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卷7述而篇第七诗解2求仁得仁富贵必义乐以忘忧文行忠信

论语》卷7述而篇第七诗解2求仁得仁富贵必义乐以忘忧文行忠信

题文诗:

冉有:夫子也能,助卫君乎?子贡曰诺,

吾将问之.曰伯夷,叔齐何人?曰古贤人.

曰怨乎?孔子答:求仁得仁,又何怨也.

子贡出曰:夫子不为.子曰饭也,疏食饮水,

曲肱枕之,乐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也.加我数年,五十学易,可无大过.

至易至宜,至情至简,非变非常.子所雅言,

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叶公问之,于子路,

子路不对.:奚不曰,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好古者也,敏以求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也.而言常德,治人者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也,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子曰天也,

生德于予,桓魋也者,其如予何?真情至德,

非死非生,能死能生,向死而生,无畏无惧.

谓之: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尔.

无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者.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孔圣真情,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原文】

  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2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3诺:答应的说法。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17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

  7.18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

【译文】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

  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评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

  桓魋: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原文】 
  7.24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品行)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评析】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