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德尔塔”病毒到底是什么鬼?一文讲透!
2021-07-02 16:51
自上周以来,一种叫做“德尔塔”的新冠肺炎变异毒株拉响了全球疫情的新警报。
据《卫报》称,在英国,99%的新增病例都是感染了“德尔塔”毒株。世卫组织指出,全球已有92个国家和地区检测到“德尔塔”毒株的传播,包括最近中国广州疫情出现抬头迹象,主要原因也是德尔塔病毒。应对新的疫情形势,似乎仍有众多的疑虑出现脑海。
德尔塔的来源?
德尔塔的传播新特点?
现有疫苗仍具防控性,如何防控更有效?
2.0疫苗研发进程几何?
德尔塔的来源?
不仅仅是“双突变”
由于“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播能力显著增强,这种变异新冠病毒正在成为全球主要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德尔塔”变异毒株于2020年10月在印度被最早发现,科学命名为B.1.617.2。
今年5月,世卫组织为避免与特定国家相关的污名化、且方便使用,宣布采用希腊字母命名各国发现的变异毒株。
被世卫组织列为“需要关注”的4种变异毒株,对应希腊字母表的前4个字母,分别有了新名字:阿尔法、贝塔、伽马和德尔塔。
图|世卫组织为新冠病毒新命名
其中,阿尔法、贝塔和伽马变异毒株都有一种被称为“N501Y”的突变,这种突变似乎能强化病毒对细胞的感染力,使病毒更容易传播。贝塔和伽马变异毒株还有一个关键的突变,称为“E484K”,可能使病毒得以避开免疫系统的阻击。
而“德尔塔”变异毒株的突变有所不同。最初,“德尔塔”被认为是一种“双突变”病毒。
印度阿育王大学特里维迪生物科学学院院长、病毒学家沙希德·贾米勒接受印度《西隆时报》专访时介绍说,这种变异毒株叫“双突变”不够准确,B.1.617总共包含15处突变,有6处发生在刺突蛋白上,其中又有3处比较关键。
德尔塔的传播新特点?
病毒界的“更高、更快、更强”
德尔塔属于mRNA病毒,它本身就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另外就是从整个病毒进化、生态学的角度看,这也是病毒的一种选择性进化,它总是能够选择出那种有利于自身生存和自身繁衍的一些特征,在变异之后保留下来。
图|mRNA病毒放大彩图
正如我们前文所提及的,德尔塔共发生15处选择性进化,其中关键的3处L452R、E484Q、P681R,L452R和E484Q突变发生在刺突蛋白与人体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的区域,L452R提高了病毒侵入细胞的能力,E484Q有助增强病毒的免疫逃逸;第三处突变P681R也能使病毒更有效地进入细胞,而这也赋予德尔塔三个新的传播特征:
更高——病毒载量更高:
这是变异毒株的最大特点,这也是它危害最大的地方。从广州这次疫情中病例来看,从感染者的样本PCR检测到核酸载量特别高,感染者的CT值很低,CT值越低意示着病毒载量越高,病毒载量比去年感染的患者高出接近一倍,比英国新冠病毒阿尔法变异株也提高了1倍。由此,感染者发病后转发为重症比例高,而且转为重症时间缩短,核酸转阴时间长,住院时间与去年感染病例相比更长。
更快——传播力显著加快:
在这次重灾区广州观察到的病例中,在短短的10天内就传了五六代,对一起四代病例接触追溯过程中发现,第三代接触者与第四代接触者,仅用14秒就完成传播,病毒的潜伏期和传代间隔明显缩短,去年感染新冠的病人的潜伏期平均是5.9天,而这次变异毒株平均只有3.2天,时间几乎缩短1倍,变病毒的传播速度明显在加快,传播力加强了1倍,比英国新冠病毒阿尔法变异株提高了40%。在广州这波疫情中还出现两名医务人员因“意外暴露”而感染。在我们疫情防控史上,除了早期武汉因病因未明和防护物资不够发生医务人员感染外,随后已经极少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了,这也说明了德尔塔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感染力在加强。
更强——可能存在免疫逃逸:
我们人体正常情况下,机体感染了新冠病毒或接受过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身体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当新的新冠病毒进入体内后,所产生的抗体将对病毒围追堵截,将病毒中和,让病毒不能在体内生长繁殖,产生危害。而所谓“免疫逃逸”,就是变异后的德尔塔病毒,通过接种疫苗产生抗体或曾经感染过得到的抗体,对病毒“剿灭”作用减弱,对接种疫苗后人群的保护率下降,甚至完全无效,让我们想要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形成免疫屏障的目标落空或功效下降。
基于新的传播特性,钟南山院士6月25日采访中重新定义了“密切接触者”:此前“的定义为在同一个办公室、同居或者在一米之内有共同吃饭开会的人群,而新的定义则为:在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建筑,在发病前四天和病人相处在一起的人群。按照新的概念,疫情防控的管理模式也与之前不同。
现在疫苗仍具防控性?
