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超详细原木结房屋建造过程——节点篇
原木结构房屋,是一种古老的木结构建造技术,之前讲现代轻型结构的时候,很多网友私信希望我讲一讲原木结构,所以本文说说原木结构房屋的建造细节。
内容框架:
1,基础简介
2,框架连接方式简介
3,框架连接加工方式
4,原木连接加工方式
5,原木之间的填缝处理
一,基础简介
基础的作用:
- 将房屋的底部和结构保持在一个坚固的平面中
- 防止房屋自重导致沉降
基础的要求:
- 高度和防潮保护,地面以上的最佳地基高度为50-60厘米或以上。避免木墙与从地面散发出的水分的尽可能多地接触
- 通风设计:比如桩基础,木屋由于本身重量的原因,对于80平米以下的木屋,完全可以采用简易的桩基础
对于大面积的木屋,一般采用条形基础
二,框架连接方式简介
按照框架的连接分两类:
- 直接连接:这种做法曾经普遍采用,一则加工方便,二则节约材料。缺点也很明显,框架连接稳定性较差,多需要借助其他构件,尤其后期材料干燥变形。
2,出挑连接:原木延伸出框架200-300mm,材料会增加约10%,但结构性能更稳定,属于现代原木结构房屋常见的处理方式:
三:框架连接加工方式
框架之间连接加工常规有以下几种方式:
1,出挑类:
第一种和第二种比较类似,框架之间直角连接和原木之间的上下连接加工方式处于同一方向。前者是早期用得比较多的方式,后者为现代多采用的方式,前者最大的问题在于连接的凹槽容易形成积水,导致木材的腐烂。但这两者方式后期材料变形后,结构稳定性会大大降低,于是产生了第三种:带“锁”的连接方式,这一块比较枯燥,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留言给我,我争取出一期视频来讲解。
2,不出挑类:
四,原木连接加工方式
- 切割加工框架连接:
关于具体切割方式有一套划线计算方式,说起来比较枯燥,有兴趣的朋友留言,我再详细说说。简单的方式可利用一些辅助工具进行操作
手工方式可采用电链锯及斧头,现代方式多采用工厂加工。
2,原木之间的垂直连接:具体方式比较枯燥,这里简要介绍
关于纵向凹槽的比例可参考下图
五,原木连接之间的填缝:
大型原木墙体,干燥难度过大,后期不可避免地产生变形开裂,从而形成墙体之间的裂缝。为了避免这个情况,在原木之间增加填充层,从最早开始的苔藓,到后期的棉麻,再到现代的密封胶等。
如果你去观察我们传统的“井干式”木结构房屋,就会发现早期的原木房屋基本采用此类方式:
苔藓的优点在于就地取材,缺点在于需要多次填充(本身干燥收缩)以及滋生虫害。所以后来开始采用棉麻填缝
所以你在很多视频上看到原木墙体之间放置的棉麻,基本是起这个作用。时至今日,这种方式依然被广泛采用,部分施工会在连接缝之间填充结构胶
关于原木结构连接与基础方式大致如此,有兴趣的朋友留言你们想知道的,我作为下期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