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709期】【郭进拴原创】报告文学《大山作证》【之四】

第6章

踏遍青山

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陶铸

2003年9月23日,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召开三届一次全体理事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段松会再次当选为会长,吴长法、杨明理、杨元章、李士荣、王玉忠被聘为顾问,路保勤、李明鼎、赵庆寿、王学明、王长山当选为副会长,杨明言当选为秘书长,安志坤为副秘书长,王长山、王学明、王洪恩、王翠萍、李明鼎、宋心海、宋同太、宋政华、杨明言、杨建恩、林峰、赵庆寿、段松会、路保勤、魏民当选为常务理事;井连春、王法祥、王章明、王德清、冯中南、冯歧敏、刘怀江、安志坤、苏志端、辛进朝、杜乔祥、李露秋、张文祥、张明哲、张荣轩、韩玉民、聂登成、符大贵、樊金录当选为理事。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彩霞代表市委、市政府到会祝贺并讲话。

吕彩霞在讲话中说,在新的形势下,各级老促会要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尽可能地为老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帮助老区贫困乡、村改善基础设施条件;要加强老促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老促会的工作水平和质量,为我市老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段松会受会长办公会议委托,在会上作了第二届理事工作报告。他首先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

(一)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老促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给党委、政府领导当好参谋和助手,市老促会第二届理事会始终把调查研究放在重要位置,每年都有计划地组织调查研究。五年来,市老促会顾问、正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每年都要深入老区县、乡、村进行调查研究,共形成调研报告38篇其中多篇在《中国老区建设》杂志上发表,还有一部分在《河南老区建设》上刊载,和市委《工作通讯》、《平顶山政报》等刊物采用,受到省、市领导的重视。市老促会会长段松会同鲁山老促会的同志一起,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鲁山县食用菌开发情况的调查研究》、《关于鲁山县重点普及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对鲁山县一村一组一户荒山开发情况的调查》和《关于鲁山县畜牧业生产情况的调查》,其中《关于鲁山县畜牧业生产情况的调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明义阅后批示:鲁山县把畜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决策正确、路子对头,请省畜牧局会同平顶山市政府对鲁山县发展畜牧业加强指导,使畜牧业为繁荣县域经济、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更大的作用。市老促会顾问吴长法深入舞钢市革命老区杨庄乡瓦房沟村进行调研,形成了《舞钢市杨庄乡瓦房沟村农村参与市场生产经营活动的情况调查》,指出革命老区要改变面貌走出贫困,就要积极参与市场生产经营,融入商品经济的大市场中,乡村领导班子应着力引导群众参与市场生产经营,帮助他们解决好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该调查报告对农村,农民群众的生产经营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总结市二届理事会以来的调查研究有以下特点:一是围绕扶贫开发进行调查研究。我市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等因素,有相当一部分是贫困乡。市老促会会长段松会和副会长路保勤、李明鼎、赵庆寿。分别深入鲁山、汝州、郏县、舞钢、叶县调查老区对口帮扶情况,向市委、政府写出多篇调查报告,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面上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舞钢市科技扶贫情况的调查》等调查报告对我市扶贫开发和对口帮扶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市老促会还和县(市)老促会从贫困老区的实际出发,帮助这些地方梳理发展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如市老促会副会长李明鼎会同舞钢市老促会同志深入庙街乡人头山村,对开发荒山情况进行调研,发现了王运厢承包荒山脱贫致富的典型,形成了《舞钢市庙街乡人头山村王运厢开发荒山致富的典型调查》,该调查报告对于激励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勇于脱贫致富具有积极指导意义。郏县老促会对白庙乡贾坡村白色工程发展情况等进行调研,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指导意见。二是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几年来,市老促会和县(市)老促会的同志就鲁山、郏县、叶县、舞钢、汝州一些老区村群众行路难、吃水难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写出了多篇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建议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老促会还时刻关注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1999年7、8月份,市老促会副会长路保勤,深入郏县安良镇、汝州市大峪乡、舞钢市王店乡等深山区,对出现的旱、涝等自然灾害及时的调查,写出情况反映,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帮助协调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实际困难。市老促会十分重视老区的教育问题,曾会同鲁山县老促会,对8所初中和9所小学进行了深入调查,对老区乡村普及义务教育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其他地区老区普及义务教育也具有指导意义。市、县(市)老促会围绕老区的热点、难点,为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围绕专题进行调查研究。几年来,市老促会和县(市)老促会的同志围绕食用菌开发、小流域治理、林果业发展、小尾寒羊饲养、肉鸡饲养、城郊观光农业开发等专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介绍和推广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作法,推动了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如市老促会副会长赵庆寿会同叶县老促会对遵化店镇黄柏山村进行了调查,形成了《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结构调整》的调查报告,肯定了黄柏山人依靠农业科学技术调整农业结构的成功经验,并建议要突出新、优、特,大力发展精品农业,依托近郊和依水的地理优势,在效益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上下功夫,这些建议对加快黄柏山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02年和今年上半年,市、县(市)老促会根据省里精神,对全市漏划老区县乡进行了调查。市、县(市)老促会会同民政局、党史办,深入实地做了详细调查和考证,摸清了漏划老区县、乡(镇)的有关历史情况,充实了相关资料,形成补报请示报告28份,拟补申报老区县2个、区一个,乡(镇)33个,已经市政府审查,全部上报省政府待批。特别是宝丰县原来有关材料不充分,今年上半年,市老促会副会长王长山三次到宝丰县,与该县政府、党史办、民政局的同志座谈,考证宝丰县早期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武装斗争的历史,在宝丰县查阅大量历史材料和认真细致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宝丰县应补划为革命老区县的调查报告》,并正式向市政府提出划定宝丰县为老区县的请示报止口。

(二)办实事、办好事

在社会募集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市老促会二届理事会想方设法仍为老区办了一些实事和好事。据统计,几年来共筹集资金1175万元,办实事109件。五年收到要求扶持老区建设的报告76件,根据内容和要求,都分别上报省有关部门或函请市有关部门,建议给予扶持。为了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市老促会请示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从2001年开始,每年从财政扶贫款中划出100万,以工代赈款中划出100万元,由市老促会提出项目帮助老区贫困乡、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帮助老区解决行路难问题。几年来,市、县(市)老促会积极向上申请,多方协调、支持,共帮助革命老区修乡村道路77公里,桥涵66处。市老促会会长段松会为解决鲁山赵村乡北来河流域5个行政村道路,先后10下北来河流域实地考察、调研,争取到资金130万元,其中省老促会扶持40万元,市、县分别配套40万元、50万元,沿线老区村干部带领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身道路建设,终于开通了全长29公里的山路,该道路穿通大小山岭70余条,凿开悬崖20余处,修建漫水桥一座,拱桥3座,涵洞11个,结束了沿途5个行政村,2300口人世代徒步、肩扛外出的历史。

