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唐诗解读——李白之《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
轩冕:华美的车子和官帽。
中圣:酒醉的隐语。
揖:崇敬。
清芬:高尚的品质和气节。
解读:
李白与孟浩然相差十二岁左右,两人第一次相见是因为李白在安陆生活时候,当他听说大诗人孟浩然就在不远的鹿山时,就专程前往拜访。两人一见如故,遂为知己,也成就了一段诗坛佳话,在李白诸多作品中有多首写给孟浩然的诗歌,这一首非常是其中非常著名的,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诗人以洒脱的文字表达对孟浩然无比地崇敬和向往。
首联是全诗大意总领,一个“爱”字是全诗的情感基调,“风流”是对孟浩然全部夸赞的概括,亦是对孟浩然人格品行上的风雅清远和诗歌文采的肯定。
颔联则是对孟浩然如何“风流”进行具体描述。所谓“弃轩冕”“卧松云”是指孟浩然放弃仕途荣华而隐居松下林间。当然孟浩然也并非一开始就是如此,他年轻时也有一颗积极的进取之心,所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只是后上在玄宗皇帝而前口无遮拦地吟出“不才明主弃”的幽怨之辞,最终真得做了隐士。李白也有隐居终南山的打算,但终究是放不下官场的热闹,与孟夫子比起来,李白的境界还是略逊一筹。
颈联是展示孟夫子的隐居生活——沉醉于月华之娇美,频频举杯而畅饮。迷恋于百花之芬芳,不屑俯首而事君王。相对于上联“弃”和“卧”先否定后肯定的句式,该联从“频中圣”到“不事君”,孟夫子儒雅悠闲的形象得以强化,呈现出摇曳错落之美感。
尾联直抒感慨,诗人在塑造完孟夫子风流形象之后,惟赋诗一首,聊表才心向这位林间高士表示敬仰之情。清芬,以花草之芳香代指品行之美好,“高山”是司马迁在《孔子世家》用此语称颂过孔子。诗人对孟夫子爱慕之意、景仰之情何其深切诚恳。孟浩然能得李白如此夸赞,可风流千古矣!
附: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朱绂遗尘境,青山谒梵筵。
金绳开觉路,宝筏度迷川。
岭树攒飞栱,岩花覆谷泉。
塔形标海日,楼势出江烟。
香气三天下,钟声万壑连。
荷秋珠已满,松密盖初圆。
鸟聚疑闻法,龙参若护禅。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淮南对雪赠孟浩然(一作淮南对雪赠傅霭)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
海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