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白蛇传的故事是怎么来的吗?

我是O仔,K星编辑兼专栏作者,一个低调而不失迷人,迷人而不失危险,危险而不失友善的电影小咖。

《白蛇传》的故事,对观众来说并不陌生。

从最为经典的赵雅芝与叶童版本的《新白娘子传奇》,到90后更为熟悉的刘涛与潘粤明版本的《白蛇传》。

再到19年横空出世赚满好评的成人动画《白蛇:缘起》,以及近期视效满分的戏曲电影《白蛇传·情》。

随着时代发展,白蛇传的故事不断被翻新重塑,无论是视效技术层面还是在故事文本层面,都具备了更多的现代性。

然而,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白蛇传,起初并非是一个爱情故事。

它最早发源于宋话本《西湖三塔记》(另有一说是唐传奇《白蛇记》),定型于冯梦龙编著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在唐传奇《白蛇记》之中,白蛇并非一个贤妻良母,而是一个奸诈的妖怪。与之交欢的男人不是脑裂,就是身子化成一滩水,只剩头颅。

在《西湖三塔记》之中,白蛇变成了食人心肝的妖怪,强行与男主结为夫妻直至其面黄肌瘦,幸亏道士(不是法海和尚喔)前来解救,男主角方才逃出生天。

这样原始的白蛇,更加接近于志怪小说之中令人恐惧的妖魔形象。在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中,女妖往往是性感的、魅惑的、致命的。

《西游记》中的蜘蛛精

她的外形是蛊惑男人的工具,若是被其迷惑了,便要将身家性命都交付出去。解决问题的则是和尚或者道士,至于究竟是哪一方,由时代风气所定。

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更加接近于我们熟知的白娘子故事。

因伞结缘

故事大纲是这样的:

许仙因伞与白蛇结缘,后结为夫妻;在金山寺闲逛之时被法海拦住,得知白娘子是蛇精;用法海给他的钵盂收了白娘子,此后追随法海修行,一夕坐化。

相比于此前的故事,白蛇变得更有“人性”——勇于追逐爱情,也在努力地去适应人世间的规则。

只可惜,在当时“存天理,灭人欲”的时代背景下,这个话本依旧是一个压抑欲望与爱情的故事。

在上述作品中,青蛇的形象皆是被忽略的。

张曼玉版青蛇

《西湖三塔记》之中,青蛇的角色是个乌鸡精,数次为了男主角求情,后与白蛇一起被收复;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之中,对青蛇的描写亦不多,只知她忠心耿耿为白蛇。

在大部分白蛇传的作品之中,青蛇都是一个功能化的角色,类乎《牡丹亭》里的春香和《西厢记》里的红娘——一来作为主角思情的倾诉对象,二来为主角二人牵线搭桥,三来以自身性格衬托主角之个性。

青蛇真正作为有血有肉的主角存在,当属李碧华的《青蛇》。

李碧华的《青蛇》

这部小说不似我们熟悉的白蛇传的版本,而是充满了“情”与“欲”的性别想象。

法海之所以夺走许仙是因为他有同性恋倾向,青蛇之所以恨法海是因为被他拒绝,由爱生恨。

李碧华的小说是对经典的一次解构与重塑,辛辣的揭示了男女爱情之中的困局。

徐克导演、张曼玉和王祖贤主演、张叔平美术、黄霑配乐的《青蛇》依托着李碧华的原文本进行改编。

《青蛇》(1993)电影剧照

这部《青蛇》有着香港成熟商业片的外壳,故事紧凑工整,服饰与布景古色古韵。

而后期配音增加的台词,更使得这部电影增添了丰富的梦幻之感:人物明明闭着嘴,你却能听到他们的话语,仿佛是其心灵之中传来的密语。

在徐克改编的版本之中,爱情与欲望的展现亦是重要的。

张曼玉和王祖贤将蛇的媚态演绎的出神入化,镜头和布景也洋溢着欲望的色彩。

那场法海与小青“试炼”的戏,水化作情欲的载体将二人包裹,引无数观众遐想。

然而,电影与原著非常不同的一点是,在电影里,“理”(规则)被放在了很突出的位置。

影片开头,法海一出场,便强调“人”与“妖”的等级秩序。

人,虽然丑陋粗鄙,但终究是可以被宽恕的;妖,即便是良善的,也要被斩草除根。

作为规则代表的法海,以禁欲为代价保持自己的强权与神性。

小青则是规则的反抗者,质问着法海所代表的“理”,和白蛇所代表的“情”。

在中国民间故事之中,“白蛇传”的电影改编次数是最多的。

然而,在众多改编的版本之中,并不总有像《白蛇:缘起》和《青蛇》那样成功的影片出现;成功的改编作品里,却都有着与时代相符的主流价值观念。

《白蛇2:青蛇劫起》海报

最近风头正热的《白蛇2:青蛇劫起》,虽口碑呈现两极化分布,却也是在尊重原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符合时代规律的改编,因此获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下期专栏,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白蛇2:青蛇劫起》,感兴趣的K星人可以关注一下。

我们下期见(:

还没看够?

不如来挑战最强阅片大佬!

来K星!PK猜电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