上级对该工程进行了财务审计,行程不到一半就不再看了,认为所拨款项还不够。北来河道路开通后,加快了这里扶贫开发的步伐,开采的铅、锌等矿石,核桃、板栗、木耳等山货,向外运销,农村经济贸易日益活跃,适龄儿童入学率得到了巩固和提高。当地群众无限感慨地说:“一条路打开富裕门,共产党恩情比海深,老促会本是牵线人,子孙后代记在心。”叶县老促会抓住县里“道路建设年”的有利机遇,协调帮助13个老区村全部实现了水泥路面。郏县老促会协调、帮助安良修桥3座。舞钢市老促会协调、帮助老区村修建道路44公里,桥涵35处。帮助老区解决吃水难问题。市、县(市)老促会积极争取有关部门配合、支持,先后建成33处人畜饮水工程,解决饮水困难人口11715人,大牲畜3477头。其中,申请上级解决的饮水工程3处,即叶县常村乡葛家岭村、郏县安良镇安东村等村和鲁山县背孜乡葛花园村;协调有关部门解决饮水工程27处,有汝州市大峪乡、蟒川乡的邢爻、田爻、陈家村等,叶县旧县乡邪店村、马拉安村,郏县安良镇徐楼村,舞钢市武功乡王五村、安寨村等。

帮助老区发展教育,为老区培育人才。市老促会二届理事会始终把改善老区办学条件和为老区培养输送人才作为重要工作。

几年来,市、县(市)老促会共帮助革命老区新建、改造小学校l8所,其中汝州市大峪乡,经市老促会多方协调,采取上级扶贫专款补助,汝州市直单位支援,乡、村发动群众集资,大峪乡政府组织实施拆建的办法,一次建成棉花、赵楼等7所学校教学楼,总建筑面积为3168平方米。后又帮助叶县段庄小学、下马庄小学,舞钢市苇子园小学,郏县塔林坡小学等进行新建和改造。多渠道为老区培养人才,向山西医学院输送学生50名,向中原医学院推荐学生10名,向市利民高中选送学生100多名,部分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在2001年高招中,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8名老区学生,由于家庭困难,缴不上学费,市老促会牵线搭桥,联系广州鑫叶经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灼基先生,无偿资助每生每年6000元学费,直至大学毕业。

协调、帮助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市老促会会长段松会多次深入舞钢市虎头山一带,到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实地考察,倡议建立虎头山烈士陵园,并多方协调,帮助建设,现已初具规模。市老促会还和县老促会共同协调,争取资金帮助修建了鲁山县烈士陵园中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鲁山县董周乡烈士陵园,帮助叶县遵化店镇修复了中共黄柏山大革命时期支部原址。

帮助革命老区争取项目,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市老促会和县(市)老促会共同努力,深入革命老区,积极筛选、论证项目,向上级申报,已批复实施的农业项目有:鲁山县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工程,草场改良工程,点橡植柞农业生态项目等。争取到的农贷项目有:舞钢市运河养殖场扩建工程,鲁山县宏森林果业综合开发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也必将有力推动革命老区龙头企业的发展。鲁山县老促会在市老促会的支持下,几位老同志赴北京水利部争取拨款100万元,使该县半拉子小流域治理工程得以全部完成。

(三)开展对口帮扶和科技扶贫

实施对口帮扶是市老促会第二届理事会几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全市扶贫工作统一安排,市、县(市)老促会积极协调有关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督促帮扶单位与老区贫困村进行“1+1”对口帮扶工作,在1998、1999年鲁山县万人帮户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基础上,其他老区县也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探索对口帮扶的新办法,如协调金融部门向有条件的老区群众推进小额贷款,扶贫到户,电力部门帮助老区进行电力改造,水利部门帮助打井,建塑料大棚、农贸市场等。特别是叶县县直14个单位对口帮扶13个重点老区村,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13个老区村贫困人口由1997年的342户1134人,到2002年底减少到165户592人。通过近几年的对口帮扶工作,老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科技扶贫为老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市老促会围绕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平”的战略的实施,与县(市)老促会联合,积极开展科教扶贫活动,帮助老区人民走科技致富的道路。一是组织“三下乡”活动。市老促会同科协联合组织市农科所、市一院、二院、中医院、平煤集团总医院等单位专家、医务人员,到革命老区开展农业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医疗卫生、防疫等卫生咨询活动,就农民群众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现场进行讲解、传授。畜牧、养殖、防疫等知识采用版面形式进行宣传。免费向群众发放《农作物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畜牧水产业养殖技术》、《蔬菜良种简介》等多种农业科技致富资料及农业科技致富信息。二是进行科技咨询,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各县(市)老促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吸收各方面的专业人才组织科技服务队,培训技术骨干,传送致富信息。几年来,培训各类技术人员达26600多人次,为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推广,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舞钢市老促会,在培训各类技术人员的基础上帮助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成果。协调有关部f],引进桃树、梨树、板栗、红薯、小麦、大豆等40多个新苗种,提供给老区村试种,试种成功后在老区村大面积推广,有力地推动,了老区村的生产发展。

