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来河畔有个“王百万”
【引题】:叫来河发源于敖汉旗金厂沟梁镇,流经克力代、贝子府、敖吉3个乡及下洼镇,横贯通辽市奈曼旗后汇人西辽河。
叫来河两岸的平坦甸子在清末以前被称做“波罗素他拉”,“下洼子”这个地名是从民国初年叫起来的。
从咸丰年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近百年间,这里曾经有一户王姓人家,显赫一时,号称“王百万”。与其他的“土包财主”不同的是,王家不仅追求“发财”,还要“升官”,甚至出了一任的赤峰县县长……
三虎退狗
现在的赤峰人,如果能从头捋一捋,就会发现,祖上大多来自于晋、冀、鲁三地,大多是当年“闯关东”抑或是“走西口”的后代。比如,今天要说的这户叫来河王家,祖居之地就是山东。
大约在公元1845年到1850年间,也就是道光末年,山东某地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天灾人祸,穷得丁当响,实在过不下去了,就跟随着逃荒的人流来到了北京顺义,在那里给人耪青。原本以为皇城边上好生活,没想到王家当家的也不知是因为急了眼还是失了手,反正是打死了逼债的人,摊上了人命官司,一家人又不得不逃到了凌源。到了凌源没多久,王家的当家男人就得了病,两腿一蹬,撒手人寰了。实在没辙了,王寡妇带上两个儿子,又几经周折,来到了叫来河,在波罗素他拉落了脚,给一个姓钱的财主家扛活。
也算是苦尽甘来吧,连续的几年风调雨顺,王家的日子好过多了。王寡妇还为一个儿子说上了媳妇,生了四个儿子,号称“四虎”。其中,尤其以“三虎”王福成的性格最豪横,再加上学了一身祖上传下来的武艺,眼瞅着那小小的营子里就已经容不下他了。
有一次,钱财主叫三虎王福成到哈来甸子的朝文头虎家去讨债。
这个朝文头虎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虽身为道台,却是一个心又黑手又辣的主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道道地地的“老赖”,相当的不讲信用。但他家里豢养的那几十条恶狗,可不仅仅是为了对付讨债的人。
话说这一天,三虎王福成刚刚走进哈来甸子,就被一大群恶狗给包围了。但他一点儿也不急,一点儿也不慌,而是顺手从地上拾起一根木头棒子,耍起了家传的武功,打得那些恶狗连近身都难。朝文头虎站在自家的院子里,原来是想看热闹的,万万没想到他的狗群变成了羊群,呼呼啦啦地败下阵来,狼狈不堪。
“你叫啥,打我家的狗干啥?!”
显然,朝文头虎这是有点儿明知故问了。
“我是波罗素他拉老钱财主家的小伙计,叫王福成,大家伙儿都管我叫三虎。这一次来,是特意找你朝道台说点儿事儿。”
王福成一边答应着,一边把那根已经打得只剩下了半截儿的“打狗棍”丢在了朝文头虎的脚下。
“哈哈哈,好小子,真有几分虎威,把我的狗都能吓回来,将来肯定能成大气候,必有作为呀。”
这位朝道台也是就坡下驴了,还把这个三虎让进客厅,好酒好肉地招待了一顿。
在那样的一个年月,能在道台家吃上一顿饭,那得长多大的脸呀!
从此,“三虎退狗”这事儿便在当地百姓当中传得“炸了窝”了,王福成因此名声大振,更加的赫赫有名了。
空手套狼
公元1851年,是咸丰元年。
在这一年,波罗素他拉上的“咸益广”商号因犯了咸丰皇帝的名讳而倒闭了。“咸益广”的几个掌柜的勾结三虎王福成,以“抵押”的办法巧取了东家的资财。事成后,王福成整天呼朋唤友地吃喝玩乐,舞刀弄棒。那几个掌柜的看不惯了,这哪像个做买卖的人呀。于是,他们几个一核计,提出要和王三虎分家。王三虎一听,好呀,分就分吧,摆上一桌酒席,咱们坐在一起好好地说道说道吧。
谁能想到,在分家的酒席上,酒至半酣,王三虎一反常态,拿出了只有他画了押的文书交给在座的看,“诸位,你们看看吧,这买卖可是我一个人买下来的,谁要是说这买卖有他的一份,也请拿出这样的文书来吧。如果有不服的,就到县衙门去;如果有耍赖的,咱就捣出他人种来!”
