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中的文化底蕴——记第一手风琴奏鸣曲《鼎》(TRIPOD)(为自由低音手风琴而作)

琴声中的文化底蕴

——记第一手风琴奏鸣曲《鼎》(TRIPOD)(为自由低音手风琴而作)

2015年6月2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第18届“奥斯科尔科夫之友”国际艺术节上,中国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姚恒璐教授的作品《鼎》(第一手风琴奏鸣曲,为自由低音手风琴创作)作为首演,正式亮相于国际艺术节中。本次国际艺术节由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艺术节总监,俄罗斯功勋艺术家奥斯科尔科夫主持。在作品上演之前,奥斯科尔科夫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鼎”文化。

话音落下,音乐响起,青年手风琴演奏家谢尔盖·契尔科夫的演奏中,和声色彩的变化,两个主题的对比,演绎出了作曲家赋予作品的音乐内容和音乐思想。演出结束,掌声不绝于耳。这部被称为《鼎》的中国手风琴作品立刻受到了关注,关于作品的创作渊源、作品特征等,成为笔者现场亲历中,解答最多的问题。
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与布局中,我们既领略了乐器演奏带给我们的独特魅力,又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大百科全书》有解——“鼎”:“中国古代炊食器、礼器。质地以陶、铜为主。基本形制为大口、圆腹、圜底、三足。”中国人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含义。在古代,“鼎”代表着人的至尊与地位,象征着王权,寓意着社会的昌盛与繁茂。与“鼎”有关的成语中,不乏这类含义,例如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一代鼎臣等等。三足鼎立,由于其三足两耳的造型,比喻对峙的三方势均力敌。手风琴作品《鼎》的音乐形象就源于此,力求表现健硕、敦实与自信的民族精神内涵。
在作品的创作布局中,也时刻展示出“鼎”带给我们的印象。作品采用西方奏鸣曲式的结构,“呈示—展开—再现”三个主要的陈述部分与两个主要主题的变形发展,也是源于“三足两耳”的“造型”所致,从整体结构布局方面呼应了表现的内容。
引子(1-13小节)由两个主题构成,以“强有力”的形象直接展示作品风格,节拍、多层次节奏、强弱对比、变音器等不断更替,经过3小节的过渡,以颤音形式准备进入呈示部,预示着中国几千年文化史即将展开诉说。
呈示部(14-67小节)由主部主题“人的面貌”展开,7/8拍进行中不断变换节拍组合,音乐形象饱满充实。二声部进行的高低声部不断变换角色,使旋律线条以变化模仿形式发展。随后连接部音乐形象发生改变,庄重和谐的民族音乐风格将我们带回了历史长河之中,二声部旋律彼此呼应,而又独立进行,在不断变换的音色(转换变音器)中层次分明的推进发展。副部主题的到来与连接部形成对比的同时,与主部主题坚定、有力的音乐形象形成互补。
如果说主部主题体现出“人的”坚强、挺拔的性格,副部主题更像是描绘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历史的进程”)。固定低音以持续的十六分音符作为节奏衬托,与高声部的切分、三连音节奏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历史行进”般的势不可挡。
在两个主题的创作中以二声部、三声部的织体形态出现,都采用了二度与四度、五度的结合,保持了节拍的统一性(主部主题7/8拍,副部主题4/4拍)。但是,主部主题的音乐风格更加硬朗,而副部主题的音乐风格更加赋予推动力。好比“鼎”的两耳,既对立呼应,又缺一不可。
展开部(68-95小节)由两个小主题构成,展开部I,主题充分展示了自由低音手风琴的演奏技巧:刮奏、震音、抖风箱、变音器、高低音区的频繁更替,这些技巧的效果也只有自由低音手风琴能够同时做到了。这一主题的进入打破了副部主题规整化一的十六分时值节奏,运用了主部主题节奏变形结合刮奏、震音与抖风箱的演奏技巧,营造了不稳定发展的主题风格。
展开部II,主题以高低声部的五连音节奏为主,结合二度与四度、五度和音风格,隐含了副部主题的特征。
再现部(96-145小节)由主部主题的变奏发展、模进进行,三声部风格使作品内涵更加充实;连接部平静而深沉地将作品风格进行转折过渡;再现部在旋律发展、音程运用及节奏型变换等方面变化较大,音乐在不断地推进中,将作品推向尾声。
尾声(146-161小节)的进入采用了首尾呼应的方式,首先持续的颤音对应了引子部分的第2主题,作品又回到了开始部分的庄重;之后的音块呼应了引子部分的第1主题,首尾相交,达到了作品的高度统一。
作品整体结构图示如下:

《鼎》,第一手风琴奏鸣曲

   手风琴演奏家(进棚录音):别乌诺夫.维涅吉克特.弗拉基米诺维奇

   担任音乐会演出的青年手风琴演奏家:谢尔盖·契尔科夫


艺术节的演出结束之后,演奏家谢尔盖·契尔科夫表达了对这部作品的喜爱。他说自己不是第一次接触中国手风琴作品,但这次却是最美好的一次。他最欣赏这部作品的一点是:作品中中国传统文化和手风琴的完美结合。“现代手风琴作品不能只表现民族风格,这样的作品提不起我的兴趣。而姚教授这部作品是一座桥梁,它将中国民族风格,传统文化和现代作曲技法融入了手风琴这件俄罗斯的民族乐器中,这是我最欣赏的一点”。谢尔盖·契尔科夫表示,通过这部作品,让他重新认识了中国作曲家的创作水平,并期待与姚教授的再度合作。
奥斯科尔科夫认为,这是一部非常有意思的作品。“真的很神奇,我能从作品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鼎》带给我的感受是尊严,朴实”。笔者对此表示赞同之后告诉奥斯科尔科夫,这也是中国人的气质和风格。奥斯科尔科夫思索之后,再次感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奥斯科尔科夫对作品的和声运用非常感兴趣,希望姚教授继续创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一位来自圣彼得堡的艺术家说:“虽然我不是音乐家,但作品让我在脑海中产生了画面感,让我觉得庄严”。他们对作品中表现的《鼎》文化大感奇妙。艺术无国界,现场的反响让人感动。伴随着“乌拉”的声潮,现场的观众为演奏家和作品报以热烈的掌声。

听罢、析罢、评之:作为一部当代自由低音手风琴作品,作品带来的和声效果与结构动力,成为一种语言,这种语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述,形成现代与传统、西方与中国文化的碰撞。在姚恒璐教授的作品中,可以聆听到历史的深厚,可以发挥乐器的特色,可以包容文化的异同,更重要的是,作为具有“时代性”的乐器,集当代创作、演奏技巧、文化底蕴于一体,是难能可贵的。

作者简介

王德聪(1979-  ),女,河北石家庄人,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格林卡国立音乐学院艺术学副博士,临沂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音乐理论。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等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专著2部(第三位作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8次。

作曲家简介
姚恒璐,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1990年获英国利兹大学(Leeds University)音乐学院作曲专业音乐硕士学位(MMus),1994年获作曲专业哲学博士学位(PhD),为该院首位。自1990年以来创作音乐作品百余首(部),在国内一些重要的音乐刊物上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