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尘埃皆可息,清时终不忍辞官”——这两句诗出自哪,作何解释?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周敦颐的《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
琳宫金刹接林峦,一径潜通竹树寒。
是处尘埃皆可息,时清终未忍辞官。
这是一首平起入韵,押平水韵“十四寒”部的七绝,格律严谨。
这首诗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游记有感。周敦颐于嘉佑元年,改太子中舍。太子中舍到了宋朝不过是个虚名,应该更类似于职称级别,实际上是中央挂职,地方锻炼,所以被委派到重庆合川当判官,为期五年。
在这几年中,周敦颐有添丁之喜,也有丧妻之痛,还有续弦之乐,生活有波折,官途却平淡得很,所以闲来与同事四处登山,偏合川山多古寺庙道观亦多,风景如画,让人有隐居之意。但是周敦颐官场一路走来,虽然平淡,却无风无险稳步上升,思想也循着自己的学业在开拓,人生顺途,自然不会产生退离之意。
即便偶尔触景生情,也迅速被理智给弹压下去。
“琳宫金刹接林峦,一径潜通竹树寒。”
“琳”,青碧色的美玉。琳宫,就是盖着碧绿琉璃瓦的宫殿。“刹”,佛教的寺庙。金刹,就是金粉装饰的寺庙。
金色的寺庙上碧绿的琉璃瓦掩映在山峦之中,一条小路在竹子和树木荫凉中曲径通幽。
从大的远景到小的近景,一下就把这种寺庙、道观隐藏在树林中,走进去却豁然开朗,气势恢宏的感觉写了出来。
“是处尘埃皆可息,时清终未忍辞官。”
“是处”,这个地方。“时清”,时代清明。从魏晋南北朝到唐宋,文人之中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治世达,乱世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和初期儒家思想是相悖的,是被佛道入侵后的玄学思想。这对于理学开创者周敦颐来说,是有必然影响的,周敦颐正是借助道家“道”的思想,写出了《太极图说》,开创了新儒家(理学)的哲学基础。
如果周敦颐身处乱世,是会砥砺前行还是避祸慎行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能知道的是周敦颐所处的北宋初期,经济复苏,社会清明,文风归正,天下安定——即诗中的“时清”时期。
那么不管周敦颐当时心中理学概念如何,都不会产生避世隐居的想法——大时代清明,自己的官途缓缓上升,学术思想逐渐形成,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影响他的无非是一些俗世情感波折,这个时候,是绝对不会心生退意的。因此,虽然这个地方风景这么好,又有这么多寺庙道观让我可以静心修行(学问),但是天下清明,就这样辞官终究还是不大合适,也没有必要。
来到这样的人间仙境,世间俗物凡尘都可以忘却。作为经国治事的士子,终究还是不能随意辞官归隐,毕竟时局清明,我们能为天下百姓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虽然借道家,创理学,可周敦颐毕竟还是个上承孔孟之道的儒家士子,以仁义为先,由此可见一斑。
周敦颐去爬山,也不是一个人去的,陪他的是赤水令费琦,因此费琦有和诗《和签判殿丞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这都不用考证,看这标题就知道必然是两人同游,一唱一和。
岩扉相望路纡盘,杉桧风高夏亦寒。
游遍陡忘名宦意,恨无生计可休官。
因为是和诗,所以使用了和周敦颐诗相同平仄格式,相同的韵脚字“寒”、“官”,我们会发现一点,虽然都是平起入韵的作品,使用相同的韵字,但是首句的韵字却不相同。费琦使用的“盘”字虽然也是“十四寒”部,却不是周敦颐使用的“峦”字。
由这里我们想到什么?严格来说,步韵和诗不同字在文字游戏中是不允许的,这说明宋人写诗对首句入韵要求并不严谨,因此才会产生后来的“孤雁出群格”——宋人看似在格律上放宽,实际上注重的还是偶数句用韵。
这首诗的内容安排也差不多,前两句写山路和凉爽树木,后两句这个地方让人忘记仕途,如果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就不当官了。
这个想法是从个人出发的,虽然大意相似,但是比周敦颐的思想境界差了那么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