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夏侯尚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夏侯尚(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曹魏政权的建立与壮大除了曹操自身的雄才大略之外,他的宗族力量也是有别于其他势力的最大优势。不仅曹操的同辈兄弟能征善战,连曹操的晚辈子侄都人才辈出。而且曹操同时拥有曹氏、夏侯氏两个人丁兴旺的大族做后盾,宗室将领除能力之外,最大的好处是忠诚度更加牢固。放眼同时代的其他势力,这是曹魏集团独一无二的优势。

曹氏夏侯氏的重量级人物在《三国志》中被陈寿合为一传,其中八名将领常被后世并称“八虎骑”,曹操同辈五人,晚辈三人。前五人笔者已经介绍过,本期将为您讲述三名晚辈将领之一,夏侯尚。

夏侯尚重大事件之一——曹丕密友

夏侯尚(?—226),字伯仁,沛国谯县人,夏侯渊的侄子。夏侯尚与曹丕从小就是好朋友,好到什么程度呢?

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尚有筹画智略,文帝器之,与为布衣之交。

布衣之交,指平民之间的友谊。在古代,平民的特点是什么呢?互相地位平等,不存在等级差别,所以互相交往没有顾忌,可以放心地信任对方。所以布衣之交可以引申为互相坦诚相待,作为朋友地位平等,完全信任的友谊。曹丕与夏侯尚之间,就是这样的好朋友。

在《三国志》夏侯尚本传中,第一句夏侯尚字伯仁,第二句为夏侯渊侄子,第三句就讲“文帝与之亲友”,足见两人的关系之亲密,绝非虚言。可以说夏侯尚的一生几乎所有重大节点都与曹丕有重大关联,与曹丕的关系是讲夏侯尚绕不开的重要因素。

在曹魏阵营的宗亲将领中存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虽然不同的两辈人同时为将,却没有父子并为大将的情况。曹仁、夏侯渊等一代将领的儿子都没有成为名将,二代的佼佼者曹休、夏侯尚的父亲甚至没有在史书中留下名字。这意味着,在人丁兴旺的诸曹夏侯氏宗亲中,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曹魏栋梁的人,自身拥有过硬的素质与头脑,绝非泛泛之辈。想靠关系跻身高位,至少在曹操、曹丕时期不可能。至于曹爽,那已经是更晚期的事情了。

年轻的夏侯尚早在官渡之战后不久就随军征战,作为军司马参与了曹操平定冀州的战斗。当然由于夏侯尚实在太年轻,作战主要依靠上一辈将领,此时的夏侯尚还没有太多表现机会。

建安十六年(211),曹丕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夏侯尚则担任五官将文学一职。

唐代典章汇编《通典》载:魏武置太子文学,魏武为丞相,以司马宣王为文学掾,甚为世子所亲信。自后并无。

这里的文学到底是什么样的官职,史料未有明确记载,只知是丞相府或五官中郎将府中属官。曹操以司马懿为文学掾,曹丕则以夏侯尚为五官将文学,司马懿“甚为世子所亲信”,夏侯尚则“文帝与之亲友”。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魏国建立。这时夏侯尚与司马懿又都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夏侯尚与司马懿虽然有这些共同经历,后来又结为姻亲,但这门亲事的结局最终以悲剧收场,甚至夏侯尚之子惨遭司马懿之子灭门。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曹丕

夏侯尚重大事件之二——曹丕称帝,火速提拔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代郡乌桓人叛乱,又与鲜卑部族联合,在北方对曹魏形成较大威胁。曹彰挂帅前往征讨,而夏侯尚则以参军身份辅佐曹彰,顺利平定代郡。详细情形笔者在曹彰篇已有介绍,在此就不重复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曹操病逝于洛阳。谏议大夫贾逵负责丧事办理,期间还严厉斥责了询问魏王玺绶的曹彰。而曹操的灵柩需要运送回墓地所在的邺城,这项任务便由夏侯尚负责。

《三国志·夏侯尚传》载:太祖崩于洛阳,尚持节,奉梓宫还邺。

如果说贾逵的行为是以国家安定的大局为出发点,带有一定自主性,那么夏侯尚持节护送曹操灵柩必定是曹丕钦点。毕竟论资排辈起来这时的夏侯尚远算不上重要人物,却能持节担此重任,明显是曹丕在为自己上台后考虑。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曹丕需要提拔他的亲信进入权力中枢,作为亲密无间的好友,夏侯尚无疑需要优先考虑。

