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水帘洞石窟群位于县城东北25千米的鲁班峡谷中,始建于北周,隋、宋、元、明等时期续建重修,据文献记载曾有“七寺五台”的规模,但后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现存水帘洞、显圣池、拉梢寺和千佛洞四个单元,保存历代窟龛69个、塑像160余尊、壁画2400多平方米。精华单元拉梢寺主体开凿于莲苞峰南壁一处高60余米、宽约60米的半圆形崖面上,保存有大小窟龛24个、各类造像33身、覆钵塔7座、壁画365平方米、摩崖题记1方。武山县水帘洞石窟群是渭河流域一处大规模的石窟群和重要的佛教文化圣地,对于研究我国北周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的价值。
1 拉梢寺大佛简介
根据拉梢寺保存的铭文题记,该石窟最早开凿于北周明帝武成元年(559),主体是三尊摩崖浅浮雕大佛,为摩崖石胎浮塑造像,兼有部分泥塑。据文献记载,拉梢寺名字的由来是工匠们砍树堆积至崖顶,边建边拆,拉着树梢建成,故名为“拉梢寺”,跟麦积山的建造风格相似。中间主佛为释迦牟尼像,高约34.75米,低平肉髻,面形丰圆,浓眉大眼,双耳下垂,脖颈粗短。穿圆领通肩袈裟,结半跏趺坐于七层佛座之上,衣纹为阶梯状凸起泥条,左脚掌心向上。在佛教中,左脚朝上为降魔佛,右脚朝上为吉祥佛,所以这是一尊降魔佛。该佛朝上的左脚掌心离脚指头比较近的脚中央有一法轮。主佛八层头光为同心圆形,其中最内圈为彩绘折枝花卉纹饰带,第二圈到第六圈是彩绘的波浪纹,第七圈是彩绘花瓣纹,第八圈是彩绘红色纹。佛座是一个方形高座,高约17米,宽17.55米,由七层浮雕组成,其中奇数层一、三、五、七层是双层仰覆莲瓣,偶数层二、四、六层为三种不同的动物,从上往下为狮子、鹿和大象。
主佛左手边的胁侍菩萨身高约27.25米,头上戴的是三瓣样式的莲式宝冠,脸形方中有圆,额头中央塑有白毫,弯弯的眉毛,双眼半睁,眼睛略微微下视,高高的鼻梁,嘴巴略大,两嘴角上翘,大耳下垂。肩膀较宽,脖子较短,上身穿偏袒衫,手腕戴有镯子,手臂戴有臂钏,手里捧着莲花,身体微微侧向大佛表示对大佛的虔诚。右侧菩萨身高26.75米,与左侧的菩萨在面容、服饰、姿态上基本上是一样的,手里也拿着一束莲花,身体侧向大佛。两尊胁侍菩萨面带微笑,是种发自内心的笑,好似对佛祖讲的佛教教义顿悟了的笑容。三尊大佛头顶的一组遮雨檐,始建于明代,1990年武山縣水帘洞石窟群文物保护研究所对其进行加固与延长。大佛左下方的阴刻铭文题记明确提出佛像的开凿年代、开凿者及开凿目的。
2 阴刻铭文题记的价值及其祈福历史
大佛左下方的横长方形摩崖浅龛高1.54米,宽2.25米,进深0.2米。龛内正壁阴刻有摩崖铭文题记,魏碑体,共分12行,每行9个字,每个字规格为0.1米×0.1米,总共103个字,内容为“维大周明皇帝三年岁/次己卯二月十四日使/持节柱国大将军陇右/大都督秦渭河鄯凉甘/瓜成武岷洮邓文康十/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蜀国公尉迟迥与比丘释道藏于渭州仙崖敬/造释迦牟尼佛一区愿/天下和平四海安乐众/生与天地久长周祚与/日月俱永”。
该题记明确提出了拉梢寺大佛的开凿者是北周大将尉迟迥,开凿时间是公元559年,为后世了解大佛的开凿时间、建造者及目的提供了有利的依据。通过题记内容可以知道,尉迟迥当时是为国家祈福而建造了大佛,希望国家可以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根据《周书·尉迟迥传》的记载,尉迟迥先祖本是鲜卑族别种尉迟部,武功卓著:“尉迟迥字薄居罗,代人也。其先,魏之别种,号尉迟部,因而姓焉。……迥通敏有干能,虽任兼文武,颇允时望。后拜大将军。”尉迟迥在北周朝中的地位很高,因占领蜀中,被封为蜀国公,是北周柱国大将军之一,秦州刺史。拉梢寺这么大规模的造像,在全国的造像中是少见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尉迟迥的实力和崇佛的态度。从题记可以看出,尉迟迥是为国家而建造的拉梢寺,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为国家祈福的意义,他的这一行为肯定也得到当朝者的大力支持。他的开凿行为使水帘洞石窟群成为陇右一处大的佛教圣地,显示了天水地区在北周时期的重要地位。此题记为后世了解大佛开凿的时间、年代、开凿者和目的等提供了有利的依据,非常珍贵。
1990年,武山县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修缮释迦牟尼头顶的遮雨檐时,发现了一面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铜镜,素面,直径28厘米,半圆形镜纽,镜纽内穿有用于悬挂的铁条一段。在镜背的边缘有一圈凸棱,宽1.6厘米,上面刻有一圈铭文,逆时针读为“大元大德六年岁次壬寅巩昌府陇西县临渭关居住檀信男生巷心同室丁氏淑玉等发心施镜一面于悬铃山佛上结缘祈一家常保佑平安者”,可以看出是姓丁的这户人家给家人祈福而放在大佛头顶的。
