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 | 地产公司压力最大的三种岗位是什么?
文/原石
深夜一点以后的朋友圈,是另外一个世界。如果你的朋友圈中基本上都是地产人,那么你会发现,他们都还没有入睡,他们激情抖擞的开始了心灵鸡汤。
原本我以为那些励志名言是毫无用处的,直到我半只脚踏进了地产圈。
“人生布满了荆棘,我们想的惟一办法是从那些荆棘上迅速跨过。”、“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这样的励志鸡汤最受欢迎,我不知道里尔克会不会对这一切哑然失笑,他以这种方式成为了营销人的鸡汤。
辗转难眠,深夜加班的背后是数字式的大跃进。今年的地产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不过才过去7个月的时间,前三甲房企加在一起的成绩已经逼近一万亿,没有1500亿,今年根本无望进入前十俱乐部。
01
铁打的营销总
最难找的一个岗位应该算营销总,集团性质的营销总一定是难上加难的位置,一些top级房企基本上都是常年挂着在找,甚至骑驴找马式的在找。
一个集团营销总一般要负责全集团的营销指标加上整体的生产运营计划,以及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营销策略,如果城市总给力的话,那还好,今年的一个特殊情况是,很多房企新进了不少城市,所以营销总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判断一个营销总是不是离职通常只监测他的朋友圈,在365天里,这个营销总雷打不动在深夜两点发团队开会的照片,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发了欧洲旅游的照片,发了在日本旅游的照片!
这是一个什么信号?辞职的信号啊。千真万确这一定是真的,我检测过3个这样的案例,每一个都事后验证了正确性。
他们原来只想赚全世界的钱,现在终于累了,换句话概括,现在要去领略全世界的美。
一个24小时恨不得一直在工作,鸡血满满的人怎么会选择诗歌和远方?
营销总压力一定是大的,不管是主动辞职还是被动辞职,原因都只有一个,营销指标实在太难了。
今年的情况远远不同于往年,一边是行业大佬出来悲观的表示不看好这个行业,一边是中型房企不停的出来说今年要进千亿,完成千亿指标。
高歌猛进的背后,就是人才的不断流动。掐指一算,今年前30的房企中,集团营销总这个位置,变动算大的。
天道好轮回,指标饶过谁?
02
背锅的品牌岗
负面报道只会迟到,永远不会缺席。
今年地产行业特别火爆,大部分的新闻都跟地产公司有关,尤其是这两年,很多首富都来自于地产行业,想不让人关注,也难。
我原来觉得媒体关系做的特别好的一家房企,今年遭遇到爆发式的报道,很难评价是正面报道还是负面报道,或者叫客观报道,毕竟,我们对这类报道的定义完全不一样。
但是,我几乎能猜想出来,他们的老板每天早上四点起床之后,看到这些新闻的反应。
你要知道,你的老板,一定不是不懂如果评估新闻的,至少他懂,什么叫好话,和没有说他的好话。这就要命了,每天触目可及的报道中,很少有说他好话的。
好多房企都遭遇到类似的事情,公司规模比三年前扩大了N倍,要处理的问题多了N倍,但是品牌岗还那么两颗人。
有一天,一家马上要迈入千亿级别的闽系房企朋友约我吃饭,我问他们有多少人在做媒体关系,他很是伤感看着我说,都在你面前了啊。
反正,这个岗位绝对不好干。至少在最近的两个月内,我知道不下于两起因为一篇报道被老板开掉的例子,有一个人大概是转岗,他的老板对一篇报道极度不满,我们暗自猜想,这个人内心一定很是开心。
所有的问题最后集中爆发后,品牌岗一定是充当了背锅侠的角色。可是你们在朋友圈都是宇宙级的公司了啊,思想觉悟也要跟上啊。
有不少高管让我推荐品牌做得特别好的人,认真想了一下,就你们只能听好话的劲儿,这个评估标准放之四海,这样的能人,我也不认识。
03
需要社交的人力总
营销总不好找,品牌总也不好找,那么,满世界在找人的人力资源总,更是不好找了。
我认识的一个人力资源总甲(代称),跟克格勃也差不多了,说起前五十的人和事,几乎就没有甲搞不清楚的事,没有甲不知道的排名。
甲的公司,也正处于行业大发展中,希望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能进入行业前十五,甚至走得更远,他们需要所有能干的人,从总裁开始一路缺货,几乎每个岗位都缺人,就像一台又老又破的老爷车,恨不得把每个零部件都更换一遍,然后去高速公司上一路疾驰。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精尖人才总是特别难挖的,很多时候需要老板亲自出马去挖人,甲要做的就是做充分的背景调查,知道这个人的过去,以及劝这个人见一下自己的老板。
这真的也是一个特别操心的岗位,而且成功概率并不高。所以他们就需要社交,出动出击不行的情况下,需要在行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至少有些出名的职业经理人想动一动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想到他们。
你要知道,地产行业是一个熟人的小圈子,猎头在高层中很难有话语权,人力资源总的位置当然就更难了,他们要像百晓生一样,对这个江湖上所有的人和事,有一个立体的评估和明确的打分系统。
这些烦恼,都还属于幸福的烦恼,跟企业不断增长的业绩指标相比,其他的矛盾和问题统统被大环境的幸福所掩盖。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