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一个不努力的孩子?
小逋说:
我小舅子曾经学习没有目标,没有动力,不努力的思想根深蒂固,家人对他无可奈何,要想改变这样孩子,我用了特殊的方法。
小舅子比我小10岁,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觉得娇生惯养,有点“非主流”,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当时我跟他姐还在谈朋友,奔着结婚去的,看到他这个样子,心里发虚。
2016年,小舅子高考完后来成都玩了一段时间。我以前以为农村的孩子都跟我女朋友一样刻苦,有一种“誓要走出农村”的决心和毅力。吃苦耐劳能干、学习动力强、早当家这些我以为他该有的的品质,我在他身上瞪大眼睛了找不到,似乎比城市里的孩子更加娇生惯养,真的是“十指不沾阳春水”。
“颓废”这个两个字用在他身上最恰当不过了,当时我跟他姐还未结婚,他的表现非常的“坑姐”。
等待高考成绩的那段日子,在家里的时候就是玩手机、打游戏、睡觉、吃饭。我每天下班回到家还要给他做饭,而他就是喊一声“哥”,然后继续打游戏去了,从不来帮忙,大夏天也不洗澡,蓬头垢面。
我很纳闷同样是出生农村的孩子,为何差距如此大?姐姐独立又有上进心,很早就出去勤工俭学,大学期间年年奖学金,各种奖状一大摞,工作也找得非常好。而弟弟给我的感觉就是那种所谓小儿子受家里溺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读书的成绩自然也非常一般。
如果家庭条件优越,等着继承也就罢了,但是我的准岳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能给他的实在太有限了,他怎么就不努力呢?
高考成绩下来后,果然成绩稀烂,刚过本科线。我和他姐为了给他填个志愿,上班抽空研究,下班研究到深夜,他本人毫无想法,继续玩他的游戏,似乎读书不是他的事,填志愿也不是他的事,他只有一个要求“必须是本科,专科不去”。最后,填了几个蹩脚的志愿,也是落榜告终。
他说他不想读书了,要去闯一闯,要去打工,村里很多人都去打工了,一个月也能赚2000~3000。他爸当时也有这个想法,自食其力自然是好事,但是我觉得他就是说说,因为我觉得“学习的苦不想吃,别的苦你更受不了”。
同时,我跟她姐是奔着结婚去的,如果有一个这么不愿意努力,不愿意上进的小舅子,无法保证以后的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想想这些我心都虚了。
我劝他去复读,他缓缓地说:“考虑一下。”接着继续打游戏去了。他姐一筹莫展,说从小就是这样,父母管不住。
改变一个人没那么容易,尤其是不努力的惰性已经根深蒂固,怎么说教都没有用,不如带他走出自己的认知范围,让他看看他不曾看到的世界。
1.高校学府
你不喜欢一件事,因为是你从未感受到拥有她是什么的美好。我们带着他先后去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我带他游览了整个校园,去教室坐一坐,去图书馆看看,去体验一下成为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的美好。
2.带他去公司看一看。
我带他来到了高新区,我上班的时候,让他参观了一下公司的大厦和工作环境,体验了一下公司的自助午餐。并告诉他:“公司的程序员只要入职就会配发最新款的苹果笔记本。”在公司篮球场与一群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打了一会篮球,我从他脸上看到了久违的那种笑容。
3.带他去旅游
其实也不远,就在隔壁重庆。这是他第一次乘坐高铁,一路上,不谈学习,不谈复读,就带他看一看,逛一逛,顺路去了重庆大学,还带他入住了星级的酒店。
他问我:“这很贵吧?”
我答道:“这不要钱,这是公司每年的福利。”
住着星级的酒店,眺望洪崖洞,我想着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4.去工地
我就带他去了成都生物城的建设工地,也是当时我岳父打工的地方,看看实际打工是什么样子,这可是真正的搬砖。
那可是八月份成都最炎热的时候,顺便就在工地旁边的临时小贩摊位吃了一顿便餐。“这饭吃起来怎么样?”我说道。他欲言又止,不说话,只是笑了笑。
“平娃,我平时都只吃10块钱一顿,这顿够我吃几天了。”他爸爸说道。
5.教他如何生活
都说农村的孩子早当家,生火做饭,帮农活这是很自然的事,但是我小舅子不会。我教会他做简单的饭菜,也就是炒西红柿鸡蛋和炒土豆丝。
有一天我回到家家里没有人,才知道他居然去了成都图书馆看书去了,不管他是真的去看了,还是去春熙路玩去了,我觉得他有了变化。
“我想再努力一把,长这么大从未真正努力过,不想就这放弃了。”
时间过得很快,快到八月下旬了,他告诉我们想去复读了,这期间除了她姐给他说过几次复读班的事情,我从未提起过复读。
2017年,小舅子高考分数超过了一本线,他自己选了一个成都本地大学,选了软件工程专业,他说他想成为一名工程师,就是码农,哈哈哈。
去年小舅子告诉我们,他已经签了三方协议,成都的一家公司,12k*16薪,对于本科应届生,这薪水非常可观了。一家人特别高兴,要知道这在他们村,一家人两个大学生,全部在成都就业,而不是工地打工的就只有他们家,其他的孩子要不早早打工,要不是就业非常不理想。
要想改变一个不努力的孩子,不能只靠父母或长辈的苦口婆心,威逼利诱,甚至打骂强迫,这不可能彻底改变不努力孩子的惰性,
不努力的孩子,往往是缺乏努力的目标和动力,没有目标是因为他“身处井底”,没有动力是因为不知道努力能给自己带来什么。
让不努力的孩子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好的生活,好的物质条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要孩子的心被触动,内心的自驱力被激发,他就会给自己树立目标和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才是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不努力的孩子,就是这种由内而外,从内心涌出的,而不是任何人强加的“努力”或制定的任何学习计划。
农村孩子要想走出农村,实现自己和家庭的跃迁,只有尽可能接受更多的教育,这是唯一的一条道路。
这也是很多农村孩子走过的路,其中包括我的父母、我老婆、我的小舅子和屏幕前的你或你的父母。
这就是曾经不努力、不上进、颓废的小舅子的蜕变、转变过程,你可以理解我这个做姐夫虚伪,但是我把他现在达到的一切,获得一切称之为——教育。