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哈达街的电灯是何时亮起来的?

老哈达街

电灯,即用电作能源的人造照明用具,能将电转化为光,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那么,我们的老哈达街是何时亮起电灯的呢?

发现了煤炭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现在经常使用的是LED灯,以前还曾经出现过白炽灯、荧光灯等。实际上,电灯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工业进步的过程。如是,关于老哈达街是何时亮起电灯这个问题,即是一段漫长的工业发展史喽。

在辽代,赤峰地区为古松州之地也。

据《辽史》之《地理志》记载:“松山县,地边松漠,商贾要冲。”松山县,为到大辽契丹国上京临潢府的必经之地。因此,特设驿站“松山馆”一处,招待过往的官吏。另据《一统志》记载:“松州西20里有瓷窑,西北有砖瓦窑。”数十年前,在著名的辽代“缸瓦窑”遗址,曾出土过长筒形的酒瓶,为士兵行军时的用具。又据《元史》记载:“至元三年五月,以兴州、松州饥,禁上都、兴和造酒。”可见,在辽代,赤峰地区的手工业已经很是发达了,有了酿酒业、陶瓷业等。

可惜的是,随着大辽契丹国的逐渐消亡以及契丹民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赤峰地区的手工业也如夕阳一般,慢慢地湮没在离离青草之间,沉睡了数百年之久,直到清朝中期,才又一点儿一点儿地苏醒过来。在《东蒙古纪程》中有这样的记载:“赤峰县即(乌兰)哈达所改建,旧隶翁牛特旗,无城郭,有大街七道,百货略备,商务颇盛,为古北口外第一繁富之区,热河(指承德)不及也。”到民国前期,赤峰地区的经济还是以农牧为主,只有少部分的家庭作坊式手工业和采矿业等。

相比较而言,赤峰地区的采矿业较为发达,在十九世纪中叶即有以东、西元宝山和五家以及什大份等地为中心的民办采煤业出现。至1933年赤峰沦陷前,赤峰南部地区较成规模的煤矿已达40多家,仅元宝山一地就有13家。当时,劳动条件非常差,毫无人身安全可言,时常有矿难发生,造成人员伤亡。1913年,现山前什大份的一处民办小煤窑被洪水淹没,淹死矿工40多人,矿主连夜逃走。

说起元宝山的煤炭开采业,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据传,在乾隆年间,有两个山东大汉带着一个徒弟,流浪出关,来到了元宝山的建昌营子。这师徒三人有打铁的好手艺,人们便把他们留了下来,在营子里安了一个铁匠炉,铸犁铧,造锄镐。当时,打铁需要大量的木炭作燃料,师徒三人便找了一个当地人作做向导,打算在建昌营子附近挖个炭窑自己烧炭。这一天,当他们来到龙头山时,发现那里的一条大沟是烧炭的好地方,决定在沟底选一处窑址。下到沟底时,铁匠师傅突然嗅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神色不禁为之一振,连忙问向导,你们这里是不是有煤呀?可那个向导根本不知煤为何物。最终,在三个山东人的细说之下,这个向导才知道煤是可以替代木炭的一种黑石头。

原来,铁匠师傅是山东平陵人,平陵出铁匠,天下闻名。而且,在那里用煤冶铁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了。于是,建昌营子组成了以铁匠师傅为首的挖煤队伍,还推选了一个姓王的当地人作领工把头。经过两个多月的镐刨锹挖,他们终于在那条大沟的沟帮子下发现了黑油油的“黑石头”,也就是煤。一时间,龙头山有“宝”的消息可就传开了,而且是越传越神,很快就传到了老哈达街。