(四)弘扬老区精神,大力宣传老区

为了使社会各界了解老区、不忘老区、支援老区,市县(市)老促会采取多种措施宣传老区。一是建立宣传组织,加强领导。市老促会成立了老区通讯信息联络站,叶县、舞钢市成立了老区通联站,请宣传部门、报社、电台等新闻媒体的骨干加入老区宣传通讯网络,召开老区宣传工作会议,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制订联络制度、表彰制度及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这些机制的作用,取得了明显效果。二是与新闻媒体联手宣传老区。在《平顶山日报》开设《来自老区的报道》专栏,陆续报道了老区建设情况和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典型。在《平顶山信息》上开辟了老区建设专栏,使老区建设情况宣传更具连续性和经常性。舞钢市老促会与当地电视台联合摄制了专题片《绾毂中原之壮举》,这些宣传片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舞钢市电台、电视台、报社还集中连续报道了老区生产生活的新变化。叶县老促会在《平顶山日报叶县版》发表了纪念老区文章20篇。三是编制简报,编纂书籍宣传革命老区。五年来,市老促会共编印简报65期,县(市)老促会编印简报300多期。鲁山县老促会编纂出版了《鲁山革命史》、《鲁山老区建设》刊物,郏县老促会编写了《郏县革命老区简介》、《郏县革命老区抗日斗争大事记》等。县(市)老促会制作版面宣传革命老区,特别是鲁山县老促会,与县党史办联合制作10多个版面,展出了革命历史图片80余幅,各乡巡回展出,受教育人数达20多万人次;舞钢市老促会利用版面宣传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四是积极向国家级、省级报刊提供报道稿件。其中在《中国老区建设》上登载了《鲁山县荒山开发调查》、《治理荒山新愚公王运厢》、《人工种拳菜,致富有新招》等多篇报道。为了帮助老区及时掌握国家有关老区政策和老区建设经验,扩大了《中国者区建设》杂志征订份数,2002年全市征订达到170份。市老促会还于2001年编印了《平顶山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大事记》(1993年3月一2000年12月),真实地记录了市老促会的重要活动。五是在平顶山市政府网站制作网页,扩大对老区的宣传力度。2003年5月,市老促会与市政府信息中心联合制作了网页,设制了十多个栏目,全面展示市老促会的基本情况和市老促会成立10年来的主要工作。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对宣传老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加强自身建设

为适应促进老区建设的需要,市县(市)老促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探索为老区建设服务的新路子。市老促会二届理事会任期以来,对原所办实体进行了清理、脱钩,坚持做到“四不”,即不办实体,不让实体挂靠,不投资,不担保。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促进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上。一是加强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有关老区建设的指示,通过学习,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快老区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增加了对老区人民的感情,为老区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加强组织建设。市老促会二届一次理事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整增加副会长2名,接纳了部分常务理事、理事。各县(市)老促会也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了工作班子,通过调整充实县、乡(镇)两级老促会机构,基本形成了县、乡组织网络,为更好地开展老区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三是认真贯彻省、市“两办”文件,市、县(市)老促会根据文件中“有办公地点、办公经费、办公人员、交通工具”的要求,都逐步改善了办公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打下了基础。四是进一步建立和规范了老促会机关工作制度,总结推广了鲁山县老促会工作经验。

他们所做的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在2003年全市扶贫工作会议上,受到领导表扬。2002年获得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教育扶贫奖,省老促会认为平顶山市老促会成立最早,工作做得好。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段松会的报告讲得实实在在,没有空话、套话、假话、大话,全是他们为老区人民办的一件件好事、实事、善事,大家拍手称赞。

第7章   痴心未改

不老青山影作证,

留住绿水艺高超。

——王照华

1999年3月,民族出版社出版了一部印制精美的《段松会摄影集》,王照华先生题写了“不老青山影作证,留住绿水艺高超”的贺词,王世龙先生写了《感情在这里升华》的代序,他充满深情和激情地写道:

老书记段松会同志,要出版他的摄影画册了,实在是可喜可贺。他约我给写一篇序文,义不容辞,我十分高兴地接受了老书记的委托。

几年前,在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参观了由省委老干部局、省文联为他举办的摄影艺术展览,至今印象颇深。一百多幅令人耳目一新的摄影作品,由“静”、“嬉”、“野”、“龙”到“山乡”、“农舍”、“迎春”、“秋实”、再到“祖国颂”、“海之恋”、“月光曲”、“异国情”、一直到“太平盛世”、“映日睡莲”、“壶口瀑布”、“奔腾呼啸”……琳琅满目,奇异纷呈,多姿多彩,别有洞天,把整个展室装点成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用唐诗名句“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来形容概括老书记的精神风貌和摄影作品,恰如其分,不算夸张其辞。

长期做党务工作领导的老书记,给人的印像是正规严肃、传统求实。然而,透过他的光影造型,那心灵之光的艺术表现,那激动善感的创作热情,那明快幽默的童心童趣,又都幻化成一幅幅作品跃然纸上。当我们透观他的人生历程,并去欣赏他的作品,便多了几分感概,几分折服。作为老书记的他,能有这些感觉,实为不易,自然更多些亲切了。

1993年第四期《大众摄影》杂志刊登了一篇摄影人物介绍,题目是《满目青山夕照明》,专门介绍段松会同志从影的经历和事迹。

文章说:在平顶山市众多发烧友中年纪最大的是他,从影时间最长的是他.,官职最高的也是他,对发展平顶山市的摄影事业支持最大最多的还是他。确实如此,段松会同志曾任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省顾委会委员。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勤勤恳恳地工作,忠心耿耿地为人民服务。而在工作之余,他又和照相机结下了不解之缘。50多年的革命生涯,照相机就伴随他了40多年,这是多么值得回味的趣事!河南省老年摄影学会副会长、平顶山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老年摄影学会副会长、平顶山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老年摄影学会长等头衔,凝结了他为平顶山摄影事业的贡献,也是他艺术生命的写照。

建国前,段松会同志已经是团地委宣传部长了。50年代初,他活跃在治理黄河的工地上,拍照火热的劳动场面,讴歌先进模范人物,将那段光荣的历史定格在自己的摄影作品里。以后他的职位越来越高,工作担子越来越重,他利用下厂矿进行调查研究,到农村体察民情之机,见缝插针地拍照、创作,将许多珍贵的画面摄入镜头,成为历史的见证。退居二线之后,他以更高更大的激情,全身心地投入摄影艺术创作,登西岳、攀黄山、去东北、下云南,祖国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到处留下了他的摄影创作的足迹。他拍摄的数以千计的作品,有近百幅在国家和省市级影展获奖和入选展出,他以自己的实力,“走”进了《中国摄影家大辞典》和《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

段松会同志的摄影作品源于基层,取材于火热的生产生活的第一线,拍照的大都是最熟悉的人和事、影和物,有感而发,有情而照。因而,他的作品都具有生动、质朴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感人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与时代同步同音,充满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段松会同志的这本画册,近百幅作品,我乃先睹为快。如果说。艺术有感情,一幅作品,是在作者的一种感情奔放的冲动下创作出来的,那么,段松会同志的摄影作品,就是他赋的诗,他吟的歌,就是他重彩浓墨的画。画册的出版,既总结了他丰富的摄影创作经验,汇集了他的摄影成果,又给老年摄影的同志树起了一块丰碑。敬祝老书记的老年生活更加活跃,更加丰富多彩。