主佛佛头右侧壁画里也有些题记,自上而下第二层小佛间隙中就有“惠”“静施力纪”“旋”等字,这些可能是近代修缮补绘壁画的人完工后留下了他们的姓氏,也是给自己和家人祈福的见证。
3 独特的七层佛座
拉梢寺大佛的佛座由动物和莲瓣交互形成,一、三、五、七层为双层仰覆莲瓣,二、四、六层是狮、鹿、象三种动物。莲瓣是从高到低,而动物是从低到高的塑造。
第二层动物狮子原有九只,现仅存五只,头朝外呈卧的姿势,高1.8米,宽1.82米,卷毛竖耳,张嘴露牙,双腿前伸趴在地上,凶猛无比。从左往右,第一只狮子虽然嘴巴紧闭,但嘴角、眼角微微上翘,带着淡淡的笑容,这种喜悦是含蓄的、内在的,第二只嘴巴张开了一点,第三只嘴巴完全张开,开心和喜悦完全释放了出来,到了第四只笑容慢慢收了回来,非常可爱,憨态可掬。第四层的鹿跪卧在地上,双腿前伸,高2米,宽1.75米,弯角竖耳,嘴角露出长牙。第六层大象呈站的姿势,高3.05米,宽1.7米,大耳下垂,双牙前伸,鼻尖略上卷。这种佛座在同时期的佛像中非常少见,表现了它独特的一面。狮、鹿、象这三种动物是印度早期美术中常见的雕刻对象,孔雀王石柱的柱头就雕刻了面向四方的雄狮,桑奇大塔上的雕刻中也有这几种动物的塑造。狮子作为佛座,象征威猛。
大象在佛教中的寓意更深,在印度和中亚佛教美术中,一方面作为重量的负重者,更重要的是作为佛母摩耶受孕的象征以及本生故事中象征佛陀的六牙象、须大拿本生故事中的战争工具等。在龟兹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须摩提女因缘故事中,大象作为大目键连的坐骑,狮子也作为阿那律的坐骑。把鹿放在佛座里,象征佛第一次说法的地点,在犍陀罗、马图拉的佛雕刻中比较常见。这三种动物的塑造从下往上看,大象和鹿保存完整,都为九只,中间的一只正对正前方,两侧的头像朝外,呈对称分布。把大象放在最下面,一方面它在动物界体积较大,在佛教里寓意深刻;另一方面可能是开凿者尉迟迥希望佛座坐得稳,这与他为国家祈福而建造拉梢寺密不可分,更希望所属的国家北周可以长长久久,百姓安居乐业!
宋代在佛座上塑造了三尊木胎泥塑,高6.9米,寬4米,进深0.3米。龛内正中塑一立佛,左、右各塑一胁侍菩萨。这是拉梢寺现存不多的宋代塑像,造像用泥精细,塑造技法娴熟,可与麦积山同时期的塑像相媲美。主佛通高4米,圆形肉髻,直鼻小嘴,粗颈宽肩,袈裟宽袍大袖,尤其是造像脖子的蚕丝纹造像特色是宋代特有的技艺。三尊大佛皆身披薄袈裟。两件作品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不同的造像特色。
狮、鹿、象这几种与佛教密切相关的动物,被广泛应用在佛教雕刻中,从印度早期美术到中亚、西域,再到中国内陆。拉梢寺大佛的佛座把这几种动物组合在一起,同时出现,非常少见,既富有装饰效果,又是组合的形式,既引进外来的因素,又与当朝实际相结合,显示了拉梢寺造像中最为独特的一面。
4 特有的造像技艺
武山县水帘洞石窟群每个单元都是利用天然的半圆凹形崖壁造像。这里的地质构造是砂岩,颗粒较大,比较松散,又比较坚硬,在长时间的雨水浸蚀下,崖体表层的黄土随着雨水灌入沙石间隙,起到了加固崖体的作用。但是这种山体特征不利于进行大面积的石胎造像,拉梢寺大佛的造像就是最好的证明。拉梢寺大佛开凿于公元55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大佛轮廓仍清晰可见,可见其高超的造像技艺。
拉梢寺大佛的类型是摩崖浅浮雕大佛,先把天然凹形崖体磨平,浅浮刻出佛、菩萨的造型,再上一层一层的泥皮,泥皮材料有黏土、麻筋和沙子,同时混合有糯米和鸡蛋清。虽说材料简单,但混合的比例只有最娴熟的工匠才能掌握。据元代《塑画记》记载,古代雕塑所用的材料有“糯米、粳米、小油、桐油、硼砂、皂角、土布、黄蜡、生绢、铁条等几十种”。除了材料配比之外,制作方法也很讲究,工匠们长期探索获得的材料配比方法与塑造技巧,保证了泥塑像具有磐石般坚实、陶瓷般莹润的质感效果。拉梢寺大佛大体大面的服饰造型凹凸不平,主要为了增加泥皮的附着力,同时增加了美感效果。选址也特别,整个山体外形就像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苞,大佛开凿在心脏部位,不是正北的位置,对大佛也是很好的保护,不会被直射,也避免了雨水直淋。正因如此,拉梢寺露天大佛千年来伫立在此,俯瞰着时世变迁。
武山县水帘洞石窟群位于古代秦州地区,是秦州地区仅次于麦积山的一处大型石窟寺,表现了佛教发展的盛况。拉梢寺大佛为研究这一地区及北方地区的佛教发现状况,佛教文化、艺术、经济、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