当时,建昌营村里有领催,相当于现在的乡级官员。他有一个住在老哈达街的小舅子,叫许二毛。许二毛听说铁匠师傅发了财,眼红了。最初,他联合当巡察的哥哥许大毛和领催姐夫,用计挤走了铁匠师徒三人,巧占了煤窑。许二毛和许大毛、领催开煤窑发了大财后,又回到老哈达街做生意了。接下来,老哈达街的生意人杜大蜡联合皮毛商郝家又在龙头山的东坡,也就是现被人们称为“老窑”的那个地方,又扎了一眼煤窑,取名“万元窑”。

1882年,清政府派徐润在敖汉金厂沟梁开办金矿,招工4000多人。1910年,这座官办金矿停产,但民间采矿却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在当时的赤峰地区,建材工业主要有砖瓦、石材、制陶等,为庙宇、官宅等建筑物服务。

买来了机器

有资料显示,在清咸丰年间,赤峰地区的粮食加工业就已经出现了,至1920年已发展到百余家,但多以牲畜为动力,年加工原粮150万公斤左右。民国初年,仅赤峰县境内就有榨油作坊八十多家,上世纪三十年代改为推螺旋榨油法,日产油量为125公斤左右。酿酒业历史悠久,民国初年有酿酒作坊81家,较大规模者雇用人工30多个,年产白酒1万多公斤。至1913年,赤峰境内有中药店百余家,多为前店后厂,以加工饮片中草药为主;有的店铺还制造蜜丸、水丸、散剂、膏丹等。其中,规模较大的有老哈达街的宝山堂、永安堂、兴隆堂,以及敖汉旗海力王府的医药房等。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有一个叫李宝源(一说李宝元)的人,在老哈达街开办了涌源隆面粉厂,购进一台五公斤压力的英国产卧式锅炉做动力带动石磨,为赤峰地区机器加工粮食之开始。据谷正光在《红山文史》第一辑撰文《赤峰民族工业的发端——涌源隆机器面粉厂的创办》介绍:当时的赤峰县已升为直隶州,因此这座面粉厂又称“直隶涌源隆面粉厂”。涌源隆面粉厂的创办人为李宝源,字子佳,是赤峰税官衙门的税官。当年,这座面粉厂的地址在现红山区三道街以东,即后来的赤峰市卫生防疫站院内,其西邻是刘振西的宅院,经理人是李宝源的四弟,人称“李四老爷”。

另据了解,在涌源隆面粉厂开工之初,雇佣工人20多名,销路很好,获利甚多。但好景不长,它只存在了约八九年的时间。倒闭后,锅炉卖给了日本人在赤峰开设的大和洋行(后来的赤峰制药厂院内),厂房和院子卖给了赤峰街的大资本家兼大地主支栋。支栋曾打算用它盖四合院,院中间还要修凉亭。但不久,一位姓马的在原址又开设了一个磨坊,字号是“德巨恒”。

1916年至1917年间,赤峰的麦子主产区在北部的巴林、乌丹、黑石滩等地,运输工具落后,极为不便,再加上私人开设的磨坊、烧锅越来越多,导致原料小麦供应不足。而机器的原料需求大,支出多,涌源隆面粉厂因此出现亏损。另外,李宝源调任承德,善后事务交由李四负责。不久,李四也急于去承德,便将机器和厂房卖给了大和洋行和支栋,其他用具也卖掉了。

在坊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这个面粉厂不叫“涌源隆”,而是叫“永元隆”。破产后,李家兄弟的确将厂房卖给了支栋,支栋又将其转卖给了天主教堂。但不管怎么说,无论是“涌源隆”还是“永元隆”,都是赤峰地区在当时惟一的使用机器生产面粉的民族工业企业。

1920年,老哈达街有麻纺业11家,主要产品是车套、绳索、套包等。而毛纺织业则是从中原传入,赤峰开埠后日益兴旺,1921年,仅老哈达街内就有毛制品作坊16家,年加工毛100多万公斤,产毛毡1.3万多条、毛毯1.5万多块、艺术毯300多块,驻老哈达街专门收购毛制品的外埠洋行15家。民国初年,赤峰地区制衣、制鞋、制帽均独立成行业,分别有数家至数十家不等。