摄影花开,延年益寿。

王世龙

段松会从拍出第一张照片到现在,已在曲折艰难的摄影艺术之路上长途跋涉了50个春秋。50年过去了,他也由风华正茂的青年,渐渐跨入了老年的行列。可他对摄影艺术的追求,依然痴心未改,痴情难忘,痴梦难醒。正如著名书画家鲁慕迅所说的那样:

“求艺之道,半在修炼,半在悟性。修炼者,朝斯夕斯,矢志不移,甘于寂寞,安于清贫,不计毁誉,尽去杂念,作虔诚的艺术信徒;悟性者,乃对艺术真谛的深刻领悟对与艺术规律之深入把握。”

50多年来,正是祖国的水,祖国的土,祖国的情,哺育了他和他的摄影艺术。

段松会从少年离家,投身革命,一生萍泊四方,屡遭坎坷,风风雨雨磨砺了他的胆气和筋骨,也锤炼了他的艺术素质。

虽然处处都有友情和温暖,丽平顶山的山水之情却未尝稍淡;虽然他曾饱游饫览,远涉重洋,而他工作和战斗过又安家的平顶山却始终离他最近也最美;虽然平顶山变了,他也老了,但他觉得永远是她怀抱中的孩子,永远需要她的温情和鼓励。

鹰城情深,鹰城人民的情更深。鹰城的山和水是段松会艺术灵感的源泉,是他生命之树的阳光和雨露。

这位历尽种种困厄、磨难,在摄影艺术园地辛勤耘半个世纪,以其血、泪与汗的交融,创作了成千上万帧出神入化的摄影艺术精品,对祖国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其情之切,其意之浓,尽在其中。

他的《月光曲》、《春江水暖》、《密林深处》、《映日睡莲》、《河畔》等作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蕴含着丰富的诗意和哲理。每每欣赏这些作品,都有一种“欲使清风传万古,须如明月印千江”的诗意。他的“清”,一如元代大画家赵松雪的“清”。由心灵之清,人生之清,观照自然世界之清,“清气所萃,乃臻瑰奇”,于是便形成了他作品之清,清则远,则淡,一洗俗垢,纤尘不染。给人一种单纯、明朗、萧条淡泊的感觉,使人阅之清心,骨气自高。

他拍的《秋实》,画面上一串串红艳艳的柒实压弯了枝头,每片绿叶都闪耀着力的旋律,每颗红果也都流溢着诗的情韵。这不正象征着祖国和秋天到处结满了累累硕果吗?

在几次采访中,段老那生性宁静、待人宽厚仁慈,甘于淡泊,襟怀高远,心胸豁达,潇洒飘逸,追求真善美,透视历史,拥抱自然,咀嚼生活,直面人生,以寻求艺术的真谛的高风亮节,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的印象。

就地理环境而言,平顶山既无黄山的云海,匡庐的劲松,又无泰山的雄浑、华山的惊险,更无漓江的烟雨、阳朔的秀峰,有的只是恬静、幽雅、闲适的田园风光:阳春三月,春风和煦,紫燕呢哺;夏日炎炎,红荷出水;秋高气爽,遍野果压枝头;隆冬季节,一片银白。市区的湛河,每逢夏秋之季,更是风烟俱静,绿水凝碧,河清鱼跃,直视见底;急湍似箭,激浪若奔,好鸟和鸣,啁啾成韵;横舟上蔽,白昼犹昏,疏枝交映,有时见日。沿河景色更是一幅活的山水画屏,朝暾晚霞中更是仪态万方,沁人心脾。

我曾在《湛河大决战》一书中写过这样一篇文章:

段松会的湛河情结

人物背景

段松会,1924年生,山西省黎城县西社村人。1940年6月参加革命,194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区工作员、区委组织委员,县民兵参战大队政委,区委书记兼区干队政委,地青委宣传部长,团地委组织部长,团地委书记。1945年上党战役中支援部队攻克潞城县和黄碾镇,受到表扬奖励。1947年带领区武装工队潜入敌据点村活动,受军分区通报表扬。1953年,任中共焦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总工会主席。1959年5月,任中共鹤壁市委书记处书记。1972年9月,任中共安阳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5月至1982年5月,任中共平顶山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市长。1982年6月至1986年2月,任中共平顶山市委书记,曾兼任市三局人大常委会主任。1984年起,担任中共河南省顾问委员会委员。'

段松会任平项山市委书记期间,曾对湛河按百年一遇防洪标准进行了治理,并修理了湛河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乐的场地,他和湛河结下了不解之缘。

湛河公园位于市区中心湛河两岸,西至光明路桥,东到新华路桥,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40米(含河面宽80米),占地面积72公顷(水面24公顷)。1984年由原防护林带改建而成。湛河公园各项建筑设施系集资建设,是平顶山市自然景观之一。利用水面,开展划船等水上活动。在3公里长的河面上,架设有5座桥梁,把公园两岸联接起来。两岸分为4个游览区即春园、夏园(湛河南岸)、秋园、冬园(湛河北岸),园界以林带相隔,按四季景观布园,加上亭、榭点缀,显得典雅古朴。

湛河公园建有观景亭、蘑菇亭、八角亭、天鹅亭、五龙亭、三叠景、雕塑、露天音乐厅、水上乐园、莲花喷泉、假山、九曲廊、游船坞、游戏场、游泳池等48项园林设施,建筑面积4213平方米,总投资历72053万元。有音乐茶座、冷饮、小吃、水上游览,摄影等服务项目。到1986年,全国栽种各种树木、花卉4万余株,铺草坪6400平方米,栽绿篱410米。

1972年,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把湛河列入中型河道治理计划,拨款给平顶山市和许昌地区,对下游河段进行治理。1983年,在段松会书记领导下,多方筹资,其中平顶山帘子布厂投资200万元,平顶山矿务局投资100万元,省投资50万元,对湛河上、中游按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治理,清障、挖深、固堤、挖土方850万立方米,两岸筑起65公里长堤,加大了河道的蓄洪能力,起到了防洪排涝、灌溉农田的作用。

治理后的湛河,姚孟以西河底宽25米,最高水位2.9米,正常水位0.8米,流量0.8立方米/秒,最大排水量80立方米/秒,姚孟以东河宽40米,最高水位81.15米,一般水位78米,最大排水量460立方米/秒。

段松会是湛河治理工程的功臣,他在任时积极带领全市人民治湛河,改变黑、脏、乱、臭的环境。如今,他人虽然离休了,但他壮志不减当年。听说要治理湛河,他带头捐款2000元,还经常到工地走走看看,听取群众呼声,收集不同意见,并及时反映给现任书记田承忠、市长邓永俭,为他们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例如他开始听说河底要硬化,就征求了一批专家和群众的意见,都说不硬化好。他又把这些意见反映给了田承忠、邓永俭,最后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研究,又征求了专家意见,决定不搞河底硬化,一下子节约1200万元。

1999年4月1日,我登门拜访了这位可敬的老领导。他头发已花白,但仍很有精神。

他介绍说。他来平顶山时,这里不很落后,当时留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

一条马路看到头,

三个警察俩岗楼。

市委四周是荒地,

公园有只瞎眼猴。

他为了改变城市面貌、就带领群众修了一条建设路,建了一座湛河公园。由于在公园塑了几个少女的塑像,有人提意见:“你为什么不塑雷锋?为啥塑露乳的少女?那女的露着“妈妈儿”成何体统?”

