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伟 陈钧鸿 郭进拴:《成功之路·第二章·阳光雨露》

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

——冰心

第二章   阳光雨露

读书

1947年秋天,解放了的叶县,到处是欢歌,到处是笑语。

“共产党一来睛了天,劳苦大众把身翻。”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

……

解放了,任桂生家分了地,分了房,日子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喜事一桩接一桩。

1951年他入了学,直至小学毕业,门门功课全优。

他在他家的墙上写道  :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是天下英雄胆,

勤为人间富贵因。

岁月苍茫苦里游,

成功须向勤中求。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书,是桂生的亲密朋友。他感兴趣的是那些有人物、有情节讲故事的书。一次他听一位说书人唱《三国演义》,竟然觉得刀光剑影的三国故事,比以前听到的牛郎织女痛快得多。他听得入了迷,晚上不肯睡觉。小桂生急于要知道故事的发展,没办法,只得借来一本又破又旧的《三国演义》,边猜边看。有的字实在不认识,但是因为反复出现,字义居然被他猜着了。他就这样又猜又看,又看又猜,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地读下去,越读越有兴趣,居然把《三国演义》一口气看完了。这一年,他才只有十几岁。

从此开了头,他看完了《三国演义》,又拿起《水浒传》、《小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就这样一本接一本地看下去。他看书看得着了迷,手不释卷,脸也不洗。有时一边看书,一边自己喜笑,自己流泪。与书中人物同忧乐、共命运。这种样子,父亲在旁看了,十分忧虑。为了让儿子散散心,转移转移注意力,就竭力地劝他出去玩玩,他却不听。有一次父亲实在急了:把他正在看着的《聊斋志异》夺了过去,扔在地上。他也不哭,也不叫,只是趔趄地走过去,再把书捡起来,接着看。他的这种痴迷样儿,反把父亲逗笑了。

他就这样地读着,到了小学毕业那年,已读完《西游记》、《水浒传》、《天雨花》、《再生缘》、《儿女英雄传》、《说岳》、《东周列国志》等等。

善于读书是成才的重要原因,方法得当,可以事半功倍。任桂生立志要学文学,学历史。他说“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不过几十岁,但充分利用起来,这个价值是不可低估的。细水长流,积少成多;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茁壮成长

未来的大厦谁来建?

未来的天地谁主宰?

革命的红旗谁来接?

亲爱的党啊,

我们,我们,我们,

红色的新一代!

我们年轻,一轮红日刚出山,

我们健壮,一排排白杨要成材。

我们热情,滚滚的浪潮,熊熊的火,

我们纯洁,蓝天、白云……

我们生得壮,

我们长得快,

我们赶上了,

更加壮丽的好时代!

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任桂生,背诵着这首《接班人之歌》、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在学校考试,各门功课考第一的是任桂生。全班天天参加打扫卫生、擦黑板的仍是任桂生;帮家里干活最多的又是任桂生;村里的五保户病了,送饭抓药的人又是任桂生;一位同学交不起学费,他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给了同学,还把自己的笔借给同学用,把自家的馍拿给同学吃。他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学校师生、左邻右舍的父老乡亲,没有一个不伸大拇指,夸他是个好孩子的。

老师也几次对桂生的父亲任喜说:“桂生有出息得很嘞!” 一心想快点长大,他天真地找到老师恳求说:“老师!你帮我

一下子长成大人吧,长成大人了,我就能干好多好多事了!”老师说:“好吧!不过,这事儿急不得,你要先好好上学,我才能帮。”

他信以为真。

从此,他学习更刻苦、更努力了。

任桂生的学生时代是幸福的。每当节假日,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到山上放牛,下河摸鱼,故乡是他生命的摇篮,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风光,不仅滋润着任桂生天真纯洁的心灵,而且赋予他生命之树长青。他和故乡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启迪着他稚嫩的心,吸引着他那富于幻想、好奇、多思的童心。故乡那青青的草,肥肥的牛,亮亮的月,艳艳的花,脆脆的歌,那活泼的神气,葱茏的生气,那朗朗的读书声,伴他度过了愉快而又幸福的少年。

他终于长大成人了!

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平顶山市一中,从此,他成了一位中学生。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几千年来,中国人在这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对于节气这样的大的时间观念和春夏秋冬这样的季节循环,特别敏感,但世世代代的生活,却仿佛都是千篇一律地重复着。因为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大的时间座标,中国人也习惯于把百年兴衰,只看作是历史长河短暂的一瞬间。盛衰的交替,犹如冬去春来。多么重大的社会变动和人间灾难,也似乎是过眼烟云。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象中国人那样具有深刻的历史感,但同时,也都不像中国人那样奉行着一种独特的、听天由命的生命哲学。

在那颠狂的大跃进年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神话,把北方的小麦吹到亩产7000多斤,把南方的水稻吹到亩产50000多斤;上至写过《实践论》的伟大领袖,下至科学家和一向讲究实际的中国农民,居然都会相信这种神话。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也居然家家都砸了锅、关了门,几亿人都到公共食堂吃大锅饭,似乎共产主义就这样来到了。

当时正在读中学的任桂生家庭经济非常困难,父亲白天参加大跃进,晚上给他补衣服。别人吃白馒头,他就啃黑馒头、吃红薯,有时从家里背的红薯都出了长长的白毛,变味了,他也舍不得扔掉。每逢节假日,他就上山挖野菜,下地拾红薯,用来充饥。他冬天穿的是外婆为他缝的黑土布旧式棉衣,戴着窝窝棉帽,夏天穿的也是粗布褂子、粗布裤头。

有一次,学校的老师摸着他的窝窝帽子说:“真是农民的儿子,还保持着农民的本色啊!”满教室的学生都望着他笑。他说:“老师,这帽子挺暖和的,您如果想戴,也叫俺外婆给您缝一顶!”老师忙说:“不用,不用!”

有一次学校发给他一张“困难学生申请救济表”说是需要什么,填在表上就能解决。他接到表后,思绪万千。他想:自己困难,国家也很困难。他找到老师说:“我生活得不错,不需要什么,就是学习上有点困难,我想买些课外读物,增长自己的知识。”老师说:“你的衣服太破太旧了,是不是申请成衣服?”

任桂生说:“衣服差一点不耽误学习。我最需要的是读书、学习!”

老师深深地感动了,就满足了他的需求,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

他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从小就立志发奋学习,掌握真本领,长大好好报效国家,报共产党的大恩大德。他年年以名列前茅的学业成绩,向疼他爱他的父亲汇报。父亲捧着儿子的成绩单,像捧着块黄金,满心高兴。那时候,他的作文还登过当地的报纸呢!

他对什么都抱以极大的兴趣,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回乡当个新型农民,去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如果当个工人,就去建筑高楼大厦;当个飞行员,就去守卫祖国的蓝天;当个解放军,就去站岗放哨,守卫祖国的边防;当个科学家,就去搞很多发明创造……在他那金色的童年里,他做着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梦……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