1912年,赤峰境内有土纸作坊4家,纸池20个,年产土纸1.2万刀(每刀190张),到1919年发展到4.44万刀。

拉上了电灯

民国四年(1915年),按照袁世凯与日本人签订的“二十一条”,赤峰被辟为商埠。从此,日资开始进入赤峰地区。1916年,日本人在哈达街开设大和洋行,收购甘草运往日本。两年后,这个洋行改为日本官商合办的“满蒙兴业公司”,联合商人朱锡久(一说朱锡九,大连人),在赤峰租地20亩建厂装机,生产甘草膏,年产量为1.5万多公斤,再运往日本进行深加工。1919年,日本人还对翁牛特旗广德公铅锌矿做过全面调查,经勘查所得储量为115万吨。

侵华战争爆发后,1935年、1938年和1941年,日本连续派人到元宝山、平庄等各煤矿实行详细探测,并写出了勘探报告。1938年,以日本人小野宽三为管矿长的“满洲煤炭株式会社元宝山炭矿”在赤峰成立,同时在建昌营设立“警察署驻矿派出所”,很多民办煤矿被先后强行吞并。为掠夺赤峰地区的黄金,1936年,日本人山口重次以英、俄两国资助的奉天广昌公司的名义,雇工30余人,在赤峰县红花沟开采金矿,矿区面积达20余公顷;在红山脚下建立“红山精炼所”提取黄金,日处理矿石3吨。1945年,日本投降时,他们毁掉了采矿设备,矿井尽受破坏,矿山变成废墟。

1935年,为掠夺赤峰药材资源,以草刈森男为经理的日本大阪市盐野义大药厂派人来到赤峰,在日本大和洋行收购麻黄草的基础上,扩厂装机,就地加工麻黄膏,日产25公斤,运回日本再加工成麻黄素,年运走麻黄膏20吨左右。由大和洋行演化而来的日本官商合办的蒙汉兴业公司与华商朱锡久合办的赤峰甘草膏生产厂,年产量1.5万余公斤,从1918年开办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从未间断。

据说,当年,负责设计施工麻黄车间的是一个日本老头儿,只有一只手。车间建成后,这个日本老头儿就走了,由两个日本人负责,一个叫八木,另一个的名字也不可考了。麻黄车间熬制的麻黄是半成品,还须运到外地再进一步加工制素。因此,赤峰这个麻黄车间的主要工作是就轧麻黄和清运麻黄渣子,全都是重体力活,极其艰苦。工人们先把麻黄铡碎,再用电碾子或牲畜拉的石碾子轧。做工的时候,满屋都是麻黄的粉尘,许多工人因此而得病吐血。

1921年,对于老哈达街来说,可谓“电灯元年”。在这一年,由丁子清(又名丁文化,平泉人)会同赤峰商会会长杨子彬、兴业银行经理杨怀仁、官银号经理李墨庄和商民合资兴办电灯厂。1926年,电灯厂工程竣工发电,装备有六十千瓦三相交流电机一台、六十马力卧式单缸蒸汽机一台,水管式两吨/小时锅炉一台,最大发电量为40千瓦,为当时热河省境内惟一电力企业。日本人侵占赤峰后,赤峰电灯厂被“满电业株式会社”吞并,电灯厂的关键生产岗位均由日本人占据,中国人只能做外役杂工。

赤峰地区的民族工业在日伪统治下艰难挣扎,不断破产倒闭。在老哈达街,砖瓦窑到1936年只剩下6家,年产青砖15.5万块;在1900年就已经建起的100多家粮油加工作坊,到1938年伪满《米谷统制法》颁行后,对粮食实行集中统管,粮油作坊纷纷倒闭,部分作坊被强行组合;日本投降后,白酒作坊由“民国”初年的37家,只剩下11家;糕点行业在实行经济统制前为23家,从业人员75人,年加工糕点1.88万斤,之后陆续减少,仅剩下十几家。1920年,老哈达街内麻黄业达11家,日本人入侵后仅存有4家;经棚、林西、林东几个旗麻纺业几乎倒闭;毛纺业更惨,日本人占领赤峰前,仅老哈达街就有作坊15家,至1945年日本投降,只剩下4家维持经营,林西县则由“民国”初年的12家存3家;造纸业在日军占领前有3家,占领后倒闭两家,只剩下1家。