也有人告他乱集资、乱摊派,省里也派工作组来审计。段松会找到工作组长说:“你们没必要审这个、问那个,如果有,问题、有错误,都是我的,你们要撤职、要法办就照我的头好了,与别人没关。”

后来省长何竹康来平顶山视察,对他建的湛河公园,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并要记者写稿在《河南日报》表扬,这才平息了那场风波,告状派才停止了告状。

段松会说:“1958年治理湛河主要是解决种地问题;1983年主要建了湛河公园;这次修湛河是提高质量,上档次。咱们省里南阳治了白河,搞成了白河公园,安阳、漯河、郑州也都在治河上下了功夫,效果都很好。我希望也支持田承忠、邓永俭把湛河治好,我想叫他们搞上去。现在于也就干了,如果等有了钱再干,那得等到哪年哪月?什么时候才有钱?花钱的地方很多很多,啥时候,也不会有成堆的钱在那里放着,困难当然很多,只要想办法,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下决心,就能干成事业。现在湛河正在治理,马上就是个很好的活动的场所。”

我问:“听说您也为湛河治理工程捐了2000元?您当时是咋想的?”

老人说:“我知道修湛河最困难的是资金问题,我想让他们修,捐2000元是个小数,不解决啥问题,可这表明了我的态度,表示我支持这项工程。我现在住在平顶山,也能享受到湛河治理的成果嘛!我要支持田承忠、邓永俭干实事、干正事,不添乱、不拆台,提点建议,尽到责任,这就是我一个老党员的追求……”

不知不觉,时针已指向了12点整,和段老握手告别,一种尊敬和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段老拍的《春色满园》、《教诲》、《乐园》、《融》、《映日睡莲》等作品,就是以他亲自参加治理的湛河为背景拍摄的。

湛河是美丽且诱人的,她是段老艺术生命的摇篮。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秀丽风光,滋润着段松会天真纯洁的心灵,而且赋予他艺术之树长青。他和湛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的一楼一亭,一草一木,一虫一鸟,都启迪着他的艺术心灵,吸引着他那富于幻想、好奇、多思的艺术童心。这里的迷人美景,给了他无穷无尽的激情和灵感。

人生似花,而爱便是花的蜜。王翠萍为了支持段老的事业,也从她当时工作的大城市调到了平顶山。尽管她的工作也很紧张,但她从未忘记自己做妻子的责任,生活上更是对段老体贴入微。为了不分他的心,让他安心创作,他挑起了全部家庭重担。许多对外联络、复信、接电话等杂务,她都主动承担了起来。几十年来,他们患难与共,有苦同吃,有罪同受,同饮苦酒,共度难关。她在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做了他坚强的精神支柱啊!

段老爱摄影艺术如痴如醉,他和他的照像机难解难分。王翠萍宁愿自己穿旧衣,喝稀饭,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也要省下钱,毫无怨言地支持丈夫搞摄影。丈夫为了事业,成年累月四处奔走,不得不将每一个人都渴望的家庭幸福也奉献了出去了。他也正是在妻子深深的默契和无怨的辛劳中赢得了一份最宝贵的自由——献身的自由。他无需为千头万绪的家事牵肠挂肚。当一个人把整个生命的火热都投入事业聚焦点时,什么奇迹不能创造呢?难道她不希望丈夫回家团聚常在自己身边吗?不!她是个有知识的女性,当然她也想和丈夫一起过甜甜蜜蜜的美好生活。但她爱丈夫,更爱丈夫的事业。她心目中的丈夫,应该是个顶天立地、有所作为的男子汉大丈夫,而不是整天围着孩子妻子转圈圈的没有出息的丈夫。丈夫工作顺心,有了成绩时,她比丈夫还高兴;丈夫工作失利,遇到烦恼时,她比丈夫还焦急。她支持他,鼓励他,为他和他的事业默默奉献着……

段松会离休后,王翠萍经常陪同他深入生活,发现并揭开大自然美的奥秘d它是生命,是运动,是节奏,是韵律,是和谐。自然界的有生命之物,具有各不相同的审美特点,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

它们的美在于它们的生命力的显现,它们的美是生命之美。

的确是这样的,段松会离休后,经常深入基层,过着粗茶淡饭的乡居生活,熟悉风土人情,体验劳动甘苦。他的《春耕》、《金秋》、《三夏时节》、《收获》、《福满门》、《甜蜜之家》、《村头》、《诱》、《走亲戚》、《赶集》、《劳动之花》、《精工细作》、《同乐》、《舞龙》、《小淘气》等就是在深入生活时抓拍到的精品力作。他的人品与艺品互为表里,交相辉映,浑然融圆,自成一体。

他的作品气魄雄强奔放,质朴纯净,清新明朗,纯净恬淡中蕴含深意,清新温馨中透着力度。那乡间的明月青松、霜天丛菊、清夏荷风、严冬梅韵、荷叶游鱼、叶底花开、春雁秋山、春花秋实、水仙玉兰、金谷玉米、稼场故居、翠竹红梅,五彩斑斓。那《争艳》,五彩缤纷,千恣百态,有的似彩带飞舞,纤细窈窕;有的如龙爪挺伸,妖艳潇洒;有的似细丝散发,情态飘逸;还有的似圆盘平托,丰腴饱满……这不正是段老人品和艺品的真实写照吗?他不正像“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菊花一样,把傲霜斗寒的铮铮骨气留给了人民吗?

