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天底下有不散的宴席就好了。

一/
学生时代第一次住校那会,我是个典型的内向分子。
见谁忘谁,一天说话不超过十句,只想安静的度过高中三年,当个小透明。
大概那时是把自己当作小说里的女主角了,觉得每天形影单只,不和任何人说话很酷。
现在变了,你让我一天不说话我会觉得难受,憋得慌。
要是一天下来在公司没怎么和同事沟通过,那下班后一定要和朋友好好唠嗑,天南海北的唠。
那时觉得,谁谁谁真难相处,谁谁谁太狂妄自大。
可一转身,谁有了心事,谁难过了,大家还是抱在一起哭,谁有好消息了,在关灯后也放肆的大声的调侃。
和谁都有分享过心事,和谁都有过彻夜长谈,也和谁都有过红着脸的争吵。
互相嫌弃了这么多年,临近毕业的时候却也还是站在对方那边,真心祝愿她们能去到理想的大学。
二//
所以看到《二十不惑》最后一集,她们互相用力拥抱,认真的告别时,眼眶一下就红了。
在寝室里,四子很认真的一字一顿的说以后每个周末都要聚会,在老地方,很诚恳的说要当彼此生命里一辈子的好朋友。
看她们说要每个周末都聚会,要当一辈子的好朋友时那一脸的诚恳,像极了当初的我们。
然而事实却是,毕业后再也没聚过,而有些人,早就失去了联系。
还有当年的大学室友,信誓旦旦的说毕业后每年都要一聚,可一毕业就删除好友的,也是我们。
高中毕业时,我不是第一个离开的,也不是最后一个。
大学毕业时,我也不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因为我们是一群人一起离开的。
所以我没有体会过姜小果那种——亲自把她们送上车,一一和她们告别,再自己回到寝室的落差感。
其实在姜小果回到寝室,把那张二十岁的愿望清单撕下来,背后响起敲门声时,我以为会像《请回答1988》里面一样,一推开门,发现大家都坐在那等着她。
讲真,每次1988最后一集,镜头切到双门洞,德善把门打开,发现大家都围在一团,等德善一起看《英雄本色》那里,都会忍不住想要哭。
太怀念,太怀念那种大家都还没长大,还没各自奔走天涯的感觉了。
三///
有时候会在想,要是天底下有不散的宴席就好了,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可以一直在一起,可以一直都是好朋友。
可今天看到那句:印着“谢谢参与”的饮料瓶盖不要扔,可以寄给那些进入过你的生活又离开的朋友。
又觉得,好像会走散也没什么大不了。
所以虽然很希望能够永远和好朋友在一起,但还是更希望她们能够在我看不见的地方,过更好的生活,哪怕与我无关。
晚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