(0)

相关推荐

  • 哈达远事之一:清明节前话杠房

    哈达远事之一:清明节前话杠房                      羁文 眼下清明在即,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一个和丧葬有关的古老行业,杠房.所谓杠房,旧时代大地方(北京之类)是指专门承办丧礼的民间机 ...

  • 尘封的记忆——哈达街的光棍

                      哈达街的光棍                      万壑松风         哈达街把某一类人称之为"光棍" ,这  "光&quo ...

  • 哈达街的武林旧事

    哈达街的武林旧事 羁文 或许在旧时代赤峰是关外重要的商埠,贸易繁盛,因而当年本地几乎所有的武林人士都出自镖局.据一些资料记载,清末民初之时,赤峰街有锦元.元成.隆泰.德和和德泰几家镖局.这些镖局都没有 ...

  • 赤峰记忆——老哈达街回民首富石振文

    老哈达街回民首富石振文 羁文 石振文(1869~1935),回族,赤峰街人,清末及民国年间,赤峰街"马桥"(牛马驴骡骆驼羊等交易市场,猪除外)掌门人,德裕亨驼店老板. 旧时代赤峰街 ...

  • 赤峰街的起源

    赤峰街的起源 羁文    "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那是我可爱的家乡赤峰,红山凝云霞,河水碧溶溶--",这是赤峰市市歌<草原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开头的几句歌词,描绘的是小城 ...

  • ​赤峰记忆——哈达街名人扬子彬事略

    赤峰记忆--哈达街名人扬子彬事略             羁文 民国年间,在哈达街,乃至整个热河地区,提起扬子彬的名号,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的知名度之所以如些之高,原因在于他在赤峰的政商两界都混得风声 ...

  • 赤峰记忆——哈达街发电厂创始人丁子清

    赤峰记忆--哈达街发电厂创始人丁子清                        羁文 丁子清(1861~1931),又名文选.树森,生于今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一个没落地主家庭.丁子清清光绪二十年(1 ...

  • ​赤峰记忆——哈达街的青楼旧梦

    赤峰记忆--哈达街的青楼旧梦                 羁文 清末民初,随着哈达衔商业的繁荣,外地客商渐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这些长年奔波在外的商人,羁旅寂寞,长夜难捱,从而催生了当地娼妓业的诞生. ...

  • 赤峰记忆——哈达街立春县官劝农桑

          赤峰记忆--哈达街立春县官劝农桑           万壑松风       今天立春,于是想起咱赤峰清末民初立春的习俗:       立春之前,县衙在接官厅(现女人街南走)搭了席棚,掛了彩 ...

  • 天下掌故——洗澡(一)

    作者:风轻月白   <天下掌故>前几天发了老哈达街孙国辉老师一篇<华清池烫澡>,勾出了牛忠仁老师有关洗澡理发的<哈达街的手艺人>,我洗澡的一些经历也青烟一样袅袅的升 ...

  • 天下掌故——哈达街的手艺人

    看了前几天孙国辉先生<天下掌故-华清池烫澡>,一文,让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儿时的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想当年大粮市儿的"龙泉池"才是哈达街最早的"澡堂子&q ...

  • ​​赤峰记忆——哈达街朱老三

    赤峰记忆--哈达街朱老三 梁树春 这是大清朝的事了,山东的三个小青年和河北的两个小青年来赤峰买卖家"住地方",他们义结金兰自称"口里五义"."住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