王三虎将这番硬梆梆的话一落地,那几个掌柜的可就傻眼了,整天算计别人,到了了却算计到自己的头上来了,哑巴吃黄连,只好认栽吧!尽管两旁世人的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王家根本就没有能买下这么大买卖的“腰劲儿”,但面对王三虎这样一个牲口霸道的主儿,也就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就这样,王三虎没花一分钱,空手套狼,白白地得到了偌大的一份产业。他还以这“第一桶金”作为底垫,开了皮行、碾坊、果香铺以及用“福”字为号的“福兴当”当铺。
打这以后,三虎王福成也就成了一个在叫来河两岸既有名又获利的叫得响的人物了。
事与愿违
岁月不饶人哟,眨巴眼儿的工夫,当年的“三虎”也就成了真正的“老虎”了。他把家业交结了大儿子王臣,做起了“甩手掌柜”的,过起了“太上皇”的日子。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到了王臣支撑门面的时候,王家虽然已经有了好几百顷的良田,还有好几处的买卖,但王臣还是不满足。他又开始觊觎占山户刘家的田产了。王臣找到刘家当家的,开门见山地说:“我要修‘福兴当’街,只有西北角是你刘家的宅院,为使街道整齐,我想把它买下来。”刘家当家的也有他的盘算,以家里人会越来越多为借口谢绝了。王臣多许了一个元宝,刘家还是不同意。一计不成就又生一条毒计,王臣在刘家的宅院后面修了两个大地碾子,碾砣长四米多,高两米,碾盘用石头砌成,要用三匹骡马才能拉得动。王臣就用这样的大碾子没日没夜地粉碎粮食,表面上看是因为烧锅的用料量大,实际上却是为了让刘家日夜不得安宁。为了达到目的,王家还在刘家宅院的后面建了一个大猪圈,饲养了几百头的“黑煞神”。
事与愿违,这“黑煞神”不但没有破了刘家的“风水”,王家反而险些被一头“白煞神”给整完蛋了。
有一次,王家杀了一头白猪。也是巧了,有一个叫白朮的小伙计突然死了。为此,白朮的妻子就把王家给告了,说是王家因为杀了白猪而害死了白朮(猪)。这原本是一桩无中生有的案子,但据说因为白妻长相出众,与官老爷有一腿,官府竟然受理了此案,并且还把王臣关进了凌源县衙的监狱。
当然了,王臣也不是一般的人物,在凌源地面上也有很多的关系,特别是他早年结识的一个叫“王姐”的妓女,更是尽力活动。花人钱财,与人消灾,官老爷在得到王家的大量贿金以后,也就把王臣给放出来了。
最终,王臣还是如愿以偿地建成了“福兴当”街。
此时,三虎王福成已是垂垂老矣,儿子王臣进了大狱后,更是积虑成疾,在儿子出狱后不久就去世了。他在临死之前,把全家人叫到一起,留下了遗嘱:“我们王家之所以事事如意,遇难成祥,多亏了佛爷的保佑。修庙供佛是我多年的心愿,你们一定要想尽办法修庙来报答老佛爷呀!”
同治三年,公元1865年,在王臣的总理之下,在叫来河西岸,一座被后来人称做“河西大佛寺”的寺庙开工了。这座“大佛寺”共分两期建设,前期修了财神殿、龙王庙、钟楼、鼓楼和三星阁。
1868年,这个工程因故停工了。
建立宗祠
咸丰末年,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公元1861年,敖汉、朝阳爆发了白凌阿起义。
白凌阿有个外甥叫弥勒僧格,因作战勇猛,更是清廷的要犯。
弥勒僧格虽然在起义之初能够带领农民攻克朝阳等县城,但时间一长,其装备低劣、组织松散和战斗力不强等弱点就暴露无余了。在朝廷的洋枪和洋炮的打击之下,弥勒僧格不得不转战到更加偏僻的地区。当这群农民的乌合之众来到叫来河敖汉一带时,遭到了地主武装的阻击,其中就包括王福成之子王臣组织的巡丁队。王家的巡丁队不仅勇猛,而且装备精良,除了洋快枪而外,还有可以装大量火药的火炮,人称“大将军”和“二将军”,更是如为老虎添了两翼。
最初,王家的这支巡丁队由王臣的胞弟,人称“十一东家”的王仲带领,但王仲在作战过程中被炸死了。王臣听说弟弟阵亡后,将寺庙工程停了下来,带领家丁上了战场,弥勒僧格战败退走。王家兄弟的战功,经热河都统转奏清廷,赏王臣五品蓝翎并赐朝服顶戴,允许王家建立宗祠。
同治九年,即公元1871年,停工两年多的“大佛寺”工程继续开工,除了增建大雄宝殿和戏楼而外,家堂庙——“忠义孝悌祠”也于同治十二年九月廿八竣工。光绪六年,王家又在家堂庙前补立功德碑一块,记载了打击弥勒僧格的经过。
