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为什么不能想说就说

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

即便是“家”,这么一个温暖幸福的港湾,

有时候也要经历“血雨腥风”。

在江湖,一言不合,就喊打喊杀;

如今,在家庭里,一言不合,也会四分五裂。

解散的成本太低;社会环境太自由;

每个人都太关照自己;

不肯做出一点让步,一点迁就,一点包容,

家,说散就能散。

 


因此,家要呵护。

1 坚守底线

可是,这毕竟不是“家”成立的初衷,

如果想让“家”走得更远,变得更稳固,

家庭中的每个人,最需要做的是坚守底线。

丈夫不能以妻子不够温柔贤惠为借口,去找寻其他女人的慰藉;

妻子不能以丈夫没本事赚不到钱为理由,去寻找其他男人的资助;

夫妻吵架,再激烈,丈夫也不能动用暴力;

再伤心,妻子也不能轻易说离婚;

压力再大,心情再糟糕,也不能对弱小的孩子撒气;

情绪再暴躁,也不能对着老人大吼大叫;

抚育孩子,再怎么辛苦,不能撂挑子不干;

教育孩子,再怎么艰难,也不能失去耐心;

再大的纷争,始终要相信,家庭内部的矛盾总是能解决,不能凭一时意气想散就散。

坚守底线,才能控制自己,不做出日后后悔的事儿。

2 长期沟通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要把这本经念好,的的确确离不开沟通。

可以这么说,容易发生冲突的家庭,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沟通。

沟通不是相互指责,也不是简单问候,更不是流于表面的闲谈,而是能够让对方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面对一种纷争;你说出你的看法,我表达我的态度,然后我们一起说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沟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倾听。

是真正听懂对方的意思,尊重对方的意思;而不是对方在表达的时候,你觉得不对,就立马打断然后抛出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沟通并不起任何作用。

沟通的时候,也要尽可能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体会。

要让对方明明白白地了解你的所思所想。

谁也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你不说或者不说清楚,别人不会知道你的意图

沟通的时候,还要心平气和。

如果每个人带着自己有些愤愤的主观情绪,绝对没有办法做好沟通;因为那种状态之下,是听不进别人的想法的。

沟通的时候,还需要尊重。

我们每个人通常都会认为,我的想法一定都是正确的,别人的想法基本上是错误的,他/她就应该听我的意见。只要抱有这样的念头,沟通通常也会失败。

再者,在沟通之前,我们若能先接纳对方的情绪,接纳他的或愤怒或伤心或焦虑或失望等等不愉快的情绪,才能更进一步做和谐的沟通。

3 保有耐心

家庭里,最不能缺乏的是耐心。

无论是沟通,还是夫妻相处、亲子教育,都需要一大叠的耐心支撑。

若孩子生下来,没高兴几天,就会因为娃经常哭闹而嫌弃他们;

过几年,孩子上学,学习不好又不乖乖听话,就想撂挑子不管了。

如果真是这样,那老师们,真称得上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一个班40/50个娃,老师要尽可能的对所有学生,所有事情,有耐心,

可是作为家长,家里只有一两个娃,却经常做不到给予很多耐心。

孩子处于青春期时,父母会抱怨孩子不理他们,抱怨孩子将沟通的大门关闭。

可是,真得一了解,就会发现,实在也怪不得孩子。

在他们还需要父母的年月,父母们经常以忙为理由,不与孩子亲近,也不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或者他们根本不理解,孩子会有自己的心事。

孩子发脾气,哭闹,父母也有可能用歇斯底里的狂吼镇压。

那么当孩子长大,他也会用歇斯底里代替好好说话。

因为,他们在父母身上根本没有学到沟通的技能,只是一股脑儿照搬父母的坏脾气。

发脾气是最容易的事儿,谁都希望畅快淋漓想发泄就发泄,可是若真是这样,这个社会还不得乱套?

若一言不和,拿刀就砍,杀人放火,最后谁都没有活路。

4 没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自己

有些现实条件我们没法改变。

若我们没法改变孩子留守儿童的现状,

但是可不可以让孩子的每一次“候鸟假期”过得更加愉快一些?亲子相处更加和睦一些?

我们没有办法让孩子完全按照我们所期望的去长大,

我们是否需要想想自己所期望的是不是合理?有没有超过孩子的能力范围?

当我们脆弱时,我们会变得“太聪明”,会过度解读别人的意图。

原本很简单的举动,会被理解成太多层意思,从而让自己心伤,然后奋起反抗,又伤了别人的心。

家庭是抱团取暖的地方,这种“刺猬”心理要不得,害人害己。

So,

对于“家”,真是不能轻易就放弃。

那些一言不合,就想散伙的家伙,

那是他们没有失去过,

不知道失去将面临什么。

可是,当散伙真得发生,麻烦的事儿才真正降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