在夏侯尚、曹休、曹真同辈三人中,曹休、曹真都参与了汉中之战,战后都被曹操任命为中领军,负责统领曹操的亲兵与禁军。只有夏侯尚作为副丞相曹丕的属官待在邺城。所以曹休、曹真的军事生涯起步更早,但夏侯尚才是次世代宗室将领中获得杆位的人。

护送曹操灵柩一事说起来责任重大,却也可说是白捡的功劳。毕竟这一路碰到危险的概率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是曹丕为了提拔夏侯尚而安排的机会。果然,曹丕继位后,立即以夏侯尚此次功劳及之前表现良好为由,封夏侯尚为平陵亭侯,拜散骑常侍,随即又改任中领军。

延康元年(220)底,曹丕称帝。夏侯尚进封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负责荆州地区的全面防务。曹真此时为镇西将军负责西部雍凉战区。曹休初为领军将军,夏侯惇死后被提拔为镇南将军负责东部扬州战区。曹魏三大战区的最高长官在曹丕上任之初就完成了换血,这当中夏侯尚的提拔最快。

夏侯尚重大事件之三——镇南将军,作威作福

夏侯尚到荆州走马上任,面对的形势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在关羽败亡后,刘备的力量基本退出荆州,孙权占据着大部分地盘。而自刘琮投降后,荆州北部的南阳郡以及南郡一部分始终牢牢控制在曹魏手中。

不过正如笔者所说,刘备在荆州的力量只是“基本退出”,实际上还留有三郡之地。这便是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常被并称“东三郡”。曹操击败张鲁后,为防止汉中郡过大而进行的分割,并且将这三郡划归荆州,与南阳、南郡共同构成了曹魏的新荆州。后来刘备派刘封、孟达攻占东三郡并在此镇守。当然,三国爱好者们通常把东三郡视为单独的地理范畴,与荆州并不看做一个整体。

新官上任三把火,获得火箭提拔的夏侯尚当然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刘封在上庸根基不稳,与孟达关系又不睦,这显然给夏侯尚提供了立功机会。

夏侯尚给曹丕上了一道奏折:“刘备的一支军队驻扎在上庸,那里山道艰险,对方想不到我们会从这里进攻,所以防守并不严密。如果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地突然袭击,一定能击败他们。”

无巧不成书,不久孟达干脆带着一万多士卒及家属投降曹魏,东三郡简直成了送给曹丕及夏侯尚的上任大礼包。

在夏侯尚指挥下,加上带路党孟达与右将军徐晃共同出击,东三郡九县之地全部摧枯拉朽般收入囊中。单从面积上来讲,此次大胜将曹魏的荆州面积扩大了一倍。

夏侯尚作为曹丕密友,这种关系也延续到了国家大事上。当初曹丕拜夏侯尚为征南将军时,担心夏侯尚资历不足,要帮他立威,特意下了一道诏书。

《三国志·蒋济传》载:时有诏,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时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

夏侯尚当然很高兴,还拿出来给蒋济看。蒋济看完就跑去见曹丕,曹丕不知蒋济来意,问道:“你觉得现在国家的风气、教化是怎样的情况?”蒋济答道:“没看到什么好现象,就看见亡国之语了。”

曹丕大怒,问蒋济怎么说这种话?蒋济回答:“作威作福,在《尚书》里明确写的是君王专有的权力,古人尚且知道慎重,陛下可知‘天子无戏言’,陛下明察啊!”曹丕恍然大悟,知道自己的诏书太不恰当,赶快派人把诏书取回。

夏侯尚空欢喜一场,赴荆州上任去了。

好一个“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可见曹丕对夏侯尚偏爱到何种程度,要注意这时夏侯尚还未立过像样的军功,什么五官将文学、黄门侍郎都是文官,夏侯尚完全是空降到军队中的。如果不是夏侯尚得意忘形把诏书拿给蒋济看,一旦被带去荆州,再想收回成命可就难了,其他将领、朝廷大臣该怎么看这个新皇帝?

虽然蒋济一席话点醒了曹丕,可曹丕还是不忍心让好朋友失望,而且皇帝食言这种事太丢面子,怎么办?攻下东三郡,夏侯尚是主将,曹丕立即提拔夏侯尚为征南大将军。实权并未有变化,但地位得到了彰显。

随着蜀汉不久在夷陵之战中惨败,曹丕认为只要一举击败东吴便可一统天下,于是战略重心转向东面。不论西面还是东面,位于荆州的夏侯尚都有用武之地。

夏侯尚与曹丕的友谊会持续下去吗,夏侯尚与司马家族之间的纠葛又是怎么回事?下一期,笔者将继续为您讲述夏侯尚的相关事迹,感兴趣的话敬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

(0)

相关推荐

  • 曹操留下四名将,曹丕留下三名将,但凡有一人在司马懿敢篡位吗

    曹操是在公元220年去世的,曹操去世的时候司马懿42岁,曹丕是在公元226年去世的,曹丕去世的时候司马懿48岁,曹睿是在公元239年去世的,曹睿去世的时候司马懿61岁,曹家祖孙三代人都没能活过司马懿, ...