望着那幅《九龙飞瀑》,飞瀑似锦锻从天抖落,袅袅娜娜,飘逸曼妙,煞是好看。那瀑布激起的层层浪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折射和反射,水气弥漫,横空出彩虹,绚丽夺目,似虹霓霞雾,珠垂玉坠,令人叹为观止。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瀑布的巨大吼声,好似千鼓齐鸣,万雷争吼,又似金戈相击,铁马互奔,飞瀑溅起的层层水雾,犹如两军拼搏中扬起的阵阵烟尘。穿过缭绕的云雾,但见浪花翻滚,飞浪回溅,细雾蒙蒙,似雨雪交加。尤其是飞瀑上空的一红二黑三个人物手拉手涉水而过,更是这幅作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最佳效果。那幅《天险》,画面境界开阔,气势磅礴,青松苍劲,气韵横生。作者极其生动逼真地拍下了华山的险峻气势,奇峰拨地而起,耸入云端,挺若倚天长剑。作品构画严谨,意境幽远,借景抒情,诗意盎然。

那幅《舞龙》,巨龙翻飞,须茎腾拂,鳞光闪闪,如神话中的巨龙嬉戏于大海,飞翔于蓝天,活脱逼真,奔纵跳跃,煞是威风。

那《水乡街市》、《春江水暖》等作品,使人体味到了“茫茫水,一碧接天光,万顷银波舒望眼,无边清气润诗肠,歌啸水云凉”的诗情画意,那湖光天色,浩渺水气,一展而尽收眼底。其景开阔,其境幽远,其意深长。画面构成的清凉世界,透明、晶莹、粼粼地跃入眼帘。

那《千层丹青写自然》、《暮雨初收夕照中》、《星湖夕照》、《日暮鸟归来》等作品,只见西半天耀着一片绯红色的霞光,霞光把远山近水染成了玫瑰色。原来浮游在天空中的那几片白云,现在突然变得火红,活像一片片飘浮在空中的红绸缎。那山、那水、那林、那人,也被晚霞烧成火红,金黄、赤黄,又变成一片绛紫。

它们的美在于它们的生命力的显现,它们的美是生命之美。

的确是这样的,段松会离休后,经常深入基层,过着粗茶淡饭的乡居生活,熟悉风土人情,体验劳动甘苦。他的《春耕》、《金秋》、《三夏时节》、《收获》、《福满门》、《甜蜜之家》、《村头》、《诱》、《走亲戚》、《赶集》、《劳动之花》、《精工细作》、《同乐》、《舞龙》、《小淘气》等就是在深入生活时抓拍到的精品力作。他的人品与艺品互为表里,交相辉映,浑然融圆,自成一体。

他的作品气魄雄强奔放,质朴纯净,清新明朗,纯净恬淡中蕴含深意,清新温馨中透着力度。那乡间的明月青松、霜天丛菊、清夏荷风、严冬梅韵、荷叶游鱼、叶底花开、春雁秋山、春花秋实、水仙玉兰、金谷玉米、稼场故居、翠竹红梅,五彩斑斓。那《争艳》,五彩缤纷,千恣百态,有的似彩带飞舞,纤细窈窕;有的如龙爪挺伸,妖艳潇洒;有的似细丝散发,情态飘逸;还有的似圆盘平托,丰腴饱满……这不正是段老人品和艺品的真实写照吗?他不正像“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菊花一样,把傲霜斗寒的铮铮骨气留给了人民吗?

望着那幅《九龙飞瀑》,飞瀑似锦锻从天抖落,袅袅娜娜,飘逸曼妙,煞是好看。那瀑布激起的层层浪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折射和反射,水气弥漫,横空出彩虹,绚丽夺目,似虹霓霞雾,珠垂玉坠,令人叹为观止。此刻,我们仿佛听到了瀑布的巨大吼声,好似千鼓齐鸣,万雷争吼,又似金戈相击,铁马互奔,飞瀑溅起的层层水雾,犹如两军拼搏中扬起的阵阵烟尘。穿过缭绕的云雾,但见浪花翻滚,飞浪回溅,细雾蒙蒙,似雨雪交加。尤其是飞瀑上空的一红二黑三个人物手拉手涉水而过,更是这幅作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最佳效果。那幅《天险》,画面境界开阔,气势磅礴,青松苍劲,气韵横生。作者极其生动逼真地拍下了华山的险峻气势,奇峰拨地而起,耸入云端,挺若倚天长剑。作品构画严谨,意境幽远,借景抒情,诗意盎然。

那幅《舞龙》,巨龙翻飞,须茎腾拂,鳞光闪闪,如神话中的巨龙嬉戏于大海,飞翔于蓝天,活脱逼真,奔纵跳跃,煞是威风。

那《水乡街市》、《春江水暖》等作品,使人体味到了“茫茫水,一碧接天光,万顷银波舒望眼,无边清气润诗肠,歌啸水云凉”的诗情画意,那湖光天色,浩渺水气,一展而尽收眼底。其景开阔,其境幽远,其意深长。画面构成的清凉世界,透明、晶莹、粼粼地跃入眼帘。

那《千层丹青写自然》、《暮雨初收夕照中》、《星湖夕照》、《日暮鸟归来》等作品,只见西半天耀着一片绯红色的霞光,霞光把远山近水染成了玫瑰色。原来浮游在天空中的那几片白云,现在突然变得火红,活像一片片飘浮在空中的红绸缎。那山、那水、那林、那人,也被晚霞烧成火红,金黄、赤黄,又变成一片绛紫。

第8章     增辉鹰城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

2002年10月30日。

叶县。

由平顶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平顶山市文化局、平顶山市旅游局、平顶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鹰城八景新闻发布会在叶县宾馆隆重举行。

平顶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段松会在会上宣布了经领导、专家、群众联合评定的鹰城内、外八景名单,他们分别是:

鹰城外八景

尧山红叶——石人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石人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位于鲁山县西部伏牛山脉东段。面积55平主公里,主峰石人山(古称尧山)海拔2153米。区内山峰林立,瀑布众多,集雄、险、峻、奇、秀于一体。金秋十月,气爽天高,漫山红叶,层层尽染,景色更加美丽。刘姓发源于此,墨子降生于此,历史文化积淀丰厚。1986年设立河南省风景名胜区,2002年晋升国家风景名胜区。

风穴钟声——汝州风穴寺

汝州风穴寺,位于汝州市东北十里群山环抱之中,其坐落具有“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的典型性。始建于北魏,大盛于唐宋,重振于明清,与开封相国寺、登封少林寺同为中州名刹。建筑布局依山就势,兼有南北园林风格之长。保存完好的唐塔、宋钟、金殿、明佛均属国宝。1963年列入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泉晓霁——汝州温泉

