徐苏13 月老苏轼 嫁了侄女娶孙媳​

    徐苏13 月老苏轼 嫁了侄女娶孙媳 苏轼在徐州期间频繁结交青年才俊,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与王蘧.王适两兄弟的情谊. 苏轼比王氏兄弟年长近二十岁,是父辈人物.他尤其欣赏王适的人品,认为他贤达文雅,朴实厚重, ...

  • 徐苏25 关于退休退休,苏轼喋喋不休

    徐苏25 关于退休退休,苏轼喋喋不休 离开徐州,赴湖州任前,苏轼先往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与苏辙小聚,一路上,他骑在马上给弟弟写了五首诗. 原诗附于文末,自赏. 前三首记录了徐州两年的心路. 苏轼回 ...

  • 徐苏29 越湖州越近 苏轼诗中的不祥预感越强烈

    徐苏29 越湖州越近 苏轼诗中的不祥预感越强烈 离开扬州,苏轼继续南下湖州之路. 行不几日,终于过江,至润州(今镇江市)金山寺,再见到老友宝觉禅师,免不了又是一番唏嘘. 熙宁四年,苏轼首往杭州通判,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