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卫生强区 共享健康生活

梅县区升级打造了“梅花山健康主题公园”

梅县区城市医联体揭牌仪式在松口镇中心卫生院举行。

中医李展望在给患者把脉。

梅县区中医医院新建的中医综合大楼已初见雏形。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道路上,梅县区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发展首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积极谋划新建传染病救治医院、加快梅县区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网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和省级健康促进区,推动该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就医环境

走进梅县区中医医院,看到新建的中医综合大楼已经初见雏形,工人们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室内装修工作,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新建的综合大楼一共有15层,其中包含地下2层停车场,占地面积1650平方米,去年底封顶,目前正在进行整体装修装饰中,预计明年春节投入使用,届时将新增加住院病床300张。”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梅县区中医医院中医综合大楼在建筑功能上兼具了综合医院与中医医院的双重需求,在建筑设计上呈现出其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及内涵,总投资约1.8亿元,建成后将有效填补梅县区中医医院医疗业务用房不足短板,全面提升该院的医疗环境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梅县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梅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合业务大楼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新建的综合业务大楼占地2475平方米,楼高5层,总投资9000多万元,预计11月竣工,明年上半年就能投入使用。”梅县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肖荣芬告诉,综合业务大楼建成后不仅增加了业务用房,还有地下停车场可以解决“停车难”问题,届时将主要用于门诊业务,逐步开展妇女儿童保健特色服务。

近年来,梅县区积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精准对接群众的健康需求,抓重点、补短板、积极开展卫生强区创建工作,投入超过8亿元资金完善医疗卫生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推进粤东医院感染大楼等省强基建设项目,新建、改扩建13个镇级卫生院,标准化建设309间村级卫生站。目前,梅县区医疗网点已经遍布城乡,基本建成城市居民15分钟、农村居民30分钟的“健康服务圈”。

健全服务体系 推动中医药发展

在梅县区程江镇古塘村卫生站李展望中医阁,看到候诊室、诊室、药房、理疗室、废物处置室、家庭医生签约室等布局分明,并配备有熏蒸床、腰椎牵引床、颈椎牵引凳、腰椎复位凳、低中频脉冲治疗仪、电子针疗仪、多功能一体治疗仪等中医诊疗器材,不少市民正在候诊。“中医疗效很好,我也一直很信任李医生,有点病痛都会来找他开药。”从水车镇来看病的黄阿姨说。

据了解,李展望中医阁总投入20多万元,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我们是以中医特色治疗为主,目前能够开展针灸、穴位推拿、拔罐、艾灸、骨伤复位、中药汗蒸疗法、中药热熨敷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李展望告诉,中医讲究治未病、固本培元,客家人素来信中医、用中药,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医药文化也更加深入人心,看中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了。

李展望中医阁是梅州城区首个落成并投入使用的村级卫生站“中医阁”。梅县区为进一步延伸中医药服务范围,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简便廉验”的基本中医药服务,今年在全区范围内遴选有一定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群众需求量相对较大,并能提供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熏洗、中成药等 6类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的村卫生站作为建设“中医阁”试点单位,以点带面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的分级诊疗目标。

近年来,梅县区加快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步伐,先后投入近5亿元完善全区中医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区中医医院为龙头、镇级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站为网底的城乡中医药三级服务体系;并召开“一带一路”暨传承创新中医药发展院士研讨会,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搭建中医专科联盟平台,建设中药智能化配剂中心,让中医药在梅县区的土地上遍地开花,推动健康梅县高质量发展。

组建城市医联体 共享优质资源

日前,梅县区城市医联体揭牌仪式在梅县区松口镇中心卫生院举行,成立了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