汝州温泉,位于汝州市温泉镇。十个温泉出露点,集中形成三个温泉群水质好,水温高,流量大。用之洗浴,可疗50多种疾病,有“灵泉”、“神泉”之誉。已有五千年的开发利有历史,在汉唐两代与骊山温泉同属皇家温泉,前后有十三帝妃到此洗浴。武则天留下的胜迹尤多。河南省工人温泉疗养院及其温泉山庄可供疗养、渡假、休闲、游乐。

苏坟夜雨——郏县三苏园

郏县三苏园,位于郏县茨芭乡小峨眉山箕形山坳里。这里背依中顶莲花山,面瞰汝水旷川,地理形势优越。园内分布着三苏坟、三苏柯、东坡碑林、东坡布衣像和东坡湖诸景观。人文内涵丰富,环境清幽宜人。1963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2002年全国第四次、第十四次苏轼学术讨论会先后在这里召开。

香山塔影——宝丰香山寺

宝丰香山寺,位于宝丰县闹店镇南火珠山上。

始建于东汉,至宋明达到鼎盛,有殿堂楼阁20余年,斋窕僧舍数百间。主体建筑是宋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敕建的“大悲观音大士塔”,高33米。塔下卷洞内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是汉传佛教观音菩萨身世的最权威文本。1976年该碑石拓片曾赴牛津大学展出。1986年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漫澄波——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

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舞钢市。主体景观石漫滩水库总面积1141公顷,蓄水量近1亿立方米,被誉谓“淮河明珠”,建有国际龙舟赛基地。景区内二郎山耸立湖滨,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天池山,山高水长,云遮雾罩;九头崖、九峰并峙,山势雄浑。1995年设立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2002年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叶陵怀古——叶县叶公陵园

叶县叶公陵园,位于时县旧县北三里。春秋末年,叶公尹叶,经营方城之外,兴建东西二陂水利工程,平定白公胜之乱,身兼司马、令尹二职,晚年退老于叶,死葬于此。后墓前祠,历代诗文颇多。1994年修复的叶工陵园占地两公顷,墓冢高大,翠柏簇拥,建筑典雅,布局严整,是海内外叶公后裔寻根问祖和人民群众瞻仰谒拜的胜地。

县衙遗韵——叶县明代县衙

叶县明代县衙,位于叶县东大街,占地16848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由41个单元,153间房屋组成。中轴线上自前至后布列着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等主要建筑。辅助建筑在其东西依次展开,布局合理,风格古朴,充分显示了明代县级政权官署衙门的规制和风貌。内设文物展室,编钟演奏厅等。文物展室陈列300多件(套)文物,其中70多件为国家所仅有。

鹰城内八景

湛河春晓——湛河公园

湛河公园,位于市区中部湛河两岸大堤之上,全长6公里。因地制宜,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园区,按四季景色布置。西端有沙滩浴场和彩虹桥。南侧有河滨公园和园中之园“逢春苑”。开源路桥头有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的地质工作者纪念碑和大型雕塑。

平山叠翠——山顶公园

山顶公园,位于市区北平顶山顶。平顶山海拔427米,顶平如砥。公园就山顶而建,面积约06平方公里。公园内道路纵横,奇木成行,花坛锦簇,草坪如毯。山前有成片的松林、柏林、槐林,茂密旺盛,生机盎然。登山石阶666级,直冲山顶,雄伟壮观。

白龟望月——白龟山水库位于市区西南。“L”形大坝长162公里,主坝高236米,蓄水面积70平方公里,总库容64亿立方米。长年碧波浩渺,既有大海的宽广,又有湖泊的安祥。中部有沙岛出露水面,周边有平煤职工疗养院和宋寨李绿园故居等人文景观。

体育绿茵——体育村

体育村,位于市区建设路东段,占地十余公顷。主体建筑是一座建筑面积29250平方米,场地ll000平方米,能容纳3万观众,有国际标准塑胶跑道的田径和足球场,气势宏伟。辅助建筑有体育馆、保龄球馆,以及网球场、旱冰场等设施。草坪宽阔,花坛美观。是市民晨练、晚步、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

广场新晖——鹰城广场

鹰城广场,位于市区建设路西段,占地155公顷。主轴两侧是下沉式广场,以花草为主的绿地系统给人以和谐统一的美感。中心部位设置大型多功能音乐喷泉。西北隅有人工湖和假山,东北隅建有欧式园林小品。整个广场在落凫山远景衬托下精美绝伦。

东湖晚钓——东湖公园

东湖公园,位于东工人镇西侧,总面积14.5公顷。原为长年积水的煤矿采空区,经平煤集团十二矿因势改造而成。园内湖光粼粼,杨柳袅袅。湖心映月亭、曲桥望春亭、牡丹池、月季园,赏心悦目;旱冰场、门球场、东湖戏苑,方便实用。

金牛榴火——金牛山景区

金牛山景区,位于东工人镇北马棚山南麓,面积25平方公里。

景区内有万亩石榴园、百亩梨园、留芳圃、晴岚翠等景观。还有金牛神洞、刘秀石床、九龙护珠等民间传说遗迹。是一处可供旅游、围猎、品果、休闲、娱乐的综合观光景区。

应水渔歌——应都、滍阳

应都滍阳,位于市区西郊滍阳镇南白龟山水库西北隅。这里分布着应山、应水、应都故城、应国墓地和星罗棋布的鱼塘。山青水秀如画,小桥流水人家,一派田园风光。1986年应国贵族墓地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誉。

段松会是个热心人!

段松会干啥成啥!

段松会能干成大事!

段松会有壮志和雄心!

