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门一世祖师吴钟
吴钟字弘升,回族,雍正十年(1732)二月初三寅时生,沧县后庄科村人,(后划海丰,现属山东庆云)道光二年(1822)年卒享年90岁,葬于后庄科村东北“仰鍾园”内。
据后庄科吴氏家谱记载:“余家原江南微州府歙县籍,大明永乐三年(1405)远祖讳荣公奉诏特授直隶河间府沧州盐运分司运判。从歙县迁居沧州城内仁义坑埃北。葬沧州东南米家堂自立茔地。我始祖荣公、一世;询公、二世;才公三世;琏公四世;邦瑞公五世均葬于沧。庄科吴氏之始祖讳师孟字耀环乃其六世,于明未迁居此地恩遗众裔 披万伏子孙繁衍遂为望族”。
吴师孟系后庄科吴氏始祖,其子吴玉书二世,其孙吴天顺三世,其曾孙吴鍾为四世。鍾下无子,一女蓉招婿入嗣五世;生二子,吴邦安,吴邦宁为六世;吴恩元为七世。
民国二十二年(1933)《沧县志》记载:“吴鍾北方八极拳门之初祖也”。据罗疃《八极拳谱》记载:吴鍾家殷实喜拳术爱交友,为技击精进而四方求师。雍正二十五年(1748)拜马胜标为师习太祖拳及少林刀法。经师十年师身故,为访名师乃贴示四方,悬赏求师。有某叟者携妻来访,钟与言其技知为高人遂师事之,经叟数年指授,加以昼夜苦功,鍾之技艺盖加精到。一日叟外出访友,鍾赴叟处,谒其师母。叟妻曰:“尔数年日夜习技,究技至何等曷,演示之”。钟乃演技于庭,演毕,叟妻曰:“惜尔数年苦功,技尚未臻精到。”乃辄为指点其中奥妙。盖叟妻亦精于技击者也。鍾技已有根基,经叟妻指点豁然贯通。叟归,观鍾演技,讶其大精,叟询其妻,妻俱以实告,叟曰:“鍾之技历有根基,经汝倾囊相授,其技已超越我等,此处不可处留,遂别去”。
乾隆二十四年(1760)吴鍾为求深造,乃携资赴(嵩山)少林寺拜寺内老禅师为师,习练八极拳及气功。老禅师练气养气造诣颇深,盖练气与养气皆同出一源,实则有虚实动静之分,盖养气以道为归,以聚气静养为宗法。一极动百极响应八极治为一气,此为八极拳主旨也。吴鍾在少林寺随老禅师习八极拳及气功三年,深得师法奥妙,拳法精到,艺业过众。遂别少林寺望籍而归,到处访友,曾遍及名山大川。
乾隆二十八年(1764)吴钟游至陕西延安西北梭罗寨,拜六合大枪卓著者,赖魁元为师,专习六合大枪八年,深得大枪法奥妙。一日,师谓其艺成,遣其下山,临之嘱之“黄河以北任你扎,黄河以南属夏家”鍾始知所学未尽,下山后专访武林各派极尊者和稳居江湖多年的武林异人较艺亦是屡战屡胜。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沧县志》记载:“吴鍾游至杭州某寺,寺内方丈为少林派之健者,鍾与较艺,方丈屡败之。方丈畏服,赠锦标一囊。鍾由浙北旋赴燕京与恂勤郡王允 较艺,殳端涂粉,粉沾王眉王未觉也,王疑其有幻术,更试以面糊仍着王眉未觉王始信之,因延之上座,师事之,当时京师有神枪吴鍾之称”。
乾隆四十年(1776)吴鍾受挚友之聘,客居直隶天津咸水沽戳杆设场。从学者若鲫,唯学者不堪其苦,多半途而废,鍾憾无俊才。时有康德力与李章亦雍乾年间武林泰斗也。钟与其二人较技切磋相互敬佩,甚为投契为莫逆之交。康精棍术,吴精大枪术;李精短打。各有其妙,换谱为表,传同一家。江湖中有康德力的棍,吴鍾的枪,贴身短打数李章之谚。在此期间赖魁元师派弟子皮 给吴鍾送来飘摇刀法。
