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洛阳机车厂重建,因挖出一件诡异的器物
30年前,洛阳机车厂重建,因挖出一件诡异的器物,考古专家赶到一看,倒吸一口凉气,惊呼:太神秘了,这不是外星人吧。迅速地将怪异的雕像包裹着请回博物馆。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惊慌?这件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为何至今专家都争论不一?
原来当时的洛阳东郊,洛阳机车厂改建另作其他用途,在改建挖土的时候,工人无意中挖出了一座古墓,因为洛阳是古都,发现文物是很正常的事,工人也见惯不怪了。
工人闻讯过来一看,七嘴八舌地说,要不赶紧给博物馆处理吧,这东西可不能乱碰。立即就汇报了上去。
考古工作人员当时赶到现场,估计是发现了古墓,经过初步的勘探是东汉时期的古墓,本来以为就是个普通的古墓,可是在古墓中,考古队却发现一尊很诡异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造型有点邪乎,当时工作人员心里看了都一咯噔,古代怎么还有这玩意。
工作人员把雕像左看右看后,才反应过来,倒吸一口凉气,惊呼太不可思议了,立刻让人带回博物馆,并且让大家赶紧停下来,请来了自己的师傅,让他来看看情况。
由此围绕这件诡异的雕刻,终于重见天日,而在考古专家对它的研究过程中,竟然还牵扯到了上古的《山海经》。
那么这是一件什么样的青铜器,原来这件器具,是一件青铜雕刻人像,它并不是很高很大,却很独特。这座青铜小型雕像,高约 15.5 CM,底径9.5 CM,重 1495 克,通体用鎏金做成,制作工艺精美而复杂,它呈跽坐状,奇怪的是,它的双手合抱一个方形的盒子。
诡异之处,它背上长出了两只大翅膀,在当时这种青铜器非常少见,更重要的就是,这座羽人雕像,面目奇特,大耳朵,深目还有高鼻,下颌还储于短须,面带微笑,发型还是披于脑后,身穿束带紧身长衣,整体的造型,和我们了解古代中原人的外貌差别很大。
精美的地方,就是它肩后的双翅,刻画的线条和羽纹、卷草纹和云气纹非常的细致。最让考古专家琢磨不透的,就是它的双手所持器具内部中空,到底做何用,装什么东西,虽然搞不懂,但是看上去显得华丽奇幻。
那么羽人是不是外星人,
专家翻阅了大量资料后,羽人最早出现于《山海经》中,也称羽民。在山海经中,羽人有个特异的地方,就是除了有双翅外,还有两只比头顶还长得的大耳朵,而在汉代的《长歌行》提到过羽人:
“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来到主人门,奉药一玉箱。主人服此药,身体日康强。发白复更黑,延年寿命长。”
诗中描绘的形象短发长耳,与出土文物中的羽人形象基本一致。洛阳铜羽人所持的筒形器物是否为诗中提到的药盒,目前尚无充分证据。
那么古人为何想像出,人和飞禽结合的形象呢?是古代曾经有过,还是羽民来自外太空?
这种人和飞禽组合的“羽人”形象,其实出现在先秦时期,在汉代诸多考古发现中,在许多的汉代墓室壁画中、画像砖石中,都能够找到它们的形象,这和汉代流行的思想有关。可是为何它的外貌长的和中原人不同呢?
主要是当时汉通西域后,外域人士比起中原人,因为“面目奇异又擅长各种幻术杂技”,所以有些雕刻就会,用其容貌和异域人物的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原与外来地区的联系,以及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汉朝的人为何热衷于羽人呢?
其实这和当时的思想有关,古人想,仙人就要懂得飞,要飞上天就需要羽翼。而后世中的什么御剑飞行,还有腾云驾雾还没处理,所以一时期的诸多文献和考古材料中,常出现一种肩生双翅,面貌独特的形象——“羽人”。
而汉代羽人,对于民间来说还有三项神圣使命,即:
一、走的时候来接引和赐仙药;
二、帮助善人长寿;
三、帮助人们辟不祥。
为何后世再没及见到它们的形象了呢?
主要后来释门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它们的造型逐渐变化,后来演变为飞天和天人等形象。
不过最让考古专家争议不断的,还是它抱着的中空器具,因为上方无盖,正面还有繁杂的花纹,后面有个圆筒,到底用来干什么的,众说纷纭,但是肯定这件铜羽人应该还有其他配饰,或者可以插在其他东西上,也有游客在博物馆脑洞大开地想,会不会是古人的放遥控器的器座。
这件鎏金铜羽人在工艺上,不但采用复杂的鎏金工艺,还用贵重的金丝银镶嵌工艺,加上独特的造型,给人一种神秘无比的感觉,至今它还紧紧的抱着方盒子,在洛阳博物馆在等待。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去洛阳博物馆看看和研究一下它。
#我要上微头条##21天图文打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