德尔塔并未变成新病毒,疫苗仍有效
可以看到,德尔塔新的传播特性中——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可能出现疫苗后保护效果下降的后果。又如,最近《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接种新冠疫苗后针对德尔塔毒株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有所降低。
那么,现在疫苗是否具有防控性?
图|新冠疫苗
答案是,当然。
目前,多国专家认为接种疫苗是有效的。6月27日,张文宏指出,病毒会越跑越快,它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特征,我们会给它一个新名字,但冠状病毒并没有成为一个新的病毒。依靠我们原有的手段,有足够的把握控制它的蔓延。
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阿希什·贾哈表示“如果你完全接种了疫苗,我基本上不会担心。”
最近研究显示,辉瑞疫苗在预防由“德尔塔”引起的有症状病例的有效率为88%,几乎与其对预防“阿尔法”的有效性(93%)相一致。但如果只接种一剂疫苗,预防“德尔塔”的有效性可能只有33%。
贝勒医学院国家热带医学院院长彼得·霍特兹也同样指出:“单剂次接种能提供的保护比较低,而如果您尚未接种疫苗,那将十分危险。”
注射第一针疫苗对人体具有基本的保护作用,从此次的广州再次爆发的疫情可以看出,从患病的4例患者发现注射了第1针新冠疫苗,还没来得及打第二针,就被感染了,但病情都不重。确诊病例里面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转为重症或者发生重症的比例显著高于接种疫苗的人,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还是很突出。
由上可见,德尔塔病毒毒株并未变成另一种病毒,原用的疫苗仍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如辉瑞疫苗达88%。从广州此次的疫情看出,第一针疫苗预防重症的效果突出,但是并未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
那么,如何提高疫情防控效果?
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高首针疫苗接种率,国民接种率达70%才能构筑起群体免疫的屏障,同时其他国家如俄罗斯的低接种率所带来的疫情爆发严重后果,也从反面警醒着我们;第二,建议更多覆盖易感染人群(老年人、未成年)的疫苗接种,25日钟南山院士在采访时表示:“德尔塔”变异毒株的传播中,主要的、重症的病人多为老年人,同时也有孩子,因此,这两组人群应加强接种;最后,结合多国学者以及专家的看法,做好疫苗的完全接种,争取保质保量的完成第二针乃至第三针的疫苗接种。
2.0疫苗研发进程几何?
应对变异毒株,疫苗研发从未松懈
世界卫生组织,也包括我们国家疫苗研发企业、研究机构都在推动开展应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疫苗的研发工作,主要有两条路线:
生产第二代疫苗。所谓第二代疫苗就是希望能够生产出来一种疫苗,可以应对各种变异毒株,这样就不用担心病毒免疫逃逸了,但是这个研究路线是比较复杂的,研发成功的时间也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生产改进型的疫苗。主要就是在疫苗里边增加或者是用新的变异病毒毒株,还有它的基因序列来替代老的疫苗,就是现有的疫苗。这些疫苗研制出来之后,可以和现有疫苗实行续灌接种,也可以用新的改进了的疫苗,换了毒株的疫苗来做加强免疫,包括重新接种。
正如,6月30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协议,双方将在新冠变异毒株疫苗研发领域展开合作。又如,7月1日,生物制药公司RedHill Biopharma Ltd.宣布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初步结果,表明opaganib对相关新冠病毒变种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中国乃至全球应对变异毒株的疫苗研发从未止步。
未来,人类将与新冠疫情长期共存,应对变异毒株,疫苗研发我们绝对不能松懈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