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尾巴上亿公里长的“扫帚星”产自太阳系这仨地方,给地球运来了水
可能很多朋友都看到过夜空中的扫帚星,它们往往形似一把长长的扫帚,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彗星了,然而这样的“扫帚”长度十分惊人,至少长达几百万公里,有的甚至长达1亿公里以上,但是在这种“扫帚”的最前端,其实往往只是一个直径顶多几十公里,甚至只有几百米的小星体,大部分的彗星的直径都在五公里内。
彗星大都以椭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行,近日点距离太阳很近,但是远日点却非常遥远,只有个别彗星是围绕木星等星体运行的,这种小星体通常都是由水冰和尘埃组成,它后面长长的尾巴又被称为彗尾,这其实是它们喷出的水汽,前面喷出的水汽又称为彗发,小星体本身称之为彗核。
很多天文学家形容它们为“脏雪球”,因为大多数彗星都是有大量的水冰和尘埃组成的,当这个脏雪球运行到太阳附近的时候,在强烈的太阳光照射下,彗星上的水开始蒸发,越靠近太阳,这种蒸发现象越明显,有的彗星上甚至会因为被太阳晒得太热,而出现喷发水汽或者喷泉现象,然而彗星又是在时刻以秒速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速度运行着,而且喷出的水汽还会受到太阳风向反方向吹拂的影响,所以会落到彗星后面,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水汽就成了长长的彗尾。由于彗星上都含有大量的水,很多科学家认为我们地球上的水就是彗星运过来的,是它们撞击早期的地球的时候,带来了大量的水冰,水冰在地球上变成液态水,汇成了地球上的原始海洋。
那么这些彗星都是来自于哪里呢?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形成于小行星带中线之外的区域,因为小行星中线附近是太阳系的雪线,水分子在这里会凝结成冰晶,之内的星体通常都不会有很多的水冰存在,所以都只会形成小行星,但是在之外的区域,冰晶可以和尘埃一起凝聚成星体,这样也就可以形成“脏雪球”了。
一般认为小行星形成的主要区域有三个,离太阳最近的部分就是小行星带中线到木星附近的这一片小行星带中,向外的第2个区域属于柯伊伯带中,第三个区域就是奥尔特星云了,从数量上来看,奥特星云中的彗星数量要远远超过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中的彗星数量。
这是因为奥尔特云体积巨大,它的外围远达太阳向外延展的一光年距离,它就像是太阳的外壳,其直径可达两光年,是太阳系形成之后的剩余物质,大部分的物质形式为尘埃、冰晶颗粒和彗星,总质量可达100个地球,但是分布到如此广大的范围中,也说明奥尔特云的物质其实是非常稀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