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大人之学——儒家的实践哲学

​前面四讲,分别阐述了儒学的几个核心思想:人需为儒、仁以贯之,推己及义,礼贵乎诚。

和所有完整的哲学体系一样,在思想之外,是对应的实践哲学——儒学的实践哲学,都是围绕这个目的来构建的:成就“大人”。

什么是“大人”呢?儒家经典《大学》,开篇就点明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就是说,大人是具备“明德、亲民和追求至善”的人。与之对应的就是“大人之学”,即大学,也就是儒学之实践哲学。

有大人,就有“小人”。按照大学的定义,不具备大人属性的就是小人——小人无关乎年龄,或社会地位。

可以说我们都是从小人开始,慢慢成长为大人的。而后来的说法,则将小人,等同于社会地位低下的“贱民”。

事实是,无论是在贱民还是贵族中,都有大人和小人。

但是,成就大人,并不是为了成就与贱民对立的贵族;也不是所有“长大成人”的成年人,就都可以称得上是“大人”!

大人是“大学”的目的,那么怎么成就大人呢?

《大学》接着提出了所谓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格物与致知是一个层面,可以理解为认识世界,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

诚意和正心是一个层面,可以理解为安身立命,修养品德。

最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最终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贡献”。

由此可见,在儒学的实践方法论里,包含了个人的基本生活技能的成长,志向品德的修养,以及最终的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这两个阶段,并没有绝对的先后关系。

而孔子所谓的“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中的行,应该是包含做人和做事两方面的,而不是单独指道德修养。

后世有一种解释很流行,认为“行”就是指“做人”,这种观点认为做人在先,学习知识在后。即所谓“先做人再做事”,把二者分开。

事实是,做人的品德修行和做事的技能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只会“做人”的老好人,也并不是都吃得开的。

当然,“学文”也可以同时进行——学习知识可以拓宽人的眼界和思路,而做人做事则可以部分论证和修正这些认知。

如果用大人的三个标准,来衡量我们现在的人,恐怕很多人都算不上是大人——而只是生物意义上的“成人”。

按照两千年前的标准,真正的大人:

应当能够“明明德”。明职业技能与操守之德,明个人生活修养之德,明社会贡献与价值观之德。

然后是“亲民”。用现代语言讲,就是公共事务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科技不能脱离民用,经济文化不能脱离民生等。

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做“无用”之学,而是说一个大体的倾向,应当是实用的。

最后就是“止于至善”:除了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适应之外,还应当有一定的理想追求——生活不止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通过这样的解读翻译后,可以说,即使过了两千多年,儒学关于“大人之学”的倡导,在现在的社会里,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不同的只是,表达语言的时代变化而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文:何为贵,儒学十讲第五篇,感谢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