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恋乡愁】| 归途作品:烙印之家乡的风俗
(一)家风民俗
1,听古经。
大西北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黑夜总是那么的漫长。一年四季,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不很长。白天,山缝里挤出来太阳,光芒四射,像老中医针炙时用的钢针,一根根"扎刺"在人的身上,看似疼痛,实则一股股暖流滚身淌。太阳是万物的生命,万物是靠着太阳生存。我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三十亩土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小时候我的爷爷们就是我的太阳,我是他们的希望。他们呵护着我一天天慢慢长大。天黑了,他们不慌不忙,不约而同,就陆续来到祖爷爷的家。早来的上炕,或坐或仰,迟来的就坐在炕沿上,再迟的就站在炕沿下的地上。尤其是三祖奶奶的样子更可爱,自从儿媳妇进了她家的门,本来也不爱做家务活的她省了劲,两圪崂人里她是最闲的那一个,每天摸黑他常来是最早的人,不管春夏秋冬,双手对套在自已的袖筒里,背靠箱子面向炕站在地上,累了就靠炕檐站一站,从来不上炕。大家期待着祖爷爷说古经。这时候祖爷爷就像草原上羊群里护犊子的老绵羊,不管他白天干啥有多忙,他总是双腿盘着坐在土炕正中央,不等多少总要亮相。不,不是,他的形象更像一尊雕塑好的佛像,一动不动地坐在熠熠闪光的煤油灯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我们所有的人,心都揪在他老人家的身上。他就是我们的神灵,他就是我们的太阳,我们渴望他的灵光,渴望他的光芒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快乐成长。他一阵阵巜薛仁贵》一阵阵《杨六郎》一阵阵巜南蛮子征东》一阵阵巜八路军东征》一阵阵巜毛野人》一阵阵巜陈相壁山救母》还有巜夜哭郎》《西游记》巜王姆娘娘》等等,内容五花八门。有说战争的,有说孝顺的,有说精忠报国的,有说发家致富的,有说正义邪恶的,有说儿歌笑话的,有说家教门风的,有说风俗习惯的,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上,一会儿荣华富贵,一会儿贫困僚到哭"羲皇"。一会儿战马奔腾,一会儿小兔子乖乖,一会儿云里雾里,一会儿家里的炕上,祖爷爷就是我们心中的神,知天知地知人心,有时候村里的孩子也来听,一说就是大半夜。农闲的时候一直能说到天亮。
俗话说的得好,"说书唱戏劝人心",因为,他天资聪颖,年青时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然而,更多的是讲述方园百里的人事和"亲路"。所以,门里门外村里村外都叫他说理说法,处理各种民间突发事件。大家听累了,有的人走了,有的人又来了,有的合衣而睡躺在炕上,有的爬在门外的窗台上。我常是坐在他身边最近处,有时候听着听着睡着了,他要么抱上,要么放在炕头上,要么就停下来让人抱走继续讲。后来他累的不行了就让二爷和前湾里住的大爷几个爷们顶替着讲。偶尔请来"说书匠"马瞎子说一两场书,那比较麻烦又要管吃管住,第二天还要拉他送到别的村去。再到后来,大家久而久之听腻了,就让父辈们讲,父辈们讲的都是新杜会的故事,周边的人和事。或者,他们也不讲了,干脆领着我们跑到三五里远的周边村花家园、永斗、陈家河、西村、寺河等地方,看电影,听说书,谁家村说了书或者是放了电影,第二天还都要送放影机和说书的人,到下一个村。每年三月三日到十里远牛木塬村的庙会、四月八日到郭家河村的神圪塔山庙会去赶庙会听唱戏。我们的文化娱乐场所和圈子随着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大了。听古经变成了说古今,说古今变成讲故事,讲故事变成看电影,听说书,赶庙会,看唱戏,最后大家都变成了故事里的人。
这就是那个时代的节奏,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精神生活。无论听古经,还是说古今,还是听唱戏,电影,送放电影的人和机子,我们都不怕累,也不嫌苦,反而觉得那才是我们最开心快乐的事儿。
从我记事起,我们家里的大小事都是来到祖爷爷家,不是请教,就是告状,或者开会评理。祖爷爷的家,就是我们家前后两院十多家人说理说法的"会场"。夏天,有时候在院子里的石桌上,不论大事小事,国事家事,公事私事,好事坏事,一大家人在一起端着饭碗吃着聊着,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其乐融融,坦坦荡荡。是非曲直任由评说,发言人都是一针见血,自告奋勇,争先恐后,直截了当。对与错,是与否,正与邪,善与恶,经纬清晰,忌恶如仇,是非分明。我们家的孩子都是在这里学生活和学做人的。有人说我们是"无师自通",我告诉他们"师出有门"。因此,无论是上了学的,还是没上学的,无论是出了门当干部的,还是山里农耕种地的,大家无一列外,一视同仁。我们祖祖辈辈就是这样生活,他们都是有个性、有担当、有情有义的血性男儿,几辈子都是说理说法,寻规道矩,忠孝仁爱之人,没有一个犯王法的人。
作者简介:归途,原名,刘台阳,男,汉族,陕⻄延川⼈,1961年7⽉29⽇出⽣,⼤专⽂化。曾经是教师 转⾏政,历任乡镇领导职务,现已离岗。喜欢⽂学创作,在当地刊物和宗谱》中刊发过⼀些⽂章。现居美国加州·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