乾隆四十八年(1784)吴钟归里在直隶,山东一带以保盐镖为业。同时在后庄科设场授艺,习练者众多,鍾之女吴蓉学父技,悟得其理,技艺独到。吴鍾在传授八极拳,六合大枪技艺的同时,把三十多年诸多师尊授于他的各种拳法、器械及气功进行系统归纳、整理,彩众家之长,反复提炼,融为一体,集其大成。创立了“内外兼修,意形俱练”的八极拳体系。他将八极拳技艺与气功有机结合,以意行气,以气促力,气随力走,力由气发,柔主变化,刚主松放,手眼身、法、步,随意一体化。创立了八种攻防主导意识的修练功法,即“内存八意”将人的意识做为攻防技艺的主宰,即宗法。为达到在技击中,接招折招还招,三个步骤只需一出手就能将敌之攻势化解,并置敌于死地,创立了“外俱八形”精妙招法,提炼出“六大开”、“八大招”精妙绝伦的技击精华。讲行拳必“内存八意”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外俱八形”、“八形者“龙、虎、熊、猴、燕、犬、鹰、鹑”;“劲发八面”,八极也。出手起脚无不用其“极”也。均以”极“字为宗旨的武学精髓。此为吴钟所创”八极拳“之由来也。从此八极拳形成以“六大开”“八大招”和“六合大枪”为主体架构的拳械演练与技击体系。将健身与技击深为一炉,形成了雄健暴猛的独特风格和以“挨、崩、挤、靠”为技击特点的拳学流派。这是吴鍾所创八极拳源于(嵩山)少林寺,而又不同于少林寺八极拳原貌的八极拳体系,它是八极拳历史上“质”的飞越和升华。
据《八极拳谱》记载:“乾隆五十四年(1790)沧县东南乡孟村镇吴永者与吴鍾相遇,经叙都是天方教人,与鍾言技至为投契”。吴永练武多年,外闻后庄科村有吴鍾者,乃当代武林泰斗,技艺超群,久有技其门下之意,因吴鍾在武林中名份极尊,始络未敢冒昧拜见。事后吴永请本教名望高者到后庄科以重礼多次诚聘,吴钟方应允。
乾隆五十五年(1791)徒吴鍾携女吴蓉客居孟村镇设场授艺。孟村人丁孝武闻吴鍾来设场授结欲拜师学艺,吴鍾拒收。后经吴永向鍾师再三恳求,加之丁、吴两院多人说情才答应收为门生。从此吴鍾在孟村丁、吴两院传授八极拳,六合大枪、各种器械及练气,养气等术奥妙,其女吴蓉结吴永盖得真谛。吴鍾在孟村传授八极拳十六年。嘉庆十一年(1807)吴钟七十五岁,回后庄科,由女吴蓉养老送终。道光二年(1822)吴鍾寿终正寝,享年九十岁。
嘉庆二十年(1816)征得吴鍾同意,吴蓉协助吴永、丁孝武在孟村设场授徒传授八极拳技艺,其成名弟子有孟村镇吴彤云(吴永子)吴凌云(吴永侄)吴坤、吴凯、吴梅、王长鍚 、王世同、杨德元、盐山南八里庄高名山;罗疃、李大中、张克明。经历代传承,八极拳形成了孟村,罗疃两大支系,经历代相传,八极拳门,名人辈出,八极拳历代精英为弘扬八极拳术,在艰难险境中锲而不舍,在腥风血雨中顽强拼博,将八极拳术传播到:京、津、冀、鲁、豫、苏、浙、穗、台、川及东北三省,西北五省,皇宫大内,王公府邸,军将行营,中华武士会,中央国术馆,黄埔军官学校,及全国各省、地、国术馆和亚、欧、美诸多国家。谱写了八极拳辉煌的历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