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月夜聊272期:南北二塔和杭州的吴越文化
杭州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但在六大古都里,杭州只能排行老末。因为杭州成为都城,只在吴越和南宋两朝,和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不能类比。吴越国是唐朝灭亡以后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只存在了72年,而南宋偏安江南半壁江山的时间略微长些,也只有153年。讲起历史文化,就不能不讲吴越和南宋两朝对杭州的影响。站在西湖边,可以看到湖的南北各有一座塔,湖北面的叫保俶塔,湖南面的叫雷峰塔。这两座塔就是吴越国留给杭州的最大财富。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钱镠被梁太祖朱温封为吴越王。吴越国在这一年建国,历经钱镠、钱元灌、钱弘佐、钱弘倧、钱俶五朝。虽然吴越国全盛时范围包括今之浙江、上海、苏州全境和福建的福州,但毕竟是蕞尔小国,所以以侍奉中原大国、尊奉中原正朔为国策,先后向后梁、后唐称臣,最后纳土归宋。凭此,吴越国有效地防御了周边割据势力的侵扰,保证了国土的完整和百姓的平安,使这个偏安一隅的小国经济发展,人民富庶。宋太平兴国二年(978年),已统一天下的宋太宗赵光义召钱俶入京。钱俶知道此一去必被扣留,但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只身前往汴京。此后虽先后被封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许王、邓王,但一直滞留京城,至六十大寿当夜暴毙,疑被宋太宗毒杀。钱俶被召去京城后,杭州市民为保佑他平安归来,在西湖北岸的宝石山上修建了一座9层实心砖塔,谓“保俶塔”。北宋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重修时,改为7层。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1997年更换朽坏塔刹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
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有名句:“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宝石如美人”。与宝石山上美人般亭亭玉立的保俶塔遥相对应的,就是1924年才倒塌的雷锋塔。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当时的吴越国王钱俶为了庆贺其宠妃黄氏得子祈保平安修建了此塔,故将该塔定名为黄妃塔(也称皇妃塔)。因其地处杭城西关之外,又称“西关砖塔”。久而久之,杭城市民因地名称之,把建造在夕照山麓雷峰之上的这座砖塔称为“雷峰塔”。初建成时的雷峰塔八面七层,金碧辉煌。相传雷峰塔地宫中有内藏佛牙舍利的金涂塔(后在雷锋塔遗址发掘时被证实)。北宋年间,在征剿方腊的战乱中,雷峰塔遭受重创。南宋初年,雷峰塔又在宋金拉锯战中差点被拆除。南宋庆元年间,雷峰塔得以重修,塔身由七层减为五层。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雷峰塔外围的木构檐廊被倭寇纵火烧毁,只剩下砖砌塔心。此后,雷峰塔一直以其裸露的砖砌塔身呈现出它的残缺美。“雷峰夕照”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西湖十景”之一,又因明清之后流传甚广的“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而广为人知。1924年9月25日下午,荒芜颓败的雷峰塔终于轰然倒塌。鲁迅先生的一篇“论雷锋塔的倒掉”更是使雷峰塔尽人皆知。2002年,雷峰新塔竣工,但遗憾的是,这只是一座古塔形状的现代建筑,全钢结构,全铜外饰,里外电梯,除了底座里面保留的雷峰塔遗址之外,与雷峰塔已经没有关系了。
从保俶塔和雷峰塔的故事,我们可以窥见吴越国给我们留下的精神文化遗产。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的大分裂时期。一个蕞尔小国能够在那个烽烟四起的年代自保自立,保持相对的繁荣和稳定实属不易。主要得益于吴越开国皇帝钱镠和在位30年的钱俶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保境安民,“休兵息民”。钱俶明知无法与强大的宋王朝对抗,宁可以自身为人质,换取百姓平安的作为,赢得了吴越百姓的爱戴。因安定祥和,吴越一代崇佛向善之风极盛,以雷峰塔为代表的许多佛教建筑都始建于那个时期。而崇佛向善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依我之见,江南的富庶其实与吴越国留下的这笔精神文化遗产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