在他倡导下,平顶山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于2000年3月成立以来,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围绕两个文明建设,开展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先后研究了龙文化、香山寺历史文化、地域景观文化和尧文化。

段松会不顾年老体弱,带领研究会的一班人,踏遍了平顶山的山山水水,广泛收集历史资料,为加强乎顶山景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树立“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的文明进步的城市形象,激发广大市民“爱我家乡,增辉鹰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立下了汗马功劳。

平顶山是一块既古老又年轻,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物化天宝,人杰地灵。在这块热土上,孕育出许多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叶姓始祖叶公沈诸梁,西汉政治家韩安国,东汉开国元勋“大树将军”冯异,唐代贤令元德秀,文武兼备的唐代诗人元结,抗金名将牛皋,清代文学家李绿园,反袁农民起义军领袖白朗等等。在这块热土上,演出过无数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剧,如春秋时期晋楚湛阪之战,新汉昆阳之战,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多次在这里开辟战场,平顶山煤田开发等等。在这块热土上,历史还留下许多名胜古迹,如鲁山楚长城遗址,汝州千年古刹风穴寺,叶县叶公陵园和明代县衙,郏县三苏园,宝丰香山寺和汝官窑遗址,以及各县的文庙等等。

段松会要求研究会的同志,以这些著名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名胜古迹为研究课题,多出成果,为平顶山市文化建设和文化旅游搞好咨询服务。

他们在地域景观文化研究中,于2000年6月,研究会组成了“八景研究”课题组,正式开展了研究和论证工作。

名胜“八景”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它以风景名胜为内容,以特取景名为表现形式,典型地反映一定时期与一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景。这种八景称胜形式,起源于北宋,盛行于明清,其渊源之长,影响之广,意义之深,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八景文化”。北宋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度支员外郎宋迪工画,尤擅长为平远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落雁、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潇湘夜雨、烟市晚钟、渔村夕照,谓之八景”。后人以此八景专属之一潇湘洞庭,称为“潇湘八景”。南宋时,广州出现“羊城八景”,金朝出现“燕京八景”。经过元明两代,八景称胜形式影响越来越大。清代中叶,各州府县修志,往往在其辖区景观中选定八景,并附有以景名为题的八景诗,以此为郡邑增辉。八景文化随着中外文化交流,传衍到了日本、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八景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至今仍为颂扬祖国河山的重要体裁。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北京、广州、湖南衡阳、山西河津等许多城市的文化团体都评选了当地的新八景。就连长期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澳门也评定了八景。

从八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看,“八景”是区域文化的积淀物,它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炉,创造出有代表性的地域“徽记”。

“八景”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综合体,诗人、联家、画家可以从八景中吸了丰富知识。“八景”又是风景旅游的导游图,参照八景揽胜观光,可领略中华文化的风采。弘扬八景文化,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爱国爱乡的热忱,有利于发展旅游事业。

课题组利用半年的时间,对全市重要景区和景点进行了认真分析和必要的实地考察,征求了文化、旅游、社会科学界等有关方面的意见,从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市区与属县综合考虑,写出了研究论文,提出了内外八景的初步名单。2001年1月9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在平煤集团十矿召开了“平顶山市地域景观文化研讨会”。会议宣布,市八景文化研究课题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决定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各界人士意见。《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平顶山电视台、《求索》杂志、《平顶山矿工报》、平煤集团电视台都发布了消息。平顶山日报和晚报消息标题分别是《鹰城内外八景呼之欲出》、《平顶山八景初揭盖头》。2001年2月上旬,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又在平顶山信息港上网公布内外八景名单,进一步征求专家和全市人民的意见。

八景研究成果在媒体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大家认为,评定八景是城市建设工程,是城市形象工程,也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是功德无量之举。在网上征求意见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内,没有人对所选景点提出异议。有人在充分肯定这项研究成果的前提下,对个别景点提出了修改建议,如建议将“石人山红叶”改为“尧山红叶”等。市炎黄文化研究会鉴于这次八景研究是平顶山历史上的第一次,为慎重起见,经与市委联系,于2002年6月6日,在有四大班子领导成员参加的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正式汇报了八景研究成果。从而,在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基础上确定了八景名单。被确定为八景的每一个景区和景点,按照惯例,还要取一个雅致的四字景名,表述其地点和胜概。

景名用字要求精炼、贴切典雅、音韵和谐,力求符合“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格式。好的景名,模山范水,缩龙成寸,聚千里于咫尺,纳云天于笔下。好的景目,如围屏列锦,小巧玲珑中见大气磅礴、名实相辉,如诗如画。如燕京八景中的“卢沟晓月”、“居庸叠翠”、北京新内八景中的“天安丽日”、“香山红叶”;关中八景中的“骊山晚照”、“雁塔晨钟”等等;人们听到这些景名,即使不到其地,也如身临其境,得到美的享受。

根据上述要求,针对我市八景特点,参照国内景名范例,他确定的鹰城内外八景及其景名是:

外八景是石人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景名“尧山红叶”;汝州风穴寺,景名“风穴钟声”;汝州温泉,景名“温泉晓霁”;郏县三苏园,景名“苏坟夜雨”;宝丰香山寺,景名“香山塔影”;石漫滩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名“石漫澄波”;叶县叶公陵园,景名“叶陵怀古”;叶县明代县衙,景名“县衙遗韵”。

内八景是山顶公园

,景名“平山叠翠”;湛河公园,景名“湛河春晓”;白龟山水库,景名“白龟望月”;体育村,景名“体育绿菌”;鹰城广场,景名“广场新晖”;东湖公园,景名“东湖晚钓”;金牛区,景名“金牛榴火”;应都滍阳,景名“应水渔歌”。

鹰城内外八景已经确定,但列入八景的景区和景点,由于各自具体情况不同,不是也不可能全是尽善尽美的,还需要不断加强建设,在建设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如果停滞不前,几十年或十几年,就会被新的更好的景点所取代。推出鹰城八景,有利于发展平顶山市的旅游业。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无烟工业。旅游业的蒡荣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相关产业创发展。它作为第三产业,搞资少、见效快、一次投资、长期受益,习能扩大就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显著。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

鹰城内外八景确定后,段松会又在景点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提高上费尽了心血。他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到鹰城广场或湛河公园走上一圈,听听市民的意见,并及时向市里领导反映,在工作中不断进取。例如,他散步时听到有老百姓说“鹰城文化广场没文化”,就一方面和有关部门协商,将“鹰城文化广场”更名为“鹰城广场”:一方面出面协商让天鹰集团出资,在鹰城广场竖起了四组以《和平》、《友谊》、《舞》、《歌》等为主题的大型雕塑作品,提高了鹰城广场的文化品位。退休干部张振华在应都溃阳修建了一处仙乐园,段松会多次亲临指导,还把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召集来题诗、作画,研究整改方案。他还请来了新华区委的书记,让区里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和扶持。现在仙乐园已成了人们赏景、垂钓的好去处,远近闻名。如今,鹰城内、外八景已通过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的电波,北飘京津,南飞荆楚,东接徐淮,西达峪函,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又飞越太平洋,回荡在东南亚、北美洲、大洋洲和澳洲上空。声波传万里,信息通万家,极大地提高了鹰城的知名度,引来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来宾。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段松会老书记“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