  • 649期B || 妥妥读《三国》(五十四)诸葛亮用计逐司马 出岐山首夺安南城/轩诚播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时刻 上期结尾: 这次孟获是彻底服气了,他说,我们虽然没有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但是也有羞耻之心.丞相的七擒七纵,恩情天高地厚,南人永不再反了 ...

  • 桓阶:翻看配飨名单,曹魏重臣请算上我

    别有重臣升御榻,紫枢元老开黄阁.如果提及配飨太庙,第一反应中你会想起谁?夏侯惇.荀攸.郭嘉.张辽?本篇要聊聊可能是这里边知名度最低的一位,桓huán阶,字伯绪. 桓阶是荆州长沙郡人,桓氏在当地也算是著 ...

  • 曹魏宗亲,为什么最后掌权的是曹真一脉,而非其他人呢?

    曹操打天下时,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都表现非常突出,诸夏侯曹与五子良将齐飞,将星闪耀. 可是,到最后,只有当时小字辈曹真的儿子曹爽,作为宗亲代表与司马懿争权. 这是怎么回事呢? 身份不一样的&qu ...

  • 司马懿夺权为什么能成功?将门传不过三代

    如果说曹操时期曹魏的核心将领是夏侯惇,夏侯渊和曹仁,那么到了曹丕时期,曹魏的核心将领就是曹真,曹休和夏侯尚.整个曹丕时期一直到曹睿执政之后的初期,曹真都是曹魏的柱石之臣. 曹操虽然发布过求才令,主张用 ...

  • 黄忠一胜名扬千古,于禁一败身败名裂,是何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差异

    在三国时期,有两位将军的命运让大家感到惊异.他们就是刘备阵营的黄忠,与曹操阵营的于禁.他们两人都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命运遭到了巨大的转折.可是,两人的命运转折截然不同,一位光芒四射,一位却受人鄙夷.那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夏侯尚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夏侯尚(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夏侯尚重大事件之四--江陵大破诸葛瑾 自曹孙两家联合消灭关羽.夏侯尚攻克上庸三郡以来,孙权一直对曹丕称臣,主动示弱.孙权虽然比曹丕大不了几岁,但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三国时期,尽管魏蜀吴三方互相攻伐几十年,但三国各自在对外族的战争中均处于强势地位.究其原因,三国分别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体制,并且连年战争中锻炼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毌丘俭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毌丘俭(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毌丘俭重大事件之四--东征高句丽,记功刻碑还 上期文章介绍了三国后期曹魏名将毌丘俭征讨辽东与高句丽的战绩,讲到高句丽都城丸都被攻破,国王位宫逃往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昶篇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昶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位曹魏晚期名将,王昶.提起这个人,大多数朋友可能非常陌生,如果对三国正史兴趣不大,您可能完全没有印象.没关系,相信您读完本篇文章,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上期为大家介绍了三国后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冷门武将王昶,本期笔者要讲的同样是曹魏晚期的一位重要武将,同样姓王,还做过王昶的部下,在王昶去世后还接替他镇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基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基(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基重大事件之四--荆州刺史,文修武备 在上一期文章中笔者讲到王基在高平陵事变后,被视为曹爽一派的官员而受牵连罢免,本期继续讲王基之后的经历. 嘉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最近的几篇系列文章讲到的曹魏阵营武将,大多出身于并州士人集团.作为司马懿所属的士人圈子,近水楼台纷纷身居要职是很自然的事,至于为曹魏立国打下根基,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陈泰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陈泰(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陈泰重大事件之四--狄道之战 嘉平五年(253)二月,在东兴之战取得胜利的东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大举伐魏.五月,蜀汉姜维率军出武都,自石营经董亭进攻魏 ...

  • 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王凌篇(下)

    三国良将系列之王凌(下)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王凌重大事件之七--谋立曹彪 针对司马家族的三次反抗,史称"淮南三叛".三次反抗都发生在淮南一带,绝非巧合.篇幅所限笔者无意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