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旧历11月11日,以贝子府杨家湾子人杨悦春和敖吉人李国珍为首的“金丹道教”聚众起事,分红、蓝、白、青、黄五路,烧杀抢掠。9天后,“金丹道教”部将高尚丛带领十几人找到王臣,意欲借道攻打奈曼,并请求王家出面协助。王臣不但没有买“金丹道教”的账,还把高尚丛给剁了。第二天,数千“金丹道教”的信众包围了“福兴当”街。尽管王臣在兵力上不占优势,但他凭借着高大坚实的院墙和在那个年月非常先进的七、八门火炮,让“金丹道教”信众吃了不少苦头,只好收兵。
“金丹道教”信众收兵后,王臣知道这只是暂时的,那样的一些亡命之徒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他一边组织力量,一边整修工事,加工火药,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同时,王臣还让儿子王廷瑞到建昌县去求救兵。
这一年的腊月二十四,“金丹道教”再一次攻打“福兴当”。
这一次,他们准备了二百辆草车,企图使用火攻。为了虚张声势,这些人还把铁车轴或用火熏黑的粗檀子架在铁架子,假装火炮。
天方破晓之时,数千教众从西陈家洼子梁上包围了过来,与增援的四五千名清兵相遇。激战一天多,“金丹道教”损失惨重,“元帅”杨太平被俘,只有少数人杀出一条血路逃脱了。
在官兵的援助下,王臣打败了“金丹道教”暴徒。因此,奈曼王送给王臣等有功之人大片的土地和草场,主要在大沁他拉一带的兴龙地等地,以及老哈河东岸的福盛泉、曼楚庙、廿家子等。至此,王臣的势力由敖汉扩展到了奈曼西部和西北部地区。
鼎盛时期
王臣主家时,是王家的鼎盛期。
那时,王家不仅占据了叫来河、孟克河、腾克力河下游十几万亩肥沃良田和大量草原、沼地,势力涉及到敖汉、奈曼和开鲁一带。王家还在关里和关外的一些较大的城镇开设了商号、当铺。一时间,王臣成了包括平(泉)、建(昌)、朝(阳)、赤(峰)等在内陆区的首富,方圆两千里,人称“王百万”。
为了积累更多的财富,王臣除了买卖土地、开办手工作坊和商铺、放高利货和当铺而外,每年还要发放几十万元的“帖子”。据介绍,为王臣制作“帖子”的是一个叫殷老显的人,是用毛头纸制成的,上面印有八仙人。
王家的“帖子”不仅在自家商号里流通,市场上也是通行无阻的。
在当年,私自发放“帖子”是违法的,但王臣依靠着强大的财势,不论哪级官员前来查封,都能应付自如。有一次,清廷派来了一个姓曹的知府,到波罗素他拉调查王臣私自放帖子一事。王臣在给这位曹大人献茶时,将一个金马驹子放在了茶碗里。当这位曹知府接过茶碗时,便心领神会了。因此,清廷尽管三令五申不准地方或私人私自制造伪币,王臣仍可毫无顾忌。
发财升官
民国初年,叫来河王家的这份偌大的家业被王臣的三个儿子分割了,王廷瑞、王廷彩掌握了“福兴当”及在河西的大片好地;王廷章搬到波罗素湖北岸马莲井子甸子上,修建了住宅和专为其女儿饲养天鹅、观湖的“望海楼”。后来,王廷瑞的孙子王绍洋、王绍祥又迁到了奈曼旗大沁他拉。
由于王臣协助清廷剿灭弥勒僧格和“金丹道教”有功,不仅受了皇封,还当上了当地的地方官。到了同治年间,承德府建昌县在波罗素他拉设立了管理地方治安的机构——汛署,“谕王仲之子王廷震为此汛署千总衔”。民国四年,王臣的儿子王廷章又当上了波罗素他拉的练总,后升任千总。民国十年,王廷瑞的儿子王化朝(原名王耀忠、绰号二土包、二县长)在下洼当了一年巡官后,在其姐夫康二爷的推荐下,于民国十二年起历任彰武、丰宁、围场、赤峰等县的县长。在任赤峰县长期间,王化朝的三子王绍增和翁牛特右旗王府一鲍姓丫头结了婚。民国十九年,王化朝的二儿子王绍祥出任巡官,负责当时的建平县五区的剿匪。
民国三年,在下洼、河西、奈曼鄂尔图板、土城子等地驻着奉系军阀的八个营,人称外八营。一次,驻在河西“福兴当”的一个营内讧,扣留了孟、胡两个领兵,王家意然能够参与其中,不但解救了两个领兵,还“饬治”了哗变分子。
可见,当年,叫来河王家的势力是多么的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发财升官”的梦想。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开鲁、通辽、八仙筒等地。
此时,王家的产业已经传到三虎王福成五世孙王绍洋掌握的时代。
伪康德二年,奈曼旗鄂尔图板有个姓卜的人家,组织当地的一些爱国人士和商贾大户,成立了抗日联军。王家与卜家是几代宗亲,素来关系密切。为了配合卜家组织的这支抗日联军攻打八仙筒,王廷章的两个儿子王显中、王允中在敖汉下洼子一带也组织了千余人。两支武装合在一起,很快拿下了八仙筒,打死了七个日本人。八仙筒的这一仗惹怒了日本人,王显中和王允中先后被日本人抓去杀掉。
1937年秋,王绍洋丢掉万贯家财,带着妻儿逃往北京,解放后参加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