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黄山画派大家梅清传世经典《黄山十九景图册》
梅清(1623-1697),字渊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能诗,尤善书画,王士祯称其山水入妙品,书入神品。有诗集传世。梅清以画黄山著名,“得黄山之真情”,与石涛、弘仁成为“黄山画派”中的代表人物。现代画家贺天健在《黄山派和黄山》中评道:“石涛得黄山之灵,梅瞿山得黄山之影,渐江(弘仁)得黄山之质。”
清 梅清 黄山十九景图册 33.9x21.9cm 上海博物馆藏
梅清常用“我法”、“古人在我”、“不薄今人爱古人”这三方面图章,表明了他在对待传统和创新的问题所持的正确态度。所谓“临摹百家只顷刻,点染万品随生成”,正说明梅清极善于继承传统,领悟诸家之长加以熔铸成“我法”,又善于体察大自然之神貌,功夫在手,丘壑在胸,顷刻之间一幅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象“生成”于笔下。“董巨耶,倪黄耶,沈文耶,谁与安名”,“我自有我法”(石涛语),梅清与石涛对待古人成法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梅清“爱古人”并非像王时敏等人那样,为了从古人那里得到些许“脚汗气”而是像石涛一样“借古以开合也”。为此,他也虚怀若谷,也“不薄今人”并孜孜寻求“今人”之长。比如石涛早年绘画曾受到梅清的影响,而梅清在暮年还向石涛的作品学习,他一生中两次游黄山,但未涉足黄山的五老峰和碣石居。在梅清七十一岁时画《黄山十九景》册中的这两幅图,就是参照石涛的粉本大意“仿佛”绘制的,借以弥补自己游历的不足。他六十八岁重游黄山,足迹踏遍黄山诸峰,又一次受到黄山雄伟奇丽景色的启迪,进一步激发了他诗画创作的灵感,写了许多以黄山为题材的诗画作品。他自己说:“余游黄山后,凡有笔墨大半皆黄山矣。”(赠幕潭《黄山十六景》册梅清自题)他去世前一年还为王士禛画《黄山云松图》(见郭味渠《宋元明清画家年表》)。从他这时期作品中对黄山深深依恋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通过对黄山的实地观察体验,依据黄山诸峰的不同神貌以及气候变化所引起幻境般的奇景,创造了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貌,由原秀润淡远变为豪放雄奇为主,兼以淡雅超逸的画风。代表这一时期风貌的主要作品如《西海门图》轴、《西海门》卷、《白龙潭》轴、《莲花峰图》轴、《文殊台图》轴、《天都峰图》轴、《炼丹图》轴、《黄山图》轴,赠幕潭《黄山十六景》册、赠稼堂《黄山十景》册(均藏故宫博物院)《黄山十九景》册(上海博物馆藏)、《黄山十二景》(1919年上海中华书局影印本)等等。梅清这一时期作品以表现黄山为主,其风格与五十岁左右画相比,无论章法结构或笔墨意境方面都形成鲜明的对照,章法是奇特多姿,变化多端的笔墨设色和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人们的遐想,使人产生无穷的妙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