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全(山东省)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许多场合,酒不只是口腹之乐,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体现一种礼仪,一种氛围,一种心境。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有无酒不成席之说,不少文人学士留下了许多饮酒佳作,为喝酒找到了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想要留名,要饮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想要潇洒,要饮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想要快活,要饮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想要解忧,也要饮酒,“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朋友离别,更要饮酒,“劝君更饮一杯敬,西出阳关无故人”。正规场合的酒局有很多讲究,宾客都要正装出席,主陪应当是主人中职位最高者或年龄最长者,副陪次之,其他陪客分列左右与客人交叉落座;第一客人和第二客人分列主陪的右侧和左侧,第三客人和第四客人落座副陪的右侧和左侧,其他随从分两边就座。开席后,主陪首先要起身敬酒,祝酒词要应景、热情、点明主题,切忌冗长拖沓,高高在上,令人生厌。主陪敬酒后,副陪开始敬酒,接下来其他陪客依次进行敬酒,所有主人敬完酒之后,客人按主次顺序依次回敬。主陪对整个酒局自始至终要有适当把控,既使酒局气氛活跃,又不能场面失控,副主陪要始终保持清醒,配合主陪把控好酒局,起到拾遗补缺、穿针引线作用,及时化解酒局上出现的冷场局面。改革开放初期从事管理工作,陪领导外出喝酒是一项重要职责。陪领导喝酒是一件费神费力的事,酒局上的人形形色色,包罗万象,有文雅的、有粗俗的,又矜持的、有豪爽的。当遇到粗俗的饮酒对象,领导出现尴尬处境时,就要主动站出来,春风化雨般的予以化解。当遇到豪爽的饮酒对象时,领导的饮酒热情容易被点燃,这时就要考验你察言观色的能力。过早给领导挡酒或替酒,容易破坏领导的兴致,让领导心生不悦,过晚给领导挡酒或替酒,容易导致领导喝多失态,影响形象。因此替酒要瞅准时机,准确把握火候。陪领导喝酒有时需要有一点献身精神。有一位老兄,亲身经历了一个酒局,这个酒局是某区的女财政局长陪同区长接待上级业务部门的一个领导,这个区有一个重点项目,资金多数来源于这个上级业务部门的拨款,区长很重视这个酒局,上级领导也是性情中人,爽快答应了区长提出的几项请求,酒局气氛异常活跃,作为副陪的女财政局长态度诚恳,言语得体,频频举杯敬上级领导,这位领导喝的心情畅快,自然也喝了很多,很快有了醉意,临近酒局结束,女财政局长再次敬酒时,这位上级领导面带醉意笑着说:“从现在开始,你每喝一杯白酒,增加10万拨款”,女财政局长愣了一会儿,看看区长,再看看面前一两的酒杯,二话没说,连干了10杯。女财政局长酒量确实过人,尽管有醉意,但现场并没失态,只是听说过后两天都没有上班,上级领导也没有失言,过后兑现了酒桌上的承诺。最酣畅淋漓的喝酒是同学、朋友之间的酒局。这种酒局没有主题,没有繁文缛节,往往是一人提议,众人附和,随即成局。酒局上不分官职大小,卸掉了日常工作角色中的所有伪装,放下戒备,本色出席。彼此之间都知根知底,有不少愉快的话题,此时的喝酒原则奉行“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量大的无拘无束畅饮,酒量小的受气氛感染也不甘落后,敬酒争先恐后,一律杯杯见底。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酒局上的气氛活跃起来,祝酒词句句都是戳心窝子的话语,敬酒者恨不能把心晾晒给大家观看,态度之真诚,语言之亲切,令人动容。这时的酒局基本没人主动叫停,直到喝不动为止。多数人经历了酒局的三部曲,开始是甜言蜜语,中间是豪言壮语,最后是不言不语。很多时候对酒局的后半场失去记忆,第二天酒醒后,后悔不迭,但隔上两天,再有同样的酒局,照样欣然前往,重复同样的故事。朋友之间不设防喝酒,由于醉酒有时也能惹出祸端。两位性情率直的铁哥们邀请朋友一起喝酒,酒局上喝的昏天黑地,酒局结束买单时发生了争执,原来说好请客的那位朋友踉跄着到前台买单时,另一位东倒西歪的朋友把他拉到一边,自己抢着付款,这两位铁哥们互相拉扯了多个回合,其中的一位觉得另一位替他买单,是看不起他,让他在朋友面前丢了面子,另一位朋友借着酒劲寸步不让,为此两人大打出手,最后打的头破血流,酒局上的其他朋友把他俩送进了医院,第二天酒醒后,二人相拥,抱头痛哭,后悔莫及,他俩发出同样的感慨:“这都是酒精惹的祸啊!”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酒局一般都是在家里组织,每到春节上班之后,是酒局密集组织之时,单位同事之间要轮流相互宴请,俗称“喝圈酒”,今天去我家喝,明天去你家喝,后天去他家喝,一圈下来一般要轮到正月十五。那个时候,白酒还不是敞开供应,为了应付正月的酒局,春节之前总要想方设法托关系购买几瓶白酒存放,那时的喝酒也真是拼命,酒桌上总要喝倒几个才算一局,喝光主人家所有存酒的事经常发生,正月十五之前,整个人都泡在酒精里,精神恍恍惚惚。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经济的搞活,社会上兴起了公款吃喝风潮。那个时候是经济转型期,实行价格双轨制,同一种物资两种价格差距很大,有些部门的领导掌握着计划内物资的分配权,成为许多人权力寻租的对象,这样的领导天天有人请吃,顿顿都是大餐;没有实权部门的领导也不甘寂寞,经常联络起来,互相设局,公款大吃大喝;其他没有官职的一般干部,一天到晚,挖空心思,以下基层调研为名,蹭吃蹭喝。那个时候,人们刚从温饱走过来,吃喝还是很大的诱惑,许多人都以有酒局为傲,吃喝仿佛成为人生的终极目标。近些年,随着党风政风的好转,刹住了公款吃喝风,酒局也出现了良好的转变,光盘的多了,铺张浪费的少了,文明饮酒的多了,疯狂饮酒的少了,呈现出酒局本该有的场景。现在再坐酒局,给人一种清风拂面,温文尔雅的感觉。
作者简介
薛立全,青岛市黄岛区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在《齐鲁晚报》《青岛日报》《青岛晚报》《青岛西海岸报》《散文百家》《西部散文选刊》《当代散文》刊登多篇散文。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