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德资本合伙人谈庆:狙击医疗器械创新,技术变革带动市场新机遇【投资人说】
医疗器械是医疗产业中最重要的领域,而辰德资本自成立以来便一直聚焦于该领域的投资,从分子诊断龙头贝瑞和康到体外诊断新兴企业西湖欧米,辰德资本8年来先后投资近60家医疗器械公司,不涉猎医药也不涉猎服务,仅专精于医疗器械赛道,这样的投资机构在业内并不多见。
专注带来极致的口碑。谈及创立之初的战略方向,辰德资本合伙人谈庆表示,机构从2013年开始便选择了“最熟悉”的赛道扎根进去,致力于在医疗器械领域做到极致,为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技术变革助力。如今,辰德资本也成长为医疗器械投资领域的代表性机构。
辰德资本合伙人 谈庆
谈庆具备生物医学工程和工商管理的双学历背景,生物医学工程是以工程学的方法去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该领域最大的应用方向便是医疗器械。进入投资行业前,谈庆曾作为一名医疗器械研发工程师,深耕医疗器械产业数十年,还曾在GE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担任副总裁。
积累了深厚的产业基础后,谈庆便投身于医疗器械投资领域。他表示,相比于直接研发产品,资本赋能的方式可以支持更多的创业者,推动整个医疗器械产业的创新发展,最终让中国人民能够真正用得到、用得起这些创新医疗器械。
近日,动脉网对谈庆进行了专访,解读辰德资本的投资布局,以及未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前景与机遇。
做精选细分赛道的狙击手
谈庆将辰德资本定位为医疗投资市场的狙击手。
这意味着,在辰德资本,赛道选择的精准性比赛道密度重要,项目投资的成功率比项目数量重要。
这一理念鲜明地体现在辰德资本的投资布局上。在辰德资本的投资版图中,IVD产业占据了最大板块,一度占到整个投资布局的40%以上,这一点超越了任何一家医疗投资基金。
之所以重金押注这个领域,基于辰德资本自身的一套判断体系:
一、医疗器械产业中,被投的细分赛道需要有足够大的体量。
二、被投赛道的发展速度要足够的快。
三、细分赛道通过技术变革,存在颠覆性的新机遇。
谈庆解释道:一个好的赛道既需要大的体量,也需要高的天花板,而且还要有弯道超车的机会。这个机会源自于行业内的技术变革,新技术的出现会让所有“玩家”重新回到起点,不再受到原有市场格局的影响,创新企业便有机会重新赶超占领市场。
而中国IVD产业完美地契合了这三条标准:目前,IVD是中国医疗赛道中最大的市场,规模接近千亿级别,年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IVD产业中的技术不断迭代革新,存在巨大的机会。
IVD底层检测技术从生化检测、免疫诊断,发展到分子诊断,再到前沿的质谱分析。辰德资本根据底层技术的变革历程,也将IVD产业对应划分为了4个方向。目前,辰德资本的IVD投资版图中已经有半数投给了分子诊断企业,同时也布局了质谱、蛋白质组学研究等新兴领域,其中不乏如金域医学(603882.SH)、睿昂基因(688217.SH)等知名上市公司,以及艾科诺生物、英盛生物等新兴创新技术驱动企业。
除了占主导地位的IVD产业布局,辰德资本在医疗器械领域对心血管、神经介入、齿科等细分赛道都有所投资,例如在心血管领域,投资了百心安生物、健世生物等;在神经介入领域投资了沃比医疗、微密医疗等;在齿科器械领域投资了正雅齿科、迅实科技等。
至今,辰德资本共投资约60个项目,这一数量与同体量机构相比并不算多,但其中已上市和拟上市项目比例达25%,远高于同类赛道聚焦型机构。能达到这样高的项目成功率,除了精选赛道,还有赖于投资的精准性。
谈庆解释,辰德资本专注于自身擅长的技术投资,而较少涉猎缺乏创新或仅为模式创新的领域。“我们擅长的是理解技术,理解需求,并且做定量分析,通过不断地积累和学习,形成认知优势,建立细分领域壁垒。”
技术变革将引领未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
从2013年成立至今,辰德资本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变迁。相较于过去,中国医疗器械产业目前正在加速创新,不断有新的技术、新的器械替代旧的应用,使临床患者及医生受益。
谈庆总结,这背后驱动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飞速发展的变化主要有三点:
一、医疗器械创新的环境变得更好,有更好的政策支持,更多的人才、资金流入,以及更完善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二、内在需求的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更加愿意也有能力为那些与生命攸关的医疗器械买单,同时对品质医疗也有了更高追求。这从内在驱动了医疗器械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二级市场对医疗器械的进一步认可,使得有更多的人愿意来做投资,这也进一步促进了医疗器械创新的发展,而创新又吸引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同时IPO通道顺畅。整个行业良性发展。
不过,与美国市场相比,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还存在很大的成长空间。从数据上看,美国市场的药械比是1:1,而中国的药械比约为3:1。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速度一直是医药市场成长速度的两倍以上。所以从数据比来看,未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发展可期。
那么未来医疗器械的发展机会是在哪些领域呢?谈庆回应,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发展机会,但是未来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主旋律必定是自主创新。“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发展的主旋律是'进口替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我们可以从跟随进口步伐,到与进口同步,甚至可以实现完全自主创新的医疗器械在中国本土诞生,这非常值得期待。”
而同时,创新力也是辰德资本投资企业时尤为看重的要素。谈庆表示,辰德资本在做医疗器械投资时,对投资轮次和阶段没有标准限制,而是更侧重对团队和技术路线的理解,考察企业是否以技术驱动自身发展,是否具备技术上的持续创新力。
医疗器械开发和医药研发有很大的不同,医药研发瞄准某个特定靶点开发分子化合物后,经历几轮临床试验验证其是否具备安全性、有效性等,能否进入临床是一个“Yes”or“No”的二元选择,甚至医药研发还带有“赌”的运气成分。但是医疗器械的开发是可以在第一代器械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的,这就需要企业具备持续的创新力,源源不断开发新的迭代产品,以维持整个系列在器械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谈庆直言,不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具备良好的持续创新能力,辰德资本都会认真考虑此类项目的投资机会。而对创新力的判断,辰德资本持非常严谨的态度。他介绍,辰德资本会对被投企业的技术、初始产品,以及行业内的竞品技术进行深度调研,验证其创新技术的真实性、有效性、适用性等。做医疗器械研发需要认认真真下苦功夫,但只要在一个领域研发出来,建立起了领域优势,那么其他人想要再超越已非易事。
与选择有价值的企业同样重要的是,投资机构是否有能力与企业共同成长。“在投资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是完美的投资标的,在不完美的标的中进行判别,并和创始人一起规避风险,改善企业治理,推动企业发展,也是投资人能力和价值的重要体现。”谈庆表示。
后记:辰德资本营造的医疗器械领域生态圈
相对于管理企业,辰德资本更倾向于通过多维度赋能和服务,来增强在被投企业中的影响力。
在项目投资之后,辰德资本会在伴随企业成长的同时,借助被投企业的产业资源再去挖掘新的投资机会,并与被投企业共同尽调以及共同投资新的项目。这些新项目往往与原被投企业在技术、渠道、或者客户上是相通的,大家可以协同发展,形成共赢生态。
辰德资本内部将这种投资模式称之为“榕树理论”:投资一家企业就是栽下一颗榕树种子,在伴随榕树成长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新的机会,生出新的枝芽脉络。榕树之间相互交错依靠,最终形成茂密的榕树林。
辰德资本坚持与被投企业及企业家精诚合作,以特有的榕树方法论打造产业生态圈,并通过完整独特的投后赋能体系,多维度助力被投企业成长。依托自身丰富的产业经验,辰德资本为被投企业提供了针对性的增值服务,主要聚焦在“人才、资本与战略”三大方面,并形成与之配套的系列落地活动。
特别是在人才方面,辰德资本设计了针对企业中高层管理能力提升的强腰计划——“辰星汇”领导力训练营,以及帮助被投企业定向培养医疗器械对口专业学生的“辰英汇”未来人才计划;同时针对各家企业的需求,给予人才招聘、组织架构咨询、激励计划设计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丰富的投后赋能活动,辰德资本在医疗器械领域逐渐营造出闭环产业生态圈,让企业与投资人互相支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